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03-11
大光明云05:47:39
阿斯伯格先生,你是西医吧,来此群大概一个多月,我们这个群已经很多年了
大光明云05:48:15
想办法学习传统的中医内容,以便了解,掌握传统中医
大光明云05:52:38
自然传统中医里面有许多糟粕,但也有许多真知灼见,自古以来大量的中医先贤们总结留下了大量了临床病案,非常有价值,给了现在的中医大量的参考资料,并结合部分的西医知识(有部分的参考价值),才有了很好的对于病人的治疗。
大光明云05:52:48
中医谁也否定不了的,
大光明云05:53:08
而且传到了国外十几个国家,并得到了公认
大光明云05:53:26
我本身就是在新西兰工作的, 十五年的中医
大光明云05:53:35
每天大量病人
大光明云05:54:06
国外的中医,是纯中医, 不许参杂任何西药,西医疗法,否则属于违法。
大光明云05:54:28
我们也没有权力让病人做X光,CT等检查
大光明云05:54:55
要做就是纯中医,做得下去就做,技术不够就关门,就是这样简单。
大光明云05:55:20
事实上是,现代中医在国外遍地开花,得到了公认。
大光明云05:55:48
所以国内的一小撮反中医的人,很难得逞
大光明云05:56:17
即使说得逞,但中医已经传到国外, 必将得到传承
大光明云06:03:38
这个群呢,大多数是中医爱好者,也有少量的中医师
大光明云06:04:00
还有的是家人,亲属都在这里,目的都是学些中医保健
大光明云06:04:13
这里不同于老龟那个群
大光明云06:04:40
那里是哲学, 佛学,宗教学探讨,正反方意见都可以容纳
大光明云06:05:27
这里不行,这里是中医一言堂,还没有能力,讨论中西医的争论问题
大光明云06:05:47
也不能允许无原则的谩骂
大光明云08:39:26
继续学习内经
大光明云08:39:41
今天学习 至真要大论篇第七十四
大光明云08:40:52
原文:黄帝问曰:五气交合,盈虚更作,余知之矣。六气分治,司天地者,其至
何如?
岐伯再拜对曰:明乎哉问也。天地之大纪,人神之通应也。
帝曰:愿闻上合昭昭,下合冥冥奈何?
岐伯曰:此道之所主,工之所疑也。
帝曰:愿闻其道也。
岐伯曰:厥阴司天,其化以风;少阴司天,其化以热;太阴司天,其化以湿;少阳司天,其化以火;阳明司天,其化以燥;太阳司天,其化以寒,以所临脏位,命其病者也。
大光明云08:58:42
译文:黄帝问道:五运相互交和主岁,太过不及交替为用,我已经知道了。六气分治一年中,主管司天在泉,其气来时是怎样的?
岐伯再拜而回答说:问的多麽英明啊!这是自然变化的基本规律,人的机能活动是与天地变化相适应的。
黄帝道:人体与司天在泉之气相适应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这是受自然规律所主宰的,是一般医生疑惑难明的。
黄帝道:我要知道它的道理。
岐伯说:厥阴司天,气从风化;少阴司天,气从热化;太阴司天,气从湿化;少阳司天,气从火化;阳明司天,气从燥化;太阳司天,气从寒化。根据客气所临的脏位,来确定其疾病。
大光明云09:00:40
原文:帝曰:地化奈何?
岐伯曰:司天同候,间气皆然。
帝曰:间气何谓?
岐伯曰:司左右者是谓间气也。
帝曰:何以异之?
岐伯曰:主岁者纪岁,间气者纪步也。
帝曰:善。岁主奈何?
岐伯曰: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司气为苍化,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为热化,在泉为苦化,不司气化,居气为灼化。
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司气为黅化,间气为柔化。
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司气为丹化,间气为明化。
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司气为素化,间气为清化。
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司气为玄化,间气为藏化。
故治病者,必明六化分治,五味五色所生,五藏所宜,乃可以言盈虚病生之绪也。
大光明云09:11:55
译文:黄帝道:在泉之气的气化是怎样的?
岐伯说:与司天同一规律,间气也是如此。
黄帝道:间气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分司在司天和在泉之左右的,就叫做间气。–以前我们学过各有左右间气,其实就是把客气的六之气的排列形式的另外一种说明。
黄帝道:与司天在泉有何分别?
岐伯说:司天在泉主岁之气,主管一年的气化,间气之气,主一步(六十日多)的气化。
黄帝道:很对!
一岁之中气化的情况是怎样的呢?
岐伯说:厥阴司天为风化,在泉为酸化,岁运为苍化,间气为动化;少阴司天年为热化,在泉为苦化,岁运不司气化,间气为灼化;太阴司天为湿化,在泉为甘化,间气为柔化;少阳司天为火化,在泉为苦化,岁运为丹化,间气为明化;阳明司天为燥化,在泉为辛化,岁运为素化,间气为清化;太阳司天为寒化,在泉为咸化,岁运为玄化,间气为藏化。所以作为一个治病的医生,必须明了六气所司的气化,以及五味、五色的产生与五脏之所宜,然后才可以对气化的太过、不及和疾病发生的关系有了头绪。
大光明云09:13:27

大光明云09:18:28
解析:少阴司天,岁运不司气化:这个地方被解释为君火无为, 相火代之。
大光明云09:41:05

大光明云09:41:34
解释一下这个表中的司气
大光明云09:41:43
这个司气是从五气经天图而来的
大光明云09:42:37

大光明云09:43:41
丹天之气经于牛女戊分,
黅天之气经于心尾己分,
苍天之气经于危室柳鬼,
素天之气经于亢氐昴毕,
玄天之气经于张翼娄胃。
大光明云09:44:00
这个是内经的五行起源的鼻祖
大光明云09:44:16
对应的五色,当时我们讲的时候,指的是“望气家”所作
大光明云09:45:33
其实这个部分,再往深一步,就是观察,地球,太阳,木星,星系在六十甲子年的排列方式,还涉及到观察的黄道,天幕,观察的位置等问题,这些都涉及到了古代天文学知识。
大光明云09:46:29
那么,这里面的在泉用的是五味,
大光明云09:47:22
其实我们看上面的司天在泉图, 厥阴司天, 则少阳在泉,如果是少阳相火在泉当主苦味, 这里却是从司天的性质而来,讲的是酸味。
大光明云09:47:39
前面我们在学运气学的时候, 客气分为六气
大光明云09:47:53
即:初之气,二之气,三之气,四之气,五之气,终之气。
大光明云09:48:07
其中三之气为司天;终之气为在泉。
大光明云09:48:44
那么,司天主上半年的气, 在泉主下半年的气。
大光明云09:50:47
那么所谓的左右间气,就是以司天为中央,或者在泉为中央的左右气,
大光明云09:52:46

大光明云09:54:34
这是一个范例,哪个司天,在泉,哪个为中,左右的气运就是左右间气, 所以:在泉的左间气就是初之气; 右间气就是五之气; 司天的左间气就是四之气, 右间气就是二之气。
大光明云09:55:28
左右间气根据司天的不同,所展现的六气都不一样。
大光明云09:56:32

大光明云10:10:25
注:内经讲的天地,
大光明云10:10:49
有的时候,指的是司天之气,在泉之气,不过是上半年,下半年的气候。
大光明云10:11:11
有的时候,指的是地球上面的气, 风暑湿燥寒,
大光明云10:11:28
而地,有的时候指的是地球。
大光明云10:11:39
如天生五气,地生五味,
大光明云10:11:50
这个地就是指环境,植物等
大光明云10:12:10
所以,这里用在泉生五味,不是那么妥当的。
大光明云10:12:43
原文:帝曰:厥阴在泉,而酸化先,余知之矣。风化之行也何如?
岐伯曰:风行于地,所谓本也,余气同法。本乎天者,天之气也;本乎地者,地之气也。天地合气,六节分而万物化生矣。故曰:谨候气宜,无失病机,此之谓也。
帝曰:其主病何如?
岐伯曰:司岁备物,则无遗主矣。
帝曰:先岁物何也?
岐伯曰:天地之专精也。
帝曰:司气者何如?
岐伯曰:司气者主岁同然,有余不足也。
帝曰:非司岁物何谓也?
岐伯曰:散也,故质同而升等也。气味有薄厚,性用有躁静,治保有多少,力化有浅深,此之谓也。
帝曰:岁主脏害何谓?
岐伯曰:以所不胜命之,则其要也。
帝曰:治之奈何?
岐伯曰:上淫于下,所胜平之;外淫于内,所胜治之。
帝曰:善。平气何如?
岐伯曰:谨察阴阳所在而调之,以平为期。正者正治,反者反治。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阴之所在寸口,何如?
大光明云10:25:13
黄帝道:厥阴在泉而从酸化—-厥阴司天而风化,作用于地而酸化(显然这里的在泉指的是地,否则的话,在泉为少阳相火了),我早就知道了。风的气化运行又怎样呢?
岐伯说:风气行于地,这是本于地之气而为风化,其他火湿燥寒诸气也是这样。因为本属于天的,是天之气,本属于地的,是地之气,天地之气相互通化合,六节之气分而后万物才能生化。所以说:要谨慎地察侯气宜,不可贻误病机。就是这个意思。
黄帝道:主治疾病的药物怎样?
岐伯说:根据岁气–就是六气来采备其所生化的药物,则药物就不会有所遗略了。
黄帝道:为什麽要采备岁气所生化的药物?
岐伯说:因其能得天地精专之气,故气全而力厚。
黄帝道:不属司岁之气生化的药物,又怎样呢?
岐伯说:其气散而不专。所以非司岁和司岁的药物比较,形质虽同,却有等级上的差别,气味有厚薄之分,性能有躁静之别,疗效有多少的不同,药力所及也有深浅之异。就是这个道理。—这是指中药采摘的季节,不应时而采摘,影响药效。
黄帝道:主岁之气伤害五脏,应当怎样来说明?
岐伯说:以脏气所不胜之气来说明,就是这个问题的要领。就是有克它的那个气来伤五脏。
黄帝道:治疗的方法怎样?
岐伯说:司天之气淫胜于下的,–淫胜-就是指太过, 以其所胜之气来平调之—补所克的气来反制;在泉之气淫胜于内的,以其所胜之气来治疗之。
黄帝道:对。负气平和之年怎样呢?
岐伯说:仔细观察阴阳病变之所在,来加以调整,达到平衡为目的。正病用正方法,反病用反治法。
黄帝道:先生说观察阴阳之所在来调治,医论中说人迎和寸口脉相应,象牵引绳索一样大小相等的,称为平脉。那麽阴脉所在寸口应该怎样呢?—-此处说比较于人迎与寸口,人迎为阳脉,寸口为阴脉。
大光明云10:32:40
注:内经所讲的寸口脉,有两种
大光明云10:32:50
1, 尺肤脉,以前我们说过
大光明云10:33:11
2 寸口脉,再分三部,寸,关,尺脉。
大光明云10:34:03
人迎为阳脉在于它在颈部,只有气冲于上,它才能跳动有力,所以它主阳气的多少
大光明云10:34:30
相比较于人迎,则寸口脉为阴脉, 它主管五脏。
大光明云10:34:37
这是比较而谈的,
大光明云10:35:04
如果寸口脉,和脚部的冲阳脉,少阴脉等相比,则下为阴,上为阳
大光明云10:35:24
内经的阴阳的定位是灵活的,不必那么死板。
大光明云10:36:49
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
帝曰:愿卒闻之。
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太阴司天,则左不应;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
帝曰:尺候何如?
岐伯曰:北政之岁,三阴在下,则寸不应,三阴在上,则尺不应。南政之岁,三阴在天,则寸不应,三阴在泉,则尺不应,左右同。故曰知其要者,一言而终,不知其要,流散无穷,此之谓也。
大光明云10:38:37
译文:岐伯说:看主岁是南政还是北政,就可以知道了?
黄帝道:请你详尽地讲给我听。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厥阴在泉,则右脉不应;太阴在泉,则左脉不应。南政的年份,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厥阴司天,则右脉不应;太阴司天,则左脉不应。凡是寸口脉不应的,尺寸倒侯或复其手就可以见了。
黄帝道:尺部之候怎样?
岐伯说:北政的年份,三阴在泉,则寸部不应;三阴司天,则尺部不应。南政的年份,三阴司天,则寸部不应;三阴在泉,则尺部不应。左右脉是相同的。所以说:能掌握其要领的,用很少的语言就可以介绍完了,如果不知其要领,就会茫无头绪。就是这个道理。
大光明云10:39:05
解析:南北政,历史上诸多医家解释不一
大光明云10:39:13
主要为以下几家
大光明云10:40:11
1, 以张介宾为代表的,在五运中, 除了甲己土运为南政,其他均为北政
大光明云10:41:10
2 以张志聪为代表的,戊癸火运为南政,其他的均为北政
大光明云10:45:01
3 以任应秋为代表的,南即赤道南纬,起于寿星辰宫,到亥宫; 因此随之的亥子丑,寅卯辰都属于南政; 北即黄道北纬,起于降娄戌宫, 到鹑尾巳宫,因而岁支的巳午未,申酉戌都属于北政。
大光明云10:45:22
任应秋的描述是按五气经天图来分的,大家可以参阅
大光明云10:46:02
那么,怎么去看这个南北政呢, 我们只看内经的原经文,
大光明云10:47:45
我们按经文先找找三阴在泉,三阴司天的年份。
大光明云10:56:01

大光明云10:56:16
大家可以看到一共十二年,
大光明云10:57:06
但考虑的内容可不一样,有从上半年的司天考虑的,又有从下半年的在泉考虑的
大光明云11:39:07
尺寸倒侯或复其手就可以见了。–有的是指左右手互换,就可以摸到了,有的讲什么反转其手,诸多不详,仍然是疑点。 张介宾解释为:诸不应者,反其诊则见矣。凡南政之应在寸者,则北政应在尺;北政之应在寸者,则南政应在尺
大光明云11:55:09
我们看看张介宾翻译的这段经文,张氏的翻译强于其它家。
大光明云11:55:50
帝曰∶夫子言察阴阳所在而调之,论言人迎与寸口相应,若引绳小大齐等,命曰平(《素问·至真要大论》。论言,《灵枢·禁服篇》也。此引本论之察阴阳者,以人迎寸口为言。盖人迎在头,寸口在手,阴阳相应,则大小齐等,是为平也。)阴之所在,寸口何如?(阴,少阴也。少阴所在,脉当不应于寸口,有不可不察也。)岐伯曰∶视岁南北,可知之矣。(甲己二岁为南政,乙庚丙辛丁壬戊癸八年为北政。南政居南而定其上下左右,故于人之脉则南应于寸,北应于尺
大光明云11:57:30
北政居北而定其上下左右,故北应于寸而南应于尺。
大光明云11:58:38
一曰∶五运以土为尊,故惟甲己土运为南政,其他皆北政也。有推原南北政图说,在《图翼》二卷。)
帝曰∶愿卒闻之。岐伯曰∶北政之岁,少阴在泉则寸口不应,(不应者,脉来沉细而伏,不应于指也。
大光明云11:59:08
北政之岁,其气居北以定上下,则尺主司天,寸主在泉。故少阴在泉居北之中,则两手寸口不应,乙丁辛癸卯酉年是也。)
大光明云12:04:54
厥阴在泉则右不应,(右,右寸也。北政厥阴在泉,则少阴在右寸,故不应,丙戊庚壬寅申年是也。)
太阴在泉则左不应。(左,左寸也。北政太阴在泉,则少阴在左寸,故不应,丙戊庚壬辰戌年是也。)
大光明云12:08:30
南政之岁,少阴司天则寸口不应,(南政之岁,其气居南以定上下,则寸主司天,尺主在泉,故少阴司天居南之中,则两手寸口不应,甲子甲午年是也。)厥阴司天则右不应,(右,右寸也。南政厥阴司天,则少阴在右寸,故不应,己巳己亥年是也。)太阴司天则左不应。(左,左寸也。南政太阴司天,则少阴在左寸,故不应,己丑己未年是也。)
大光明云12:30:53

大光明云12:31:14
今天到这里, 这个地方还要按张介宾的讲法来仔细研究一下,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