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 关于平脉辨证释义
平脉辨证,通评脉辨证和凭脉辨证。通过评定脉象辨证和借助于脉象辨证的意思。而平脉,则是脉平为期,也就是正常脉象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现在很多老百姓来看病,都是说,请医生帮我评评脉,也就是把把脉的意思。 也就是说作动词讲,...
平脉辨证,通评脉辨证和凭脉辨证。通过评定脉象辨证和借助于脉象辨证的意思。而平脉,则是脉平为期,也就是正常脉象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现在很多老百姓来看病,都是说,请医生帮我评评脉,也就是把把脉的意思。 也就是说作动词讲,...
2019-05-01 【原文】太阴根于隐白,结于太仓[1]少阴根于涌泉,结于廉泉。厥阴根于大敦,结于玉英[2],络于膻中。太阴为开,厥阴为合,少阴为枢。故开折则仓廪[3]无所输膈洞[4],膈洞者取之太阴,视有余不足,故开折者气不足而生病也。...
2019-04-29 继续学习灵枢 根结第五 根:经气始生之处;结:经气归结之地。 【原文】岐伯日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
2019-04-26 继续学习灵枢 【原文】黄帝日调之奈何?岐伯答日脉急者,尺之皮肤亦急;脉缓者,尺之肤亦缓脉小者,尺之皮肤亦减而少气;脉大者,尺之皮肤亦贲而起;脉滑者,尺之皮肤亦滑脉涩者,尺之皮肤亦涩。凡此变者,有微有甚。故善调尺者,不{...
2019-04-24 大光明云继续学习内经灵枢篇邪气脏腑病形第四【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邪气之中人也奈何?岐伯答日邪气之中人高也。黄帝日高下有度乎?岐伯日身半已上者,邪中之也身半已下者,湿中之也。故日邪之中人也,无有常,中于阴则溜于腑,中于于...
中医(包括中国各民族医学)是世界上唯一保留到今天并广泛使用的传统医学形式。中医的形成与中国文化,尤其是中国哲学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中国人的宇宙观、生命观、人体观,在中医里得到了充分体现。 中医作为一种医疗技术,起源很早且早于哲学的形成。但中...
儒、道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两者如耸立的双峰统领群山,共同构筑了灿烂的华夏文明,深刻地影响了中国人与中国社会。然而,中医这个传统文化的特殊成分,无论在朝在野都盛行不衰。 儒家谈天命,倡“生死有命”。史载宋英宗年间,邵雍与客散步天...
2019-04-23 大光明云: 小针解第三 【原文】(小针)所谓易陈者,易言也。难入者,难著于人也。粗守形者,守刺法也。上守神者,守人之血气有余不足,可补泻也。神客者,正邪共会也。神者,正气也。客者,邪气也。在门者,邪循正气之所出入也。未...
继续学习灵枢 【原文】缺盆之中,任脉也,名曰天突;一次任脉侧之动脉,足阳明也,名曰人迎;二次脉手阳明也,名曰扶突三次脉手太阳也,名曰天窗四次脉足少阳也,名曰天容;五次脉手少阳也,名曰天牖;六次脉足太阳也,名曰天柱;七次脉颈中央之脉,督脉也,...
2019-04-17 今天再学点五输穴 【原文】胃出于厉兑,厉兑者,足大指内次指之端也,为井金;溜于内庭,内庭,次指外间也,为荥;注于陷谷,陷谷者,上中指内间上行二寸陷者中也,为腧;过于冲阳,冲阳;足附上五寸陷者中也,为原,摇足而得之;行于...
2019-04-15 本输第二【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曰凡刺之道,必通十二经络之所终始,络脉之所别处,五输之所留,六腑之所与合,四时之所出入,五脏之所溜处,阔数之度,浅深之状,高下所至。愿闻其解。 析:络脉之所别处—别出之处。 【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