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7-17
黄帝内经:灵枢·病本篇第二十五
原文:先病而后逆者,治其本;先逆而后病者,治其本;先寒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热而后生病者治其本。先泄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必且调之,乃治其他病。先病而后中满者,治其标;先病后泄者,治其本;先中满而后烦心者,治其本。
有客气,有同气。大小便不利治其标,大小便利,治其本。
病发而有余,本而标之,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病发而不足,标而本之,先治其标,后治其本。谨详察间甚,以意调之间者并行,甚为独行;先小大便不利而后生他病者,治其本也。
译文:先患有某一种疾病,然后出现四肢厥逆的,应该治疗其原来的疾病;若是先有厥逆的症状,然后出现其他的病变,治疗时就应该先治疗厥逆;先有了寒病,再出现其他病证的,寒病为本,应先治疗寒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产生寒证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疾病;先有了热病而后产生其他病变的,热病为本,治疗时应该先治疗热病;先有了某种疾病而后发生泄泻的,应该先治疗原来的本病;先有泄泻,而后转生其他病的,泄泻为本,应先调治泄泻,再治疗后来发生的其他的病变;此处的讲法,并非指的“本”,而是之先病的这个部分,先治。
先有某种疾病,而后发生中满的病证,应先治疗中满的标证;先患中满而后发生心烦的病变,中满为本,应当治疗其中满。 人体有感受了非时令之气的六淫之气而发病的,也有因为不能适应按时而至的六气而发的,不论是哪一种情况,只要出现大小便不利的情况,虽然大小便不利为标,但应先救治这一个紧急的标证;只有在大小便通利的情况下,方可先治其他的本病。
疾病发作之后出现实证的,治疗时应以祛邪为主要的治法,先治其本,后治其标;疾病发作以后表现为虚证的,治疗时应该先扶正,一般应该先治其标,后治其本;治疗当中还要谨慎地观察病情变化的深浅轻重,根据客观的情况,治疗也随症状而变化,精心调治。病情轻缓的,可以标本同治,病情深重的,要抓住症结之所在,用适当的方法加以调洽,病轻者可以标本兼治,病重者先单治本或单治标。先是大小便不利而后生出其它病症的,应当先治大小便不利这个本病。
评:疾病发作而现实证,先治本,后治标; 疾病发作而现虚证,先治标,后治本;我怀疑是误笔。
岂可虚极而先治其标;比如说痰饮+脾肾阳虚脉弱,岂可先治痰饮而后治阳虚?
通过这段经文,你要注意的是,大小便,腹胀满,这个两个主要的病症,影响人的正常生理活动,必须先解决。后世中医的总结上:实则治其标,虚则治其本,是必然的道理。或者:急则治其标,缓则治其本。间或,标本双治。急则治其标,比如说病人头痛受不了了,你就得立刻解决,虚证你就慢慢的去补。
今天到这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