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四十四)

2020-03-17
大光明云10:37:08
15、既厥且哕(俗名呃忒),脉细而劲,小定风珠主之。小定风珠方(甘寒咸法)

鸡子黄(生用,一枚) 真阿胶(二钱) 生龟板(六钱) 童便(一杯) 淡菜(三钱)

水五杯,先煮龟板、淡菜得二杯,去滓,入阿胶,上火烊化,纳鸡子黄,搅令相得,再冲童便,顿服之。
大光明云10:37:37
温邪久踞下焦,烁肝液为厥,扰冲脉为哕,脉阴阳俱减,则细,肝木横强则劲,故以鸡子黄实土而定内风;龟板补任(谓任脉)而镇冲脉;阿胶沉降,补液而熄肝风;淡菜生一咸水之中而能淡,外偶内奇,有坎卦之象。能补阴中之真阳,其形翁阖,故又能潜真阳之上动;童便以浊液仍归浊道,用以为使也。名定风珠者,以鸡子黄宛如珠形,得巽木之精,而能熄肝风,肝为巽木,巽为风也。龟亦有珠,具真武之德而镇震木。震为雷,在人为胆,雷动未有无风者,雷静而风亦静矣。亢阳直上巅顶,龙上于天也,制龙者,龟也。古者豢龙御龙之法,失传已久,其大要不出乎此。
大光明云10:38:53
温邪久居下焦, 烁肝液为厥;这是讲主筋腱肝血失养,导致筋腱绷紧。
大光明云10:39:20
绷紧而导致气血不通,或体现出寒厥四肢来
大光明云10:40:15
扰冲脉为哕,肝热上扰冲脉,引发冲气上冲,则呃逆。
大光明云10:45:21
脉细,则阴血虚,而劲,代表的似有力。
大光明云10:45:42
脉细微者常见,脉细劲者不常见
大光明云10:46:31
一方面阴亏至极,一方面脉又有力,必生风,痉急,厥呕
大光明云10:46:42
当以滋阴熄风为治则
大光明云10:49:57
龟板乃龟之胸部骨,比类于人之任脉、冲脉,冲任脉上冲,以龟板滋其阴而潜之,具有平冲补阴之作用。
大光明云10:50:35
阿胶补血,沉降(此处吴鞠通认为的)
大光明云10:50:59
鸡子黄补脾抑制肝风;
大光明云10:53:06
童便:性咸寒,滋阴降火,引火入小便而泄之
大光明云10:53:42
记得上学之时,老外不服,凭什么童子年治病,而童女尿不能。
大光明云10:54:00
此事至今无解。
大光明云11:08:23
淡菜:青口, 此被描述为:补真阳,潜阳作用。
大光明云11:08:48

淡菜
淡菜

大光明云11:09:08
此为阴寒之物
大光明云11:09:14
于龟板同属
大光明云11:10:13
对于那种大骨节病(骨关节炎),痛风等病,不适合吃
大光明云11:10:33
少用补益,多用则壅滞。
大光明云11:11:57
后面套以八卦。把卦象于五脏六腑联系起来,不繁述。
大光明云11:13:37
16、热邪久羁,吸烁真阴,或因误表,或因妄攻,神倦螈 ,脉气虚弱,舌绛苔少,时时欲脱者,大定风珠主之。

此邪气已去八、九,真阴仅存一、二之治也。

观脉虚苔少可知,故以大队浓浊填阴塞隙,介属潜阳镇定。以鸡子黄一味,从足太阴,下安足三阴,上济手三阴,使上下交合,阴得安其位,斯阳可立根基,俾阴阳有眷属一家之义,庶可不致绝脱欤!

大定风珠方(酸甘咸法)

生白芍(六钱) 阿胶(三钱) 生龟板(四钱) 干地黄(六钱) 麻仁(二钱) 五味子(二钱) 生牡蛎(四钱) 麦冬(连心,六钱) 炙甘草(四钱) 鸡子黄(生,二枚) 鳖甲(生,四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去滓,再入鸡子黄,搅令相得,分三次服。喘加人参,自汗者加龙骨、人参、小麦,悸者加茯神、人参、小麦。
大光明云11:15:01
真阴亏少,欲脱–欲昏迷,大汗下的脱证。
大光明云11:16:00
阴脱,则阴虚至极,火则成虚火未必旺,气必伴随虚弱
大光明云11:16:16
故脉应对应细而无力
大光明云11:18:16
方中:鳖甲、龟板都用上了,再加上滋阴药,其滋潜力极大
大光明云11:18:53
麦冬,炙甘草,鸡子黄补益于中焦为主,麦冬偏上。
大光明云11:19:31
有问:开始定方之时,为何不加人参、黄芪。
大光明云11:20:07
答:此下焦阴脱为主,即使气虚而补,也当以下焦中焦为主,不能偏上
大光明云11:20:38
问,为何不能偏上; 答,偏上的参芪,有抽拔之势,不利于下焦的补益。
大光明云11:21:56
那么现在你补下焦可用,淫羊藿,巴戟天,葫芦巴等,都为补气
大光明云11:22:12
中焦的:枣,麦芽,谷芽,炙甘草等
大光明云11:23:32
后面说:喘+人参,那说明的是气虚虚损到肺了,肺气虚而喘,作为主要表现,你就必须要加人参。
大光明云11:24:22
自汗,则表虚严重,加龙骨敛汗,人参,小麦以补中,补上,强卫。
大光明云11:24:49
心悸:茯神,人参,小麦
大光明云11:24:54
这都是上焦虚症
大光明云11:25:09
小麦偏于入心,具有补心气的作用。
大光明云11:29:11
17、壮火尚盛者,不得用定风珠、复脉。邪少虚多者,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

此诸方之禁也。前数方虽皆为存阴退热而设,其中有以补阴之品,为退热之用者;有一面补阴,一面搜邪者;有一面填阴,一面护阳者;各宜心领神会,不可混也。
大光明云11:31:27
大定风珠,小定风珠,为阴虚至极而设。 若是壮火盛,摸脉有力,不细者,当以清火为主,不可用定风珠补益。
大光明云11:31:56
当然了,加减复脉汤,也是以滋阴为主的方子。
大光明云11:33:12
邪少虚多,不得用黄连阿胶汤黄连(四钱) 黄芩(一钱) 阿胶(三钱) 白芍(一钱) 鸡子黄(二枚)
大光明云11:33:57
芩连是清壮火的,补益则是辅助之
大光明云11:34:27
阴虚欲痉者,不得用青蒿鳖甲汤:青蒿(二钱) 鳖甲(五钱) 细生地(四钱) 知母(二钱) 丹皮(三钱
大光明云11:37:23
阴虚欲痉指的是虚极动风,经不起青蒿的疏泄,但以滋阴为主,气虚则补之,不做疏泄治法。
大光明云11:38:31
18、痉厥神昏,舌短,烦躁,手少阴证未罢者,先与牛黄紫雪辈,开窍搜邪;再与复脉汤存阴,三甲潜阳,临证细参,勿致倒乱。

痉厥神昏,舌蹇烦躁,统而言之为厥阴证。然有手经足经之分,在上焦以清邪为主,清邪之后必继以存阴;在下焦以存阴为主,存阴之先,若邪尚有余,必先以搜邪。手少阴证未罢,如寸脉大,口气重,颧赤,白睛赤,热壮之类。
大光明云11:44:16
痉厥到了神昏的程度了,舌短,阴虚缩舌,非常严重,
大光明云11:44:49
手少阴证未罢。心经的心悸, 烦躁等没有去处。
大光明云11:45:11
此时必须要先用三宝,开窍清邪热
大光明云11:45:36
然后滋阴,用三甲复脉类的来治疗,收尾。
大光明云11:47:10
脉大,口气重,颧赤,眼睛的白睛开始变红,大热。
大光明云11:47:18
这几个你也要分一下
大光明云11:47:47
脉大,口气重,大热,颧赤,阳明经病也是这样;
大光明云11:48:06
颧赤,白睛变红,这个可以从心经考虑
大光明云11:48:52
但如果加上了,神昏谵妄,那就是邪热入心的必然表现,必须用安宫丸之类的
大光明云11:49:15
如果没有情志出现狂乱失常,则有可能用上白虎汤治疗
大光明云11:51:13
19、邪气久羁,肌肤甲错,或因下后邪欲溃,或因存阴得液蒸汗,正气已虚,不能即出,阴阳互争而战者,欲作战汗也,复脉汤热饮之。虚盛者加人参;肌肉尚盛者,但令静,勿妄动也。

按伤寒汗解必在下前,温病多在下后。缚解而后得汗,诚有如吴又可所云者。凡欲汗者,必当先烦,乃有汗而解。若正虚邪重,或邪已深入下焦,得下后里通;或因津液枯燥,服存阴药,液增欲汗,邪正努力纷争,则作战汗,战之得汗则生,汗不得出则死。此系生死关头,在顷刻之间。战者,阳极而似阴也,肌肤业已甲错,其津液之枯燥,固不待言。故以复脉加人参助其一臂之力,送汗出表。

若其人肌肤尚浓,未至火虚者,无取复脉之助正,但当听其自然,勿事骚扰可耳,次日再议补阴未迟。
大光明云11:52:06
战汗:难出而出
大光明云12:16:43
肌肤甲错,就是干燥的皮肤没有润泽,掉白屑等,
大光明云12:16:59
表阴血虚,不足以养皮肤。
大光明云12:18:00
此时补阴,则汗自出; 如果兼见气虚的,此时补阴,汗也难出,当协同补气,而导致汗出。
大光明云12:19:49
汗出目的是,邪气深入下焦,但仍然有浮脉之相,滋阴汗出以清热邪为正路,邪正相争是一方面邪热入里,一方面身体的正气要祛邪外出,二者相争,则呈现战汗,战而不汗,预后不良;战而能汗,则邪可解。
大光明云12:20:34
下焦病,湿热尿道,痔疮等,都要顾忌到上焦
大光明云12:21:36
因为下焦病势,会导致你的心神注重于下焦,有引气下行作用, 此时卫表的护卫能力也差,外邪很容易入侵
大光明云12:22:15
所以这类病,一方面治里,一方面要摸脉寸脉浮还是不浮,浮者夹杂外感,
大光明云12:22:55
除了治疗下焦外,当用外散药以祛邪。
大光明云12:23:18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四十四)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