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2019-07-08
大家好,继续学习灵枢
四时气第十九
原文:黄帝问于岐伯日:夫四时之气,各不同形,百病之起,皆有所生,灸刺之道,何者为定? 岐伯答日四时之气,各有所在,灸刺之道,得气穴为定。故春取经、血脉、分肉之间,甚者深刺之,间者浅刺之;夏取盛经孙络,取分间绝皮肤;秋取经腧,邪在腑,取之合冬取井荥,必深以留之。
译文:黄帝问岐伯说:四季的气候,各不相同,百病的生成,各有不同的原因,针灸治疗的方法根据什么来决定呢?
岐伯回答说:四季之气对人的影响,反映在身体上为各有一定的发病部位,针灸治疗的方法,要根据四季之气和经穴的特点来决定。因此,春季针灸治病,可取用经脉、血脉、分肉之间的穴位,病重的深刺,病轻的浅刺;夏季可取用阳经、孙络上的穴位,或取分肉间用穿过皮肤的浅刺法;秋季可取用各经的腧穴,如果病邪在六腑,可取用手足阳明经的合穴;冬季可取用各经的井穴和荥穴,一定要深刺并且留针。
评:冬季取井穴,深留针,于理不通,井穴非常之浅,无法留针。在四时逆刺从论章中,关于四时之气对应的经气分别情况有说明。

五季对应五气以及逆别
五季对应五气以及逆别

对应上面的秋取经腧,你看到的这个表是秋与皮肤紧密相连。可见内经非一人之作。邪在腑,取合穴,这个是通则,放在秋季里面,挺奇怪的。
原文:温疟汗不出,为五十九瘸。风瘃肤胀,为五十七瘸。取皮肤之血者,尽取之。飧泄补三阴之上,补阴陵泉,皆久留之,热行乃止。转筋于阳,治其阳;转筋于阴,治其阴。皆卒刺之。
译文:患温疟病不出汗的,治疗可取用治疗热病的五十九个腧穴。患风水病皮肤浮肿的,治疗可取用治疗水病的五十七个腧穴,如果是使用针刺放血的治疗方法,就应该将该穴位的恶血放干净。脾胃虚寒所致的飧泄证,应该取三阴交,使用补的手法,再补阴陵泉,都要久留针,直至针下有热感的时候才能起针。转筋病,其部位在外侧就取阳经的穴位针刺,在内侧就取阴经的穴位针刺,都使用火针针刺。
评:热穴59,水穴57,在素问水热穴论章节,我们曾经说过。

热穴共五十九穴(腰俞穴1个,实为58穴)
热穴共五十九穴(腰俞穴1个,实为58穴)
水穴五十七穴
水穴五十七穴

这里的补三阴交,阴陵泉穴,要求的是热行乃止,内有热产生才停止用针。此处讲的是,阴经中的热产生,就是补阴经中的阳气。那么我们以往说,你要补阴经的阳气,针刺后,在针上挂艾灸也是一种方法,引阳气入里。
转筋,多见小腿肚子抽筋,那么你针刺这个地方加艾也可以,转筋通常是寒凝于局部导致气血不通的原因。
原文:徒瘃(1),先取环谷[2]下三寸,以铍针[3]针之,已刺而篙[4]之,而内之,入而复之,以尽其瘃,必坚。来[5]缓则烦挽,来急则安静,间日一刺之,瘃尽乃止。饮闭药[6],方刺之时徒饮之,方饮无食,方食无饮,无食他食,百三十五日。着痹不去,久寒不已,卒取其三里。骨为干[7]肠中不便,取三里,盛写之,虚补之。疠风者,素刺其肿上。已刺,以锐针针其处,按出其恶气,肿尽乃止。常食方食,无食他食。
学习的方式,要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有人翻译过了这些生词,你分析一下前有章句的连环搭配够,就直接采用。否则一个个文字去考证,你一本经书都要学上几年。第一次前期通学最为重要。然后选择自己喜欢的经书,再来仔细研究。我们现在做的就是通读,尽量的大致明白讲什么。
徒瘃指水肿病。与风水相比较,只有水气,没有风邪。环谷穴,考证众说不一,有的认为是关元穴,但后面讲用铍针,用这种针针刺关元似乎不太可能。

铍针
铍针

篙: 笛通筒。指中空如筒的针。 闭药用于治疗闭证的药物,这里指利小便的药。
译文:只是水肿病而没有风邪的,先取环谷穴之下三寸的穴位,用铍针刺,然后用中空如筒的针刺入,将水抽出后放掉,反复进行几次,抽空其中的水,然后用布带将腰腹部捆束。如果束得过松就会使患者感到烦闷,绑紧就能舒适、安静,每隔一天治疗一次,直到水肿退尽为止。同时服用通闭的药物以利小便,防止再肿。就在开始针刺的时候服药,用了药物不要进食,刚吃过饭也不能服药,并保持饮食清淡,不能食用伤脾助湿的食物。这样的治疗及饮食,要坚持一百三十五天。湿邪为主的邪气造成的著痹长久不愈,是寒湿邪气久留体内所致,以火针针刺方法取足三里穴。湿邪在肠中造成肠胃不调的病证,治疗也取足三里穴,邪气盛的泻实,正气虚的补虚。麻风病,一般都用针刺其肿胀的部位,针刺之后,再用锋利的针刺这一部位,再用手挤按该处以压出毒气和恶血,直到消肿为止。要常食用些普通的食物,不要吃其他刺激性和油腻的食物。
评:腰腹部捆束,很奇怪。没有讲说水肿的具体部位。这个治疗方法,你可以看出主要是袪脓,抽湿水,放血,然后饮食注意。
原文:愎中常鸣,气上冲胸,喘不能久立,邪在大肠,刺肓之原[1]、巨虚上廉、三里。小腹控睾,引腰脊,上冲心,邪在小肠者,连睾系,属于脊,贯肝肺,络心系。气盛则厥逆,上冲肠胃,熏肝,散于肓,结于脐。故取之肓原以散之,刺太阴以予之,取厥阴以下之,取巨虚下廉以去之,按其所过之经以调之。善呕,呕有苦,长太息,心中儋儋,恐人将捕之,邪在胆,逆在胃,胆液泄,则口苦,胃气逆则呕苦,故日呕胆。取三里以下胃气逆,则刺少阳血络以闭胆逆,却调其虚实,以去其邪。饮食不下,膈塞不通,邪在胃脘。在上脘,则刺抑而下之,在下脘,则散而去之。小腹痛肿,不得小便,邪在三焦[2],约取之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取三里。
肓之原:气海穴;
译文:腹中常有鸣响,腹中有气向上冲至胸中,喘息急促而不能久立,这些都是邪气在大肠的表现,应该针刺肓之原、巨虚上廉、足三里几个穴位
评:巨虚分上巨虚和下巨虚,一个是大肠,一个小肠二者的经气在足阳明胃经上的体现。气冲至胸,那是消化道的腑气不通,导致胃气的肃降功能受到影响的原因。
当干扰到肺气的肃降的时候,就喘息,虚弱之时,就不能久站立。这种气冲,喘息,也有从胃部气滞而来的。也有肝气上冲干扰到胃而来的。所以你要鉴别诊断,触摸胃脘部,小腹部等。

上廉穴
上廉穴

上廉穴后续记载其作用不是很多。非五俞穴,又非特定穴。其治疗只是泛泛而说,肠鸣,大肠气滞,腹痛,小便黑色,胸痛,呼吸不利,脑风,以及循经痛等。
小腹牵引睾丸疼痛,并牵及腰背和脊骨,向上冲至心胸部位,这是邪在小肠的表现。小肠连于睾系,向后附属于脊,其经脉贯通肝肺,络于心系。所以小肠邪气盛就会出现气机上逆的表现,上冲肠胃,熏蒸肝脏,布散于肓膜,结聚于脐。所以要取肓原穴以散肓之邪气,针刺手太阴经以补肺虚,刺厥阴经以泻肝实,取巨虚下廉以祛邪气,同时又要按压小肠经脉所过之处来调和气血。
评:小肠连与睾系,经络不支持,我们在小肠经的正经等上,看不到小肠与睾丸的这种联系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
手太阳小肠经循行图

向后附属于脊,也是上部的大椎附近。其经脉贯通肝、肺我们也没看到。络于心,确实是这样的。既然经络上,小肠与睾丸,肝、肺、看不到直接的必然联系,后面的治法,我们不谈了。
译文:病人经常呕吐,且呕吐物中挟有苦水,并常常叹气,心中恐惧不安,害怕有人将会逮捕他,这是邪气在胆腑,阳气上逆于胃的病证。胆中的汁液外泄,所以口苦,胃气上逆所以呕吐苦水,这叫做呕胆。治疗应当取足三里穴来和降胃气,并针刺足少阳胆经的血络来抑制胆气上逆的症状。根据病邪和正气的虚实状况斟酌以祛其邪气。
胆经本从头至下,胆腑则分泌胆汁入十二指肠,随消化道而下行。其经气都是下行经气。
如果胆经郁滞,则干扰胃气下行,同理胃气下行受阻也可以引发胆气不降。二者可以相互干扰。所以治疗要二者兼顾。足三里降胃气,则为下行,针刺之针尖指向冲阳。而胆经它说用刺络法,那么你要看看,身体两侧的胆经,有没有暗紫,或黑色的区域,有,则以刺络法治疗。
饮食不能下咽或者感觉胸膈阻塞不通,这是病邪留于胃脘的病证。邪在上脘,就用针刺上脘来抑制邪气的上逆而使气下行;邪在下脘,就用针刺下脘的散法以祛除积滞。小腹疼痛、肿胀,小便不利,是邪在膀胱,针刺取太阳大络委中穴,观察足太阳经之络脉与厥阴经的小络,如有瘀血结聚的,且肿延伸到上脘的, 针刺以祛其瘀血。并针刺取足三里。
评:足太阳经络脉,仅仅是绕腿部,我曾怀疑,为何络脉不沿正经而趋于体表。
足太阳络脉

足太阳膀胱经络穴-飞扬穴
足太阳膀胱经络穴-飞扬穴

足厥阴小络,这是什么也并没有说清楚
足厥阴络脉

足厥阴肝经络脉-蠡沟穴
足厥阴肝经络脉-蠡沟穴

太阳大络,视其络脉与厥阴小络结而血者,肿上及胃脘——-这段经文说这两个络脉肿了,然后肿不通到了胃脘,比较远了,内经年代久远,我们学习当做参考资料,不可全盘接受。
原文:睹其色,察其以知其散复者,视其目色,以知病之存亡也。一其形,听其动静者,持气口人迎以视其脉,坚且盛且滑者,病日进,脉软者,病将下,诸经实者,病三日已。气口候阴,人迎候阳也。
译文:诊断疾病时看病人的面色,观察患者的眼神,就能知道正气的散失或恢复的情况;观察眼睛的颜色,可以知道病邪是存在还是已经消失。审查病人的形态、动静,再诊察气口、人迎的脉象,脉象坚实、滑利且洪大的,是病证日渐加重的表现;如果脉象软弱和缓,就是病邪将要衰退的表现。各经脉诊候的部位实而有力的,是正气旺盛的表现,三天左右就能痊愈了。气属肺脉,主候人体的阴气,人迎属胃脉主候人体的阳气。
评:脉象软弱和缓,应译为脉象和缓,而不是弱。我们前面在灵枢始终篇里面讲,人迎–寸口脉,彼此哪个大都是病态。二者脉力相等,从容和缓,才是正脉。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四时气第十九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