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根结第五之一

2019-04-29
继续学习灵枢
根结第五
根:经气始生之处;结:经气归结之地。
【原文】岐伯日天地相感,寒暖相移,阴阳之道,孰少孰多?阴道偶,阳道奇,发于春夏,阴气少,阳气多,阴阳不调,何补何泻?发于秋冬,阳气少,阴气多,阴气盛而阳气衰,故茎叶枯槁,湿雨下归,阴阳相移,何泻何补?奇邪离经[1]不可胜数,不知根结[2],五脏六腑,折关败枢,开合而走,阴阳大失,不可复取。九针之玄,要在终始,故能知终始,一言而毕,不知终始,针道咸绝。
【真诚】首楞严王(1102431707) 06:48:52
译文:岐伯说天地自然阴阳消长的变化,使得自然界气候时令的变化表现为寒热相互交替推移。就阴阳的属性而言,春夏秋冬各个季节所含的是阴多还是阳多?阴阳的象数各不相同,阴的法则是偶数(二、四、六、八、十),阳的法则是奇数(一、三、五、七、九),由此构成了阴阳盛衰的各种现象。
奇数为阳,偶数为阴,我们在河图洛书,五运六气中,有解说,这里不谈了。
发生在春夏的疾病,因春夏属阳,夜短昼长,是阴气少而阳气多的季节,故而其病性一般也是阴气少而阳气多。对于这类阴阳不能调和的病变,应该在哪一经用补法、在哪一经用泻法呢?发生在秋冬的疾病,因秋冬属阴,昼短夜长,是阳气少而阴气多的季节,故而其病性一般也是阳气少而阴气多。因为此时阴气旺盛而阳气偏衰,所以草木的茎叶(相对于根部而属阳)就会因得不到阳气的温煦而枯萎凋零,水湿和雨露就会下渗并滋养于它的根部(相对于茎叶而属阴)而使之更加粗壮,由此就顺应于自然界的阴阳消长而完成了阴阳相移的转化。根据这种阴阳盛衰相移的情况,发生在秋冬的疾病,又应该在哪一经用泻法、哪一经用补法呢?在感受了四季反常气候而生的异常邪气后,因治疗不当以致病邪离开经脉,流传无定,甚至深人脏腑,而造成各种疾病的情况真是数不胜数,这主要是因为不懂得经脉根结本末的含义,不了解五脏六腑之开、阖、枢的深浅出入的作用,以致机关折损,枢纽败坏,脏腑开阖失司,精气走泄不藏,体内的阴阳之气受到极大的损耗,而正气也不能再起而抗邪所致的。至于运用九针调和根结本末的玄妙机
理,其大要就在于经脉本末根结开阖的情况。所以如果能够懂得经脉本末根结开阖有始有终的含义,那么一句话就可以把九针的奥妙说完;如果不懂得终始的含义,那么针刺的理论也就要消亡了。
【原文】太阳根于至阴,结于命门,命门者目也。阳明根于厉兑,结于颡大[1],颡大者钳耳也。少阳根于窍阴,结于窗笼,窗笼者耳中也。太阳为开,阳明为合,少阳为枢。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故暴病者取之太阳,视有余不足,渎者皮肉宛瞧[2]而弱也。合折,则气无所止息而痿疾起矣,故痿疾者取之阳明,视有余不足,无所止息者,真气稽留,邪气居之也。枢折即骨繇[3]而不安于地,故骨繇者取之少阳,视有余不足,骨繇者节缓而不收也,所谓骨繇者摇故也,当穷其本也。
译文:足太阳膀胱经的下端根部,在足小趾外侧的至阴穴,其上端结于面部的命门。所谓命门,就是指目内眦的睛明穴。

睛明穴穴准确位置图
睛明穴穴准确位置图


定位:从眼内缘0.1寸近内目眶,眼上内缘高0.1寸,交点处。
针刺之时,要用另一只手的中指,无名指压眼球,使得上眼角留有缝隙,然后把针刺入,直刺0.2-0.3寸。
此穴位是诸多经气的交会穴:为膀胱经,小肠经,胃经,胆经,三焦经,督脉,阴跷脉,阳跷脉的交会穴。 我们上学的时候,彼此学生互扎来的,以后基本上也没怎么用了。
足阳明胃经的下端根部,在足大趾外侧之次趾前端的厉兑穴,其上端结于额角处的颡大。所谓颡大,就是指钳束于耳之上方、额角部人发际处的头维穴。

头维穴准确位置图
头维穴准确位置图


定位:头侧角发迹后,各0.5寸之交点。
足少阳胆经的下端根部,在足小趾内侧之次趾前端的足窍阴穴,其上端结于耳部的窗笼。所谓窗笼,就是在耳孔前面、耳屏之前的凹陷中的听宫穴。—–此错误,应该更正为“听会穴”

听会穴准确位置图
听会穴准确位置图


定位:在耳屏间的V字形凹陷内, 下颌骨的靠耳朵附近的上缘前侧
张嘴的时候,在V型口内的底部, 而中间部则是听宫穴
听宫穴:

听宫穴准确位置图
听宫穴准确位置图


听会穴:

听会穴准确位置图
听会穴准确位置图


太阳为三阳之表,主表而为开;阳明为三阳之里,主里而为阖;少阳介乎表里之间,转输内外,如门户之枢纽而为枢。由于太阳主表为开,敷布阳气以卫外,所以开的功能受损.就会使表阳不固、皮肤干枯,外邪易于侵袭人体而出现急暴发作的病证。所以对于这类暴发的病证,就可以取用足太阳膀胱经的腧穴,根据病情的虚实,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来进行治疗。
这个地方,你可以看到伤寒论的影子
解析:故开折则肉节渎而暴病起矣–太阳经的开,是指对外有开合的作用,总是开的状态,则卫气不固, 津液外流,肉节湿漉漉的,内则营阴亏损。 所以得病。
渎:汉字为水沟的意思, 下焦如渎,沟渠排泄。
至于讲皮肤干枯,那是津液流失过重而产生的。
译文:阳明主里为阖,受纳阳气以供养内脏,倘若阖的功能受损,阳气就会”无所止息”而引起四肢痿软无力的痿疾。——–评 所谓的阳明主里为合,指的是经气的流动,从太阳–过转枢的少阳—至阳明后,再往下是入里,接的太阴, 所以当阳明的合的功能不好的时候,太阴受气不足,则首伤四肢,而引发四肢痿弱。
所以对于这类痿疾,就可以取用足阳明胃经的腧穴,根据病情的虚实,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来进行治疗。
所谓”无所止息”的意思,是说胃气不运,就会导致真气留滞不行,病邪盘踞不去而发生痿疾。少阳介乎表里之间,转输内外,可出可人而为枢,如果枢的功能受损,就会发生骨繇病而站立不稳。所以对于骨繇病,就可以取用足少阳胆经的腧穴,根据病情的虚实,泻其有余,补其不足,来进行治疗。骨繇病患者,骨节弛缓不收。之所以称它为”骨繇”,就是因为其患者骨节缓纵而会出现身体动摇不定的病状。对于以上各种病证,都要根据三阳经开、阖、枢的不同作用和相应的病候,从各种病证的具体病象中找出其致病的真正根源所在,才能给予正确的治疗。
骨繇病患者,骨节弛缓不收——-筋腱失养的病。
网断了,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根结第五之一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