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观点】 关于平脉辨证释义
平脉辨证,通评脉辨证和凭脉辨证。通过评定脉象辨证和借助于脉象辨证的意思。而平脉,则是脉平为期,也就是正常脉象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现在很多老百姓来看病,都是说,请医生帮我评评脉,也就是把把脉的意思。 也就是说作动词讲,...
平脉辨证,通评脉辨证和凭脉辨证。通过评定脉象辨证和借助于脉象辨证的意思。而平脉,则是脉平为期,也就是正常脉象的意思。在不同的语境中,所代表的意思不同。 现在很多老百姓来看病,都是说,请医生帮我评评脉,也就是把把脉的意思。 也就是说作动词讲,...
2019-08-01 黄帝内经:灵枢·五乱篇第三十四 原文:黄帝曰:经脉十二者,别为五行,分为四时,何失而乱,何得而治?歧伯曰:五行有序,四时有分,相顺则治,相逆则乱。 黄帝曰:何谓相顺?歧伯曰:经脉十二者,以应十二月;十二月者,分为四时;...
2019-08-01 灵枢·海论篇第三十三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余闻刺法于夫子,夫子之所言,不离于营卫血气。夫十二经脉者,内属于腑脏,外络于肢节,夫子乃合之于四海乎。岐伯答日人亦有四海,十二经水。经水者,皆注于海,海有东西南北,命日四海。黄...
2019-07-30 灵枢-平人绝谷第三十二 原文:黄帝日愿闻人之不食,七日而死,何也?伯高日臣请言其故。胃大一尺五寸,径五寸,长二尺六寸,横屈受水谷三斗五升,其中之谷,常留二斗,水一斗五升而满,上焦泄气,出其精微,愫悍滑疾,下焦下溉诸肠。...
2019-07-30 灵枢-肠胃第三十一 原文:黄帝问于伯高日余愿闻六腑传谷者,肠胃之小大长短,受谷之多少奈何?伯高日请尽言之,谷所从出入浅深远近长短之度唇至齿长九分,口广二寸半;齿以后至会厌[1],深三寸半,大容五合[2]舌重十两,长七寸...
2019-07-30 灵枢-决气篇 第三十 原文:黄帝日余闻人有精、气、津、液、血、脉,余意以为一气耳,今乃辨为六名,余不知其所以然。岐伯日两神相搏,合而成形,常先身生,是谓精。何谓气岐伯日上焦开发,宣五谷味,熏肤、充身、泽毛,若雾露之溉,...
骶管裂孔的体表定位,一般在臀沟上缘,用手触摸可以触摸到骶骨有一个分叉,分叉下有一个明显的凹陷,此凹陷即为骶管裂孔, 也是中医的腰俞穴。 分叉下端,凹陷两侧向下各有一个圆形的骨质, 即骶角。也可作为骶管裂孔的辅助定位。 弄清楚骶管裂孔的位置,...
2019-07-27 黄帝内经:灵枢·师传篇第二十九 原文:黄帝曰:余闻先师有所心藏,弗着于方,余愿而藏之,则而行之,上以治民,下以治身,使百姓无病,上下和亲,德泽下流,子孙无忧,传于后世,无所络时,可得闻乎?歧伯曰:远乎哉问也,夫治民与自...
2019-07-25 口问第二十八 介绍的病证大都是日常生活中常见的一些一过性的、无痛苦的症状或者行为等,在一般的医书中很少提及,是岐伯向其师提问,由其老师口述回答的,并不在书本之中,故名”口问”。 原文:黄帝闲居,...
2019-07-23 周痹是由于邪气侵袭,致使气血不能周流的病证。文中主要论述周痹的症状病理 和治疗等,并讲述了周痹和众痹的区别,故篇名为”周痹” 原文:黄帝问于歧伯曰:周痹之在身也,上下移徒随脉,其上下左右相应,间...
2019-07-20 黄帝内经:灵枢·杂病篇第二十六 杂病者,很难划分范围的病症 原文:厥挟脊而痛者,至顶,头沉沉然,目皖院然[1],腰脊强。取足太阳胭中血络。厥胸满面肿,唇漯漯然[2],暴言难,甚则不能言,取足阳明。 厥气走喉而不能言,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