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脉度第十七

2019-07-02
黄帝内经:灵枢·脉度篇第十七
昨天说的人体的脉长16丈2尺,这个是怎么来的?
原文:黄帝曰:愿闻脉度。歧伯答曰:手之六阳,从手至头,长五尺,五六三丈。手之六阴,从手至胸中,三尺五寸,三六一丈八尺,五六三尺,合二丈一尺。足之六阳,从足上至头,八尺六八四丈八尺。足之六阴,从足至胸中,六尺五寸,六六三丈六尺,五六三尺,合三丈九尺。跷脉从足至目,七尺五寸,二七一丈四尺,二五一尺,合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四尺五寸,二四八尺,二五一尺,合九尺。凡都合一十六丈二尺,此气之大经隧也。
译文:黄帝说:我想知道经脉的长度。
岐伯回答说:两手的六条阳经,从手至头,每条脉长五尺,五六共三丈。两手的六条阴经,从手至胸,每条脉长三尺五寸,三六共是一丈八尺,五六得三尺,共计二丈一尺。两足的六条阳经,从足至头,每条脉长八尺,六八合四丈八尺。两足的六条阴经,从足至胸,每条经脉长六尺五寸,六六得三丈六尺,五六得三尺,共计三丈九尺。左右两蹻脉,从足至目,各长七尺五寸,二七得一丈四尺,二五得一尺,共计一丈五尺。督脉、任脉各长四尺五寸,二四得八尺,二五得一尺,共计九尺。以上这些经脉,总长一十六丈二尺,这就是脉气流行的较大的经隧。

灵枢-人体28条经脉长16丈2尺的来源
灵枢-人体28条经脉长16丈2尺的来源

原文:经脉为里,支而横者为络,络之别者为孙,盛而血者疾诛之。盛者泻之,虚者饮药以补之。五藏常内阅于上七窍也。故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肝气通于目,肝和则目能辨五色矣;脾气通于口,脾和则口能知五榖矣;肾气通于耳,肾和则耳能闻五音矣。五脏不和,则七窍不通;六腑不合则留为痈。故邪在腑则阳脉不和,阳脉不和则气留之,气留之则阳气盛矣。阳气太盛,则阴脉不利,阴脉不利则血留之,血留之则阴气盛矣。阴气太盛则阳气不能荣也,故曰关。阳气太盛,则阴气弗能荣也,故曰格。阴阳俱盛,不得相荣,故曰关格。关格者,不得尽期而死也。
译文:经脉循行在机体的里面,从经脉分支而横行的是络脉,络脉别出散行的是孙络。孙络盛满而有淤血的,应当赶快治疗,邪气盛的,可用泻法,正气虚的,应该饮服汤药进行调补。五脏的精气,常从体内经历于面部而上通于七窍。肺气通于鼻,肺气和调,鼻子就能辨别香臭。心气通于舌,心气和调,舌头就能辨别五味。肝气通于眼,肝气和调,眼就能辨别五色。脾气通于口,脾气和调,口就能辨别五谷之香。肾气通于耳,肾气和调,耳朵就能听清五音。如果五脏不和,七窍就会不通;六腑不和,气血就会留滞而结为痈肿。所以邪气在腑,属阳的经脉就不和;阳脉不和,气就会留滞;气滞,阳脉就会偏盛。邪气在五脏,属阴的经脉就会不利;阴脉不利,气就会留滞;气滞,阴脉就会偏盛。阴气太盛,使阳气不能运行,这叫做关。阳气太盛,使阴气不能运行,这叫做格。阴阳都盛,不能相互营运,这叫做关格。关格的人活不到应有的年纪就要早死。
评:关:阴气太盛,阳气不能荣; 阴气:往往指的是阴经的寒的这个部分; 而阳气:指的是阳经的阳气。那么,现代的中医,也已经把阴经,分为阴阳; 阳经也分为阴阳。当阳经与阴经相比较的是,阳经强调的是它阳气的一面;而阴经强调的是它阴气,阴血的这一面。阳经多趋于体表;阴经多趋于内。 内外不通,就是关格。格:阳盛阴不行; 关:阴盛阳不行。 这是指表里的不相融洽。
原文:黄帝曰:跷脉安起安止,何气荣也?歧伯答曰:跷脉者,少阴之别,起于然骨之后。上内踝之上,直上循阴股,入阴,上循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之前,入頄,属目内眦,合于太阳,阳跷而上行,气并相还,则为濡,目气不荣,则目不合。
黄帝曰:气独行五脏,不荣六腑,何也?歧伯答曰:气之不得无行也,如水之流,如日月之行不休,故阴脉荣其脏,阳脉荣其腑,如环之无端,莫知其纪,终而复始,其流溢之气,内溉脏腑,外濡腠理。
黄帝曰:跷脉有阴阳,何脉当其数?歧伯曰:男子数其阳,女子数其阴,当数者为经,其不当数者为络也。
注: 前面我们在学28脉的时候,它用的是阳跷脉,这里却又开始讲阴跷脉

阴跷脉
阴跷脉

黄帝问:蹻脉从哪里起到哪里止,是借助哪条经脉之气而使它运行的呢?
岐伯回答说:阴蹻脉是足少阴肾经的别脉,起始于然骨后的照海穴处,上行内踝的上方,直向上行,沿着阴股内侧入阴器,再上行于胸里入缺盆,上出人迎的前方,入颧骨部,连于眼内角,与足太阳膀胱经脉会合而上行。阴蹻和阳蹻二气相接,并行环绕于目,阴盛则目泪濡湿,阳盛则目不能闭合。

阳跷脉
阳跷脉

阴跷脉,阳跷脉都到底目,所以二气在这个位置相接。
黄帝说阴跷之脉气只是行于五脏之间,而不能荣养六腑,是什么原因呢?岐伯回答说脏气的运行是不停息的,就像水的流动,日月的运行,永无休止。因此,阴脉荣养其对应脏的精气,阳脉荣养其对应腑的精气,也是这样如环无端的运行,没有起点,也无法计算它的转流次数。跷脉之气不停的流动运行着,行在内则营养五脏六腑,溢在外则濡养肌肉皮肤。
评:通过这两个图,你能看到,阴跷脉走身体前部;阳跷脉走体表。
黄帝说跷脉有阴阳之分,那么用哪一条来计算它的长度呢?岐伯回答说男子计算其阳跷脉的长度,而阴跷为络;女子计算其阴跷脉的长度,而阳跷为络。一般计算的跷脉的长度为经脉,络脉的长度不在计算之内。
这个地方解释28脉,男子用阳跷脉; 女子用阴跷脉,但还是有阳维脉,阴维脉,带脉没有算在内。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脉度第十七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