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灵兰秘典论、六节脏象论

2018-05-31
大光明云6:35:37
继续学习内经
大光明云6:35:52
灵兰秘典论篇第八
大光明云6:36:50
原文: 黄帝问曰:愿闻十二脏之相使,贵贱何如? 岐伯对曰:悉乎哉问也。请遂言之! 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 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 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 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 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 脾胃者,食廪之官,五味出焉。 大肠者,传道之官,变化出焉。 小肠者,受盛之官,化物出焉。 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三焦者,决渎之官,水道出焉。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气化则能出矣。 凡此十二官者,不得相失也。
大光明云6:37:52
解析:十二脏就是指六脏六腑,即肝心脾肺肾心包; 胆小肠胃大肠膀胱三焦
大光明云6:39:00
相使—庙堂上的官阶的比较。 就是指十二脏相比于王朝官阶这种类比。
大光明云6:40:16
心是君主, 一切的精神意识活动都是由心做出的。
大光明云6:41:19
那么心属于火行,属于宣通; 位置呢,通常在心窝处,即剑突一下,膈以上。
大光明云6:42:31
肺呢,相当于宰相,就是现在的政府总理, 主治节–主一身之气而调节全身的活动。
大光明云6:43:42
肝—主怒,像将军一样威武,大元帅,将军之类的,谋略有此而出。
大光明云6:44:44
将帅之分在此,牙将,裨将,先锋官之类的,讲其勇猛,但谋略差;
大光明云6:44:59
为将军的,既有武功,又有谋略
大光明云6:46:37
胆,中正之官,类似于监察,判定是非,属于决断。
大光明云6:47:19
那么现实生活中,许多人因为胆结石的问题,摘除了胆囊,这个失去决断力没有?
大光明云6:47:27
有影响,但大多没有失去
大光明云6:47:51
为什么? 因为我们中医讲的脏腑,是个系统化的脏腑,
大光明云6:48:43
讲胆,1 器型胆囊;2 胆的络脉,正经,经别,经筋,皮部等等,构成一个系统网络,这个才叫做中医的“胆”
大光明云6:51:59
膻中,维护着心而接受发布君王的命令,是臣使之官。
大光明云6:55:00
膻中穴定位,两乳头之间,女子在第四肋间旁开4寸
大光明云7:06:25

大光明云7:07:14
脾和胃司饮食的受纳和布化,是仓廪之官,农业部部长
大光明云7:07:38
五味的阴阳靠它们的作用而得以消化、吸收和运输
大光明云7:11:17
大肠是传导之官,它能传送食物的糟粕,使其变化为粪便排除体外,清理垃圾的部门
大光明云7:12:24
这个部分都是比喻,经文简单
大光明云7:13:05
就不做过多的解读发挥了
大光明云7:13:09
小肠是受盛之官,它承受胃中 下行的食物而进一步分化清浊。肾,是作强之官,它能够使人发挥强力而产生各种伎巧。 三焦,是决渎之官,它能够通行水道。膀胱是州都之官,蓄藏津液,通过气化作用,方能 排除尿液。以上这十二官,虽有分工,但其作用应该协调而不能相互脱节。所以君主如果 明智顺达,则下属也会安定正常,用这样的道理来养生,就可以使人长寿,终生不会发生 危殆,用来治理天下,就会使国家昌盛繁荣。君主如果不明智顺达,那麽,包括其本身在 内的十二官就都要发生危险,各器官发挥正常作用的途径闭塞不通,形体就要受到严重伤 害。在这种情况下,谈养生续命是不可能的,只会招致灾殃,缩短寿命。同样,以君主之 昏聩不明来治理天下,那政权就危险难保了,千万要警惕再警惕呀!
大光明云7:27:28
原文: 故主明则下安,以此养生则寿,殁世不殆,以为天下则大昌。主不明则十 二官危,使道闭塞而不通,形乃大伤,以此养生则殃,以为天下者,其宗大 危,戒之戒之。 至道在微,变化无穷,孰知其原。 窘乎哉,消者瞿瞿,孰知其要。闵闵之当,孰者为良。 恍惚之数,生于毫厘,毫厘之数,起于度量,千之万之,可以益大,推之 大之,其形乃制。 黄帝曰:善哉,余闻精光之道,大圣之业,而宣明大道,非齐戒择吉日不 敢受也。黄帝乃择吉日良兆,而藏灵兰之室,以传保焉。
大光明云7:30:34
译文: 至深的道理是微渺难测的,其变化也没有穷尽,谁能清楚地知道它的本源!实在是困难得很呀!有学问的人勤勤恳恳地探讨研究,可是谁能知道它的要妙之处!那些道理暗昧难明,就象被遮蔽着,怎能了解到它的精华是什麽!那似有若无的数量,是产生于毫蹻也是起于更小的度量,只不过把它们千万倍地积累扩大,推衍增益,才演变成了形形色色的世界。黄帝说:好啊!我听到了精纯明彻的道理,这真是大圣人建立事业的基础,对于这宣畅明白的宏大理论,如果不专心修省而选择吉祥的日子,把这些著作珍藏在灵台兰室,很快地保存起来,以便流传后世。
大光明云7:31:12
这个地方比较简单,看译文就可以了,不多做解释
大光明云8:03:18
六节脏象论篇第九
大光明云8:03:37
这个篇章是据说是唐代王冰整理的
大光明云8:04:31
有人说黄帝内经本来就没有运气内容,在内经中,一共有7篇,一些人认为这是王冰夹杂的私货,填补到内经中的。
大光明云8:04:52
无论怎么样,了解一下
大光明云8:05:40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以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人以九九制会,计人亦有三百六 十五节,以为天地,久矣。不知其所谓也? 岐伯对曰:昭乎哉问也,请遂言之!夫六六之节,九九制会者,所以正天 之度,气之数也。天度者,所以制日月之行也,气数者,所以纪化生之用也。
大光明云8:06:55
六六之节,以成一岁–一年的意思。 六个甲子周期,成为360日,接近一年。
大光明云8:07:13
一个甲子周期60天。
大光明云8:07:43

大光明云8:08:26
六十甲子本来是用于纪年的,即六十甲子年
大光明云8:08:59
我们看看以前的朝代有,乙丑年,乙丑条约就是那年签订的,庚午年扥
大光明云8:09:46
那么这里是以甲子周期来算日,为60日,六个成为360天
大光明云8:14:15
这个地方的解释处于黄元御内经讲解;
大光明云8:14:23
我们在看看张景岳的讲法
大光明云8:14:49
天有上下四方,是为六合,地有正隅中外,是为九宫,此乾坤合一之大数也,凡寰中物理,莫不由之。故节以六六而成岁,人因九九以制会。且人有三百六十五节,正以合天之度数,复有九岁以应地之九野,此其所以为天地人也。六六九九,
大光明云8:18:20

大光明云9:00:39
六合是方位,九宫则根据方位定时间,形成了时空相应
大光明云9:03:01

大光明云9:03:49
这是北极星与北斗七星的方位变化,来定日期形成了年365日
大光明云9:08:36
地有正隅,这个隅字就是代表九宫图的那四个角。
大光明云9:09:00
这样对于地来讲为了与洛书的九宫图对应,划分为九州
大光明云9:09:15
而人有九窍则可以直接衔接上
大光明云9:10:38
这样参照比较二位的讲解,综合到一起,比较全面了
大光明云9:13:44
人有三百六十五节,这个地方很有争议
大光明云9:13:57
有的人翻译的是人有365块骨头。
大光明云9:14:35
有的人认为这个“节”指的是节点,所以应该翻译成365个穴位
大光明云9:15:20
显然现代解剖,我们知道人有206块骨头
大光明云9:17:52
六,九之数用来定量天运转之量度, 气运的变化。 天度,是计算日月行程的。气数,是标志万物化生之用的
2018-06-01
大光明云6:12:56
原文: 天为阳,地为阴;日为阳,月为阴;行有分纪,周有道理。日行一度,月 行十三度而有奇焉。故大小月三百六十五日而成岁,积气余而盈闰矣。 立端于始,表正于中,推余于终,而天度毕矣。
大光明云6:14:03
译文:天 属阳,地属阴,日属阳,月属阴。它们的运行有一定的部位和秩序,其环周也有一定的道 路。每一昼夜,日行一度,月行十三度有余,所以大月、小月和起来三百六十五天成一 年,由于月份的不足,节气有盈余,于是产生了闰月。确定了岁首冬至并以此为开始,用 圭表的日影以推正中气的时间,随着日月的运行而推算节气的盈余,直到岁尾,整个天度 的变化就可以完全计算出来了。
大光明云6:14:55
这是一大块内容,涉及到古代天文测定等学问,
大光明云6:15:51
我们以前说过,古人的观测的图形相当于你站在鸡蛋蛋黄上,观察外围的太空,这样即使是恒星太阳也在运动
大光明云6:16:09
周围的恒星,星团形成一种视运动。
大光明云6:19:51
那么人眼所看到的太阳的视运动就是黄道
大光明云6:22:21
那么赤道就是地球自转的最长的圆周线
大光明云6:24:09
就是球体在自转时凸起的最大直径范围
大光明云6:25:21
这样黄道,赤道的转动就会产生一定的偏差,其交角为23.4度
大光明云6:26:01
这些都是古代天文学的知识
大光明云6:26:29
按理来讲,这是中医之本, 有的讲严重的话叫做 “不明天文无以成医”
大光明云6:27:05
这套东西,以后应该好好地整理,放入到中医基础教材中
大光明云6:27:37
这个部分在类经, 黄元御医学全书都有
大光明云6:28:04
可惜的是,他们没有具体的插图讲解,读起来十分困难
大光明云6:28:32
这个地方就这么多
大光明云6:29:58
原文: 帝曰:余已闻天度矣。愿闻气数,何以合之? 岐伯曰:天以六六为节,地以九九制会,天有十日,日六竟而周甲,甲六 覆而终岁,三百六十日法也。 夫自古通天者,生之本,本于阴阳。其气九州九窍,皆通乎天气。 故其生五,其气三。 三而成天,三而成地,三而成人,三而三之,合则为九。九分为九野,九 野为九脏;故形脏四,神脏五,合为九脏以应之也。 帝曰:余已闻六六九九之会也,夫子言积气盈阔,愿闻何谓气?请夫子发 蒙解惑焉。
大光明云7:52:20
这个66之法,前面已经说了,六十甲子乘6, 成360日
大光明云7:55:48
五行之数即五行之生数,即水一、火二、木三、金四、土五,也叫“小衍”之数(“五”)。五行生数中的阳数一、三、五之和为九,“洛书”数之终亦为九,故九为阳极之数,又称“老阳之数”,即最大的阳数。二、四为阴数,其和为六,故六为阴之极数,又称“老阴之数”。老阴、老阳之数的和为15(9+6),故化为“洛书”数模纵横排列皆为15。
大光明云7:57:12
五行演化三气,三气为三阴,三阳
大光明云7:57:32
这样三阴,三阳演化为,天,地,人
大光明云7:59:13
神五脏:指的是含神的,即藏神,魂,意,魄,精的五脏。
大光明云7:59:51
形脏四—脑髓,骨,脉,胆。
大光明云8:00:20
这样合成九藏以应九州,从这个里看到,这是勉强的搭配
大光明云8:01:43
因为,大肠,小肠,膀胱也都是形
大光明云8:03:02
原文: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 20 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 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 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
大光明云8:03:03
原文: 岐伯曰:此上帝所秘,先师传之也。 帝曰:请遂闻之。 岐伯曰:五日谓之候,三候谓之气,六气谓之时,四时谓之岁,而各从其 20 主治焉。五运相袭而皆治之,终期之日,周而复始,时立气布,如环无端,候 亦同法。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 帝曰:五运之始,如环无端,其太过不及如何? 岐伯曰:五气更立,各有所胜,盛虚之变,此其常也。 帝曰:平气何如? 岐伯曰,无过者也。 帝曰:太过不及奈何? 岐伯曰:在经有也。 帝曰:何谓所胜?
大光明云8:09:43

大光明云8:15:53
而各从其 20 主治焉—没有20,去掉
大光明云8:16:40
故曰不知年之所加,气之盛衰,虚实之所起,不可以为工矣—这就是内经的话,当医生应该懂得天文
大光明云8:18:19
年岁有阴阳,气运有盛衰,进而影响人体的气机,此即天人感应
大光明云9:45:03
原文: 岐伯曰:春胜长夏,长夏胜冬,冬胜夏,夏胜秋,秋胜春,所谓得五行时 之胜,各以气命其脏。 帝曰:何以知其胜? 岐伯曰:求其至也,皆归始春,未至而至,此谓太过,则薄所不胜,而乘 所胜也。命曰气淫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至而不至,此谓不及,则所胜 妄行,而所生受病,所不胜薄之也,命曰气迫。所谓求其至者,气至之时也。 谨候其时,气可与期,失时反候,五治不分,邪僻内生,工不能禁也。
大光明云9:46:23
解析: 前面的那五个胜,就是五行的生克的“克”,很简单,不解释了。
大光明云9:48:43
岐伯说:首先要推求气候到来的时间,一般从立春开始向下推算。如果时令未到而气候先期来过,称为太过,某气太过就会侵侮所不胜之气,欺凌其所胜之气,这就叫做气淫;
大光明云9:50:01
以立春为例
大光明云9:51:10
什么叫气候先期,立春这个节气15天,那么后面的清明,谷雨等先到,导致春季的季节的升发力骤然加强
大光明云9:51:23
这样,从五行上看
大光明云9:53:09

大光明云9:54:08
春的气机力道强,那么秋克春的力量就弱,反过来就会被春来反克,称之为“侮”
大光明云9:54:43
那么春克(胜)长夏,就会变成了“过克”–称之为“乘”
大光明云9:55:27
因此:侮—就是反克的意思; 乘—就是过克,就是欺人太甚的意思。
大光明云9:57:50
薄其所不胜—–即削弱克自己的力量,春所不胜的是秋,秋胜春,所以这个地方如果春太过,那么就可以削弱秋的力量。
大光明云10:01:05
那么这个相乘,相侮的特征就叫做“气淫”
大光明云10:03:10
这样的时节导致邪气于内产生,即使是有能力的医生也不能禁止,这是天气使然; 季节气候应该到而不到的叫做“不及”; 未到的先到叫做“太过”
大光明云10:04:17
那么不及就是自身弱,因此所克的,就克制不了;比如说秋金气候该到未到,那么对于春木的克制就不足
大光明云10:04:32
当春季来临的时候,导致春季的升发过度
大光明云10:06:18
秋金季节不到,转为冬季的时候,秋冬为子母关系,因此会引发冬季因封藏不足而得病。
大光明云10:07:22
那么不胜的气呢,就是夏季,秋金弱,则克它的夏就会肆意妄为,而加剧欺凌,这个叫做“气迫”
大光明云10:08:59
所以反常气候的出现,不在其所克制的某气当旺之时令,病就轻微,若恰在其所克制的某气当旺之时令发病,则病深重。
大光明云10:09:53
原文: 帝曰:有不袭乎? 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 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 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 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 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 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 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 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大光明云10:09:54
原文: 帝曰:有不袭乎? 岐伯曰:苍天之气,不得无常也。气之不袭是谓非常,非常则变矣。 帝曰:非常而变奈何? 岐伯曰:变至则病,所胜则微,所不胜则甚。因而重感于邪则死矣,故非 其时则微,当其时则甚也。 帝曰:善。余闻气合而有形,因变以正名。天地之运,阴阳之化,其于万 物孰少孰多,可得闻乎? 岐伯曰:悉哉问也,天至广,不可度,地至大,不可量。大神灵问,请陈 其方。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草生五味,五味之美不可胜极,嗜欲 不同,各有所通。天食人以五气,地食人以五味。五气入鼻,藏于心肺,上使 五色修明,音声能彰;五味入口,藏于肠胃,味有所藏,以养五气,气和而 生,津液相成,神乃自生。
大光明云10:11:24
解析:有不袭乎,袭—抄袭,翻译为有没有按着五行规律运作的吗?
大光明云10:12:35
苍天–天地间的气运不可以没有秩序; 如果气运失去了规律性,那么这是反常的现象。
大光明云10:15:58
黄帝问,反常之后会怎么样? 岐伯:就会得病, 如果本气旺,比如说春季,季节旺,在这个季节的人得病就比较微弱; 那么如果春季的应季,却仍然多寒,升发气不足,这是当季却气不足,则病重,易死。
大光明云10:17:39
气合而有形—-天地之气和谐而产生了万物的形体
大光明云10:19:26
又由于天地之气的运动变化而产生了万物形体,由于之间的差异而具备了不同的名称。 那么这天地的气运,阴阳变化对于万物的生长来讲,哪个多,哪个少呢?
大光明云10:20:32
草生五色,五色之变,不可胜视,—-不可胜视—-指的是数不过来的意思
大光明云10:22:02
天供给人们以五味。五味由鼻吸入,贮藏于心肺,其气上升,使面部五色明润,声音洪亮。五味入于口中,贮藏于肠胃,经消化吸收,五味精微内注五脏以养五脏之气,脏气和谐而保有生化机能,津液随之生成,神气也就在此基础上自然产生了。
大光明云10:23:25
这里的五味精微注入五脏说明的是水谷精微,入五脏以补五脏气。
大光明云10:28:48
原文: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 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 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 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 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 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 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 死矣。
大光明云10:28:49
原文:
帝曰:脏象何如? 岐伯曰:心者,生之本,神之变也;其华在面,其充在血脉,为阳中之太 阳,通于夏气。 肺者,气之本,魄之处也;其华在毛,其充在皮,为阳中之太阴,通于秋 气。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少 阴,通于冬气。 肝者,罢极之本,魂之居也;其华在爪,其充在筋,以生血气,其味酸, 其色苍,此为阳中之少阳,通于春气。 脾、胃、大肠、小肠、三焦、膀胱者,仓廪之本,营之居也,名曰器,能 化糟粕,转味而入出者也,其华在唇四白,其充在肌,其味甘,其色黄,此至 阴之类,通于土气。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也。 故人迎一盛病在少阳、二盛病在太阳、三盛病在阳明、四盛已上为格阳。 寸口一盛病在厥阴、二盛病在少阴、三盛病在太阴、四盛已上为关阴。 人迎与寸口俱盛四倍以上为关格。关格之脉,赢不能极于天地之精气,则 死矣。
大光明云10:29:49
这段是气之多少,阴阳变化的五脏的分配
大光明云11:06:29

大光明云11:07:28
这个表解释了,太阳,太阴,少阴,少阳的含义
大光明云11:07:44
其中太阳为南方,地上的热气最大;
大光明云11:07:49
阳气最多
大光明云11:09:33
少阳初春,阳气刚刚升于地面,
大光明云11:10:13
太阴—为夏季转秋季的阳气初降,恰恰是阴气出省的时候
大光明云11:10:34
少阴—地面阳气全部降至地下,阳气最少
大光明云11:10:41
这样来理解
大光明云11:12:39
不要从字面去理解,太,少, 就把它当成 X,Y
大光明云11:12:48
然后看它所表达的意思
大光明云11:27:41
凡十一脏取决于胆, 这个取决当必须有
大光明云11:27:56
十一脏的气血运动,必须有胆的参与
大光明云11:40:16

大光明云11:41:11
这个表表达的是,把人迎脉当做南方所指,南方脉强,说明气上的多
大光明云11:44:17
初上一倍为春,所以病在少阳; 次上病在太阳,但比较上面的表,太阳表达的是心脏;而后续的太阳归类到了膀胱经上,大家应该注意。
大光明云11:44:24
次上病在阳明,
大光明云11:45:07
这个地方把阳明胃经又按上了,说明阳明经的气血两旺,强于太阳经,你的脑海中,要有这个印象。
大光明云11:46:21
寸口表达的是下沉过程,一盛,厥阴肝经;二盛少阴—-上面的另一张表少阴是低于太阴的,这个表二者换位了
大光明云11:46:40
所以,你可以看到,这个衡量的标准不定,不是固定的
大光明云11:47:21
所以学内经,学其思想,并不表示它是绝对真理。
大光明云11:47:30
有人据此说,错误百出
大光明云11:48:02
我们不管那个,说其正确,错误,最起码你得学一遍才行
大光明云11:55:43
这里的格阳就是阳气太过于上,不能下来
大光明云11:56:29
关阴—则代表阳气下陷过甚,阴太盛。
大光明云11:57:48
阳升降,阴降升—-二者协调统一,今上阳不降于下,下阴不升于上,不能形成循环,因此叫做关格。
大光明云11:58:29
所以主死
大光明云11:58:32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灵兰秘典论、六节脏象论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