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24
大光明云 05:26:30
今天继续学习中药
大光明云 05:28:03
细辛
为马兜铃科植物北细辛 Asarum heterotropoides Fr. Schmidt var. mandshuricum (Maxim.) Kitag.、汉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 var. seoulense Nakai 或华细辛 Asarum sieboldii Miq. 的全草。前二种习称“辽细辛”,主产于辽宁、吉林、黑龙江等地;后一种主产于陕西、四川、湖南等地。
【性味归经】 辛,温。归心、肺、肾经。
大光明云 05:30:16
治疗阳虚外感风寒
大光明云 05:30:24
即所谓的少阴证
大光明云 05:31:38
细辛的辛味较重,它可以入里搜刮寒邪,所以寒邪重的病,顽固性的风寒湿性的关节痹痛,都可以用这个来治疗
大光明云 05:32:25
细辛入肺经的作用是温肺化痰
大光明云 05:32:47
就是说上焦的寒痰郁滞,都可以用细辛来化去
大光明云 05:33:17
说它入心经也是治疗痰湿扰心一类的病症
大光明云 05:33:37
对于寒湿的胸痹
大光明云 05:34:13
扰心则可以发生惊悸,脉跳不匀,睡眠受到影响
大光明云 05:35:00
总之细辛是一个比较重要的药物,但凡是效果比较显著的,你用错了,副作用也比较大
大光明云 05:35:21
现代药理分析,细辛具有加快心速,升高血压的作用
大光明云 05:35:42
而且细辛有毒,其毒素主要是黄樟醚,
大光明云 05:35:59
所谓的辛不过钱的说法是指散剂
大光明云 05:36:29
在100度的煎煮下,黄樟醚大多可以分解消失
大光明云 05:37:04
另细辛的毒素主要在叶部,所以用细辛大多用根,要除去叶子buff
大光明云 05:37:10
部分
大光明云 05:40:22
紫苏叶:性温味辛。归肺经、脾经。【功效与作用】解表散寒,行气和胃。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温解表药。
【临床应用】内服:煎汤,5~10克。外用:适量,捣敷、研末掺或煎汤洗。用于风寒感冒,咳嗽呕恶,妊娠呕吐,鱼蟹中毒。
大光明云 05:41:20
紫苏辛温解表的功能,只能作为辅助用药,不可做主药。
大光明云 05:41:46
我把它拿出来的原因是因为它有解鱼虾毒的作用
大光明云 05:42:34
解毒的作用有祛痰,抗凝血的作用
大光明云 05:43:30
虾蟹的壳质生物吃入最容易形成腺嘌呤的堆积,产生痛风
大光明云 05:44:16
而且鱼虾性寒,往往导致下腹寒凝,身体的上部产生浮火,导致上热下寒
大光明云 05:45:01
所以,凡是吃海鲜餐的,餐后应该喝生姜苏叶茶,有较好的解毒作用。
大光明云 05:45:34
另 虾蟹+西红柿—容易生结石
大光明云 05:46:47
如若不信的话,你可以用蟹汁和西红柿汁混到一起,你很快就会看到板结,吃到你身体里也一样会板结,加重消化的难度。
大光明云 05:49:44
藁本
【药用】本品为伞形科植物藁本的根茎及根。
【性味与归经】辛,温。入膀胱经。
【功效】祛风散寒止痛。
大光明云 05:50:16
藁本主辛温要主治后脑头痛
大光明云 05:51:11
尤其是后脖子厚厚的,摸起来发凉,寒邪紧固大椎,引发的经气运行不畅而引发后脑,乃至颠顶头痛
大光明云 05:51:30
可与藁本,柴葛根合用。
大光明云 05:51:47
但后颠顶头痛的,如果不是寒邪引发的,不能使用。
大光明云 05:52:00
用量10-15克
大光明云 05:52:46
辛温类解表药我们就说这么多
大光明云 05:53:17
下面我们说,辛凉类的解表药
大光明云 05:53:46
发散风热药
发散风热药,性味多为辛凉,发汗作用较为缓和,适用于外感风热初起,发热恶寒,而以口渴,有汗或无汗,咽喉肿痛,舌苔薄白而干或薄黄,脉浮数等热象比较突出的表症。至于风热所致的咳嗽与麻疹不透,或疮疡初起具有表症者,也可选用。
大光明云 05:54:30
薄荷
【药用】本品为唇形科植物薄荷的茎叶。
【性味与归经】辛,凉。入肺、肝经。
【功效】疏散风热,清利咽喉,透疹。
【临床应用】1.用于感冒风热、温病初起有表症者。
大光明云 05:55:16
2.用于咽喉红肿疼痛
薄荷清利咽喉作用显着,主要用于风热咽痛,兼有疏散风热作用,常配合牛蒡子、马勃、甘草等应用。也可研末吹喉,治咽喉红肿热痛病症。
3.用于麻疹透发不畅
薄荷有透发作用,能助麻疹透发,可配合荆芥、牛蒡子、蝉衣等同用。
大光明云 05:55:57
薄荷看似小药,但却非常重要的要药
大光明云 05:57:02
其入肺经,解风热感冒,就是它的辛凉味非常的强,疏散风热速度快
大光明云 05:57:50
一般来讲外感风热证,往往消耗津液,所以在用薄荷的同时+补肺阴的要作为常态
大光明云 05:58:36
薄荷+北沙参,百合之类,牛蒡子的,一方面清风热,一方面补肺阴是一个很好的搭配
大光明云 05:59:59
薄荷入肝经,我们说皮肤的疹与血热毒有关系,肝主血,从这个角度讲,可以透疹发表
大光明云 06:01:02
另外,薄荷入肝经,可以解决肝气郁滞生热的一些列的症状,易怒,心烦(扰心),许多的情志问题都可以解决
大光明云 06:01:25
逍遥散的主要解决情志用药就是这个薄荷
大光明云 06:01:48
临床上常以,薄荷+郁金作为一个治疗情志方面的组合
大光明云 06:02:15
用药量10克,但煎煮的时候,易后放。
大光明云 06:03:06
牛蒡子
【药用】本品为菊科植物牛蒡的成熟果实。
【性味与归经】辛、苦,寒。入肺、胃经。
【功效】疏散风热,祛痰止咳,清热解毒。
大光明云 06:04:07
此药归经应该改成,入肺,大肠经
大光明云 06:04:57
为其辛寒,可疏散风热, 亦可如薄荷办的透疹散风热。
大光明云 06:05:27
为其味苦,故有祛热痰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05:56
为其苦而籽状,具有润肠通便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07:01
由于这种作用,你要知道,如果是风热稀肺的感冒,兼大便不通的,牛蒡子你是必用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07:30
我们说,有外感的时候是“忌用”下法的
大光明云 06:08:09
牛蒡子,上可疏散风热以解表,下可滑肠以通便,具有双向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08:43
不似薄荷,专门的轻清而上透
大光明云 06:09:05
用量5-15克
大光明云 06:09:47
那么牛蒡子的这个特点,显然对于上有风热, 下有脾虚泄泻的症状是严禁使用的
大光明云 06:10:50
凡药有其适用的症状,不是说,风热侵袭,把辛凉解表的要堆上就行了,要精细。
大光明云 06:11:40
柴胡
为伞形科植物柴胡Bupleurum chinense DC. 或狭叶柴胡 Bupleurum scorzonerifolium Willd. 的根或全草。前者习称“北柴胡”,主产于河北、辽宁、黑龙江、吉林、陕西等地;后者习称“南柴胡”,主产于湖北、四川、江苏等地。
【性味归经】 微苦、微辛,微寒。归肝、胆、脾、胃、三焦经。
【功效主治】
⒈ 疏散风热 用治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咽痛、口干、脉浮数等,常与葛根、黄芩、升麻等同用。
⒉ 和解表里 用治邪入少阳的半表半里证。症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口苦、咽干、目眩等,常与法半夏、黄芩等同用。
⒊ 疏肝解郁 用治肝气郁结。症见胸胁胀痛、妇女乳胁胀满、月经不调等,常与白芍、当归等同用。
⒋ 升阳举陷 用治气虚下陷的久泻、脱肛、阴挺等,常与升麻、黄芪同用。
大光明云 06:13:35
柴胡的辛,微寒具有疏散风热的作用,但不是主主药
大光明云 06:14:20
柴胡的药气是上行的药
大光明云 06:14:42
有人说自左而上, 我看是偏左而上,不表示右侧不上
大光明云 06:14:59
因为肝经两条,你不能说不走另外一条
大光明云 06:16:32
此第二条说和解表里, 是有问题的,应该说,它协同参,半夏,具有调和中焦的升降的功能,称之为和解
大光明云 06:17:09
柴胡,为其微寒,故清少阳热的时候, 当协同黄芩
大光明云 06:18:57
为其上行,故一切的脱证,脱肛,子宫下垂,脏器下垂,大气下陷等,柴胡是必用之药,几乎不可替代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20:11
为其强烈的助升的作用,所以对于胃气上逆的呕恶,肝气上逆的头胀痛,肝阳上亢证等,忌用。
大光明云 06:20:46
我们说的忌用,一般从单药的药性来讲的
大光明云 06:21:08
如果整体的药方,你变更人的整体气机那要另外考虑
大光明云 06:21:38
比如说柴胡3克,赭石30克,这种搭配, 基本山就不会引发胃气上逆了。
大光明云 06:22:34
柴胡与薄荷比,薄荷清而透; 柴胡升而稍散;二者虽然同归为辛凉解表药,但作用不同
大光明云 06:23:30
有朋友问我,素有高血压,又有肝郁怎么办, 我说你可以用薄荷替代柴胡么
大光明云 06:24:23
因为它的透的作用,易引发隐汗出,汗出则提壶,压力必然减小,怎么会助升高血压呢
大光明云 06:25:17
况且如果是肝阳上亢性的高血压,你应该直折它的上亢趋势才对
大光明云 06:25:34
在直折的基础上, 放点薄荷是没问题的
大光明云 06:25:41
但你要是用上柴胡就是问题
大光明云 06:26:19
葛根
为豆科植物野葛 Pueraria lobata (Willd.) Ohwi 或甘葛藤 Pueraria thomsonii Benth. 的根。葛根主产于四川、重庆、浙江、河南、湖南等地;甘葛藤习称“粉葛”,主产于广东、广西等地。
【性味归经】 甘、辛,凉。归脾、胃经。
【功效主治】
⒈ 发表解肌 用治外感表证。症见发热头痛、项背强,属风寒者,常与麻黄、桂枝同用;属风热者,常与柴胡、黄芩等配伍。
⒉ 生津止渴 用治热病口渴或消渴,可单用或与天花粉、麦冬等同用。
⒊ 透发麻疹 用治麻疹初起或疹出不畅,常与升麻、白芍等配伍。
⒋ 升阳止泻 用治脾虚泄泻,常与党参、白术等配伍;湿热泻痢,常与黄芩、黄连等同用。
大光明云 06:27:02
葛根—古代用的是,柴葛根,现代多数用的是粉葛根
大光明云 06:27:38
柴葛根有辛的作用;粉葛根为其味酸,辛散不足。
大光明云 06:28:19
葛根的一大特征就是解肌—对于肌肉痉挛的症状,治疗较好。
大光明云 06:29:16
古代治疗所谓的“痉证”葛根是必用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29:41
后背强直,脖子发硬,腿抽筋等
大光明云 06:30:20
具有引血入肌肉,四肢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30:36
脾主四肢,故说葛根入脾经
大光明云 06:31:16
粉葛根生津止渴,柴葛根不足。
大光明云 06:31:48
透疹发表, 升阳止泻,均为柴葛根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32:53
因为柴葛根有引血入肌的功能,所以有人说柴葛根有“竭阴之弊”
大光明云 06:33:28
就是说, 肌肉够了,而胃阴则不足了,这是一家说法
大光明云 06:34:08
菊花
为菊科植物菊 Chrysanthemum morifolium Ramat. 的头状花序。因产地、花色、加工方法不同,分为白菊花、黄菊花、野菊花。前二者为栽培品,主产于浙江、安徽、河南、四川等地。后者各地均产。
【性味归经】 辛、甘、微苦,微寒。归肺、肝经。
【功效主治】
⒈ 疏散风热 用治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恶寒、头痛等,常与桑叶、连翘、薄荷等同用。肝经风热所致目赤肿痛,常与黄芩、白蒺藜、木贼等同用。
⒉ 平肝明目 用治肝阳上亢之头痛眩晕,常与石决明、钩藤、白芍等同用;肝肾阴虚所致目暗不明、视物昏花,常配枸杞子、熟地黄、山茱萸配伍。
⒊ 清热解毒 用治疔疮痈疽,常与蒲公英、金银花等同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0g。
大光明云 06:35:19
辛凉解表药大多入肺经为第一
大光明云 06:35:37
菊花的疏散风热的功能,是入肺经的体现
大光明云 06:36:31
但其入肝经,性浮而散,当然是治疗肝目的重要药物
大光明云 06:36:53
平肝明目:为什么上散的菊花能够平肝呢
大光明云 06:37:31
肝阳上亢,本不易用上散的药,已经上升了,岂能再上散呢
大光明云 06:37:44
原因在于,它的上“透”在于
大光明云 06:38:05
从上而透出,减低压力,这点叫做平肝
大光明云 06:38:26
柴胡呢,尽管上,而不透,所以没人说柴胡具有平肝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38:55
上行药治疗肝阳上亢在于它的透
大光明云 06:39:21
所以我们知道,治疗肝阳上亢有镇降法,也有透法。
大光明云 06:39:49
桑叶
为桑科植物桑 Morus alba L.的经霜树叶。全国各地均产,但南方产量为多。
【性味归经】 苦、甘,寒。归肝、肺经。
【功效主治】
⒈ 疏散风热 用治外感风热表证。症见发热头痛、汗出恶风、咳嗽咽痛等症,常与金银花、薄荷、连翘等配伍。
⒉ 清肺润肺 用治燥热伤肺所致干咳痰少、咽痛口渴,常与苦杏仁、沙参、贝母等配伍;若痰中带血,常与桑白皮、牡丹皮、地骨皮、川贝母等同用。
⒊ 清肝明目 用治肝经风热证。症见目赤肿痛、多眵等,常与菊花、决明子等配伍。肝阴不足所致视物昏花,可与黑芝麻炼蜜为丸服用。
【用法用量】 煎服,6—12g。单味洗眼可用至30—120g。
大光明云 06:40:33
桑树一身都是宝
大光明云 06:40:57
桑叶是清散透类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42:42
所以在性味归经上,并没有写上辛味,是因为它吃起来确实没有辛凉的味道,那么识什么引发的疏散风热呢
大光明云 06:42:53
因为它的型所引发的
大光明云 06:43:37
它的伞状的外形,又属于植物的叶部,叶部的作用,常透出而交换
大光明云 06:43:58
所以我们讲植物的根茎叶部的时候
大光明云 06:44:03
叶部常透;
大光明云 06:44:51
少数的植物的叶部,比如说,盐碱地产的旋覆花,不是透,而是降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45:18
这是药物之“异能”,如同人类,动物一样,总有些特别的。
大光明云 06:46:08
桑叶的润肺功能,也不是那么强, 你看上面的组方,他说用沙参,贝母配合, 没有这个怎么润肺
大光明云 06:46:59
所谓的药物的“辛润”的作用,是因为辛是的气机流动,津液伴随着流动的作用,而起润泽的作用,并非是辛的结果是往里加水了。
大光明云 06:50:13
升麻: 【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微甘。归肺经、脾经、胃经、大肠经。
【功效与作用】发表透疹、清热解毒、升举阳气。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3~9克,水煎服;或入丸、散。用治风热头痛、齿痛、口疮、咽喉肿痛、麻疹不透、阳毒发斑、脱肛、子宫脱垂等。
大光明云 06:51:48
升麻给划分到辛凉解表药中,临床上,很少有人用它治疗辛温外感了
大光明云 06:52:02
因为它的升阳作用太重
大光明云 06:52:37
往往用在下垂的病症为多。
大光明云 06:52:55
另外的麻疹不透的问题,是因为内托力不够
大光明云 06:53:44
不仅麻疹,你看到任何的皮肤病, 如果它的表面是塌陷的,都应用升麻,同时还应大量的使用黄芪
大光明云 06:54:02
这二者都有外托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54:12
当然升麻更趋于表
大光明云 06:54:34
有人说升脉升阳明之气,自右而上,
大光明云 06:55:29
阳明经我们都知道,起于眼下的承泣穴,下行到脚趾,且胃气通降而下行,说升脉升阳明之气,不合道理
大光明云 06:57:25
所以这种药的特点,你应该知道,它是主升的,对于上焦寸脉虚的,它的升提作用会有很好的帮助, 至于治疗风热头痛,咽喉痛等,它不是主药。
大光明云 06:59:52
【中药名】蔓荆子 manjingzi
【别名】荆子、蔓荆实、蔓青子、万荆子。【性味归经】性微寒,味辛、苦。归膀胱经、肝经、胃经。
【功效与作用】疏散风热、清利头目。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5~9克,煎服。用治风热感冒头痛、齿龈肿痛、目赤多泪、目暗不明、头晕目眩。
大光明云 07:00:25
我们说后脑的风寒痛,用羌活,藁本。
大光明云 07:00:54
那么后脑的风热型痛呢
大光明云 07:01:39
外感风热侵袭,卫气被郁,也可以引发后头痛,当然这个痛以头热,肌肉紧张为主,
大光明云 07:01:51
这个时候,用的就是这个蔓荆子+葛根
大光明云 07:02:04
用量在20克以上,少了不起作用
大光明云 07:02:39
至于其他的辛温解表,治疗肺系的感冒症状,不是主药。
大光明云 07:03:20
为其入肝经,所以肝经热的颠顶痛,也可以治疗。
大光明云 07:03:51
当然对于目系的热病,也可以治疗。
大光明云 07:05:22
蝉蜕 chantui
【别名】蝉退、蝉衣、蝉壳、枯蝉、知了皮。性寒,味甘。归肺经、肝经。
【功效与作用】散风除热、利咽透疹、解痉、退翳。属解表药下属分类的辛凉解表药。
【临床应用】用量3~6克;内服煎汤或入丸、散;外用适量。煎水洗或研末敷。用治风热感冒、咽痛、音哑、麻疹不透、风疹瘙痒、目赤翳障、惊风抽搐、破伤风。
大光明云 07:06:35
这个药主药是用于治疗风疹不出,具有透疹的作用,从表而散出,还有白内障视物不清的病症
大光明云 07:06:55
前面我们说升麻,黄芪的透疹是内托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07:09
这里的蝉蜕的透疹是开表透疹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07:56
这个喑哑也有不开的问题,蝉蜕治疗喑哑,从开透的角度来看的
大光明云 07:08:16
这是这个药的主要的用处。
大光明云 07:08:53
至于风热外感,无喑哑症,无疹不出的,很少用它。
大光明云 07:09:17
解表药,我们讲到这里。
大光明云 07:32:10
这个地方慢些讲,以后会越积累越多,看你能不能在尝药的基础上,把它们记住,记不住无法当医生。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