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2-01
大光明云08:32:01
今天我们学习水肿
大光明云08:32:17
各种原因导致的体内水液运行障碍,水湿停留,泛溢肌肤,引起头面、四肢、甚至全身浮肿的病证,
称为水肿。其与肺、脾、肾三脏功能失调密切相关。
现代医学的急、慢性肾小球肾炎、充血性心力衰竭、营养障碍等病的某些时期出现的水肿,可
参考本节进行辨证论治。
大光明云08:32:53
水肿当然于主水的脏腑密切相关
大光明云08:33:29
肺,通调水道;脾,运化水湿;肾输气于膀胱,而形成气化蒸腾作用。
大光明云08:40:08
从水的出路讲,有汗 ,尿,便
大光明云08:40:32
从水的堆积位置来讲,有上焦,中焦,下焦 。
大光明云08:41:24
从水肿的致病原因讲: 有外邪,风夹水湿; 有脾虚, 有肾虚
大光明云08:42:31
从水的属性讲,有阳水;阴水
大光明云08:42:50
阳水脉实,阴水脉虚;
大光明云08:43:09
这里的阴阳分类,于黄疸的阳黄,阴黄分类不同。
大光明云08:43:43
黄疸的阳黄,湿+热; 阴黄:湿+寒。
大光明云08:44:18
这里的阳水指的是, 水肿形成局部的漫肿的形式,无论寒热
大光明云08:44:33
而阴水,则泛指气虚,阳虚
大光明云08:44:43
形成的浮肿
大光明云08:45:38
什么叫做浮肿: 就是肿高于皮肤表面
大光明云08:46:04
而其中的按之凹而不起的,为虚证
大光明云08:46:21
按之很轻松的恢复的,为实
大光明云08:46:39
具体的虚实,还要和脉,合参
大光明云08:47:22
一、阳水
(一)风水泛滥
[证候] 开始眼睑浮肿,继则四肢及全身皆肿,发展较快,小便不利,尿少尿黄,多伴有恶风
、恶寒、发热等症,或兼咳嗽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或舌质红,脉浮滑数;如水邪泛滥,肿势较
重,也可见沉脉。
[证候分析] 风邪外侵,肺气不宣,不能通调水道,下输膀胱,风水相搏,流溢肌肤,发为水
肿。膀胱气化失常,则小便不利。风为阳邪,风性上扬,善行而数变,风水相搏,故水肿自上而起,
且发展迅速。邪在肌表,故身有寒热。肺失宣降,则咳嗽而喘。舌苔薄白、脉浮紧为风水偏寒之象;
舌质红、脉浮滑数为风水偏热之象;肿势严重,阳气被遏,故见脉沉。
[治法] 祛风解表,宣肺行水。
[方药] 越婢加术汤(麻黄、石膏、白术、大枣、生姜、甘草)加减治疗。表邪甚而偏寒的,
去石膏加防风、羌活。咳喘可加杏仁、前胡、桑白皮、葶苈子。尿少热重,可加白茅根。
[针灸治疗] 可选取肺俞、三焦俞、偏历、阴陵泉、合谷,用泻法。
大光明云08:49:47
风水泛滥,入侵上焦开始,首先影响的是肺的通调水道的功能
大光明云08:50:50
肺的通调水道是以宣降来实现的,宣则鼻孔,汗毛孔开而散发津液;降则送水过三焦至膀胱。
大光明云08:54:19
现在这个水道不通,则聚集于肺胸, 头为上焦,水道不下,外有风邪,人体抗邪,则卫气外抗,故头
面肿大;中焦脾之水湿运化受到影响则波及四肢
大光明云09:01:15
水趋于上发,则尿少尿黄。 其他的则是风寒,或风热的兼症
大光明云09:03:29
治疗呢,叫做宣肺行水,肺的行水是宣降的,既然是外来的风水入侵,当以宣肺法治疗,方用越婢汤
: 麻黄宣肺,石膏清热;白术健脾;姜枣暖中补气,甘草和中。
大光明云09:04:08
其中,麻黄,石膏为主药;麻黄宣肺,石膏透热邪 。
大光明云09:04:56
后面说的,咳喘严重的,+葶苈子
大光明云09:05:35
这是降肺气的药; 就是说宣肺,也不能引发通调水道的,当以添加降肺气药以助之
大光明云09:13:08
(二)水湿浸渍
[证候] 全身水肿,按之没指,小便短少,身体重而困倦,胸闷、纳呆,舌苔白腻,脉沉缓。
[证候分析] 水湿之邪,浸渍肌肤,故肢体浮肿。水湿内聚,膀胱气化失职,故小便不利,肿
势日甚,按之没指。脾为湿困,运化失常,水谷精微无以营养肢体而壅滞中焦,故见身体重而困倦、
胸闷、纳呆等症。苔白腻、脉沉缓为水湿内盛、阳气不运之象。
[治法] 健脾化湿,通阳利水。
[方药] 五苓散(白术、桂枝、茯苓、猪苓、泽泻)合五皮饮(桑白皮、陈皮、茯苓皮 大腹皮
、生姜皮)加减。上半身肿而喘者,加麻黄、杏仁。下半身肿甚者,加厚朴、防已。
[针灸治疗] 可选取三焦俞、脾俞、中脘、膀胱俞、中极,宜泻法兼灸。
大光明云09:13:47
这个叫做寒湿困脾型的水肿
大光明云09:14:13
为什么不叫脾虚水肿, 因为脉不虚 。
大光明云09:14:57
它的代表方剂困脾于中焦的应该是苓桂术甘汤
大光明云09:15:10
下焦小便不利为主的,是五苓散
大光明云09:19:19
五皮饮这个方子,是治疗皮水,治疗水肿集聚在皮下的方子 。
大光明云09:19:36
总之以治疗中焦寒湿为主
大光明云09:19:52
(三)湿热壅盛
[证候] 遍身浮肿,皮肤光亮而薄,胸闷腹胀,烦热,口渴,小便短赤,大便干结,伴见气喘
,舌苔黄腻,脉沉数。
[证候分析] 水湿之邪化热,泛滥全身,壅于肌肤经隧之间,故见遍身浮肿,皮薄而亮。
湿热郁蒸,气机升降失常,故胸闷腹胀而烦热。湿热蕴结,三焦气化不利,津液不能上承则口
渴。大肠传导失常,故大便干结;湿热下注,膀胱气化无权,津液受伤,故小便短赤。水邪迫肺,肺
失肃降,故气喘。舌苔黄腻、脉沉数乃湿热内盛之象。
[治法] 分利湿热。
[方药] 疏凿饮子(商陆、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大腹皮、槟榔、羌活、秦艽、
生姜)加减。若腹满、大便秘结,加大黄、枳实。热甚加连翘、竹叶。尿少加白茅根。
[针灸治疗] 可选取曲池、合谷、三阴交、照海、足临泣,用泻法。
大光明云09:21:46
这是湿热蕴藉中焦,上泛于皮而发生的遍身浮肿,因为热所以亮,因为湿所以肿。
大光明云09:22:46
通过学习,我们知道,湿热可以犯脾,引发泄泻,犯肝胆,引发黄疸,犯中焦,引发水湿; 犯三焦,
引发水肿。
大光明云09:29:29
湿热引发水肿是比较严重得
大光明云09:30:58
我们看看方子,商陆是比较霸道的峻下逐水药
大光明云09:31:07
一般很少用它
大光明云09:32:23
味苦,性寒,有毒。入脾,膀胱经。功能:通二便,泻水,消肿 ,散结。主治: 胀满,交期,痈肿
等等
大光明云09:33:30
既然湿热邪漫及三焦,那么逐湿清利小便,则为治则。
大光明云09:35:20
方中: 泽泻,赤小豆,椒目,木通,茯苓,均为利水药;大腹皮,槟榔破积下气。 秦艽,羌活,散
袪风湿 ,生姜护中。
大光明云09:35:31
商陆为主药。
大光明云09:37:21
二、阴水
(一)脾阳不振
[证候] 水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易恢复,脘闷腹胀,纳减便溏,面色萎黄,神疲肢倦,
小便短少,舌质淡,舌苔白滑,脉沉缓。
[证候分析] 中阳不足,脾失健运,不能制水,致下焦水湿停聚泛滥,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
凹陷不易恢复。中阳不振,运化无力,气机壅滞,故脘腹胀闷,纳减便溏。脾阳虚弱,不能运化水谷
精微,气血化生不足,肌肤失养,故面色萎黄,神疲肢倦。脾失运化,则水湿不行而小便短少。舌淡
、苔白滑、脉沉缓是脾虚水聚,阳气不运之象。
[治法] 温运脾阳,行气利水。
[方药] 实脾饮(白术、附子、干姜、甘草、木瓜、槟榔、茯苓、厚朴、木香、草果、大枣、
生姜)加减。水湿过重者,加桂枝、泽泻、猪苓等;气虚者,加党参。
[针灸治疗] 可选取脾俞、肾俞、中脘、关元、三阴交,宜补法兼灸。
大光明云09:38:28
脾阳虚的水湿,也不一定在腰以下
大光明云09:39:00
腹大偏偏的,也不少
大光明云09:39:43
如果偏于中下焦的,用实脾饮也不错
大光明云09:40:40
如果你用了,苓桂术甘汤,参苓白术散,五苓散+附子,肉桂等,也都是正治,不算误治
大光明云09:40:54
因为温补利水是这个病的治疗原则
大光明云09:42:27
这个实脾饮的方子中,草果针对水肿效果较好
大光明云09:42:57
草果,草豆蔻,都是燥极之药,对于水肿很有帮助。
大光明云09:43:23
(二)肾阳衰微
[证候] 面浮身肿,腰以下尤甚,按之凹陷不起,尿少,腰部冷痛酸重,畏寒肢冷,舌质淡胖
,舌苔白,脉沉细或沉迟。
[证候分析] 肾主腰膝,肾阳衰微,阴盛于下,故见面浮身肿,腰以下为甚,按之凹陷不起。
肾与膀胱相表里,肾阳不足,膀胱气化不利,故尿少。腰为肾之府,肾阳虚而水气内盛,则腰部冷痛
酸重。肾阳虚惫,命门火衰,不能温养肌体,故畏寒肢冷。舌淡胖、苔白、脉沉细或沉迟乃肾阳衰微
,水湿内盛之象。
[治法] 温补肾阳,化气行水。
[方药] 真武汤(附子、白术、生姜、茯苓、白芍)加减。虚寒甚,加肉桂、巴戟天。喘息自
汗不得卧,加党参、五味子、牡蛎。
[针灸治疗] 可选取肾俞、脾俞、气海、水分、太溪、命门,宜补法兼灸。
大光明云09:45:08
肾阳衰微的面肿比较严重了,因为肾阳虚,引发的虚水泛滥是腿脚开始的,如果发展到面部,则从下
焦水泛滥到上焦。
大光明云09:45:42
治则必然是温肾阳利水 。
大光明云09:46:28
真武汤温利水气,但其趋于下焦的药少,所以加巴戟天,肉桂,锁阳,淫羊藿等
大光明云09:47:06
喘而自汗,自汗更加伤阳,所以要内敛而收,故加五味子,牡蛎
大光明云09:48:32
下面开始学习淋证
大光明云09:48:43
淋证是指小便频急短涩,滴沥刺痛,欲出未尽,小腹拘急,或痛引腰腹的病证。北周《集验方》将
淋证分为“石淋、气淋、热淋、膏淋、劳淋”五种,故也称“五淋”。宋代《济生方》将“热淋”易
为“血淋”。本证多因肾虚、膀胱湿热,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所致,与肾和膀胱关系最为密切。
现代医学的泌尿系感染、泌尿系结石、乳糜尿等疾病出现上述症状时,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论治
。
大光明云09:49:21
现代西医的尿道炎,前列腺肥大,结石等,都可以出现这种表现
大光明云09:50:17
不仅伴随着上述的症状,而且伴随着恶寒发热的似感冒症状
大光明云10:00:03
引发此病的病因有三
大光明云10:00:23
1 湿热蕴藉膀胱
大光明云10:01:20
为什么湿热蕴藉,则有二,外阴不洁,或交而传染;另外则是饮食肥甘,蕴热,下传膀胱。
大光明云10:01:45
2 肝气郁而化火,下移性器
大光明云10:02:13
3 脾神两虚,膀胱气化不利而引发
大光明云10:03:44
一、 热淋
[证候] 小便频数,灼热刺痛,急迫不爽,尿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或腰痛拒按,或寒热口
苦,恶心欲呕,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失司,水道不利,火性急迫,故小便频数,灼热刺痛,
急迫不爽,尿色黄赤,小腹拘急胀痛。腰为肾之府,湿热之邪侵犯于肾,故痛引腰腹。湿热上犯少阳
,故寒热往来,口苦欲呕。湿热蕴结,大肠传导失职,故大便秘结。舌苔黄腻,脉濡数,为湿热之象
。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
[方药] 八正散(木通、车前子 、萹蓄、瞿麦、滑石、甘草、大黄、山栀、灯芯草)加减。如
发热可加蒲公英、黄芩。小腹胀痛甚,加川楝子、乌药。大便秘结,加枳实,并重用大黄。
[针灸治疗] 可选取关元、气冲、次髎、太冲、合谷、外关,用泻法。
大光明云10:20:21
小便少,大便便秘,+热
大光明云10:21:11
下焦的出口堵了,怎么办? 你得清利下焦,通便,利小便
大光明云10:22:06
你看看这个八正散方剂,大小便全通
大光明云10:22:36
其中的,山栀子,灯芯草,具有清心火,解决心火下移小便的问题
大光明云10:24:15
恶寒发热的,可以酌加,金银花,连翘,因为下焦湿热,卫气倾于内,而外卫不固,容易引发恶寒发
热
大光明云10:25:20
判定是外感,还是内伤,以二便出问题,则内伤为主,外感次之,治则是应治本,但实际上,还是哪
个急,先治哪个。
大光明云10:26:30
二、石淋
[证候] 尿中有时挟有砂石,小便艰涩,排尿中突然中断,尿道刺痛窘迫,少腹拘急,或腰腹
绞痛难忍,尿中带血,舌苔黄腻,脉弦紧。
[证候分析] 湿热蕴结,煎熬尿液,凝为砂石,时与尿下排,故尿中有时挟有砂石。砂石阻于
尿道,故排尿突然中断疼痛。砂石阻塞尿路,瘀阻不通,故尿道刺痛窘迫,或腰腹绞痛难忍。砂石损
伤脉络,故见尿中带血。舌苔黄腻、脉弦紧,为下焦湿热、疼痛之象。
[治法] 清热利湿,通淋排石。
[方药] 石苇散(石苇、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加金钱草、内金、海金砂等治疗。如
发热可加蒲公英、大黄、黄芩。血尿加小蓟、白茅根。腹部绞痛,加延胡索、白芍、甘草。
[针灸治疗] 可选取肾俞、膀胱俞、关元、委中、然谷、石门,用泻法。
大光明云10:27:31
结石有胆结石,肾结石,尿道结石,膀胱结石。
大光明云10:27:46
泌尿系统的结石,以肾结石为严重,
大光明云10:27:59
当然具体结的什么东西, 也可以化验而知
大光明云10:29:51
我们这书里讲的结石,少腹痛的,以膀胱为主;腰腹痛的,可以做肾结石参考。 那么它讲赤痛,黄苔
,带血,属于热性的石淋
大光明云10:30:13
因此治疗为以清热利湿来排石
大光明云10:33:42
石苇散是个经验方,石苇,苦甘,辛凉 。入肺,膀胱经;功能利水通淋,清肺泄热,止咳。 主治淋
痛,各种尿路结石
大光明云10:34:03
尽管说它止咳,临床上,几乎没人用石苇来止咳
大光明云10:34:24
另石苇的西医药理研究,没有提到它的化结石的功能 。
大光明云10:34:54
现代的医案中,用它来治疗结石,效果还是不错的
大光明云10:35:20
后面的冬葵子,瞿麦,滑石,车前子,都是清热利湿药 。
大光明云10:35:30
其中,滑石作用重要
大光明云10:36:19
金钱草,海金沙,鸡内金 亦为化石药
大光明云10:36:59
血尿,大小蓟,白茅根, 白头翁也可以
大光明云10:37:30
三、气淋
[证候] 有虚实两种表现。实证即肝气郁滞者,证见小便涩滞,少腹胀满疼痛,舌苔薄白,脉
沉弦。虚证即中气不足者,证见少腹坠胀,迫切作痛,尿有余沥,面色zaozi002白,舌质淡
,脉虚无力。
[证候分析] 实证:肝主疏泄,足厥阴肝经循少腹,络阴器;情志怫郁,肝失条达,肝郁气滞
,膀胱气化不利,故小便涩滞,少腹胀痛;肝气郁而不舒,故脉象沉弦;虚证:病久不愈,耗气伤中
,脾气虚弱,中气下陷则少腹坠胀,迫切作痛;气虚不能摄纳,故尿有余沥;面色zaozi002
白、舌质淡、脉虚无力乃中气不足之征。
[治法] 实证宜理气疏导,通淋利尿;虚证宜补中益气升阳。
[方药] 实证用沉香散(沉香、石苇、滑石、当归、陈皮、白芍、冬葵子、甘草、王不留行)
。胸胁胀闷者加青皮、乌药等。日久气淋血瘀者,加红花、赤芍。虚证用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
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
[针灸治疗] 可选用膀胱俞、中极、气海、水道,实证可配侠溪,虚证可配百会,用补泻兼施
法。
大光明云11:24:43
肝气郁滞,正如我们以前所说的,有虚有实
大光明云11:24:53
根据的是肝脉的强弱而来
大光明云11:25:17
郁滞是个果,引发的原因则不同
大光明云11:25:29
对于实性的,肝郁气滞的
大光明云11:26:00
要疏肝理气,而肝郁气滞又有中,下,上焦的不同
大光明云11:26:13
这里显然是指,中下焦,
大光明云11:27:30
那么为什么肝郁气滞引发淋证,那是因为,肝经绕阴器, 肝郁而生火,火迫下行,引发小便涩滞而痛
。
大光明云11:29:54
所以实证气淋治疗分两个部分:1 用滑石,冬葵子,王不留行,石苇,解决小便短赤涩痛的问题;2
用沉香, 陈皮, 白芍疏肝。
大光明云11:30:12
其实你看他用的这个方子,就知道,疏肝不是很强
大光明云11:31:05
既然肝郁,又是实的,那么你就可以用,川楝子,香附,郁金,三棱,莪术来破血行气。
大光明云11:31:29
亦可以用些,夏枯草,麦芽,薄荷等来行肝气
大光明云11:31:44
另一方面,用清热解毒利水药 。
大光明云11:32:18
那么虚郁呢,这里教科书讲的虚指的是脾虚,用补中益气汤
大光明云11:32:31
他们没有肝气虚的概念
大光明云11:37:51
而补中益气汤中的柴胡,升麻本身就有些升肝的作用
大光明云11:38:42
虚证的气淋,是不是用补中益气汤,不管下焦的小便涩痛了呢?
大光明云11:39:09
不行的,你还得分寒热,加相应的治疗下焦淋证的药物
大光明云11:39:47
四、血淋
[证候] 有虚实两种表现。实证见尿色红赤,尿频、尿急、小便灼热涩痛,甚则尿中挟有血块
,疼痛满急加剧,舌红苔黄,脉滑数。虚证见尿色淡红,尿痛涩滞不甚,或伴腰膝酸软,舌红苔少,
脉细数。
[证候分析] 实证:湿热下注,蕴结膀胱,致气化失司,水道不利,气机失畅,故尿频、尿急
、小便灼热涩痛;热伤血络,迫血妄行,故尿中带血;瘀热互结,阻于尿道,致小便挟有血块、疼痛
满急加剧;舌红苔黄、脉滑数为实热之象;虚证:病延日久,湿热伤阴,肾阴亏损,虚火内生,灼伤
血络,溢入膀胱,故见尿色淡红;湿热余邪留着,故尿痛涩滞不甚;腰为肾之府,肾阴不足,筋脉失
养,故腰膝酸软;舌红苔少,脉细数为肾阴不足,虚火内生之象。
[治法] 实证宜清热利湿,凉血止血。虚证宜滋补肾阴,清热止血。
[方药] 实证用小蓟饮子(小蓟、蒲黄、藕节、滑石、木通、生地黄、当归、甘草、栀子、淡
竹叶)。便秘者加大黄;尿血较甚者,加田七、琥珀末、川牛膝。虚证用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
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加阿胶、旱莲草、小蓟等。
[针灸治疗] 可选取关元、行间、太溪、曲池、照海、血海、三阴交,用补泻兼施法。
大光明云12:52:32
血证实证就是前面说的湿热,热淋没有及时地治疗,恶化成尿血块,频,急,灼痛
大光明云12:54:14
实证:小蓟饮子,去当归,加大黄,一派的清热导赤,心火热盛的加芒硝
大光明云12:56:01
急症久了,不治,热烁阴血,成了虚证,夹杂热盛,
大光明云12:56:58
由于阴血不足,出血色淡,而量少,灼痛可以降低
大光明云12:57:23
但你要知道,这个热烁阴,阴虚;与纯属的阴虚发热不同;
大光明云12:57:57
阴虚发热是,阴虚致热;而热烁阴血,是先有热,而后成阴虚
大光明云12:58:35
所以对于这类的热烁阴血的,你除了补阴药外,要清火
大光明云12:58:59
证用知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
大光明云12:59:35
去熟地,+栀子,旱莲草, 生地,玄参
大光明云13:04:49
五、膏淋
[证候] 有虚实两种表现。实证见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有粘腻之物,尿道热涩疼痛,舌质红
,舌苔黄腻,脉数。虚证见病久不愈,或反复发作,淋出如脂,涩痛不甚,形体消瘦,腰膝酸软,头
昏无力,舌淡,苔腻,脉细无力。
[证候分析] 实证:湿热蕴结下焦,膀胱气化不利,不能分清泌浊,脂液失其常道,下流膀胱
,致小便混浊如米泔水,或有粘腻之物,尿道热涩疼痛;舌质红、舌苔黄腻、脉数为湿热内蕴之征;
虚证:病情日久,反复不愈,肾气受损,下元不固,不能制约脂液,故淋出如脂。脂液耗失,精微不
足,生化乏源,肌肉失养,则形体消瘦、无力;腰为肾之府,肾虚失养,则腰膝酸软;肾精不足,不
能上养脑海,故头昏;舌淡、苔腻、脉细无力乃肾元亏虚之象。
[治法] 实证宜清利湿热,分清泌浊。虚证宜补肾固摄。
[方药] 实证用程氏萆薢分清饮(川萆薢、车前子、黄柏、茯苓、白术、石菖蒲、丹参 莲子心
)加减。小便黄热而痛甚者加木通、龙胆草、滑石;血尿者加大蓟、小蓟、白茅根。虚证用六味地黄
丸(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丹皮、泽泻、茯苓)加芡实、莲须、金樱子、菟丝子、龙骨、牡蛎等
。
[针灸治疗] 实证可选取膀胱俞、中极、阴陵泉、行间、太溪,用泻法;虚证可选取脾俞、肾
俞、中极、气海俞、百会,用补法。
大光明云13:09:38
膏淋就是小便有白色的分泌物,此与久食肥甘,化热,堆积后, 肝胆梳机不利,化热,热携白色油脂
类物,从小便而下
大光明云13:10:07
所以从忌口的角度讲,要吃低脂食物
大光明云13:11:25
中医研究直接把这白色分泌物定为湿,那么这个湿堆积成有形的颗粒状物,仍然是属于痰类的
大光明云13:11:37
不过习惯上,叫做“膏淋”
大光明云13:12:15
实证方用萆薢分清饮。 川萆薢、车前子、黄柏、茯苓、白术、石菖蒲、丹参 莲子心
大光明云13:12:42
石菖蒲开心窍,祛痰 ;
大光明云13:13:54
萆薢,味苦,平,治疗小便不利,淋浊,具有祛风利湿的作用。
大光明云13:14:32
那么这里讲的去膏淋,还应加益母草,滑石,丹参。
大光明云13:17:18
虚证膏淋: 六味地黄丸,治疗。
大光明云13:17:38
那么六味地黄丸究竟哪个部分治疗膏淋
大光明云13:18:58
其中的泽泻,具有消痰利湿的作用,这个可以对消膏淋有帮助
大光明云13:19:51
加:芡实,金樱子,菟丝子都是补涩精的作用。 对于膏状的小便,未必有帮助
大光明云13:20:26
临床上,仍然应该加少量的萆薢, 通草,莲子心等
大光明云13:20:46
六、劳淋
[证候] 小便淋沥不止,时止时作,腰膝酸软,疲惫乏力,遇劳即发,缠绵难愈。若伴面色z
aozi002白,少气懒言,小腹胀坠,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微弱,为脾肾阳虚。若伴面色
潮红,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为肾阴虚。
[证候分析] 诸淋日久,耗伤正气,脾肾受损,则淋沥不止,缠绵难愈。遇劳则正气受损益甚
,故遇劳即发。脾肾两虚,筋脉失养,故腰膝酸软、疲惫乏力。脾肾阳虚,脾气下陷,故面色zao
zi002白、少气懒言、小腹胀坠。阳虚不能温煦、故手足不温、舌淡苔薄白、脉微弱。肾阴受损
,阴不敛阳,虚火亢盛,故见面色潮红、五心烦热。舌质红、脉细数为阴虚内热之象。
[治法] 脾肾阳虚者宜补益脾肾;肾阴不足者宜滋阴清热。
[方药] 脾肾阳虚用《金匮》肾气丸(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附子、
肉桂)合补中益气汤(黄芪、人参、白术、炙甘草、当归、陈皮、升麻、柴胡)加减。肾阴不足用知
柏地黄丸(知母、黄柏、熟地黄、山茱萸、淮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加减。
[针灸治疗] 可选取气海、关元、肾俞、足三里、脾俞,用补法,可灸。
大光明云13:21:45
劳淋阳虚证,与西医前列腺肥大可以对照
大光明云13:22:13
肾阳虚,气虚,自然膀胱的气化不利,不能控制好尿道口的开合
大光明云13:22:44
又阳虚,导致下焦小腹发寒,凝结,而膀胱肥大
大光明云13:23:42
此病不仅仅是小便点滴而出, 而且性能力也低下
大光明云13:24:15
西医认为是前列腺肥大,挤压尿管,导致小便点滴而出
大光明云13:25:02
阳虚的,用右归丸。 肾气丸有丹皮,泽泻,其温阳效果一般
大光明云13:25:43
阴虚型的 劳淋 按气阴两虚治疗
大光明云13:26:24
即,除了补肾阴外,还应加补肾气的药
大光明云13:26:52
即在知柏地黄丸的基础上,加巴戟天, 锁阳,葫芦巴,淫羊藿等
大光明云13:27:33
补肾气,才能提供给膀胱气,以强化其气化作用
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13:27:51
仙茅仙茅仙茅
大光明云13:27:57
可以
大光明云13:28:04
但仙茅偏热点
大光明云13:28:08
不利于阴虚
大光明云13:28:18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内科学讲义之十七-水肿淋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内科学讲义之十七-水肿淋证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