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3-15
05:31:07 大光明云
今天来学习 痉湿暍病脉证第二
05:37:53 大光明云
什么是痉,就是肌肉的抽搐的意思
05:38:42 大光明云
什么是 暍 yē 注音 就是中暑的意思
05:39:18 大光明云
痉与中风的偏瘫的颤抖的区别在于,
05:39:37 大光明云
偏瘫颤抖有肌肉抽搐的表现。
05:40:30 大光明云
但痉症的肌肉抽搐不包括颤抖,因此不能当做内中风来治疗
05:41:38 大光明云
—-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者,名曰刚痉。—
05:42:08 大光明云
这句话丢字了,应该是太阳病,伴有痉的,叫做刚劲
05:43:09 大光明云
全文就是,太阳病,发热无汗,反恶寒,伴有痉者,名曰刚痉。
05:44:05 大光明云
太阳病伤寒病,我们学过伤寒的都知道,用的是麻黄汤来治疗
05:44:26 大光明云
这里面就是太阳伤寒,伴有痉-肌肉抽动的表现。
05:45:03 大光明云
那么太阳中风呢,伴有痉肌肉抽动的表现的,则叫做“柔痉”
05:46:20 大光明云
太阳中风,又叫做表虚证,具体的症状是发热恶寒,畏风,汗出,脉浮缓,用桂枝汤来治疗
05:46:51 大光明云
所以,这个刚,柔,其实是代表表实,还是表虚引发的肌肉抽动
05:47:26 大光明云
所以如果是实寒的,那么肌肉抽动的原理多为寒闭阻在肌肉这个位置上,引发抽搐。
05:47:53 大光明云
而表虚的,多为肌肉这个地方的经血供给不足,再加外感,引发抽搐
05:48:12 大光明云
—— 太阳病,发热汗出,而不恶寒,名曰柔痉。—-
05:49:11 大光明云
—-太阳病,发热脉沉而细者,名曰痉,为难治。—-
05:50:13 大光明云
太阳病的通常的脉象是浮脉
05:52:15 大光明云
这里讲太阳病,脉沉,则说明卫气鼓动护表力极差了,中阳亏损导致脉沉; 那么细脉呢? 我们以前说细脉的原因是 1 阴血虚,2 极寒压制脉道
05:52:52 大光明云
这个是在柔痉上进一步恶化,
05:53:15 大光明云
柔痉本来就是气血对于肌肉筋腱这个地方的供给不足,
05:53:48 大光明云
那么虚弱的脉沉细这个阶段,供给更加的不足,所以讲这个阶段的病,难治。
05:55:13 大光明云
—– 太阳病,发汗太多,因致痉。—-
05:55:52 大光明云
汗为津液阴血,发汗太多必然伤之,全身都需要阴虚,津液;
05:56:29 大光明云
如果肌肉这个部分,丧失的较多,则一定会引发挛急抽搐的痉症
06:01:53 大光明云
同理,如果一个病人,你诊断为阳虚,伴有抽搐; 那么姜,附子,肉桂一大堆用下去,你如果不补阴血这个部分,这些个热就会进一步的伤阴
06:02:19 大光明云
就是说,阳虚病人伴有肌肉抽搐的,你要考虑是不是他的血也虚了
06:12:50 大光明云
——-夫风病,下之则痉,复发汗,必拘急——
06:13:14 大光明云
风病–就是指太阳中风的表虚证。
06:14:13 大光明云
伤寒论,金匮要略是姊妹篇,伤寒为基础,如果不学伤寒,先学金匮就会有诸多困难,中风也不理解,大多数人一定理解为脑中风,半身不遂了
06:14:48 大光明云
那么太阳中风的治疗,是解表和营,用的是桂枝汤
06:15:19 大光明云
桂枝+鲜姜伴随着气的上托,外展,同时封闭漏寒。
06:15:56 大光明云
炙甘草,大枣—暖中,补中气,给前面的桂枝,鲜姜以持续提供动力
06:17:19 大光明云
白芍补血敛阴,补下焦血,否则者一派的上拔具有耗中阴血,阳气之弊
06:48:08 大光明云
既然桂枝汤是这样一种气机; 那么你用下法,正好与桂枝汤的作用相反,根本没有补上营血,则痉是必然的, 再发汗更加伤阴,痉挛的发展则成了拘急了,抽的严重了。
06:49:25 大光明云
——疮家,虽身疼痛,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06:49:58 大光明云
疮家—经常的毒疮疹的人
06:50:33 大光明云
这个疮的病理通常是 热,毒,湿三者夹杂
06:51:09 大光明云
热毒伤阴, 湿虽然是阴的一部分,但却是浊阴,不能为人体服务,因此疮家阴血不足是一定的
06:52:23 大光明云
所以讲,不可发汗,汗出则痉
06:53:10 大光明云
这种文字“则”,应该当做“可能”来理解,不要当做“一定”,认为人体素体不同,但病的趋势在这里,因此叫可能。
06:54:03 大光明云
———- 病者,身热足寒,颈项强急,恶寒,时头热,面赤,目赤,独头动摇,卒口噤,背反张者,痉病也。——–
06:54:49 和小禾
老师,能否稍微讲讲痉挛和拘急的区别,
06:58:30 大光明云
痉: 板结,抽搐;
06:59:13 大光明云
刚痉:以板结为主,肌肉绷紧,比如说感冒后,后脖子的板结发硬,有少许的收引感。
06:59:32 和小禾
嗯,痉的原因呢?就是缺水吗?
07:00:03 大光明云
柔痉:因为血虚,肌肉补充血,行气血不足,则筋腱发生抽搐为主。
07:01:33 大光明云
拘急:大块肌肉的抽引,很痛的,不能缓解。
07:01:57 大光明云
抽搐的力度大,面积大。
07:02:00 和小禾
运动员抽筋属于啥?
07:02:22 大光明云
暂时的拘急
07:02:41 大光明云
因为短期爆发,供血严重不足
07:03:21 和小禾
痉挛和拘急啥关系,是不是就是程度的区别的描述?
07:03:38 大光明云
是
10:17:34 大光明云
我们分析这些内容,都是病症表现,来推理病机的; 那么上面的条文,病者,身热足寒,身热则抵抗外邪,邪正相争而生热, 邪正相争在大椎这个地方,六阳经的交会处被闭郁,卫气循行不畅,则颈项强直,再往下发展,头热,面赤,目赤,这三个热相并发,说明邪气入里与正相争而热化,热上冲,而颈项强直提供气血不足,这样就会头动摇;那么这个强直由颈部向上发展到面颊部,则内在的肌肉开始强直,痉挛,因此会发生嘴说不出话来,而项背部反张,弓紧的更加严重。
10:18:33 大光明云
背弓反张,弓在你这头是两头翘起的,弓身前倾
10:18:53 大光明云
就是这种强极抽引
10:19:24 大光明云
中医是症状学,根据症状分析原因
10:19:52 大光明云
过去叫做辨症论治
10:20:03 大光明云
发展到辨证论治
10:20:16 大光明云
今天又有人提到了辨病论治
10:20:42 大光明云
因为诸如心肌梗塞的严重病症,有时症状表现不明显,
10:21:04 大光明云
如果病人感觉不出,医生经验不足,可能会耽误病情,引发死亡
10:21:28 大光明云
中医的真心病就是,旦发暮死
10:21:37 大光明云
早晨发病,晚上就死了
10:21:45 大光明云
传变非常之快
10:22:05 大光明云
那么借助西医的仪器,可以知道病因病机。
10:22:12 大光明云
因此提出了辨病论治
10:24:03 大光明云
上面讲的刚痉的病变过程,那么用药上是以葛根来解肌的
10:25:31 大光明云
——— 若发其汗者,寒湿相得,其表益虚,即恶寒甚。——-
10:26:09 大光明云
什么病发汗会表虚,寒湿相得,恶寒甚呢
10:26:22 大光明云
当然是表虚证用发汗法了
10:26:33 大光明云
就是桂枝汤证,你给用上了麻黄汤
10:27:17 大光明云
已经是表虚出汗了,再用麻黄汤来大汗,阳气都通过汗跑出去了,当然剩下的都是内寒,内阳气不足。
10:27:34 大光明云
因此表更加虚, 里寒严重。
10:28:17 大光明云
表虚不一定体现寒症,表虚怕风是一定的, 因为伴随着出汗,阳气外溢的过程,病人不一定冷,甚至热
10:46:42 大光明云
—–发其汗已,其脉如蛇,暴腹胀大者,为欲解,脉如故,反伏弦者,痉。——
10:48:11 大光明云
发汗本来是需要中焦阳气不停地提供的,如果素体中阳不足,那么发汗后会发生脾胃虚寒的症状,甚至泄泻,肚子塌瘪
10:49:52 大光明云
这条经文脉入蛇,表示的是弯曲起伏的意思,而且腹外胀大,说明这个病人中阳不虚,有力量提供能量给卫表,因此讲欲解,就是要转好的意思。
10:50:23 大光明云
这样就脉也恢复到原来的健壮了 。
10:51:14 大光明云
如果脉不是恢复原来的健态(如故),那么就会出现伏脉,弦紧;
10:52:05 大光明云
伏脉,压制潜伏在下面,阳气不足浮不上来,弦则绷紧,压制脉道,因此容易出现痉症
11:38:30 大光明云
—夫痉脉,按之紧如弦,直上下行。—-
11:39:21 大光明云
痉脉弦紧,绷直,那么必然起伏度不够,所以直上直下。
11:40:57 大光明云
—— 痉病有灸疮,难治。——-
11:42:03 大光明云
灸疮–的结果是伤血; 伤血的痉病是柔痉,所以从这个角度讲,是指柔痉难治。
11:48:44 大光明云
(11)太陽病,其証備,身体強,几几然,脈反沈遅,此為痙,瓜蒌桂枝湯主之。
11:49:21 大光明云
看这个条文,以桂枝汤为底,这说明太阳病是太阳中风证,而不是太阳伤寒。
11:50:07 大光明云
就是说这个其证备就是指怕风寒,发烧,汗出,脉浮缓。
11:50:19 大光明云
卫表虚证,
11:51:43 大光明云
那么,脉沉迟呢,这个沉脉说明阳气鼓舞不上去,尺脉跳动的缓慢,
11:51:54 大光明云
阳光鼓舞不上去,不代表阳虚
11:52:33 大光明云
临床上,你摸脉的时候,轻取就是摸不到,重按才能感觉到,而且越是重按,越有力
11:53:28 大光明云
所以沉脉不代表本身虚证,但对于卫气来讲,提供的渠道不畅,所以沉脉常常易发生卫表虚
11:55:39 大光明云
所以他有表虚证风寒; 然后呢,它的身体几几然–这个几几然就是痉,但抽搐的不严重。
11:56:09 大光明云
那么,这个脉沉,外有表虚的病人,他究竟是感觉到热,还是寒没说
11:56:26 大光明云
但从用方子来看,瓜蒌桂枝汤
11:59:00 大光明云
桂枝汤+瓜蒌,
11:59:59 大光明云
这个瓜蒌是干什么的?是润燥热的
12:00:18 大光明云
那么这个痉,一定是被认为“燥热致痉”
12:00:51 大光明云
也就是燥热伤血,引发肌肉痉挛,但因为是几几,所以不是那么严重的痉挛
12:02:57 大光明云
这样我们就知道了,这个太阳中风,出汗,脉沉迟(重按有力),身体抽搐几几的,身体也可能感觉热,这样用瓜蒌桂枝汤
12:14:55 大光明云
栝蒌桂枝汤方 栝蒌根二两 桂枝三两 芍药三两 甘草二两 生姜三两 大枣十二枚,上六味,以水九升,煮取三升,分温三服,取微汗。汗不出,食顷,啜热粥发之。
12:16:08 大光明云
栝楼根就是天花粉
12:16:19 大光明云
滋阴润燥的作用
12:17:18 大光明云
桂枝汤病热伤阴,兼有热像,同时出现痉症,那么用栝楼根滋阴润燥,
12:17:47 大光明云
然而桂枝汤毕竟治疗的是表阳虚,
12:17:59 大光明云
这也是寒热药共用的范例
12:18:14 大光明云
凡是方子寒热共用的,都值得你深刻思考
12:18:41 大光明云
因为热药,桂枝,姜它肯定作用在一个地方,作用在体表;
12:19:03 大光明云
而栝楼,则作用在内,内热伤血引发痉挛。
12:19:32 大光明云
所以它是,补热气于表,清燥热于里。
12:21:09 大光明云
(12)太陽病,無汗而小便反少,気上衝胸,口噤不得語,欲作剛痙,葛根湯主之。
12:21:47 大光明云
无汗的太阳病,一看就是麻黄汤为基础方,这个必须脑海里有这个印象,然后再考虑别的
12:24:23 大光明云
那么太阳伤寒,本应该出汗,汗出不去,那么液体从下边走吧,小便又少,那么这里的津液代谢,要它往哪里走呢?那么就里面的压力增大,冲荡的严重,然后他说,气上冲胸,因为太阳伤寒,卫邪相争与体表,带动内在的气机上行的比较多,所以气上冲
12:26:04 大光明云
而不出汗,邪气正气相争与大椎为严重,因此颈项僵直,如果这个僵直继续下去,影响到了上面的口面部肌肉,则张不开嘴,说不出话来,就要成为刚痉,较强的僵直,抽搐。
12:26:20 大光明云
然后他说,葛根汤主之。
12:26:36 大光明云
葛根汤方 葛根四两 麻黄三两(去节) 桂枝二两(去皮) 生姜三两(切) 甘草二两(炙) 芍药二两 大枣十二枚(擘),上七味,以水一斗,先煮麻黄、葛根,减二升,去白沫,内诸药,煮取三升,去滓,温服一升,覆取微似汗,余如桂枝法将息及禁忌,诸汤皆仿此。
12:30:10 大光明云
葛根–具有软化强直的作用,引血入经筋,行血于经筋。
12:41:51 大光明云
葛根汤以麻黄汤为基底,+葛根解决这个“几几”的痉;
12:42:45 大光明云
那么在伤寒论里,也有“太阳病,项背强几几,反汗出恶风者,桂枝加葛根汤主之”
12:43:07 大光明云
桂枝(6克) 芍药(6克) 生姜(9克) 炙甘草(6克) 大枣(3枚) 葛根(12克)
12:43:33 大光明云
我们看看,这个组成是以桂枝汤为基底+葛根的
12:44:13 大光明云
这样就变成了,1 太阳伤寒,向背强几几;葛根汤(以麻黄汤为基底)
12:45:40 大光明云
2 (1)太阳中风,项背强几几,脉浮缓的;用桂枝葛根汤(以桂枝汤为基底); (2)太阳中分,项背强几几,脉沉迟的,用栝楼桂枝汤。
12:46:00 大光明云
治疗这个项背强几几,竟然有三个方子
12:46:57 大光明云
如果说,太阳伤寒的几几是刚痉; 而中风的几几是柔痉的话,那么这两个病症都用到了葛根,
12:47:16 大光明云
因此这个葛根,它既治疗刚痉,也治疗柔痉。
12:49:40 大光明云
如果临床上,你看到太阳中风脉沉的,加栝楼的基础上,再加上点葛根,会效果更好。
12:51:31 大光明云
(13)痙為病,(一本痙字上有剛字。)胸満,口噤,臥不着席,脚攣急,必齘歯,可与大承気湯。
12:52:17 大光明云
这条文,既然后面用大承气汤,那么说明这个痉没有表证
12:52:55 大光明云
那么什么病用大承气汤来的,以前我们学过的是阳明腑实证,用大承气汤
12:53:06 大光明云
所以脑海里要有这么个印象
12:55:27 大光明云
痉病就是经筋这个地方被干扰了,或者是寒,热,血少,甚至湿热等,这些病因,到了经筋这个地方,就会体现痉病,痹痛,麻木不仁等等病症
12:55:52 大光明云
那么以抽搐挛急为表现的,就是痉,无论原因是外感,还是内伤
12:56:17 大光明云
我们看看这个阳明经的经筋
12:57:06 大光明云
13:00:23 大光明云
如果这个经筋被干扰到,痉挛,导致了齘齿–咬牙齿响,口紧张不开嘴,卧–这里是指趴下不舒服,然后沿腿前行,到脚腕,形成了脚挛急。
13:01:24 大光明云
所以这是阳明病,转变到经筋这个地方,引发的痉症。当然治疗仍然是以阳明腑证治疗为主,实热卸掉,则筋腱作用可以恢复
13:02:27 大光明云
既然前面讲的太阳中风,伤寒可以引发痉
13:02:40 大光明云
这里讲阳明经腑热,可以引发痉
13:03:25 大光明云
那么少阳经热呢,可不可以传导到少阳的经筋引发痉,当然也可以,只是少阳的气血不是那么旺,因此比较少有痉症。
13:03:49 大光明云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金匮要略讲义之二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一)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金匮要略讲义之二痉湿暍病脉证第二(一)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