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6
05:01:48 大光明云
继续学习金匮
2018-03-16 05:04:12 大光明云
14 太阳病,关节疼痛而烦,脉沉而细者,此名湿痹。湿痹之候,小便不利,大便反快,但当利其小便。
2018-03-16 05:05:01 大光明云
太阳病,脉浮紧,或者浮缓,总体现在脉浮,因为正邪相争的缘故。
2018-03-16 05:05:28 大光明云
如果夹杂其他内证的,则属于兼病
2018-03-16 05:05:47 大光明云
更有以脉如果不浮,就不按太阳病来论述。
2018-03-16 05:06:59 大光明云
太阳病,发热恶寒,那么这个十四条,以太阳病为提纲,当指曾经患过太阳病,但现在已经变成关节痛烦了,而且脉沉细。
2018-03-16 05:07:30 大光明云
那么他的结论是湿痹。 如同我们讲的脾虚
2018-03-16 05:07:57 大光明云
或者湿邪困脾
2018-03-16 05:08:47 大光明云
脉沉者—表示阳气的起伏力不够,湿邪重着,故脉常沉而滑。
2018-03-16 05:09:14 大光明云
至于说脉细者,当为阴寒压制脉道所致。
2018-03-16 05:10:08 大光明云
脾阳不足,则运水走小便失司,大便则起代偿性的泄水作用,故溏泄。
2018-03-16 05:10:28 大光明云
以前我们讲过,水液的代谢为,汗,大便,小便,三种方式,
2018-03-16 05:10:32 大光明云
必须平衡
2018-03-16 05:11:54 大光明云
今大便溏泄,当利小便以治之。那么这个条文,五苓散,或者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类之类的来考虑
2018-03-16 05:12:23 大光明云
(15)湿家之為病,一身尽疼(一云疼煩),発熱,身色如熏黄也。
2018-03-16 05:13:36 大光明云
这个条文讲的是总是容易感受湿邪的人,
2018-03-16 05:13:52 大光明云
全身痛,身色黄
2018-03-16 05:15:32 大光明云
还记得我们讲中医内科学讲的黄疸吗
2018-03-16 05:16:00 大光明云
有阳疸,阴疸
2018-03-16 05:16:33 大光明云
这条文里用了发热,那么这个黄疸一定是阳疸
2018-03-16 05:18:24 大光明云
因此治疗是以清热利湿燥湿为主
2018-03-16 05:18:40 大光明云
祛黄的药为茵陈,田基黄;
2018-03-16 05:18:58 大光明云
如果是阴疸,那么用白术散之类的加茵陈
2018-03-16 05:19:21 大光明云
如果是阳疸,那么用五苓散,芩连柏之类的加茵陈
2018-03-16 05:19:55 大光明云
以及茵陈汤等
2018-03-16 05:20:38 大光明云
(16)湿家,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若下之早則哕,或胸満,小便不利,(一云利)舌上如胎者,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渇欲得飲而不能飲,則口燥煩也。
2018-03-16 05:27:07 大光明云
湿家–经常得湿病的人
2018-03-16 05:36:16 大光明云
其人但頭汗出,背強,欲得被覆向火–这个人头上容易出汗,而项背强直,–本身就是太阳病的一种表现
2018-03-16 05:36:43 大光明云
从这个汗出,项背强,很容易得出的结论是太阳中风表证
2018-03-16 05:38:08 大光明云
那么这个人素体夹湿属阴邪,习惯覆盖被,紧接火热。
2018-03-16 05:38:56 大光明云
那么最起码按桂枝汤证来治疗是辛温解表调营卫,断没有下法
2018-03-16 05:40:08 大光明云
这种发汗,背强,本身就容易伤中阳,即脾胃之阳; 下之更伤中阳,
2018-03-16 05:41:14 大光明云
中阳被伤,脾胃升降失司,脾不升则泄泻,而小便不利;胃气不降,则发生呕哕
2018-03-16 05:42:18 大光明云
舌上如苔者—这个舌苔的表现,色白而腻,那个腻好像是苔又好像是水湿。
2018-03-16 05:43:01 大光明云
后面这个这句话,是个倒装句,
2018-03-16 05:43:17 大光明云
則口燥煩—–以丹田有熱,胸上有寒,渇欲得飲而不能飲,。
2018-03-16 05:45:09 大光明云
丹田有热,使得汗出,否则上发力不够; 胸中有寒,因为久寒伤阳+素体湿家,则把寒湿带到上焦;湿邪就是湿邪,起不到润泽的作用,所以口渴,想要喝水,因为湿邪集聚与胸,就变成了渴而不欲饮。
2018-03-16 05:46:45 大光明云
那么通过这种病机分析,你就应该知道,用桂枝汤和营,+附子,干姜暖中,+茯苓白术利小便,+陈皮,半夏降胃逆气
2018-03-16 05:47:13 大光明云
病症分析,了解病理病机,以病理病机设立治则,以治则立方。
2018-03-16 06:07:24 大光明云
(17)湿家下之,額上汗出,微喘,小便利(一云不利)者死;若下利不止者,亦死。
2018-03-16 06:10:41 大光明云
湿家的病,不能用下法,下法就是泻大便的方法,不是指利小便法叫做下法
2018-03-16 06:11:35 大光明云
湿家本身就是寒湿邪,你用了下法,导致湿从大便走,则伤了脾气,脾气伤,则卫气伤,卫气伤则汗出很多, 以至于发生了喘的现象
2018-03-16 06:16:57 大光明云
喘是什么,是肺气受伤,虚弱
2018-03-16 06:18:06 大光明云
然后他说什么,通过下法,大便泄泻,导致小便也大量的外出,则中阳亏损,损及下焦,变成没有气血可以停留在中下焦了
2018-03-16 06:18:17 大光明云
上焦大量出汗,叫做上托。
2018-03-16 06:18:42 大光明云
下焦大小便齐流,叫做下托
2018-03-16 06:19:04 大光明云
因此,用“死”来表现,说明的是比较危险
2018-03-16 06:19:46 大光明云
有人问,那么湿家用利小便的方法不也是往出走吗,当然是,所以利湿法有寒凉法,有温燥法
2018-03-16 06:20:08 大光明云
以茯苓,白术,苍术,椒目,等属于温性利湿法
2018-03-16 06:20:27 大光明云
这种利湿法,尽管外出水湿,但对于正气的伤寒不大
2018-03-16 06:20:47 大光明云
以,泽泻,栀子,灯芯草,滑石等利湿的
2018-03-16 06:21:09 大光明云
属于寒性利湿,治疗的是湿夹热的,对于寒湿的,伤阳气严重
2018-03-16 06:21:42 大光明云
所以为了保正气,一般来利湿药中,加些补气,乃至补阴的
2018-03-16 06:22:09 大光明云
比如说,苓桂术甘汤,那么这个甘草是干什么的,它甜缓,本不利于利湿的,
2018-03-16 06:22:45 大光明云
用这个就是防止祛湿药太过锋利,伤气,所以以此反佐之。
2018-03-16 06:24:10 大光明云
(18)風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医云此可発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蓋発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気去,湿気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湿者,発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湿倶去也。(22)風湿,脈浮、身重,汗出悪風者,防已黄耆湯主之。
2018-03-16 07:37:58 静静
老师我想问一个问题:第十四条,太阳病,关节痛而烦,脉沉细为什么用五苓散?而不用去风湿痹痛的方子?如九味羌活之类?
2018-03-16 07:42:04 远志
太阳病,关节痛,烦,脉沉,细……
2018-03-16 07:42:53 静静
与五苓散似乎联系不大
2018-03-16 07:47:27 远志
今大便溏泄,当利小便以治之。那么这个条文,五苓散,或者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类之类的来考虑
老师的原话
2018-03-16 07:49:09 大光明云
@静静 主要作用就是温化水湿,看湿邪所居位置,如果下焦居多的,可用五苓散,但水湿为寒,必须添加,温化药,另大便溏,利小便为正治
2018-03-16 09:08:26 大光明云
远志 16/03/2018 1:00:11 p.m. 71、太阳病,发汗后,大汗出,胃中干,烦躁不得眠,欲得饮水者,少少与饮之,令胃气和则愈。若脉浮,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018-03-16 09:08:34 大光明云
静静,把这个条文解释一下
2018-03-16 09:09:59 静静
发汗后胃中干说明发汗太过伤津液?
2018-03-16 09:13:30 静静
小便不利,微热消渴,————小便不利那是水湿内停,为什么会消渴?应渴而不欲饮啊
2018-03-16 09:13:45 静静
解释不了
2018-03-16 09:15:07 静静
脉浮说明还有表症?
2018-03-16 09:16:12 大光明云
小便不利,微热消渴者,五苓散主之。
2018-03-16 09:16:19 大光明云
五苓散不是治疗太阳病的
2018-03-16 09:16:26 大光明云
自然与脉浮的关系不大
2018-03-16 09:16:53 大光明云
小便不利,在于膀胱的气化功能出了问题,说明小便不利产生的水湿的原因在下焦
2018-03-16 09:17:37 大光明云
微热消渴—水湿内挺的结果是,水湿阴邪,它尽管多,却不解渴,
2018-03-16 09:17:55 大光明云
所以说病人,一方面有湿邪,一方面却又渴
2018-03-16 09:18:20 大光明云
渴导致了欲饮,湿邪占位,则导致不能饮
2018-03-16 09:18:35 大光明云
湿邪聚集热化,就会微热,但这是不一定的
2018-03-16 09:18:42 静静
那意思是如果湿在上焦才会渴不欲饮?
2018-03-16 09:18:58 大光明云
渴而不欲饮,是典型的湿症。
2018-03-16 09:19:42 大光明云
比如说五苓散证,它的湿邪问题出在下焦,但波及到了上焦咽喉的这个地方
2018-03-16 09:19:49 静静
那这里消渴?湿在下焦所以消渴
2018-03-16 09:19:57 大光明云
病因在下焦,病理表现则三焦都有
2018-03-16 09:20:37 大光明云
当然,渴不欲饮是上焦的问题,病因之一是湿在下焦
2018-03-16 09:20:54 大光明云
此消渴也非糖尿病的消渴
2018-03-16 09:21:15 大光明云
只能是说,很渴,但不能多喝,只是一点点的湿润嘴唇
2018-03-16 09:21:25 静静
古文读起来累
2018-03-16 09:21:27 大光明云
那么,你以为这里消渴指的是什么呢
2018-03-16 09:22:08 大光明云
远志 16/03/2018 12:47:27 p.m. 今大便溏泄,当利小便以治之。那么这个条文,五苓散,或者苓桂术甘汤+真武汤类之类的来考虑
2018-03-16 09:22:16 静静
我认为水湿内停是不会有消渴的
2018-03-16 09:22:27 大光明云
为什么吗
2018-03-16 09:22:39 大光明云
水湿止渴?
2018-03-16 09:22:55 静静
有这样意思
2018-03-16 09:22:58 大光明云
水湿是浊阴,怎么会止渴
2018-03-16 09:23:21 静静
最起码不缺水
2018-03-16 09:23:34 大光明云
当然缺水了
2018-03-16 09:23:45 大光明云
缺有益的阴液。
2018-03-16 09:23:57 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我的理解,这里说的是发汗治疗后大汗,导致的两种后遗症的对症?
2018-03-16 09:24:01 大光明云
不是那乌七八糟的很多的液体,也当做止渴
2018-03-16 09:24:14 静静
这样啊
2018-03-16 09:24:29 大光明云
润泽的条件关键在于“输布”
2018-03-16 09:24:32 静静
那关节痛而烦怎解?
2018-03-16 09:24:58 大光明云
一旦停止,则输布不良,不仅仅水湿多了渴,就是寒多了也会渴。
2018-03-16 09:25:26 大光明云
你关节痛,不烦吗
2018-03-16 09:25:29 静静
输布这个词很好
2018-03-16 09:25:36 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嗯嗯,我觉得也是说的水液输布有问题的解决
2018-03-16 09:25:41 大光明云
痛而不烦,你快修炼成仙了
2018-03-16 09:25:46 静静
不是
2018-03-16 09:26:10 静静
关节痛说明关节有湿啊
2018-03-16 09:26:31 大光明云
在痹症学习中,关节痛有多少原因?
2018-03-16 09:26:44 静静
五苓散能到关节吗
2018-03-16 09:27:09 大光明云
袪下焦水湿为主,自然全身都有关系
2018-03-16 09:27:23 大光明云
就是你以袪上焦水湿为主的,也会波及全身
2018-03-16 09:27:29 大光明云
无非是快慢的问题
2018-03-16 09:27:50 大光明云
难道说关节液与体液无关吗
2018-03-16 09:29:19 静静
第十四条太阳病,关节痛而烦,关健词会想到风寒湿痹
2018-03-16 09:29:59 大光明云
太阳病,分伤寒,中风,风温。
2018-03-16 09:30:33 大光明云
关节痛而烦,涉及到了,风,寒,湿,热等痹痛
2018-03-16 09:30:47 大光明云
那么就要看后续的条文,强调的是哪个
2018-03-16 09:30:54 静静
小便不利以前真被忽略
2018-03-16 09:31:14 大光明云
(18)風湿相搏,一身尽疼痛,法当汗出而解,値天陰雨不止,医云此可発汗,汗之病不愈者,何也? 蓋発其汗,汗大出者,但風気去,湿気在,是故不愈也。若治風湿者,発其汗,但微微似欲出汗者,風湿倶去也。(22)風湿,脈浮、身重,汗出悪風者,防已黄耆湯主之。
2018-03-16 09:31:34 大光明云
这个就是外感风湿的条文
2018-03-16 09:32:42 大光明云
但此文讲,大汗祛风,小汗祛湿
2018-03-16 09:33:01 大光明云
具体用的方子就是防己黄芪汤
2018-03-16 09:33:10 大光明云
而不是五苓散+真武汤之类的
2018-03-16 09:33:23 大光明云
因为这个湿从外来的,在表
2018-03-16 09:33:34 大光明云
在表者,发之
2018-03-16 09:43:44 大光明云
袪邪要抄短路的,要就地解决
2018-03-16 09:43:58 大光明云
如果是下焦湿邪的,当以小便泄之
2018-03-16 09:44:06 大光明云
如果是上焦的,以汗法发之
2018-03-16 09:44:36 大光明云
如果是中焦的,则以运化之膀胱以小便利之
2018-03-16 09:45:44 白鸟烟没
先生,中焦和下焦的具体区别是什么呢?用药上的差别呢?
2018-03-16 09:49:16 大光明云
下焦膀胱气化排水湿;中焦脾运化水谷精微,其中的水湿从中焦运化到下焦的;上焦肺通调水道,以及呼吸,所以以宣降的气机来运化水湿到中焦,到下焦
2018-03-16 09:49:40 大光明云
管理水湿的三个脏腑,肺,脾,膀胱(肾)
2018-03-16 09:51:18 大光明云
上面的关于水湿从上焦而入的,用防己黄芪汤
2018-03-16 09:51:29 大光明云
防己12g,黄芪15g,甘草(炒)6g,白术9g。
2018-03-16 09:51:38 大光明云
我们看看这个方子有什么作用,
2018-03-16 09:52:12 大光明云
这个病人首先是受了湿邪,然后出汗,汗出不解,持续的出汗,说明卫表虚了
2018-03-16 09:52:24 大光明云
那么补这个卫表的,就是黄芪
2018-03-16 09:52:48 大光明云
桂枝呢,它也有补卫表的作用,但不如黄芪的固涩毛孔的力量大。
2018-03-16 09:53:07 大光明云
然后,用防己,白术来利水,
2018-03-16 09:53:19 大光明云
使得水湿下行
2018-03-16 09:53:24 大光明云
甘草和中一下
2018-03-16 09:53:46 大光明云
所以这个防己黄芪汤,它是护表,固表,水湿下行的方剂
2018-03-16 09:54:59 大光明云
那么刚才我们说的,风湿有外表侵入的,当以小发汗解之,这条本身在条文上就有,要小发汗, 而具体却用的是防己黄芪汤,而不是桂枝汤
2018-03-16 09:55:27 大光明云
那么说明这个风湿入侵上焦,不是小发汗能解的,而是固表利水法。
2018-03-16 09:56:14 大光明云
所以上面的总结:“如果是上焦湿邪的,以汗法发之”这个讲法有问题了
2018-03-16 09:56:47 大光明云
大家要注意这句话,因为是学习金匮,尽管有它的条文说明,治法也未必对。
2018-03-16 09:57:22 大光明云
总是,水湿以小便去之为正路
2018-03-16 09:58:05 大光明云
读古籍有韵味,就在这里
2018-03-16 09:58:34 大光明云
因为年代久远,文字太简,所以才成了多家的理解。
2018-03-16 09:59:04 大光明云
(19)湿家病身疼発熱,面黄而喘,頭痛鼻塞而煩,其脈大,自能飲食,腹中和無病,病在頭中寒湿,故鼻塞,内薬鼻中則愈。(『脈経』云:病人喘,而無湿家病以下至而喘十一字。)
2018-03-16 10:04:50 大光明云
湿家身痛发热–是指湿热,而且发黄。 饮食没什么问题 ,只是头痛鼻塞, 那么这个头痛鼻塞一定是前额部分的
2018-03-16 10:05:44 大光明云
前额有风湿,湿阻,则产生鼻塞, 所以他讲这个湿不是入侵到了中焦,下焦的问题,而是上焦且主要在头上
2018-03-16 10:18:23 大光明云
鼻塞也一定是湿涕很多的那种,喘则说明湿邪蕴肺,肺开窍于鼻,则成了鼻渊,
2018-03-16 10:18:40 大光明云
这种病因很清楚
2018-03-16 10:18:58 大光明云
那么他说在鼻子里方药就可以痊愈
2018-03-16 10:19:26 大光明云
既然是湿为主的湿邪,你纳入鼻中的一定是香温燥的药
2018-03-16 10:19:58 大光明云
白芷,木香,苍术,佩兰之类的,研磨成粉,纳入其中,就可以解决问题
2018-03-16 10:20:37 大光明云
(20)湿家身煩疼,可与麻黄加朮湯発其汗為宜,慎不可以火攻之。
2018-03-16 10:23:54 白鸟烟没
鼻渊,中医病名。是指鼻流浊涕,如泉下渗,量多不止为主要特征的鼻病。
2018-03-16 10:24:46 大光明云
湿家的身烦痛,与第18条,也有湿家身烦痛
2018-03-16 10:25:00 大光明云
二者的区别是,一个是有汗的,一个是无汗的。
2018-03-16 10:25:12 大光明云
有汗而兼见湿气的,用防己黄芪汤
2018-03-16 10:25:34 大光明云
无汗而有湿气的,用的是麻黄加术汤。
2018-03-16 10:25:57 大光明云
麻黄汤我们都知道,是辛温解表的发汗剂
2018-03-16 10:26:27 大光明云
加上白术(古代的时候,苍术白术不分),具有芳香化湿利尿的作用。
2018-03-16 10:27:17 大光明云
这边麻黄发汗,那边白术利湿,这样导致发汗不会那么剧烈,正好达到了外湿入侵,小发其汗的目的。
2018-03-16 10:27:55 大光明云
这种发汗祛湿利尿作为外湿入侵的主要治疗方法。
2018-03-16 10:29:51 大光明云
那么,不可以火攻之,就是指湿邪不是用火来治疗的,而是通过通利小便,微出汗来解决的
2018-03-16 10:30:15 大光明云
如果仅仅用火,湿没有出路,则由湿生湿热,进而发生黄疸
2018-03-16 10:30:39 大光明云
所以火治疗是有一定是适用范围,不是火龙灸能治疗一切
2018-03-16 10:31:37 大光明云
(21)病者一身尽疼,発熱,日晡所劇者,名風湿。此病傷於汗出当風,或久傷取冷所致也。可与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湯。
2018-03-16 10:37:26 大光明云
晡時, 15:00-17:00,
2018-03-16 10:41:03 大光明云
晡時–气主要流经膀胱经循行时间,如果气化水湿功能不利,则病于此加重。
2018-03-16 10:41:58 大光明云
病因呢,他讲的是,出汗后受到了风吹, 以及久食清冷食物所致
2018-03-16 10:43:57 大光明云
出汗后,吹冷风后,反倒不出汗了,全身疼痛,重着,发热
2018-03-16 10:44:16 大光明云
为什么说不出汗了,因为后面的方子中有麻黄,
2018-03-16 10:44:29 大光明云
如果汗出身痛的,防己黄芪汤
2018-03-16 10:44:40 大光明云
麻黄杏仁薏苡甘草汤. 处方麻黄(去节)7克(汤泡)甘草14克(炙)薏苡仁7克杏仁3克(去皮、尖,炒). 制法上药锉碎。 功能主治解表祛湿。
2018-03-16 10:45:53 大光明云
以麻黄开表,因为不出汗的原因, 以薏苡仁祛湿,走小便,以杏仁降肺气,兼制麻黄,以甘草调和。
2018-03-16 10:46:31 大光明云
(23)傷寒八九日,風湿相搏,身体疼煩,不能自転側,不嘔不渇,脈浮虚而渋者,桂枝附子湯主之;若大便堅,小便自利者,去桂加白朮湯主之。
2018-03-16 10:47:17 大光明云
桂枝附子汤,桂枝汤+附子。
2018-03-16 10:50:15 大光明云
这样一分你就看出来了,伤寒八九日,风湿相搏,身痛,不能转身,不呕不渴,还必须加上“自汗出”然后加上脉浮,虚,涩。
2018-03-16 10:51:30 大光明云
脉浮,重按虚,说明里阳亏损,涩跳动不利,因此要温里阳,其实这个病人还有肚子怕风,甚至大便滑的可能
2018-03-16 10:51:57 大光明云
因此,用桂枝汤以解表护表,用附子以温里
2018-03-16 10:52:29 大光明云
那么这个地方把桂枝去掉,用黄芪行不行,按防己黄芪汤的用法,应该是可以的
2018-03-16 10:52:55 大光明云
黄芪建中汤,也是强化桂枝汤的思路
2018-03-16 10:55:09 静静
老师,莫讲太多了
2018-03-16 10:55:21 静静
要好好消化
2018-03-16 10:55:45 大光明云
如果大便坚,那么就是说里阳没有虚到一定程度,甚至不虚,小便也通畅,那么应该去什么呢
2018-03-16 10:55:57 大光明云
他说去桂枝,加白术
2018-03-16 10:55:59 静静
要区分,要理解,脑子不够用
2018-03-16 10:56:11 大光明云
如果里阳不虚,应该是要去附子+白术才是
2018-03-16 10:57:13 大光明云
但有这样的讲法,叫做术附通用,治寒水神药
2018-03-16 10:57:31 大光明云
但仅仅一个大便实就去桂枝有些不通
2018-03-16 10:57:49 大光明云
如果说,大便实,无自汗的,去桂枝还说得通
2018-03-16 10:59:40 大光明云
其实桂枝附子汤,尽管说是,桂枝汤+附子,但也有书明显的去掉白芍的
2018-03-16 11:00:01 大光明云
因为它性凉,而里阳亏损,用之不利
2018-03-16 11:00:52 大光明云
就到这里吧
大光明云金匮要略讲义之三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二)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金匮要略讲义之三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二)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