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06-06
大光明云6:25:52
今天继续学习内经, 五脏生成篇
大光明云6:27:26
心之合脉也,其荣色也, 其主肾也。
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其主心也。
肝之合筋也,其荣爪也,其主肺也。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其主肝也。
肾之合骨也,其荣发也,其主脾也。
大光明云6:28:08
解析: 大家看这个合,荣,就是我们以前学的中医基础理论上的内容
大光明云6:28:38
心主脉,肺主皮毛,肝主筋,脾主肉,肾主骨。
大光明云6:28:55
怎么来的?
大光明云6:29:24
肾主骨现在科学有证明,肾素有刺激骨髓增长的作用。
大光明云6:30:05
肺主皮毛,伴随着肺的呼吸,皮毛的玄孔也在呼吸
大光明云6:30:39
其他的呢? 仍然是取象比类的结果,还不能那现在的医学理论来证明。
大光明云6:32:46
我们看看上面的这段的后面心后面的其主肾也,就是指谁来制约,控制心呢,–指的是肾; 制约肺的是心; 制约肝的是肺;制约脾的是肝;制约肾的是脾。
大光明云6:33:03
这个制约就是相克制的意思
大光明云6:38:25
大光明云6:40:00
原文: 是故多食咸,则脉凝泣而变色;多食苦,则皮槁而毛拔;多食辛,则筋急 而爪枯;多食酸,则肉胝(月刍)而唇揭;多食甘,则骨痛而发落,此五味之所 伤也。故心欲苦,肺欲辛,肝欲酸,脾欲甘,肾欲咸,此五味之所合也。
大光明云6:40:35
多食咸为什么脉凝结而变色呢
大光明云6:41:00
大光明云6:43:54
肾克心, 肾主味为咸; 咸克刚才我们说的心合脉,表现在皮肤的颜色上。 多食咸,则脉凝,色变黑,多吃盐得的人,口唇色黑
大光明云6:46:34
那么,心火的苦克制肺的辛,同时肺合皮,荣毛–即表现在体毛上。所以吃苦的多了,就会皮失去润泽,掉毫毛。
大光明云6:47:04
人体的毛,皮肤表面的毫毛,由肺主;
大光明云6:47:16
头发,阴毛由肾所主。
大光明云6:49:13
肺–辛味,克制肝的酸味,所以吃多了辛味,肝的酸阴不足,筋腱失养,导致筋痉挛,指甲枯萎。
大光明云6:52:03
肝-酸味,克制脾的甘味, 多吃酸的结果会导致脾所主的肉粗厚皱缩而口唇掀揭
大光明云6:52:38
就是皮糙肉厚,口唇外翻
大光明云6:54:42
脾–甘味, 多吃甜味i,引发骨头疼痛, 而头发脱落。 这就是多吃五味中的某种,引发所克的病变。
大光明云6:54:53
后面的是五脏五味所主。
大光明云6:56:15
原文: 五脏之气,故色见青如草兹者死,黄如枳实者死,黑如(火台)者死,赤如 衄血者死,白如枯骨者死,此五色之见死也。青如翠羽者生,赤如鸡冠者生, 黄如蟹腹者生,白如豕膏者生,黑如乌羽者生,此五色之见生也。生于心,如 以缟裹朱。生于肺,如以缟裹红。生于肝,如以缟裹绀。生于脾,如以缟裹括 楼实。生于肾,如以缟裹紫。此五脏所生之外荣也。
大光明云6:57:40
这个地方讲的是五脏所表现的病色,和健康之色
大光明云6:58:36
这个地方直接上译文就可以了,不做过多解释
大光明云6:58:59
译文: 面色出现青如死草,枯暗无华的,为死症。出现黄如枳实的,为死症;出现黑如烟灰 的,为死症;出现红如凝血的,为死症;出现白如枯骨的,为死症;这是五色中表现为死 症的情况。面色青如翠鸟的羽毛,主生;红如鸡冠的,主生;黄如蟹腹的,主生;白如猪 脂的,主生;黑如乌鸦毛的,主生。这是五色中表现有生机而预后良好的情况。心有生 机,面色就象细白的薄绢裹着朱砂;肺有生机,面色就象细白的薄绢裹着粉红色的丝绸; 肝有生机面色就象细白的薄绢裹着天青色的丝绸;脾有生机,面色就象细白的薄绢裹着栝 蒌实;肾有生机,面色就象细白的薄绢裹着天紫色的丝绸。这些都是五脏的生机显露于外 的荣华。
大光明云7:00:01
所以望诊这个地方很重要,你要是看到灰突突的病人的面色,要小心来诊断治疗
大光明云7:00:53
原文:色味当五脏,白当肺辛,赤当辛苦,青当肝酸,黄当脾甘,黑当肾碱。故 白当皮,赤当脉,青当筋,黄当肉,黑当骨。 诸脉者,皆属于目;诸髓者,皆属于脑;诸筋者,皆属于节;诸血者,皆 23 属于心;诸气者,皆属于肺,此四肢八溪之朝夕也。故人卧血归于肝,肝受血 而能视,足受血而能步,掌受血而能握,指受血而能摄。卧出而风吹之,血凝 于肤者为痹,凝于脉者为泣,凝于足者为厥。此三者,血行而不得反其空,故 为痹厥也。人有大谷十二分,小溪三百五十四名,少十二俞,此皆卫气所留 止,邪气之所客也,针石缘而去之。
大光明云7:50:23
诸脉者,皆属于目—出自“灵枢,口问”,目者,宗脉之所俱也
大光明云7:51:14
我们常说,血脉,血脉的,脉中流动的是血,脉则是容血,容气的脉道
大光明云7:51:29
脉道,血管是脉道之一
大光明云7:51:51
那么还有我们说的经的气的走向的那种脉
大光明云7:52:16
比如说奇经八脉,这个脉是不可视的
大光明云7:53:34
那么还有骨头与骨头相连的,英文叫做ligament
大光明云7:54:01
筋腱则属于关节相连的部分, 腱–肌肉与骨头相连的那个部分
大光明云7:54:17
筋–可以翻译成ligament
大光明云7:54:51
所以把脉,筋,腱,三者区别开来
大光明云8:02:27
大光明云8:02:49
这个地方与前面的五行的讲解联系不密切,
大光明云8:03:45
四肢八—指的是四肢关节, 八节指的是关节,不是那么明确
大光明云8:04:59
溪就是潮汐的意思,这里的血,气,灌注这些关节,脑髓,目,等
大光明云8:05:34
大光明云8:08:30
人卧血归于肝—-据研究,半夜1-3点胆肝经循行时间,人在平卧的时候,血大量的流经肝脏,肝在进行清理污血,化生清血,所以第二天恢复清血供应,人则精神十足。
大光明云8:23:51
大光明云8:24:00
大光明云8:31:49
卧出而风吹之,—起床后,外出被风吹了。
大光明云8:34:32
这三种情况,都是由于气血运行的不能返回组织间隙的孔穴之处,所以造成痹厥等症。全身有
大谷十二处,小溪三百五十四处,这里面减除了十二脏腑各自的逾穴数目。这些都是卫气留止的地方,也是邪气客居之所。治病时,可循着这些部位施以针石,以祛除邪气。
大光明云8:41:01
大谷十二处,小溪三百五十四处–不解这个,以后灵枢部分再看看
大光明云8:42:10
原文: 诊病之始,五决为纪。欲知其始,先建其母。所谓五决者,五脉也。 是以头痛巅疾,下虚上实,过在足少阴巨阳,甚则入肾。徇蒙招尤,目冥 耳聋,下实上虚,过在足少阳厥阴,甚则入肝。腹满(月真)胀,支膈胠胁、下 厥上冒,过在足太阴阳明。咳嗽上气,厥在胸中,过在手阳明太阴。心烦头 痛,病在膈中,过在手巨阳少阴。 夫脉之小大,滑涩浮沉,可以指别。五脏之象,可以类推。五脏相音,可 以意识。五色微诊,可以目察。能合脉色,可以万全。
大光明云8:44:01
译文: 诊病的根本,要以五决为纲纪。想要了解疾病的要关键,必先确定病变的原因。所谓五决,就是五脏之脉,以此诊病,即可决断病本的所在
大光明云8:45:56
解析:比如头痛等巅顶部位的疾患,属于下虚上实的,病变在足少阴和足太阳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肾。
大光明云8:48:07
下虚上实的病,可以由下虚引起,那么下虚则为少阴肾亏; 而心肺不亏,则为上实下虚; 足少阴肾,与足太阳膀胱经表里相连,一经亏损,殃及相配的经。
大光明云8:48:27
这只是下虚上实的一种情况
大光明云8:48:54
比如说肝阳上亢的,未必足少阴肾经先亏
大光明云8:49:36
此时是镇肝熄风汤, 而不是左、右归丸
大光明云8:50:15
解析: 头晕眼花,身体摇动,目暗耳聋,属下实上虚的,病变在足少阳和足厥阴经,病甚的,可内传于肝。
大光明云8:50:44
解析: 这是肝气虚证
大光明云8:50:55
与刚才我们说的肝阳上亢正好相反,
大光明云8:51:47
因为下实上虚,所以肝气的升发不足,气血供应不上,则头晕眼花, 看不见,耳聋。
大光明云8:52:06
此时你要是用“耳聋左慈丸”来治疗,就是误治!
大光明云8:52:41
因为那是降气作用,而这个应该以升陷汤,柴胡,升麻等,疏发肝气,补肝血,明目。
大光明云8:53:08
以,寸脉虚,尺脉实也。
大光明云9:04:46
腹满瞋胀,撑起胸膈协助,属于下部逆气上犯的,病变在足太阴和足阳明经。
大光明云9:05:05
这是脾胃的腐熟,运化功能出了问题
大光明云9:07:08
咳嗽气喘,气机逆乱于胸中,病变在手阳明大肠经和手太阴肺经。
大光明云9:09:46
大肠经引发的便秘,也可以导致咳嗽,气喘,因此出现这两个病症的时候,不仅仅考虑肺脏,还要涉及到大肠经,还要涉及其他的脏
大光明云9:11:16
心烦头痛,胸膈不适的,病变在手太阳和手少阴经。
大光明云9:15:43
其实这些讲解都是“部分的症状”以及一种可能的原因
大光明云9:15:52
比较简单,朴素
大光明云9:16:35
比如说,小柴汤证的,心烦,喜呕,病在少阳
大光明云9:16:53
痞证,则在于胃脘上口的杜塞
大光明云9:17:58
当然这个痞证也与“心”有关,因为某种情况下的心在膈上的这个位置。 当然也可以说心经病变,因为心经循行的范围很大
大光明云9:18:38
大光明云9:19:47
脉 象的小、大、滑、浮、沉等,可以通过医生的手指加以鉴别;五脏功能表现于外,可以通 过相类事物的比象,加以推测;五脏各自的声音,可以凭意会而识别,五色的微小变化, 可以用眼睛来观察。诊病时,如能将色、脉两者合在一起进行分析,就可以万无一失了。
大光明云9:21:45
原文:
赤脉之至也,喘而坚。诊曰:有积气在中,时害于食名曰心痹。得之外 疾,思虑而心虚,故邪从之。
白脉之至也,喘而浮。上虚下实,惊,有积气在胸中,喘而虚。名曰肺 痹。寒热,得之醉而使内也。
青脉之至也。长而左右弹。有积气在心下,肢胠。名曰肝痹。得之寒湿, 与疝同法。腰痛足清头痛。
黄脉之至也,大而虚。有积气在腹中,有厥气,名曰厥疝。女子同法,得 之疾使四肢,汗出当风。
黑脉之至也,上坚而大。有积气在小腹与阴,名曰肾痹。得之沐浴,清水 而卧。
凡相五色之奇脉,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者,皆不死 也。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目青,皆死也。
大光明云9:28:50
解析:这段讲的是现色,脉象与主病
大光明云9:35:05
面现赤色的,伴有喘,脉相应的坚—-坚当做实来讲
大光明云9:48:22
外现赤色,脉来急疾而坚实的,可诊为邪气积聚于中脘,常表现为妨害饮食,
大光明云9:49:34
赤色本来就主心,再加上脉实,那么中脘到膈上,这个区间容易积气,自然妨碍饮食了
大光明云9:53:29
外现白色,脉来急疾而浮,这是上虚下实,故常出现惊骇,病邪积聚于胸中,迫肺而作喘,但肺气本身是虚弱的,这种病的病名叫做肺痹,它有时发寒热,常因醉后行房而诱发。
大光明云9:54:24
解析:上虚下实的脉,尽管现浮脉,重按则无力,下焦反倒有力。
大光明云9:57:32
那么惊骇的出现是肺魄不足的问题。 病邪于胸中在于肺气的宣发不利。 因此喘而虚。
大光明云9:58:08
醉后行房的这个问题值得商榷,因为行房漏精,首伤下焦 ,
大光明云9:58:41
此病症说上虚下实,与行房伤下焦的直接关系不符。
大光明云9:59:43
青外现,脉来长而左右搏击手指,这是病邪积聚于心下,支撑协助,这种病的病名叫做肝痹,多因受寒湿而得,与疝的病理相同,它的症状有腰痛、足冷、头痛等
大光明云10:00:10
左右搏击手指的脉,弦紧脉
大光明云10:02:39
邪聚心下,支撑胁肋—-肝经郁滞病及两胁,郁滞严重的,可以聚积心下。那么这个因受寒湿而得,也是多为肝经阴器受寒而来。
大光明云10:03:35
外现黄色,而脉来虚大的,这是病邪积聚在腹中,有逆气产生,病名叫做厥疝,女子也有这种情况,多由四肢剧烈的活动,汗出当风所诱发
大光明云10:06:10
脉虚, 病邪在腹, 则中焦升降失司,逆气产生。
大光明云10:06:40
四肢剧烈活动伤脾, 在汗出受风寒所导致的脾胃受损。
大光明云10:07:51
外现黑色,脉象尺上坚实而大,这是病邪积聚在小腹与前阴,病名叫做肾痹,多因冷水沐浴后睡卧受凉所引起。
大光明云10:08:38
尺脉坚而大, 病在小腹位置,这是寒实证
大光明云10:08:51
不是寒虚证
大光明云10:09:45
大凡观察五色,面黄目青、面黄目赤、面黄目白、面黄目黑的、皆为不死,因面带黄色,是尚有土气。如见面青目赤、面赤目白、面青目黑、面黑目白、面赤木青的,皆为死亡之征象,因面无黄色,是土气以败。
大光明云10:09:58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10:11:05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五脏生成篇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五脏生成篇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