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五

2017-09-15

大光明云07:20:34
今天继续学习中医学
大光明云07:20:51
如果诊所忙,有的时候会晚些
大光明云07:21:07
[附] 心包络
心包络,简称心包,又称“膻中”,是心脏外面的包膜,具有保护心脏的作用。心居包络之中,包络在心之外,所以《内经》比之为心之宫城,如《灵枢·胀论》说“膻中者,心主之宫城也。”在经络学说中,手厥阴经属于心包络,与手少阳三焦经相为表里,故心包络亦称为脏。在藏象学说中,认为心包络是心之外围,有保护心脏的作用,故当外邪侵犯心脏时,首先使心包络受病。故心包有“代心受邪”之功用。因而,在温病学说中,将外感热病中出现的神昏、谵语等症,称为“热入心包”。
大光明云07:21:31
我们说中医的基础理论是基于阴阳五行的
大光明云07:22:03
而阴阳五行是基于天地的变化,引力引发的气,湿,热的变化
大光明云07:22:41
一年可以分十二个月,十月,九月,五季,四季
大光明云07:22:58
有没有六季?有阿
大光明云07:23:34
当阴阳五行对应于复杂的脏腑气机运行的时候,不能全然概括的时候
大光明云07:23:57
就发展新的,对应的理论,以便更好的解释脏腑气机运行的规律
大光明云07:24:07
这就是六经的产生
大光明云07:24:27
脏经为六,腑经为六
大光明云07:25:27
它们依次是,手足太阳经;手足少阳经;手足阳明经;手足太阴经;手足少阴经;手足厥阴经。
大光明云07:26:05
我感觉大家学习这些个太阳,少阳之类的很容易想到易经方面的东西
大光明云07:26:24
但我仍然建议从中医的角度去认识这些东西
大光明云07:26:53
暂时先当作,X y z a b c,这样来看待它们
大光明云07:27:31
按内经讲去学习这些经具体内容,而不是按易经讲的去理解
大光明云07:28:02
太阳经它的循行的部位是人体的后背的这个位置
大光明云07:28:18
大家记得有太阳寒水的讲法是不
大光明云07:29:03
我们在讲东南中西北的时候,身体站立的位置是面南背北,为正位
大光明云07:29:30
那么太阳的升起到下落的过程,正好是西北降下,
大光明云07:29:53
人体的背的方向冲北
大光明云07:30:18
北的寓意是太阳下落,温度下降的含义
大光明云07:30:30
所以太阳寒水就是这个意思
大光明云07:30:47
不是太阳照到后背,那不是寒了,而是温暖了
大光明云07:31:24
所以按六经的分布区域,太阳经覆盖人体的背面
大光明云07:31:32
少阳经覆盖人体的两侧
大光明云07:31:46
阳明经覆盖人体的前部
大光明云07:32:11
太阴经覆盖人体的前部(深于阳明经)
大光明云07:33:10
少阴经在人体前部趋中线,也是深部,比太阴经趋于中线,太阴经距离中线偏于外侧
大光明云07:34:07
厥阴经趋于人体前部中线,与少阴经比较有的更加趋中线,有的偏离行于少阴经之外。
大光明云07:34:27
整体的去看经络图,也是这种排列走向
大光明云07:36:46
放上几张正经图
大光明云07:36:49
大家看看

大光明云07:37:04
这个就是足太阳膀胱经
大光明云07:37:18
你会看到覆盖面是后部
大光明云07:37:41
手太阳小肠经呢
大光明云07:37:49

大光明云07:38:02
它的循行是手臂的后侧
大光明云07:38:25
中医的身体图示的姿势是,手心内扣的
大光明云07:38:36
西医是手心向前

大光明云07:39:17
足厥阴肝经
大光明云07:39:40

大光明云07:40:56
从脚趾开始上行,到达腹部与肚脐平行的那个位置后,进入到身体里面,然后再身体内部上行,到达眼睛的后面,控制眼睛后面的那六块肌肉,
大光明云07:41:12
治疗眼病与肝密切联系就是这个原因
大光明云07:41:29
手厥阴心包经呢
大光明云07:43:58

大光明云07:44:54
尽管那个地方有心,但它外面包上了一个膜
大光明云07:44:58
这个就是心包
大光明云07:45:26
古代的时候,认为心是君主之官,国王,轻易的不能受病
大光明云07:46:37
外邪或者疾病的发展干扰心的时候,心包先受病,心包的这层防护被攻破后,心这个本体才受病
大光明云07:46:50
心体受病的,过去叫作“真心病”
大光明云07:47:28
类似于现代西医发现的先天性的心脏病,二尖瓣膜狭窄或不全的,
大光明云07:47:35
这类归属到真心病的范围
大光明云07:48:23
心包病在四大经典的温病条辨中有讲到
大光明云07:49:25
卫气营血辨证的血分辨证,称之为热入心包,引发的谵狂等病症。
大光明云07:51:09
我们以六版中医学教材为底版,补充些知识,只要你认真地学习记录这些东西,以后你学习其他经典的时候,会有似曾相识的感觉,到时就会学的容易,连贯。
大光明云07:51:21
我觉得这是最好的学习方式
大光明云07:51:38
如果说简单的,那么我每天直接贴文就是了,
大光明云07:52:34
(二)肺
肺位于胸腔,居横膈之上,肺分为左、右肺,左肺有二叶,右肺有三叶,在人体脏腑中位置最高,故称肺为华盖。因肺叶娇嫩,不耐寒热,易被邪侵,故又称“娇脏”。肺为魄之处,气之主,在五行属金。手太阴肺经与手阳明大肠经相互络属于肺与大肠,故肺与大肠相为表里。
大光明云07:53:06
因为前面做过铺垫,所以肺五行属金,就不必谈了
大光明云07:53:41
肺与大肠相表里也不必细说,因为前面的心与小肠相表里已经讲解了
大光明云07:53:49
这里我们放张图就可以了
大光明云07:55:35

大光明云07:55:49
这是教科书上的肺的络脉
大光明云07:59:10

大光明云07:59:32
这是全面的肺络脉图
大光明云08:01:07
看右手从肺脉的络穴列缺穴,下行;左手的上面从肺脉的列缺穴下行到大肠经的合谷穴。
大光明云08:01:31
肺与大肠相表里,从穴位来讲的连接就是列缺—合谷
大光明云08:02:04
肺经的本经呢,请看下面的这个图
大光明云08:02:14

大光明云08:03:13
从中焦开始下探连接大肠,再返回上行到肺,然后左右分支下行
大光明云08:03:22
这里面也有肺与大肠的关系
大光明云08:03:39
所以所谓的相表里有两方面的内容
大光明云08:04:00
1 经络的内部的循行沟通了脏腑之间的连接
大光明云08:04:33
2 外在的阴阳经之间的“络穴”与“原穴”之间的连接。
大光明云08:05:47
1. 肺的主要生理功能
⑴ 肺主气、司呼吸:肺主气的功能,包括主一身之气和呼吸之气两方面。肺主一身之气,是指肺有主持、调节全身之气的作用。一方面体现在宗气的生成,宗气是由肺吸入的清气与脾胃运化的水谷精气相结合而成,因此呼吸功能健全与否,直接影响宗气的生成,也影响全身之气的生成;另一方面体现在对全身气机的调节,肺有节律的呼吸运动,调节着全身之气的升降出入运动。呼吸是指机体与外界环境进行气体交换的过程。肺主呼吸之气,是指肺是体内外气体交换的场所。通过肺的呼吸,吸入自然界的清气,呼出体内的浊气,实现了体内外气体的交换。通过肺不断的呼浊吸清,吐故纳新,从而保证了人体新陈代谢的正常运行。
肺司呼吸,指肺为人体主司呼吸运动的器官,具有呼吸功能,肺主要是通过其呼吸功能完成主气的作用。肺司呼吸的功能,有赖于肺的宣降运动。呼即宣发,吸即肃降。宣降正常,散纳有度,则呼吸调匀有序;而且只有保持肺与呼吸道的清肃,才能使气道通畅,呼吸自如。若不能保持清肃,则可影响肺司呼吸的功能,导致呼吸不畅,出现咳嗽、气喘等症状。若肺司呼吸功能丧失,清气不能吸入,浊气不能排除,体内外之气不能进行交换,生命也随之而告终。
大光明云08:06:01
这段容易理解,不细说
大光明云08:06:28
⑵ 主宣发和肃降:宣发,是指肺气向上升宣和向外周布散的作用。肃降,是指肺气向下通降和使呼吸道保持洁净的作用。
肺主宣发的生理作用,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通过肺的气化作用,将体内的浊气排出体外;二是由于肺气的向上向外周的扩散运动,将脾转输至肺的水谷精微布散于全身,外达于皮毛,以滋润和濡养脏腑器官、四肢百骸、肌腠皮毛;三是宣发卫气于皮肤肌腠。卫气具有护卫肌表、温养肌腠皮毛,调节腠理之开合的作用,通过肺气向外布散的功能,将卫气散至全身体表,卫气则将代谢后的津液化为汗液,排出体外。若肺气失宣,可出现呼气不利、胸闷、咳喘、鼻塞、无汗、喷嚏等症。
肺主肃降的生理作用,亦有三个方面:一是使肺能充分吸入自然界之清气;二是将肺吸入的清气和脾转输至肺的津液和水谷精微布散全身,并将代谢产物和多余的水液下输于肾和膀胱,变为尿液排出体外;三是肃清肺和呼吸道内的异物,以保持呼吸道的洁净。若肺气失于肃降,可出现呼吸短促或表浅、咳痰、咯血等症。
肺的宣发和肃降作用是相反相成的矛盾运动,它们在生理上相辅相成,在病理上亦相互影响。宣发和肃降是互为前提,有节律地一宣一肃,以维持呼吸均匀和调、气机调畅,实现体内外气体正常交换,促进全身的气、血、津液正常运行。若二者的功能失常,就会发生“肺气失宣”或“肺失肃降”的病理变化,在临床上出现相应的症状。
大光明云08:15:42
我们在讲五行的取象比类的时候,说肺类比于秋,秋主肃降,
大光明云08:16:06
当时我们说脏腑理论要原大于最初的五行的框架
大光明云08:16:28
这里讲的肺的宣发的功能就是这样
大光明云08:17:09
怎么去记忆这个地方呢,肺的呼吸运动,通过鼻子和皮肤的毛孔来进行。
大光明云08:17:27
毛孔由卫气开控制开合
大光明云08:19:11
因此呼出的运动有,1 通过鼻呼出浊气;2 协助脾上送的水谷精微。3 宣发卫气,开毛孔排泄浊气。
大光明云08:19:39
至于把脾上送的精微散布全身,不应该放在这段
大光明云08:19:58
因为这是上行运动,散布全身则属于下行运动
大光明云08:20:49
脾上送的水谷精微是不是全部的于肺吸入的清气混合
大光明云08:21:15
我们说了混合后有三个产生,宗气,营气,卫气
大光明云08:21:56
从现在的西医理论来讲,肺吸入氧气与血液中的二氧化碳交换主要起这个作用。
大光明云08:22:53
而小肠在吸收营养物质的时候,在那个位置化血,乳糜管化脂肪等,把蛋白质直接转化为ATP能量来为人体所用
大光明云08:23:24
所以西医的角度下看,心肺系统的血液交换只是一个作用
大光明云08:24:10
那么我们中医讲的,脾送水谷精微与上,于肺之清气结合,可以以“部分的水谷精微”来考虑
大光明云08:24:49
这样水谷精微的上行,不仅仅与肺吸入的清气汇合,它还有自身的滋养其它脏腑的作用。
大光明云08:32:50
所谓的促进全身的气血运行,一切的脏腑都有这个的功能
大光明云08:34:08
⑶ 通调水道:又称主行水。通,即疏通;调,即调节;水道,是水液运行和排泄的通道。肺通调水道的功能,是指肺的宣发和肃降运动对体内水液的输布、运行和排泄起着疏通和调节的作用。通过肺的宣发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之精中的精微部分向上、向外输布,外达全身皮毛,代谢后以汗的形式由汗孔排泄;通过肺气的肃降作用,将脾气转输至肺的水液和水谷精微中较稠厚部分,向内向下输送到体内各脏腑组织器官,以濡润之,并将机体代谢所产生的废水和剩余的水液下达于肾,经肾和膀胱的气化作用,生成尿液,排出体外。由于肺位于上焦,所以清·唐容川《血证论》说:“肺为水之上源,肺气行则水行。”若肺气失于宣发肃降,可影响肺通调水道的功能,出现水液停滞,酿生痰饮,或水湿泛溢肌肤而成水肿等病变。
大光明云08:34:37
通调水道有两种方式,一个结果
大光明云08:34:49
水道的代谢方式有三种
大光明云08:35:01
1 汗;2 尿;3 便
大光明云08:35:36
肺的宣降作用引发水的上下运动
大光明云08:36:38
宣–引发出汗;降–即吸气运动,伴随着气的沉降,可以协助膀胱的利水
大光明云08:37:19
因为肺居于上焦,所以肺的宣降出了问题,导致的水多居于上焦
大光明云08:37:47
人体的运动是以有规律的升降来体现的
大光明云08:38:13
升而出汗,水才能降—–这是有名的提壶揭盖法
大光明云08:38:33
如果你的壶密闭,不能提起盖,下面的水就倒不出
大光明云08:39:05
所以所谓的降水法,利小便,重镇都是很好的方法
大光明云08:39:29
但你的药中如果+点透汗的药,疗效会更加显著
大光明云08:40:41
肺与大肠相表里,严重的水积,如心积水之类的病, 降水的方法可以通过大便的方法
大光明云08:41:21
葶苈子,莞花,大戟,牵牛等都是这类药
大光明云08:41:49
这类药叫做逐水药。
大光明云08:42:11
峻下逐水药
大光明云08:42:52
所以你看一个人有“湿邪”的病时,确定病位,然后考虑诸多的方法
歌行(1297092263)08:42:57
大光明云08:44:34
⑷ 朝百脉、主治节:肺朝百脉,是指全身的血液通过百脉会聚于肺,经肺的呼吸,进行体内外清浊之气的交换,然后再将富含清气的血液通过百脉输送至全身。肺朝百脉的功能,是肺气的运动在血液运行中的具体体现,说明全身的血和脉虽统属于心,但血液在全身的正常循环运行尚须肺的协助。因此肺朝百脉的作用,是助心行血。临床上治疗血行不畅之疾,除活血、行血之外,常以行气、益气之品。
治节,即治理调节,指肺具有治理调节全身各脏腑组织生理功能的作用。肺的治节作用,主要体现四个方面:一是肺司呼吸,人体的呼吸运动是有节奏地一呼一吸,呼浊吸清,对完成体内外气体交换,起着重要作用;二是调节气机,肺的呼吸运动,是气的升降出入的具体表现,使气机协调通畅;三是助心行血,肺朝百脉,能辅助心脏,推动和调节血液的运行;四是调节水液代谢,通过肺的宣发和肃降,推动和调节水液的输布、运行和代谢。
大光明云08:44:58
肺朝百脉是从近代的西医这个方面来解释的,
大光明云08:45:29
治节—治理,控制;节,有规律的运作
大光明云08:45:45
一切的竟然有序的运作,叫做“治节”
大光明云08:46:23
比如说的宣发过分的话,这个人的吸气功能就差,所谓的上不来气
大光明云08:47:00
肃降过分的话,呼气困难,子宫下垂,脱肛等
大光明云08:47:34
所以,有序的上下,左右,散收运动至关重要。
大光明云08:49:09
肺朝百脉还有一说,因为我们脉的取象的位置在手太阴肺经这个位置
大光明云08:49:47
为什么这个位置能够摸到五脏六腑的气机运动,是因为肺朝百脉
大光明云08:50:36
它讲的是,五脏六腑的气机运动,最后都流注归结于肺,所以在这个位置上的定位,能够审查五脏的气息状态
大光明云08:50:56
这也是中医之秘密了
大光明云08:51:15
要是一般西医看,不就是个挠动脉的搏动么
大光明云08:52:20
2. 系统连属
⑴ 肺在志为悲忧:是指悲忧这类情志活动与肺的功能相关。悲和忧的情志变化,虽略有不同,但对人体生理活动的影响大致相同,因而悲和忧同属肺志。二者均属于非良性刺激的情绪反应,它们对人体的主要影响是耗伤肺气。如悲忧过度,可出现呼吸气短等肺气不足的现象。反之,在肺虚或肺宣降运动失调时,机体对外来的非良性刺激的耐受性就会下降,而容易产生悲忧的情绪变化。
⑵ 肺在液为涕:涕,是鼻粘膜分泌的粘液,有润泽鼻窍的作用。鼻为肺窍,故其分泌物亦属肺,故说:“五藏化液……肺为涕”(《素问·宣明五气》)。肺的功能正常,鼻涕润泽鼻窍而不外流;若肺寒,则鼻流清涕;肺热,则涕黄浊;肺燥,则鼻干。
⑶ 肺在体合皮,其华在毛:皮毛,包括皮肤、汗腺、毫毛等组织,为一身之体表,依赖于肺所宣发的卫气和津液的温养和润泽,是机体抵抗外邪第一屏障。由于肺主气属卫,具有宣发卫气,输精于皮毛等生理功能,故曰:“肺之合皮也,其荣毛也”(《素问·五脏生成篇》)。肺的生理功能正常,则皮肤致密,毫毛光泽,抵御外邪侵袭的能力亦较强;反之肺气虚,宣发卫气和输精于皮毛的生理功能减弱,则卫表不固,抵抗外邪侵袭能力低下,可出现多汗和易感冒,或皮毛憔悴枯槁等现象。
⑷ 肺在窍为鼻:鼻为肺之窍,鼻与喉相通而联于肺。鼻的嗅觉与喉部的发音,都是肺气的作用。所以肺气和、呼吸利,则嗅觉灵敏,声音能彰。故曰:“肺气通于鼻,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灵枢·脉度》)。由于肺开窍于鼻而与喉直接相通,所以外邪袭肺,多从鼻喉而入;肺的病变,也多见于鼻、喉的证候,如鼻塞、流涕、喷嚏、喉痒、音哑和失音等。
慈可(2741969945)08:53:23
大光明云08:54:29
肺主皮毛是因为皮毛的开合与鼻子的呼吸运动都是肺来控制
大光明云08:54:48
尽管讲,其华在发
大光明云08:55:12
你治疗秃顶,光从肺考虑是不行的
大光明云08:56:06
昨天我们讲肾经,督脉,冲脉的时候,这三经都沿督脉上行,所以治发要兼顾与肾
大光明云08:56:27
身体的腋毛,阴毛之类的于肺主皮毛无关
大光明云08:57:23
精神方面的肺藏魄,我们的资料不多
大光明云08:58:16
人生始化曰魄。——《左传·昭公七年》。注:“形也,既生魄,阳曰魂。疏:附形之灵为魄。肺为人体最大的脏器,居于上部犹如伞状,也叫华盖;魄藏于肺,魄大称之为魄力,肺气足者,其魄力供养足,则意志力强。 肺开窍于鼻,其嗅为六入之一,即由嗅的功能来通过嗅觉神经来嗅知气味,这个嗅知与魄也是密切相关。落魄者,面无表情,不知气味,也没有意志力展现。
大光明云09:00:31
今天到这里,我们争取一天讲一个脏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五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