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五十四)

58、疟邪久羁,因疟成劳,谓之劳疟;络虚而痛,阳虚而胀,胁有疟母,邪留正伤,加味异功汤主之。
大光明云7:57:12
加味异功汤方(辛甘温阳法)

人参(三钱) 当归(一钱五分) 肉桂(一钱五分) 炙甘草(二钱) 茯苓(三钱) 于术(炒焦,三钱)生姜(三钱) 大枣(去核,二枚) 广皮(二钱)

水五杯,煮成两杯,渣再煮一杯,分三次服。
大光明云7:58:19
疟–往来寒热之证的通称,不仅仅是疟原虫所致的病症。
大光明云7:59:41
胁有疟母:胁下触摸有结节,甚则带有大小不一的疟核。
大光明云8:02:53
络虚则痛,络脉有主络,孙络,浮络之不同,但大多数是趋于体表的,痛那是之卫气循行体表的功能不足,导致外风侵袭而致痛
大光明云8:03:21
阳虚而胀,此是说明阳虚而阴胀的意思。
大光明云8:04:12
此证气血两伤,经云∶劳者温之。故以异功温补中焦之气,归、桂合异功温养下焦之血,以姜、枣调和营卫,使气血相生而劳疟自愈。此方补气,人所易见,补血人所不知。经谓∶中焦受气,取汁变化而赤,是谓血,凡阴阳两伤者,必于气中补血,定例也。
大光明云8:06:02
异功散:四君子汤+姜、枣、陈皮。
大光明云8:06:42
此方中,在异功散基础上,加 当归,肉桂。
大光明云8:08:03
而我们通常来讲,看到胁下有疟母,往来寒热,大致会考虑小柴胡汤之类的用药。
大光明云8:09:00
此方说明的疟,遇劳而发,脉必然细弱无力,此是不能经小柴胡汤重新输布经气
大光明云8:09:25
而当以补益为主,故首选四君子汤,兼补血之当归。
大光明云8:11:27
当归分归头,归身,归尾;全当归则补全身之血,补而不滞,肉桂补下焦之阳,走而不守之药,此可从下焦起,行阳气而血流畅。
大光明云8:12:05
可见,似柴胡汤证而脉象不支持,也不可用。
大光明云8:13:54
59、疟久不解,胁下成块,谓之疟母,鳖甲煎丸主之。

疟邪久扰,正气必虚,清阳失转运之机,浊阴生窃踞之渐,气闭则痰凝血滞,而块势成矣。胁下乃少阳厥阴所过之地,按少阳、厥阴为枢,疟不离乎肝胆,久扰则脏腑皆困,转枢失职,故结成积块,居于所部之分。谓之疟母者,以其由疟而成,且无已时也。按《金匮》原文∶“病疟以一月一日发,当以十五日愈;设不瘥,当月尽解;如其不瘥,当云何?此结为 瘕,名曰疟母,急治之,宜鳖甲煎丸。”盖人身之气血与天地相应,故疟邪之着于人身也,其盈缩进退,亦必与天地相应。如月一日发者,发于黑昼月廓空时,气之虚也,当俟十五日愈。五者,生数之终;十者,成数之极;生成之盈数相会,五日一元,十五日三元一周;一气来复,白昼月廓满之时,天气实而人气复,邪气退而病当愈,设不瘥,必俟天气再转,当于月尽解。如其不瘥,又当云何?然月自亏而满,阴已盈而阳已缩;自满而亏,阳已长而阴已消;天地阴阳之盈缩消长已周,病尚不愈,是本身之气血,不能与天地之化机相为流转,日久根深,牢不可破,故宜急治也。
大光明云8:14:55
前说胁下疟母,此说胁下成块,胁下堆积胜于胁下疟母
大光明云8:15:34
少阳厥阴之胁下病者,一为小柴胡汤,一为青蒿鳖甲汤
大光明云8:16:02
鳖甲煎丸方

鳖甲(炙,十二分) 乌扇(烧,三分) 黄芩(三分)柴胡(六分) 鼠妇(熬,三分) 干姜(三分) 大黄(三分) 芍药(五分) 桂枝(三分) 葶苈(熬,一分) 石苇(去毛,三分) 浓朴(三分) 牡丹皮(五分) 瞿麦(二分) 紫葳(三分) 半夏(一分) 人参(一分) 虫(熬,五分) 阿胶(炒,三分) 蜂窝(炙,四分) 赤硝(十二分) 蜣螂(熬,六分) 桃仁(二分)

上二十三味,为细末。取 灶下灰一斗,清酒一斤五斗,浸灰,俟酒尽一半,煮鳖甲于中,煮令泛烂如胶膝,绞取汁,纳诸药煎为丸,如梧子大。空心服七丸,日三服。

〔方论〕此辛苦通降,咸走络法。鳖甲煎丸者,君鳖甲而以煎成丸也,与他丸法迥异,故曰煎丸。

方以鳖甲为君者,以鳖甲守神入里,专入肝经血分,能消 瘕。领带四虫,深入脏络,飞者升,走者降,飞者兼走络中气分,走者纯走络中血分。助以桃仁、丹皮、紫葳之破满行血,副以葶苈、石苇、瞿麦之行气渗湿,臣以小柴胡、桂枝二汤,总去三阳经未结之邪;大承气急驱入腑已结之渣滓;佐以人参、干姜、阿胶,护养鼓荡气血之正,俾邪无容留之地,而深入脏络之病根拔矣。按小柴胡汤中有甘草,大承气汤中有枳实,仲景之所以去甘草,畏其太缓,凡走络药不须守法;去枳实,畏其太急而直走肠胃,亦非络药所宜也。
大光明云8:19:09
乌扇药性不熟悉,我们查网看看它的作用。
功效
本品为鸢尾科植物射干的干燥根茎。 主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经脉
入肺经、肝经。

主治
降火,解毒,散血,消痰。治喉痹咽痛,咳逆上气,痰涎壅盛,瘰疬结核,疟母,妇女经闭,痈肿疮毒。

①《本经》:主咳逆上气,喉痹咽痛,不得消息,散结气,腹中邪逆,食饮大热。
②《别录》:疗老血在心脾间,咳唾,言语气臭,散胸中热气。
③陶弘景:疗毒肿。
④《药性论》:治喉痹水浆不入,通女人月闭,治疰气,消瘀血。
⑤《日华子本草》:消痰,破癥结,胸膈满,腹胀,气喘,痃癖,开胃下食,消肿毒,镇肝明目。
⑥《珍珠囊》:去胃中痈疮。
⑦《滇南本草》:治咽喉肿痛,咽闭喉风,乳蛾,痄腮红肿,牙根肿烂,攻散疮痈一切热毒等症。
⑧《纲目》:降实火,利大肠,治疟母。
⑨《生草药性备要》:敷疮洗肿,拔毒散血,跌打亦用。
⑩《分类草药性》:治妇人白带。
⑾《南京民间药草》:根茎、花和种子,泡酒服,治筋骨痛。
大光明云8:22:15
鼠妇:即是百姓俗语的潮虫
大光明云8:22:25
性味
味酸、咸,性温。
归经
归肝、肾经。
功效
破血瘀,消癥瘕,止痛,利尿,解毒。
【真诚】大光明云8:29:47
紫葳:味苦,性平,归肝经,肾经,作用凉血,散瘀;主治:风疹,血热生风,手脚麻木,咽喉肿痛等
【真诚】大光明云8:32:04
这样我们就可以报上述药进行一下归类了:鳖甲,乌扇,鼠妇,紫葳,蜣螂,土鳖虫,属于一类,软坚、散结活血化瘀。
【真诚】大光明云8:32:52
柴胡上疏肝气,葶苈子降肺气。
【真诚】大光明云8:33:43
大黄活血通腑,石苇利尿通淋。
【真诚】大光明云8:34:27
即,给前面的软坚散结,活血化瘀后,以通路,从小便,大便而出。
【真诚】大光明云8:36:09
阿胶与芍药补中、下焦之阴
【真诚】大光明云8:36:40
桂枝活血通阳化气与牡丹皮清热凉血,又构成一对药。
【真诚】大光明云8:38:48
蜂房攻毒消肿, 火硝(硫酸钾),消臃肿而解毒。
【真诚】大光明云8:39:04
佐一点点人参,护持正气
【真诚】大光明云8:43:21
我们对于药物的分析是附益的部分,当然重点你要看作者的解释
大光明云10:37:20
60、太阴三疟,腹胀不渴,呕水,温脾汤主之。

三疟本系深入脏真之痼疾,往往经年不愈,现脾胃症,犹属稍轻。腹胀不渴,脾寒也,故以草果温太阴独胜之寒,辅以浓朴消胀。呕水者,胃寒也。故以生姜降逆,辅以茯苓渗湿而养正。蜀漆乃常山苗,其性急走疟邪,导以桂枝,外达太阳也。

温脾汤方(苦辛温里法)

草果(二钱) 桂枝(三钱) 生姜(五钱) 茯苓(五钱) 蜀漆(炒,三钱) 浓朴(三钱)

水五杯,煮取两杯,分二次温服。
大光明云10:38:50
三疟:当做太阴,少阴,厥阴讲三疟:太阴疟,为三阴疟之一。
大光明云10:40:04
三阴的疟,有发作三日而停顿的特点,阴脏三日疟而止,而后复发,古人有发现这个规律
大光明云10:42:02
这个条文,你只看太阴疟就可以了。 后面的腹胀不渴,乃是水湿气,而呕水乃是胃气上行而挟水。
大光明云10:43:47
方中: 草果,茯苓,厚朴,桂枝,生姜;以治水利尿通阳化气; 蜀漆以质量寒热往来的疟证。
大光明云10:44:44
61、少阴三疟,久而不愈,形寒嗜卧,舌淡脉微,发时不渴,气血两虚,扶阳汤主之。

《疟论》篇∶黄帝问曰∶时有间二日,或至数日发,或渴或不渴,其故何也?岐伯曰∶其间日者,邪气客于六腑,而有时与卫气相失,不能相得,故休数日乃作也。疟者,阴阳更胜也。或甚或不甚,故或渴或不渴。《刺疟篇》曰∶足少阴之疟,令人呕吐甚,多寒热,热多寒少,欲闭户牖而处,其病难已。夫少阴疟,邪入至深,本难速已;三疟又系积重难反,与卫气相失之证,久不愈,其常也。既已久不愈矣,气也血也,有不随时日耗散也哉!形寒嗜卧,少阴本证,舌淡脉微不渴,阳微之象。故以鹿茸为君,峻补督脉,一者八脉丽于肝肾,少阴虚,则八脉亦虚;一者督脉总督诸阳,为卫气之根本。人参、附子、桂枝,随鹿茸而峻补太阳,以实卫气;当归随鹿茸以补血中之气,通阴中之阳;单以蜀漆一味,急提难出之疟邪,随诸阳药努力奋争,由卫而出。阴脏阴证,故汤以扶阳为名。

扶阳汤(辛甘温阳法)

鹿茸(生锉末,先用黄酒煎得,五钱) 熟附子(三钱) 人参(二钱) 粗桂枝(三钱) 当归(二钱) 蜀漆(炒黑,三钱)

水八杯,加入鹿茸酒,煎成三小杯,日三服。
大光明云10:48:35
少阴疟,刺疟篇的热多寒少,不是此条文之症, 此条文乃是寒多热少, 身形寒冷到想躺着, 脉微细,
大光明云10:49:01
所以,补肾之阴阳为主,
大光明云10:50:38
鹿茸,附子峻补肾阳, 人参,当归,气血双补,蜀漆治疟,交通寒热。
大光明云10:51:14
补肾阴这个部分,也分两类:1 凉补;2 温补。
大光明云10:52:03
凉补者:如生地,玄参,旱莲草,女贞子,楮实子等;
大光明云10:52:44
温补者:如熟地,黄精,肉苁蓉,枸杞子,菟丝子,沙苑子等
大光明云10:53:20
若肾之阴阳两虚之偏阳虚者,宜补肾阳+温补肾阴。
大光明云10:54:02
若偏阴虚兼火者:宜少补肾阴+凉补肾阴。
大光明云10:55:27
62、厥阴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减味乌梅丸法主之。

凡厥阴病甚,未有不犯阳明者。邪不深不成三疟,三疟本有难已之势,既久不已,阴阳两伤。

劳则内发热者,阴气伤也;痞结者,阴邪也;气逆欲呕者,厥阴犯阳明,而阳明之阳将惫也。故以乌梅丸法之刚柔并用,柔以救阴,而顺厥阴刚脏之体,刚以救阳,而充阳明阳腑之体也。

减味乌梅丸法(酸苦为阴,辛甘为阳复法)

(以下方中多无分量,以分量本难预定,用者临时斟酌可也)
大光明云10:56:09
减味乌梅丸【处方】半夏、黄连、干姜、吴萸、茯苓、桂枝、白芍、川椒(炒黑)、乌梅。

【功能主治】厥明三疟,日久不已,劳则发热,或有痞结,气逆欲呕。
大光明云10:59:28
劳则伤气,本因出寒相,今劳则发热,说明的是素有阴虚;而痞结,厥阴痞结常发于胁下之下部,非为腋下之胆经;气逆欲呕,直接为阳明胃气不通降。
大光明云11:02:30
方中:乌梅,白芍,补肝之阴;干姜、桂枝,川椒,吴茱萸暖脾之阳; 半夏黄连降逆止呕。
大光明云11:04:31
有问:吴茱萸暖小腹,乃主入肝经之药,何以说暖脾
大光明云11:05:09
答:①《雷公炮制药性解》记录:入肝、脾、胃、大肠、肾经。
大光明云11:05:38
有问:何以暖脾,条文未说脾虚
大光明云11:06:27
答:厥阴证:四肢厥冷,心中烦呕而吐蛔虫;
大光明云11:07:19
此条文未列四肢厥冷则,概学习者素质伤寒厥阴证的症状表现。
大光明云11:09:33
此方以白芍,乌梅补肝之阴,也具有阻隔诸热药入肝之势, 从而引诸热药,暖脾,暖肾,暖下焦;而上焦之呕逆,则以半夏、黄连治之。
大光明云11:10:17
今天到这里

日期: 2020-04-10

Derful·WON(1487810450)8:43:22
老师好 蛔虫药用什么好呢
Derful·WON(1487810450)8:47:41
此方以白芍,乌梅补肝之阴,也具有阻隔诸热药入肝之势, 从而引诸热药,暖脾,暖肾,暖下焦;而上焦之呕逆,则以半夏、黄连治之。这方子是吗
大光明云9:39:18
乌梅丸古时候,有用治疗蛔虫的;后代用其它中药,使君子,苦楝皮,乌梅等;现代西药也比较好使,已经很少有人用中药祛蛔虫了。
007-智兵(1018670)9:44:49
西药肠虫清
副作用基本没有,不知不觉就杀虫
不像以前的吃了肚子疼
大光明云9:45:48
是的,有的西药效果很快的
007-智兵(1018670)9:46:00
虫子被类似麻醉,静静死去,肚子不疼
大光明云9:46:08
比如说灰指甲病,西药就可以去根, 中药至今没有好的方法。
007-智兵(1018670)9:46:27
我们国内是史克肠虫清
大光明云9:48:18
嗯,哪个好使,迅速,就用哪个。
阿壮(44272085)9:52:38
灰指甲西药去根?
我觉得灰指甲应该是肝血虚造成的,西药应该不能去根
大光明云9:57:26
肝主筋,从中医角度考虑肝血没错。
大光明云9:58:59
但西医考虑的是外寄生的真菌,藏于指甲后缘,其靶向性治疗效果很好。
大光明云10:04:18
terbinafine (Lamisil) and itraconazole (Sporanox).
大光明云10:04:31
这两种口服的西药,不知道中文叫什么名字
大光明云10:17:25
这几天总结一下痰湿,
大光明云10:17:43
因为针对冠状病毒肺炎,
大光明云10:17:50
说法不一,网上很乱
大光明云10:18:02
诸多中医建议歧见纷纷
大光明云10:18:24
有说肺炎是湿浊的
大光明云10:18:30
有说热燥等
大光明云10:19:01
所以,说湿浊的,大多用艾灸,藿香,草果,苍术,佩兰之品
大光明云10:19:30
说热毒的,多为金银花,连翘,芦根,薄荷等,
大光明云10:19:41
兹列一表
大光明云10:20:32

大光明云10:21:14
总归于治疗燥痰者,不可用香燥之品
大光明云10:22:16
香燥更使得粘腻之痰,固着不出,藏于体内,徒生它病。
大光明云10:22:55
观这次肺炎:咳嗽,无痰(或黄绿色燥痰),失去味觉,呼吸不立,发烧等
大光明云10:23:08
可以判定这个痰的性质是燥的,难出的。
大光明云10:23:43
所以,灸法法当禁忌,香燥之药亦当慎用。
大光明云11:13:53
我看了一下所写
大光明云11:14:09
几乎无人谈起“燥疫”
大光明云11:14:20
寒湿,热毒,湿毒等
大光明云11:15:20
不一定说我判断的对,但多一种证型的想法,
大光明云11:15:43
否则为什么必须中西医结合才能效果好,而独当一面不行呢
大光明云11:15:55
一定有什么地方不对路。
大光明云11:30:01
你检视一下中医的痰;
大光明云11:30:13
凝结为痰;有寒凝,有热凝
大光明云11:30:30
寒凝的多稀,简单的温化就可以了
大光明云11:30:59
热凝的呢,它把痰的水分弄出去,留下的是干涩油腻的物质
阿壮(44272085)11:31:00
寒热湿燥痰
大光明云11:31:18
这种东西, 不能用半夏,藿香,佩兰等燥药
大光明云11:31:37
如同给痰,进一步的脱水
大光明云11:31:49
剩下的更加的燥结,
大光明云11:32:12
如果能吐痰,流鼻涕,说明身体的排泄的能力还可以
大光明云11:32:34
如果,有堵塞,干咳,燥而不出的,这往往比较严重了
阿壮(44272085)11:32:53
想起热鼻涕
沾在鼻腔上那种鼻涕
这肯定润燥化痰了
大光明云11:33:14
这类的咳嗽等,用的是川贝、浙贝、瓜蒌、蜂蜜、柯子,五味子等来治疗
大光明云11:33:41
所以这类痰,要是用半夏,陈皮,那就是误治
大光明云11:33:54
当然了,还有清水半夏一说。
大光明云11:34:25
现在的人,大多数只是治疗湿痰,什么阳气不足
大光明云11:34:38
难道没有局部的燥热之谈吗
大光明云11:35:11
病人被治死,以为该死,却从未怀疑治疗之法的失误
大光明云11:35:30
谁说中医不害人呢
大光明云11:35:47
益人、害人,双刃剑的。
大光明云11:36:14
燥痰者,苔多厚腻
大光明云11:37:00
津液不足,燥病多厚苔,故有急下存阴之说,这是燥热导致胃肠道津液不足了。
阿壮(44272085)11:39:07
怎么下那?
大光明云11:41:06
大便硬结的用大黄,大便难下,涩滞的,可以考虑牛蒡子,柏子仁之类的
大光明云11:41:19
但因为我们谈论的是肺;
大光明云11:41:54
肺燥为主之时,其燥气也会传手阳明大肠经
大光明云11:42:28
所以,润肺之燥为主,兼见舌厚腻的,化食导积,兼润肠通便。
大光明云11:43:02
而上润肺燥的,百合,玉竹,五味子,诃子,贝母,瓜蒌等
阿壮(44272085)11:44:17
燥和阴虚能从脉上分出来吗?
大光明云11:44:39
若上有燥热,下有腹泻的,说明的是上燥而下湿,上下不交, 那么凉润法润肺之时,少佐下燥之药,如厚朴,宽中燥肠, 是为上润而下燥之。
大光明云11:45:05
燥从阴虚, 燥亦伤血
大光明云11:45:32
久燥必伤阴,但发热强弱与否,看其气足不足。
阿壮(44272085)11:48:55
口渴是不是就说明阴虚?有木有因为郁堵的那
阿壮(44272085)11:49:39
按理来说外面的环境是不太支持燥邪的,至少国内不是
大光明云12:02:03
口渴的原因很多,
大光明云12:02:15
阳虚,水湿,燥热,阴虚都会口渴
大光明云12:02:36
水湿是输布的问题
大光明云12:03:02
国内的大环境,当然要考虑,但这个病毒,它是不考虑环境的
大光明云12:03:27
全球不同温度,湿气下,都有传染发展
大光明云12:04:12
因此,应就病人表现的主要症状来判定此病毒本身的六淫属性
大光明云12:04:53
那么,死者的开胸后,都是粘滞的泡沫状废物
大光明云12:05:20
就这个残留来讲,是湿;而不是燥痰,那是说不过去的。
大光明云12:05:35
最起码,堵在肺部,难出,这是个根本问题
大光明云12:06:19
若是水湿,自然不会堵肺, 稍微加热祛湿,就可以解除了,何其这么严重。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五十四)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