【今日观点】 关于平脉辨证释义
平脉辨证,通评脉辨证和凭脉辨证。通过评定脉象辨证和借助于脉象辨证的意思。而平脉,则是脉平为期,也就是正常脉象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现在很多老百姓来看病,都是说,请医生帮我评评脉,也就是把把脉的意思。 也就是说作动词讲,...
平脉辨证,通评脉辨证和凭脉辨证。通过评定脉象辨证和借助于脉象辨证的意思。而平脉,则是脉平为期,也就是正常脉象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现在很多老百姓来看病,都是说,请医生帮我评评脉,也就是把把脉的意思。 也就是说作动词讲,...
2020-01-30大光明云8:39:21继续我们的温病学习,这段时间讲温病,与温役相应,希望有帮助大光明云8:39:3515.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2020-01-29 大光明云11:15:30大家好,忙了一天,抽点空出来大光明云11:15:4710.温病三焦俱急,大热大渴,舌燥,脉不浮而躁甚,舌色金黄,痰涎壅甚,不可单行承气者,承气合小陷胸汤主之。 三焦俱急,谓上焦未清,已入中焦,阳...
2020-01-22 大光明云9:51:00 大光明云9:51:22终之气,畏火司令,阳乃大化,蛰虫出现,流水不冰,地气大发,草乃生,人乃舒。其病温厉。 大光明云9:51:53几千年的内经,预测2019年底,会有温病。 大光明云9:56:5...
2020-01-20大光明云8:40:24大家好大光明云8:40:35今天我们进入中焦篇的温病学习大光明云8:40:50《温病条辨》中焦篇 风温 温热 温疫 温毒 冬温大光明云8:41:07在中焦篇,开始学习上面的这五部分大光明云8:41:...
2020-01-18 原文:6.阳明燥证,里实而,坚未从热化,下之以甘温,已从热化,下之以苦寒。 燥证阳明里实而坚满。经统言以苦下之,以苦泄之,今人用下法,多以苦寒,不知此证当别已化未化,用温下寒下两法,随证施治,方为的确。未从热化之脉,必...
2020-01-16 继续学习温病条辨 3.伤燥,如伤寒太阳证,有汗不咳不呕不痛者,桂枝汤小和之。 如伤寒太阳证者,指头痛、身痛、恶风寒而言也。有汗不得再发其汗,亦如伤寒例,但燥较寒为轻,故少与桂枝小和之也。 评:这是讲,伤寒重症与轻症的区...
2020-01-15 继续学习温病条辨 《温病条辨》上焦篇 补秋燥胜气论 原文:按:前所序之秋燥方论,乃燥之复气也,标气也。盖燥属金而克木,木之子,少阳相火也,火气来复,故现燥热干燥之证。又灵枢谓丙丁为手之两阳合明,辰已为足 之两阳合明,阳...
口眼口咼斜,又称“卒口僻”“口咼僻”“面瘫”。其典型表现可见口目歪斜不正,一侧眼睛难以闭合,额部皱纹消失,作露齿动作时,口角斜向健侧,鼻唇沟消失。 临床意义口眼口咼斜多见于中风和面神经麻痹等病症,其病因与风中经络有关。 而《灵枢·经筋》提出...
2019-12-21 学一点温病内容 《温病条辨》上焦篇 秋燥 54.秋感燥气,右脉数大,伤手太阴气分者,桑杏汤主之。 前人有云: 六气之中,惟燥不为病,似不尽然,盖以《内经》少秋感于燥一条,故有此议耳。如阳明司天之年,岂无燥金之病乎?大抵...
2019-12-18 上焦篇我们讲了四章,今天进入第五章,温疟。 50.骨节疼烦,时呕,其脉如平,但热不寒,名曰温疟,白虎加桂枝汤主之。 首先定义,什么是温疟。这个不能与疟疾相混。疟疾忽冷忽热,在伤寒论归于少阳证多。那么这里他讲,但热不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