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四十二)

2020-03-12
大光明云11:46:22
2、温病误表,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宜复脉法复其津液,舌上津回则生;汗自出,中无所主者,救逆汤主之。

误表动阳,心气伤则心震,心液伤则舌蹇,故宜复脉其津液也。若伤之太甚,阴阳有脱离之象,复脉亦不胜任,则非救逆不可。
大光明云11:46:47
救逆汤
【处方】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15克(不去心)阿胶9克 生龙骨12克 生牡蛎24克
【功能主治】滋阴潜阳,复脉救逆。治温病误用发散药,津液被劫,心中震震,舌强神昏,汗自出,中无所主者。
大光明云11:50:23
这条讲,心气上,心液亏损,这种病被划归到了下焦,实则是上焦病
大光明云11:52:34
那么这里讲的复脉汤指的是加减复脉汤,
大光明云11:53:02
因为原来的张仲景的复脉汤中有参,桂姜枣等
大光明云11:53:16
加减复脉汤:炙甘草18克 干地黄18克 生白芍18克 麦冬(不去心)15克 阿胶9克 麻仁9克
大光明云11:54:38
这是温热伤阴,他说如果伤的重,汗止不住了,中无所住,就是中焦这个部位发生了以阴血虚为主的病症,当然也包括了少量的气虚
大光明云11:54:50
这个时候用救逆汤
大光明云11:55:11
通常我们印象里的救逆,四逆汤,用的是热药。
大光明云11:55:52
但你看这个救逆汤的组成;地黄,白芍,麦冬,阿胶; 这是一大堆的阴药
大光明云11:56:20
炙甘草算作补气药,但远逊于参芪
大光明云11:57:02
为了保持阴血,必须止汗固脱,所以用龙骨,牡蛎以涩汗。
大光明云11:57:32
基本上,还是算过一个补阴的方子,但龙骨牡蛎一收,效果就会更好了
大光明云11:58:38
3、温病耳聋,病系少阴,与柴胡汤者必死,六、七日以后,宜复脉辈复其精。
大光明云11:59:07
温病无三阳经证,却有阳明腑证(中焦篇已申明腑证之由矣)三阴脏证。盖脏者藏也,藏精者也。温病最善伤精,三阴实当其冲。如阳明结则脾阴伤而不行,脾胃脏腑切近相连,夫累及妻,理固然也,有急下以存津液一法。土实则水虚,浸假而累及少阴矣,耳聋不卧等证是也。水虚则木强,浸假而累及厥阴矣,目闭痉厥等证是也。此由上及下,由阳入阴之道路,学人不可不知。按温病耳聋,《灵》《素》称其必死,岂少阳耳聋,竞至于死耶?经谓肾开窍于耳,脱精者耳聋,盖初则阳火上闭,阴精不得上承,清窍不通,继则阳亢阴竭,若再以小柴胡汤直升少阳,其势必至下竭上厥,不死何待!何时医悉以陶氏六书,统治四时一切疾病,而不究心于《灵》《素》《难经》也哉!瑭于温病六、七日以外,壮火少减,阴火内炽耳聋者,悉以复阴得效,曰宜复脉辈者,不过立法如此,临时对证,加减尽善,是所望于当其任者。
大光明云12:01:24
温病耳聋,点名是热邪导致耳聋。温病无三阳经证,这个说法武断
大光明云12:01:54
前面讲的阳明经的大热,大渴,大脉,心烦等,属于阳明经证
大光明云12:02:21
当然了中焦出现了阳明温热,加上大便实,就变成了阳明腑证
大光明云12:02:35
温病没有太阳经证,这个确实没看到
大光明云12:03:05
少阳经温病,湿热郁滞少阳倒是很多
大光明云12:03:22
如果说温病没有伤寒论讲的少阳证,这样讲可以
大光明云12:04:36
他讲:有急下以存津液一法。土实则水虚,浸假而累及少阴矣,耳聋不卧等证是也。
大光明云12:05:25
阳明经郁滞,用了泄法,补了阳明, 但由于泄法,则伤了少阴,
大光明云12:05:58
少阴脉贯两耳,水虚则耳聋
大光明云12:06:35
因此他讲的耳聋是这个原理,至于火上冲而欲火耳聋,那是另外一回事
大光明云12:08:23
水虚则木强,这句话不是五行的惯例, 水生木,水虚木强,成了母虚子旺了
大光明云12:09:37
观其大意指的是,下焦阴亏之极,上焦火旺。
大光明云12:10:08
此时若用小柴胡汤,抽拔其气,则下焦无精上乘,故必死。
大光明云12:10:38
这种情形,以脉定之
大光明云12:11:28
下焦细弱,上焦,中焦脉弦, 面红耳赤,耳聋,经筋失养,
大光明云12:11:40
此时用小柴胡汤抽拔之,必死
大光明云12:12:03
所以,当你确定不了病型的时候,以脉定之。
大光明云12:13:08
4、劳倦内伤,复感温病,六、七日以外不解者,宜复脉法。

此两感治法也。甘能益气,凡甘皆补,故宜复脉。服二、三帖后,身不热而倦甚,仍加人参。
大光明云12:14:14
这条,宜浮脉法,倦甚加人参,
大光明云12:14:43
如果是张仲景的复脉汤,本来就有人参,可见他讲的复脉,用的是加减复脉汤
大光明云12:15:14
温病伤阴,其脉弦细,所以要复脉,复这个阴。
大光明云12:15:41
当然了,如果是弦细弱的,那么你就不仅仅要复阴了,气也应该复
大光明云12:16:12
唯独不能说复阳,为什么呢,因为这个条文讲的是,温病伤,
大光明云12:16:16
它是热性的,
大光明云12:16:23
补气可以,补阳不行
大光明云12:17:12
5、温病已汗而不得汗,已下而热不退,六、七日以外,脉尚躁盛者,重与复脉汤。
已与发汗而不得汗,已与通里而热不除,其为汗下不当可知。脉尚躁盛,邪固不为药衰,正气亦尚能与邪气分争,故须重与复脉,扶正以敌邪,正胜则生矣。
大光明云12:18:23
温病之热,表层的应该汗解,腑实的,应该下解; 中焦的应该清解
大光明云12:19:18
现在,汗不解;下也不解;这个汗、下的结果是伤阴的, 所以这个时候,你要考虑热这个现象是不是外邪了
大光明云12:19:35
它有可能是阴虚发热所导致的,体内的阴血不足
大光明云12:20:38
所以这个时候,脉燥盛,应该考虑用复脉汤。
大光明云12:20:58
这个盛脉,表示的是不虚的脉,燥则是热,波动比较迅速
大光明云12:21:53
所以,盛脉其不虚,燥动则热,热烁津液,即使他没收脉细,从用药上来看,我们也能反推出这个病人的脉,要细些。
大光明云12:22:52
你把原理弄清楚了,读这个条辨,知道吴鞠通的感觉,
大光明云12:23:01
有点同道,哥们的感觉。
大光明云12:23:26
太清楚他想说什么了,就是知音。
大光明云12:24:01
6、温病误用升散,脉结代,甚则脉两至者,重与复脉,虽有他证,后治之。

此留人治病法也。即仲景里急,急当救里之义。
大光明云12:27:27
温病用升散,是错误的
大光明云12:27:45
升:柴胡,升麻等;散:桂枝,麻黄等,
大光明云12:28:30
这种用法严重伤阴,伤心血,弄出来结代脉
大光明云12:32:09
结脉:波动迟缓,时而有一歇止,就是停顿的意思
大光明云12:32:16
这个停顿间隔是无规律的
大光明云12:33:43
而代脉:这是间隔有规律,这个间停,可能是每四次停一次,主不良
大光明云12:33:59
这种病,通过心电图直接看到的心脏病。
大光明云12:34:59
甚者脉两至,指的是跳动缓慢。
大光明云12:35:26
正常的是一息四至
大光明云12:35:59
那么,这个是个严重的病,它是温热病升散法,伤了阴血。
大光明云12:36:24
其实到了两至这种程度,气也伤了
大光明云12:36:58
所以用复脉汤,你要放入人参,
大光明云12:37:28
那么现在你可以变通一下,西洋参,麦冬等
大光明云12:38:04
病人穷的,就加入白条党参,又称为潞党
大光明云12:38:27
药性于西洋参同,只是没有那个名气。
大光明云12:39:36
虽有它证,可能还有别的病症,但你得先把这个人的阴气收回来再说。
大光明云12:40:19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温病条辨》诠析(四十二)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