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二十二)

2020-01-30
大光明云8:39:21
继续我们的温病学习,这段时间讲温病,与温役相应,希望有帮助
大光明云8:39:35
15.下后数日热不退,或退不尽,口燥咽干,舌苔干黑,或金黄色。脉沉而有力者,护胃承气汤微和之。脉沉而弱者,增液汤主之。

温病下后,邪气已净,必然脉静身凉,邪气不净,有延至数日邪气复聚于胃,须再通其里者,甚至屡下而后净者,诚有如吴又可所云,但正气日虚一日,阴津日耗一 日,须加意防护其阴,不可稍有卤莽,是在任其责者,临时斟酌尽善耳。吴又可于邪气复聚之证,但主以小承气,本论于此处分别立法。

〔护胃承气汤方〕苦甘法。

生大黄〔三钱〕、元参〔三钱〕、细生地〔三钱〕、丹皮〔二钱〕、知母〔二钱〕、麦冬〔三钱连心〕。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得结粪,止后服,不便,再服。
大光明云8:47:28
温病阳明腑实,下法用后,腑开了,但其他部位上,仍然有热不退,或者退不干净,体现在:口燥咽干,舌苔干黑—–这是热灼阴伤。 舌苔黑,则说明热伤到了胃膜,胃之大络受损,熏蒸于舌面,出现黑苔。
大光明云8:47:53
后面一句话很重要,脉沉而有力
大光明云8:49:03
你摸脉,表取没有,中取也力量也不太强,但你重按的时候,应指有力,这不是虚症
大光明云8:49:23
所以他可以用承气汤类
大光明云8:49:42
不是虚症指的是气虚
大光明云8:50:10
那么沉脉要是弱呢,就是重按有,但却无力,这个时候,就不能用承气汤了
大光明云8:50:23
而是用增液汤
大光明云8:50:54
所以,同样的病症表现,虚实的划分是按脉诊来确定的,可见脉诊的中药性
大光明云8:51:27
护胃承气汤:滋阴凉血药+大黄。
大光明云8:52:21
增液汤呢, 纯为滋阴方剂
大光明云8:54:07
你倒是不一定把这些方子都背下来,知道原理自己组合方子就行了,吴鞠通的这些方子,都是自创的,只要合理就行。
大光明云8:54:34
16.阳明温病,下后二三日,下证复现,脉不甚沉,或沉而无力,止可与增液,不可与承气。

此恐犯数下之禁也。

汪按:邪不传不化,传表传里,因势导之,温热之证,有解表之后,邪复聚表,攻里之后,邪复聚里,或解表之后,邪入于里,攻里之后,邪还于表,甚至温疫邪炽,有下至数十次而后愈者,诚如吴氏所云,总要看其邪正虚实,以定清热养阴之进退。大抵滋阴不厌,频烦攻下,切须慎重,盖下后虚邪,与未下实邪不同,攻下稍缓,断无大害,元气一败,无可挽回也。邪少 正虚,但与滋阴,便可涤邪。增液益胃之属酌用,邪虚两停,滋阴之中,略佐涤邪,护胃承气主之。即邪炽正未虚者,亦以增液为主。燥结甚者,间服增液承气,约 小其制,方合下后治法。
大光明云8:57:28
下证复现:是指又出现便秘了,好像应该再下,但是他说,这个时候诊脉,1 不太沉;2 沉无力。 这个时候要是再下,脉会大虚,伤下焦气, 所以用增液汤润燥,大便自然而下。
大光明云8:58:59
这里面,他讲阳明温病实证,下后可能会复还表,解表后,可能又入里,几个来回
大光明云8:59:10
你用药也必须相应地跟着几个来回
大光明云8:59:41
当然我们希望几服药就好,但也有温病严重的,数次清而不能去除
大光明云9:01:02
病邪在太阴肺表,心包经,明经,阳明腑实之间来回传变,或重或轻,用药以脉定其虚实。
大光明云9:01:56
17.阳明温病,下之不通,其证有五: 应下失下,正虚不能运药,不运药者死,新加黄龙汤主之。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 承气汤主之。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经》谓「下不通者死」,盖下而至于不通,其为危险可知,不忍因其危险难治,而遂弃之。兹按温病中下之不通者,共有五因:其因正虚不运药者,正气既虚,邪 气复实,勉拟黄龙法,以人参补正,以大黄逐邪,以冬地增液,邪退正存一线,即可以大队补阴而生,此邪正合法法也。其因肺气不降,而里证又实者,必喘促寸 实,则以杏仁石 膏宣肺之痹,以大黄逐肠胃之结,此脏腑合治法也。其因火腑不通,左尺必现牢坚之脉,小肠热盛,下注膀胱,小便必涓滴,赤且痛也,则以导赤去淡通之阳药,加 连柏之苦通火腑,大黄、芒硝、承胃气而通大肠,此二肠同治法也。其因邪闭心包,内窍不通者,前第五条已有先与牛黄丸,再与承气之法。此条系已下而不通,舌 短神昏,闭已甚矣。饮不解渴,消亦甚矣。较前条仅仅谵语,则更急而又急,立刻有闭脱之虞,阳明大实不通,有消亡肾液之虞,其势不可稍缓须臾,则以牛黄丸开 手少阴之闭,以承气急泻阳明,救足少阴之消,此两少阴合治法也。再此条亦系三焦俱急,当与前第十条用承气陷胸合法者参看。其因阳明太热,津液枯燥,水不足 以行舟,而结粪不下者,非增液不可,服增液两剂,法当自下,其或脏燥太甚之人,竟有不下者,则以增液合调胃承气汤缓缓与服,约二时服,半杯沃之,此一腑中 气血合治法也。
大光明云9:05:41
这条也是经验之谈,阳明温病,大便不通,你用了承气汤类,不好使。那么出现这种情况有五种; 1 应该用下法,病人却不能泻下;他说这个病人的气虚,不能推动药物发生作用。这个时候,用新加黄龙汤
大光明云9:05:53
〔新加黄龙汤方〕苦甘咸法。

细生地〔五钱〕、生甘草〔二钱〕、人参〔一钱五分另煎〕、生大黄〔三钱〕、芒硝〔一钱〕、元参〔五钱〕、麦冬〔五钱连心〕、当归〔一钱五分〕、海参〔二条洗〕、姜汁六匙。

水八杯,煮取三杯,先用一杯,冲参汁五分,姜汁二匙,顿服之。如腹中有响声,或转失气者,为欲便也。候一二时不便,再如前法服一杯,候二十四刻不便,再服第三杯,如服一杯即得便,止后服,酌服益胃汤一剂,余参或可加入。
大光明云9:39:13
从这个方子的组成来看:生地,甘草,元参,麦冬,这是一部分; 大黄、芒硝这是一部分; 人参,海参,当归;这是一部分。
大光明云9:39:34
你学习这个方子,给你的启迪是什么?
大光明云9:39:54
是大黄,芒硝—配人参。
大光明云9:40:08
这种配伍方式很少见
大光明云9:40:36
所以你要研究这种机理, 人参大补肺,脾之气
大光明云9:41:08
大黄芒硝通泻胃肠
大光明云9:41:40
如果仅就脾胃来考虑的话,这是补脾降胃,补气泻胃的方剂。
大光明云9:42:03
我们常讲,调和脾胃,怎么调和?
大光明云9:42:20
以人参补脾,以大黄降胃,这就是调和
大光明云9:43:17
也可以这样理解,阳明温病泻下而不下的,你得升升脾, 光降而不升不行
大光明云9:44:00
脾虚了,脾的升力不足,胃呢,它以通降为顺
大光明云9:44:36
所以脾胃气机当然是,以升降运动来体现的,胃不降可以由脾不升而导致
大光明云9:44:44
脾不升,多为脾气虚。
大光明云9:45:16
此时补脾气目的就是升提脾气,当然了,你也可以理解为另类的提壶揭盖。
大光明云9:48:31
海参的作用: 性咸温, 补肾,补精,壮阳,止血。
大光明云9:49:00
若说人参偏补中上焦,此海参偏补下焦肾为主
大光明云9:50:32
当归这个药,在这个方子里,大便不通,难下,相当于虚症,当归固然升提,但脾虚不升,可以相宜; 其温性可被大黄、芒硝屏蔽。
大光明云9:51:41
经文:喘促不宁,痰涎壅滞,右寸实大,肺气不降者,宣白承气汤主之。
大光明云9:52:43
右寸实大,右寸肺经之脉,这个气上冲,温病的便秘,用一般的承气汤,大便下不来
大光明云9:52:53
这个时候,你要把肺气降下来
大光明云9:53:26
我们看看它怎么降的
大光明云9:54:04
〔宣白承气汤方〕苦辛淡法。

生石膏〔五钱〕、生大黄〔三钱〕、杏仁粉〔二钱〕、栝蒌皮〔一钱五分〕。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大光明云9:56:07
生石膏对于阳明经热可去,生石膏入肺,起透热清热的作用; 杏仁粉:宣降润肺,瓜蒌皮,我们说它清上焦、中焦的胸隔部。
大光明云9:56:17
大黄当然是通大便不通的作用。
大光明云9:56:39
那么它的机理在于把右寸脉实有力这个给消下去,
大光明云9:58:33
怎么解决这个呢,用石膏宣散透热,用杏仁下降,用瓜蒌开通道路,当然了,你也可以加:南沙参,桑白皮,薄荷,枇杷叶,葶苈子,冰片等来泻肺
大光明云9:58:51
这个经方,那是给你用药的思路,
大光明云9:59:18
临床上,你自己去增益用药
大光明云10:00:37
左尺牢坚,小便赤痛,时烦渴甚,导赤 承气汤主之。
大光明云10:01:15
阳明腑实下法不好使,那么在诊脉的过程中,发现左尺脉,牢坚脉
大光明云10:03:25
这牢坚脉,沉取摸起来有,起浮动不够,左脉主血, 左尺脉主膀胱,小肠。
大光明云10:04:34
那么继续问诊,可以确定小便赤痛, 烦渴。 小便赤痛,下焦湿热; 烦:热及于心,渴:热伤津液。
大光明云10:06:18
那么,这个温病阳明便秘,大肠是作为次因的,主因在于小肠的分清别浊的作用,一方面移热于膀胱,小便;另一方面移热于大肠,双向引发。
大光明云10:07:16
自然治疗的时候要两方面都要用药
大光明云10:07:51
〔导赤承气汤方〕
赤芍〔三钱〕、细生地〔五钱〕、生大黄〔三钱〕、黄连〔二钱〕、黄柏〔二钱〕、芒硝〔一钱〕。

水五杯,煮取二杯,先服一杯,不下,再服。
大光明云10:09:00
这个方中:大黄、芒硝导泄大肠腑; 黄连清心火,黄柏清下焦湿热,赤芍清血热,生地滋阴
大光明云10:09:34
那么,这还是个基础方,显效不? 未必, 但治疗的思路是绝对准确的
大光明云10:10:31
为了强化治疗小便刺痛方面的病症,你可以加滑石,栀子,有后颈热痛的,再加石膏
大光明云10:10:51
这套方剂用下来,才能迅速解决问题。
大光明云10:11:33
阳明病,下之不通,第四个可能是
大光明云10:11:38
邪闭心包,神昏舌短,内窍不通,饮不解渴者,牛黄承气汤主之。
大光明云10:11:55
上面说过右寸脉实,引发大便不通
大光明云10:12:12
左边呢,
大光明云10:12:29
左边热陷心包,也会出现大便不通。
大光明云10:13:17
这个时候,要把药的力量,用在解决热陷心包上,在加承气汤类 。
大光明云10:14:11
邪闭心包,面红耳赤,舌尖红,脉数,左寸脉有力
大光明云10:14:41
〔牛黄承气汤方〕即用前安宫牛黄丸二丸化开,调生大黄末三钱;先服一半,不知,再服。
大光明云10:15:20
安宫牛黄丸,主要治疗的是热陷心包,那么兼大便不通的,加入大黄。
大光明云10:16:21
第五条
大光明云10:16:24
津液不足,无水舟停者,间服增液,再不下者,增液承气汤主之。
大光明云10:17:29
阳明腑实大便不通的,你用承气汤下不来, 也可能是津液亏损太多,这类病人往往消瘦,体现一种干热,很热无汗的状态。
大光明云10:17:47
那么你就得增液+泄下
大光明云10:17:58
当然了,要是脉虚的,你只能增液。
大光明云10:18:12
〔增液承气汤方〕即于增液汤内加大黄三钱,芒硝一钱五分,水八杯,煮取三杯,先服一杯,不知,再服。
大光明云10:18:29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10:20:28
这些地方都是宝贝,绝对可以提高你的临床水平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二十二)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