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3-06
大光明云9:39:25
96、疟邪热气,内陷变痢,久延时日,脾胃气衰,面浮腹膨,里急肛坠,中虚伏邪,加减小柴胡汤主之。
疟邪在经者多,较之痢邪在脏腑者浅,痢则深于疟矣。内陷云者,由浅入深也。治之之法,不出喻氏逆流挽舟之议,盖陷而入者,仍提而使之出也。故以柴胡由下而上,入深出浅,合黄芩两和阴阳之邪,以人参合谷芽宣补胃阳,丹皮、归、芍内护三阴,谷芽推气分之滞,山楂推血分之滞。谷芽升气分故推谷滞,山楂降血分故推肉滞也。
加减小柴胡汤(苦辛温法)
柴胡(三钱) 黄芩(二钱) 人参(一钱) 丹皮(一钱) 白芍(炒,二钱) 当归(土炒,一钱五分) 谷芽(一钱五分) 山楂(炒,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大光明云9:41:33
条文重点:内陷, 里急肛坠。
大光明云9:42:14
内陷者,双寸脉必虚, 肛坠则亦证明气机下陷。
大光明云9:42:39
所以看到这个条文,你的头脑中首先就应该出现,柴胡、升麻。
大光明云9:44:47
然后再看具体的条文:往来寒热的疟疾,热气,说明有热邪。后面的面浮腹胀,属于脾气运化不足,引发腹胀;面浮则潜有水液堆积而致阴邪上行。
大光明云9:45:45
后面一句话他讲:中虚+伏邪。中虚:脾胃气衰;伏邪:疟邪热气。
大光明云10:58:17
方中:柴胡、黄芩,引少阳热邪外透而出,且柴胡量比较大;人参、谷芽宣补脾气,不是胃气;丹皮,当归,白芍补阴凉血。
大光明云10:58:54
此时用当归的目的是因为它有升提的功能,白芍敛阴,就补血来讲形成了上下共补的气机。
大光明云11:00:07
山楂本用于消磨肉积,此说推血分之滞,则相当于三棱的活血消滞的功能了
大光明云11:00:44
故观此方的路数:升提,补气,清热凉血,补血。
大光明云11:06:18
97、九十七、春温内陷下痢,最易厥脱,加减黄连阿胶汤主之。
春温内陷,其为热多湿少明矣。热必伤阴,故立法以救阴为主。救阴之法,岂能出育阴坚阴两法外哉!此黄连之坚阴,阿胶之育阴,所以合而名汤也。从黄连者黄芩,从阿胶者生地、白芍也,炙草则统甘苦而并和之。此下三条,应列下焦,以与诸内陷并观,故列于此。
加减黄连阿胶汤(甘寒苦寒合化阴气法)
黄连(三钱) 阿胶(三钱) 黄芩(二钱) 炒生地(四钱) 生白芍(五钱) 炙甘草(一钱五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大光明云11:08:54
又是个内陷,而且兼下痢。
大光明云11:09:17
容易发生脚冷而产生脱证,这就比较严重了
大光明云11:09:57
这是下焦都开始亏损严重,此时因下焦气血两虚,不容你升提
大光明云11:10:25
当以滋补下焦为主,因为是热陷,所以当以填补下焦阴为主。
大光明云11:22:53
此方立为补下焦之阴,用的是“坚”、“育”法
大光明云11:23:55
五味:苦以坚,甘酸以育
大光明云11:31:02
那么补下焦之阴的,还有一法,就是六味地黄丸的三补三泻法。
大光明云11:31:59
以:熟地黄,山萸肉,山药为补,以泽泻,茯苓,牡丹皮 为泻
大光明云11:32:12
为泻中有补,以补为主。
大光明云11:32:32
这种病,往往是,下焦邪实兼见阴虚。
大光明云11:33:10
补阴则厚腻助邪,清邪则伤阴,不得已而立这种治疗方法,成了千古名方。
大光明云11:33:52
那么,从这个加减黄连阿胶汤来看,补阴的阿胶,白芍,生地,不那么厚腻;
大光明云11:35:00
而熟地,肉苁蓉,黄精之类的确实是厚腻大补之品,这个时候,放点走小便的泄药,则补药灵活而不呆滞。
【真诚】大光明云11:35:44
98、气虚下陷,门户不藏,加减补中益气汤主之。
此邪少虚多,偏于气分之证,故以升补为主。
加减补中益气汤(甘温法)
人参(二钱) 黄 (二钱) 广皮(一钱) 炙甘草(一钱) 归身(二钱) 炒白芍(三钱) 防风(五分) 升麻(三分)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温服。
【真诚】大光明云11:38:40
解:门户不藏,指的是肛门约束力差,总是泄下,一天多次,吃什么呢拉什么
【真诚】大光明云11:39:16
这种下陷,或用填补法,或用升提法,看的是下焦的脉来定
【真诚】大光明云11:39:56
如果下焦脉虚细的,用填补法;如果仅仅是上中焦脉弱的,则用补中益气汤
【真诚】大光明云11:40:52
此方用:人参,黄芪大补脾肺之气, 防风、升麻,用以提脾气
【真诚】大光明云11:42:34
有问,为什么不用柴胡? 此病既然为中气下陷,当属脾气为主;用柴胡当然也不应有问题,但提升中气的,当用:防风,麦芽,谷芽,升麻等;升提肝气的,当用 柴胡,川芎,当归等,柴胡走气分,川芎当归走血分耳。
【真诚】大光明云11:43:30
此方:白芍当归身用以补血; 陈皮少量用于平降胃气。
【真诚】大光明云11:44:23
99、内虚下陷,热利下重,腹痛,脉左小右大,加味白头翁汤主之。
此内虚湿热下陷,将成滞下之方。仲景厥阴篇,谓热利下重者,白头翁汤主之。按热注下焦,设不瘥,必圊脓血;脉右大者,邪从上中而来;左小者,下焦受邪,坚结不散之象。故以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甲乙之气,透发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风而静,禀庚辛之气,清能除热,燥能除湿,湿热之积滞去而腹痛自止。秦皮得水木相生之气,色碧而气味苦寒,所以能清肝热。黄连得少阴水精,能清肠 之热,黄柏得水土之精,渗湿而清热。加黄芩、白芍者,内陷之证,由上而中而下,且右手脉大,上中尚有余邪,故以黄芩清肠胃之热,兼清肌表之热;黄连、黄柏但走中下,黄芩则走中上,盖黄芩手足阳明、手太阴药也;白芍去恶血,生新血,且能调血中之气也。按仲景太阳篇,有表证未罢,误下而成协热下利之证,心下痞硬之寒证,则用桂枝人参汤;脉促之热证,则用葛根黄连黄芩汤,与此不同。
加味白头翁汤(苦寒法)
白头翁(三钱) 秦皮(二钱) 黄连(二钱) 黄柏(二钱) 白芍(二钱) 黄芩(三钱)
水八杯,煮取三杯,分三次服。
【真诚】大光明云11:50:01
评:内虚下利,此方没有一味补药,内虚不成。
【真诚】大光明云11:50:38
热力下重,腹痛,观其所用方子,当有下利脓肿之症。
【真诚】大光明云11:51:33
脉左小右大,乃均衡而言,右三脉大,左三脉小,下焦尤甚。
【真诚】大光明云11:52:00
脉小者,乃是重按不起,体现的感觉是小,但不是无力。
【真诚】大光明云11:57:15
那么,左脉之尺脉肾阴,有冬季开始转至春季之时,肾气鼓动,带动肾阴上行而助肝气之抒发
【真诚】大光明云12:03:27
所以,从病机上的论述,此脉小为热陷内闭
【真诚】大光明云12:03:48
那么我们看看他的药义解释
【真诚】大光明云12:04:12
白头翁无风而摇者,禀甲乙之气,透发下陷之邪,使之上出;又能有风而静,禀庚辛之气,清能除热,燥能除湿,湿热之积滞去而腹痛自止。
【真诚】大光明云12:08:09
甲乙之气:东方甲乙木的肝气,白头翁具有这种升发的气, 而作用于下焦,使之上出。
【真诚】大光明云12:18:54
后面的庚辛,则是用燥金寒性克制下焦的湿热肠风下血
【真诚】大光明云12:19:39
所以,一味白头翁,即可托透下焦闭郁之气,又可清下焦大肠腑之湿热。
【真诚】大光明云12:22:00
后面论述的,芩连柏的功能也有意思,以黄芩清右脉大的余邪,清手太阴肺热,又清阳明经上焦热
【真诚】大光明云12:23:30
但我们都知道这个黄芩,也清上焦中焦的少阳热,清肝胆热。
【真诚】大光明云12:23:52
其所清理的靶位是上焦。
【真诚】大光明云12:24:19
黄连中焦,黄柏下焦。
【真诚】大光明云12:25:19
同时他讲白芍去恶血,生新血。这个去恶血我们第一次看到。
【真诚】大光明云12:26:30
此条你一定记住,脉小不虚,如果是虚弱的,尽管这一大堆的湿热,一点补气药都没有,清热利湿的结果是,湿热没了,人垮下来了。
【真诚】大光明云12:26:55
今天到这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