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23
5:02:36 大光明云
继续学习金匮
5:02:53 大光明云
(5)趺陽脈浮而滑,滑則穀気实,浮則汗自出。
5:18:20 大光明云
趺阳脉在哪来呢
5:18:50 大光明云
膀胱经上有个跗阳穴
5:18:59 大光明云
5:19:04 大光明云
这个不是趺阳脉
5:19:19 大光明云
因为趺阳脉是用来候胃气的
5:19:30 大光明云
因此它必将与胃经密切相关
5:20:35 大光明云
候胃气的下动脉在哪里呢
5:20:44 大光明云
5:21:23 大光明云
在解溪穴和冲阳穴之间的这段动脉,用来候胃气的强盛
5:21:30 大光明云
还是衰弱
5:21:41 大光明云
这样我们就可以进入经文学习
5:23:47 大光明云
趺阳脉滑,谷气实,水谷精微足,如果趺阳脉不仅仅是滑,如果现浮相的话,就会出汗
5:24:08 大光明云
阳明胃多气多血之经,浮则容易出汗
5:25:24 大光明云
(6) 少阴脉浮而弱,弱则血不足,浮则为风,风血相搏,即疼痛如掣。
6:20:45 大光明云
前面的1-6条都是解释历节病的
6:21:04 大光明云
脉有寸口脉, 趺阳脉
6:21:14 大光明云
这里又讲了个少阴脉
6:21:43 大光明云
固然有足少阴肾经,手少阴心经,但这个脉位不在寸口
6:21:50 大光明云
不在手腕处
6:22:10 大光明云
少阴脉既然候肾,那么它在内脚踝的动脉处
6:22:27 大光明云
6:22:40 大光明云
由此我们看到古人诊脉的多方位
6:22:58 大光明云
有人迎脉,趺阳脉,少阴脉,寸口脉
6:25:34 大光明云
少阴脉弱,这是肾阴不足的病,因此叫做血不足
6:27:50 大光明云
浮则为风 说明有邪入侵后,少阴阳气抗争成浮脉态势
6:28:14 大光明云
我们一般讲,脉浮主要是指,寸口脉体现的浮。
6:28:49 大光明云
寸口,今天涉及到寸关尺脉,风寒,风入侵往往是寸口脉之寸脉比较明显
6:29:37 大光明云
那么这个条文告诉你,在摸脚腕内缘动脉的时候,如果你发现有浮脉的话,要考虑风邪入少阴肾经,引发 骨痛。
6:30:36 大光明云
风血相搏–剧烈疼痛; 风入侵–与肾阴相搏,那么在骨附近剧烈疼痛。
6:34:12 大光明云
(7)盛人脈渋小,短気,自汗出,歴節痛,不可屈伸,此皆飲酒汗出当風所致。
6:34:45 大光明云
盛人—看上去长得壮实的人
6:35:40 大光明云
脉涩小,短气—这说明内虚的比较严重,同时又容易出汗
6:36:03 大光明云
这样必将导致历节疼痛,关节不能屈伸
6:36:38 大光明云
什么原因呢,就是喝酒后,被邪风吹入的原因
6:37:13 大光明云
原理就不用再说了,前面已经分析过了
6:37:45 大光明云
(8)诸肢节疼痛,身体尪羸,脚肿如脱,头眩短气,温温欲吐,桂枝芍药知母汤主之。
6:43:55 大光明云
桂枝芍药知母汤. 处方桂枝12克,芍药9克,甘草6克,麻黄12克,生姜15克,白术15克,知母12克,防风12克,附子10克(炮).
6:45:15 大光明云
肢节疼痛—邪气入关节与之斗争,邪气与肾阴相搏。
6:47:02 大光明云
身体瘦弱,脚肿的非常严重,
6:47:42 大光明云
头眩短气,呼吸不足。 而且有欲吐的感觉,欲吐–胃气上逆
6:48:05 大光明云
总之是邪气入骨,入的较深,身体抵抗不足。
6:48:54 大光明云
那么这个脚肿如脱,一定是水湿气
6:49:10 大光明云
因此这是典型的风邪夹湿,而且还侵入骨
6:58:04 大光明云
我们分析一下这个方子 : 看看这个,桂枝12,芍药9,生姜15,甘草6,没有大枣
6:58:14 大光明云
这是不是像是个桂枝汤的方子
7:01:49 大光明云
大枣缓中,不利于水湿,因此去掉
7:03:02 大光明云
而麻黄,防风,是散外邪的
8:55:53 大光明云
这个人水肿如桶状,
8:56:06 大光明云
开表透泄,麻黄最为第一
8:56:30 大光明云
但一般来讲,多汗者表已经开,不会用麻黄
9:01:21 大光明云
又,表开者有水气的,通过利小便方法
9:01:47 大光明云
表未开的,水湿停滞,上下不通,
9:02:11 大光明云
则开表,运化中焦,利小便合用来治疗
9:02:41 大光明云
这里面最难理解的就是这个知母
9:04:04 大光明云
知母我们知道,清热,滋阴;其寒力比较大
9:05:20 大光明云
功能:清热泻火, 滋阴润燥,滑肠。主治: 烦热消渴,骨蒸痨热,肺热咳嗽,大便燥结,小便不利。
9:05:46 大光明云
这上所说似乎与上面的病症不符
9:05:59 大光明云
那么我们看看神农本草
9:09:43 大光明云
神农本草是这样描述的:知母味苦寒,主消渴热中, 除邪气,肢体浮肿,下水,补不足益气。
9:10:39 大光明云
由于味苦寒,所以在神农本草经中描述,它并没有滋阴的作用
9:10:44 大光明云
苦以泄
9:10:57 大光明云
反倒是利水作用比较明显
9:12:26 大光明云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汉代的张仲景是怎么认识知母这味药的
9:12:41 大光明云
性寒利水
9:12:55 大光明云
主要目的是袪水湿
9:14:46 大光明云
这个历节痛的原型图就是: 病人素体肝肾阳虚,水湿,酒后发汗,风邪乘虚而入,深至骨引发关节痛。
9:16:35 大光明云
所以,以白术,知母健脾消水;以附子暖肝肾; 以桂枝汤强化营卫护表,桂枝兼有动血深入骨的作用; 如无汗则,以麻黄开表,防风护表。
9:17:40 大光明云
(9) 味酸则伤筋,筋伤则缓,名曰泄;咸则伤骨,骨伤则痿,名曰枯。枯泄相搏,名曰断泄。荣气不通,卫不独行,荣卫俱微,三焦无所御,四属断绝,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
9:19:34 大光明云
味酸则伤筋吗,未必
9:19:55 大光明云
比如说白芍,这个补肝补筋作用的
9:20:36 大光明云
要看你什么目的,比如说肝气不足的,补酸则更伤肝,筋则屈伸作用难以伸展,这个叫做伤津
9:21:08 大光明云
如果,肝血不足的,筋失所养,则以酸补之。
9:21:16 大光明云
看站在什么角度看问题
9:21:40 大光明云
后面明显的,酸使得筋缓,
9:22:23 大光明云
名曰泄,此泄非拉肚子的泄,你说名曰A也行
9:31:18 大光明云
从另一个角度讲,也可以叫做泄肝气
9:31:40 大光明云
肝气主升发疏泄,你这边用酸的一多,自然就抑制了肝气的作用
9:56:50 大光明云
咸味具有软坚散结,常用于治疗肿瘤之类的
9:57:18 大光明云
所以由于有软坚的作用,自然骨会有所伤害
9:58:00 大光明云
但你要是学习些西医知识的话,有成骨细胞,也有噬骨细胞
9:59:12 大光明云
成骨就是长新的,噬骨细胞就是吃掉你的老细胞,这样骨才能不停的新陈代谢,保持健态。
9:59:37 大光明云
所以,软坚也不是什么坏事,但如果过分,那肯定就不行,就伤骨
10:14:16 大光明云
骨伤则痿,痿这个字代表的是无力支撑的意思
10:14:30 大光明云
痿痹–痿无力,痹–疼痛
10:16:06 大光明云
名曰枯;枯和上面说的泄相搏,叫做断泄。
10:17:32 大光明云
断泄的结果是荣气不同,荣气是行于脉内的,卫气则不能体现出自己的独特作用。
10:18:05 大光明云
本来,荣气行于脉中,卫气白天行于体表,晚上入里却行于脉外的,
10:18:33 大光明云
荣卫相互配合,都是从水谷精微+清气化生而来的
10:20:23 大光明云
现在多吃了酸咸的东西,酸伤津,使得筋腱松弛, 骨头又被咸味软坚。 导致了一大堆的水湿,附着在周围。 酸主收涩,咸则吸水。
10:20:36 大光明云
这个人会不停的喝水
10:23:08 大光明云
引发了营卫的运作不协调,出了问题,二者气都微弱起来。这样上,中,下焦就不能行使正常的功能,自然就不能旁灌四方(四肢)
10:23:51 大光明云
身体羸瘦,独足肿大,黄汗出,胫冷。假令发热,便为历节也。–这句以前讲过,不翻译了,
10:29:13 大光明云
(10)病歴節不可屈伸,疼痛,烏頭湯主之。
10:33:17 大光明云
方药】麻黄芍药黄芪甘草(炙)各三两(各9克) 川乌五枚(哎咀,以蜜二升,煎服一升,即出乌头)(6克) 【用法】上五味,畋咀四味,以水三升,煮取一升,去滓,内蜜煎中,更煎之,服七合
10:34:12 大光明云
这个是严重的历节病了,关节抽搐一起,不能屈,也不能伸
10:35:05 大光明云
这个冷也是非常严重,因此用乌头,乌头的雄热之力,大于附子,且走肢体关节处明显。
10:35:29 大光明云
为其有毒,所以蜜制
10:35:53 大光明云
现在批发中药的制乌头,也不知道他们怎么制的,制干净没有
10:36:44 大光明云
麻黄开表,对于历节病,无汗,蜷曲的,必须用麻黄开表袪寒湿之邪
10:37:05 大光明云
黄芪自然是对于有汗者,应加大量以固表
10:37:19 大光明云
芍药反佐以辛散
10:37:28 大光明云
炙甘草和药
10:38:18 大光明云
那么从药物的加减上讲,这个乌头汤加桂枝可不可以,我认为可以
10:38:42 大光明云
桂枝的动血作用,可以清理深处的风湿寒邪
10:38:50 大光明云
如同加细辛作用一样
10:39:15 大光明云
今天讲到这里
大光明云金匮要略讲义之九中風歴節病脈証并治第五 (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金匮要略讲义之九中風歴節病脈証并治第五 (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