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四

2017-09-14

大光明云06:20:24
继续学习中医学
大光明云06:20:29
中医认为,人体是以心为主宰,五脏为中心,结合六腑、奇恒之腑,以精、气、血、津液为物质基础,通过经络系统沟通形体、官窍而共同组成的一个有机整体,精、气、血和津液运行于经络和脏腑之中。五脏、六腑、精、气、血、津液等的生理功能相互协调、相互为用,并随着自然环境的寒暑更易,进行自我调节,以维系体内外环境的相对平衡和稳定,维持人体的正常生命活动。
大光明云06:21:42
你要知道五脏六腑,精气血津液是中医的基础,没有这些构成不了医学体系
大光明云06:22:34
脏腑,是内脏的总称,按其生理功能特点,可分为脏、腑、奇恒之腑。脏,即心、肝、脾、肺、肾,合称五脏;腑,即胆、胃、大肠、小肠、三焦和膀胱,合称六腑;奇恒之腑,包括脑、髓、骨、脉、胆和女子胞。五脏,多为实质性脏器,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化生和贮藏精气。六腑,多为中空管腔性脏器,其共同生理功能主要是受盛、传化水谷和糟粕。《素问·五脏别论》说:“所谓五脏者,藏精气而不泻也,故满而不能实。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此即对脏腑功能的总概括。奇恒之腑多为中空有腔的脏器,形类似于“腑”而不同于六腑,其生理功能“藏而不泻”,类似于脏,故称为奇恒之腑。
在脏腑之中,五脏是生命活动的中心,脏腑在生理功能上相互制约、相互依存、相互为用,形成一个协调统一的整体。
大光明云06:28:59
五脏六腑什么区别
学生插话06:31:02
脏是实腑是空
大光明云06:32:14
嗯,如大小肠等,腑是有进出口的。
大光明云06:32:37
肺你看不到进出口
大光明云06:35:23
一、 五脏的主要功能与系统连属
(一)心
心,位于胸腔之内,隔膜之上,两肺之间,脊柱之前,形似倒垂未开之莲花,外有心包护卫。心为神之舍,血之主,脉之宗,在五行属火,在五脏阴阳中属阳中之阳,起着主宰人体生命活动的作用。手少阴心经与手太阳小肠经在心与小肠之间相互络属,故心与小肠相表里。
大光明云06:39:07
这个地方说一下心与小肠相表里,因为下面没有说明
大光明云06:42:35
人体有十二经脉
大光明云06:43:20
任何一条经都包括了1 正经;2 络脉;3经别;4 经筋;5 皮部
大光明云06:43:51
以我们现在学的心经为例,叫3手少阴心经
大光明云06:44:13
为什么叫少阴经,这个在内经中会提到,以后说明它
大光明云06:44:28
因为内容量较大,我们挑主要的说
大光明云06:45:34

大光明云06:47:11
它怎么解释的呢,说这个心经的经脉通道是从心脏部位开始的, 在心脏这个位置形成个能量循环圈,然后形成三个通路
大光明云06:50:15
1条经脉下穿透横隔膜连接下面的小肠; 2 另一条上行过食道管到达面颊部入眼;3 第三条横向连接肺,然后到达腋下的极泉穴,然后沿手臂的内侧下行到达小手指尖的少冲穴。
大光明云06:50:56
这个说明从经脉的循行上看,心与小肠有关系
大光明云06:52:03

大光明云06:53:25
这个是心经的络脉图
大光明云06:53:37
但它少内容
大光明云06:53:46
补充一张图
大光明云06:56:10

大光明云06:56:55
这里首先解释一下什么叫作络,什么叫做络脉
大光明云06:59:04
人体的经脉有奇经八脉,有12正经,这些经脉构成了一个系统的网络
大光明云06:59:51
网络之间有前有点的连接,有所谓的表里连接
大光明云07:00:50
什么叫做表里呢,凡是阳经以循行体表为阳; 凡是阴经以循行身体的内侧为阴。
大光明云07:01:01
还记得我们前面说的阴阳的分类吗
大光明云07:01:20
上为阳,下为阴,外为阳,里为阴。
大光明云07:02:10
那么五脏六腑的五脏为阴,六腑为阳(六腑以通为顺,五脏以存贮为顺)
大光明云07:03:14
那么通属于相对的动态的,积极; 而存储相比于六腑的通,则是静态的部分多,其动态的部分是暗行的,潜藏的。
大光明云07:03:54
六腑的经道走向,是趋于身体的表面的。
大光明云07:04:17
五脏的经道的走向趋于身体的内侧

大光明云07:05:34
络穴点就是沟通阴阳经的交会点
大光明云07:05:57
络脉呢,就是由这个络穴点开始形成的两条线路。
大光明云07:06:24
1 条是沟通相对的一方的经道的
大光明云07:06:55
为什么这里用经道,因为关于经脉的问题,中医习惯用奇经八脉来表达。
大光明云07:08:42
2 条是从此络穴点纵向的自身的一条线路行进,而且越大面积的趋于体表,为树状结果,这里涉及到了,络,孙络,浮络等方面。
大光明云07:09:53
络穴点与对应的经构成的方式叫做”络—原配合
大光明云07:10:08
就是说,有络穴,也有原穴
大光明云07:11:18
什么叫做原穴:原穴是能量的聚积穴,它有自身吸附宇宙能量的能力,也是另外的经灌注此处的进入点。
大光明云07:22:50
中医的理论是贯穿的,不讲经络,就不知道为什么心于小肠相表里
大光明云07:23:05
怎么个相表里,为什么相表里
大光明云07:23:30
所以你要是只是懂草药,不懂针灸,你只是50%的中医
大光明云07:23:55
12经,每条都有原穴
大光明云07:24:13
原穴原则上不用泻法
大光明云07:24:26
我们看看这个小肠经的原穴是什么
大光明云07:27:50

大光明云07:28:06
我们再看看心经的络穴是什么
大光明云07:28:59

大光明云07:29:43
心经的络穴点,连接小肠经的原穴点,就构成了络原连接通路
大光明云07:29:51
这是一条络脉
大光明云07:30:01
刚才的那个图。
大光明云07:30:13

大光明云07:30:29

大光明云07:31:01
这个位置的红点下到手腕下的蓝点进行连接
大光明云07:31:19
这个络原相接有什么用呢
大光明云07:31:37
比如说你被诊断心火旺而气实的话
大光明云07:32:47
你针刺这个心经的络穴点,其针尖指向小肠经的原穴,同时针刺原穴,这样就可以把心经的多余的气血引向小肠经,从而达到泻心经之实的作用。
大光明云07:33:47
反过来呢,小肠经也有它的络穴,和心经也有其原穴,可以倒引
大光明云07:34:02
用于心经亏损的病症
大光明云07:35:22
那么上面的这条络脉呢
大光明云07:35:38

大光明云07:36:23
它上行直到眼部,还要伴随着树状的趋表运行
大光明云07:36:37
形成孙络,浮络
大光明云07:37:43
如同树木:孙络就是枝干,浮络就是枝干的枝干,更加的趋表,卫气的护表功能就是走这种路。
大光明云07:38:08
前面我们讲心经的五个部分
大光明云07:38:14
现在说了两个部分
大光明云07:38:20
第三个叫经别
大光明云07:38:59

大光明云07:40:11
它的线路是从腋下开始横向连接心脏,然后上行至目内侧。
大光明云07:40:41
这个经别理论上的描述比较多,它没有任何穴位点可扎
大光明云07:40:57
大概炼气的人能够感觉到
大光明云07:41:26
甚至有人认为是为了复合某种后续的中医理论,而加进去的,使得解释更为合理
大光明云07:42:15
第四个叫做经筋—比较趋于表的肌肉筋腱层次的
大光明云07:42:44

大光明云07:43:20
这个经筋循行与心经自身的循行方向正好相反
大光明云07:43:42
它是从小手指开始上行,舒展到胸部的
大光明云07:44:20
所以观察这个人的心经是不是出了问题,可以触摸这一带是不是有刺痛,皮肤颜色是不是有所改变等
大光明云07:44:45
第五部分叫做皮部
07:45:40大光明云撤回了一条消息
大光明云07:46:13

大光明云07:46:55
这个皮部的运行方向与经筋相反,又是从上至下而走
大光明云07:47:33
所以按摩也好,针灸也好,如果特别讲究的,你治疗的方向都有作用。
大光明云07:48:20
我们说十二脏腑的经络都有这五大部分内容
大光明云07:48:38
今天简单介绍一下,不做更深说

大光明云09:07:43
我们继续课本内容
大光明云09:07:57
1. 心的主要生理功能
⑴ 心主血脉:心主血脉是指心气推动和调节血液循行于脉中,周流全身的作用。心和脉直接相连,互相沟通,形成一个密闭的系统。血液在心和脉中不停地流动,周而复始,循环往复,如环无端。心、脉、血三者共同组成一个循环于全身的系统,在这个系统中,心起着主导作用。《素问·痿论》说:“心主身之血脉”即指心气推动血液运行,使全身的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得到血液的濡养,以维持生命活动。若心气衰竭,则血行停止,心与脉的搏动亦消失,生命也随之终结。
心主血脉功能正常时,气血运行通畅,脏腑机能正常;心的阳气充沛,血液充盈,面色红润,舌色淡红,滋润而有光泽,脉道通利,脉和缓有力。若心火旺,则面赤舌红,尤其舌尖深红起刺,脉数。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若心脉为瘀血所阻,则面色与舌色均较暗,可出现青紫,舌上有紫色瘀斑,脉象涩而不流利,有时可有结代脉。
大光明云09:10:38
心主血脉是说血在脉中在心气的推动下周遍全身
大光明云09:11:06
那么现代西医讲的心脏的体循环,肺循环可以参考进去,进一步完善中医学说
大光明云09:11:25
推动血在脉中运行的有两个
大光明云09:11:31
1 心气;2 宗气
大光明云09:12:05
什么是宗气,怎么来的
大光明云09:12:23
饮食进入胃的,我们叫做水谷
学生插话09:12:32
宗气=清气+水谷之气
大光明云09:13:00
经过胃的腐熟后,化生的叫做水谷精微
大光明云09:14:33
脾气把这水谷精微推上去,这个功能叫做脾的升清功能。
大光明云09:15:03
所以中医脏腑理论的脾气是升清的上升的功能
大光明云09:15:31
五行的脾的运化功能,伴随着季节的转秋,他是上下都有的气机运动形式
大光明云09:16:33
脾送水谷精微上行,肺吸入“青气”,有人说是氧气,但这局限了所吸入的有益的气
大光明云09:17:43
脾送上的水谷精微+肺吸入的青气===形成了三股气, 1 卫气,2 营气,3 宗气。
大光明云09:18:37
卫气白天循行于体表,起着温煦,防止外邪入侵,控制体表毛孔开合的三个作用。
学生插话09:19:34
卫气者,水谷之悍气也
大光明云09:19:39
卫气晚上行于身内,脉外;营气:一部分化生有红色的血液,一部分以气的形态存在,行于脉中。
大光明云09:20:16
如果有补充,我认为可以的,就不反驳,狼补充的对。
大光明云09:20:34
所以中医讲的血,其实它包括了两部分
大光明云09:20:54
1 营气;2 流动的液态的血
大光明云09:21:49
3 叫做宗气,书上并没有说是精微还是彪悍, 但我们知道来源
大光明云09:21:56
它的作用有两个
大光明云09:22:36
1灌心脉而行气血;2 走息道以司呼吸
大光明云09:23:06
就是说这个宗气,它既能控制你的呼吸,也能控制心力的跳动,推定血液
大光明云09:23:43
我们看看这个教课书的讲的一句话
大光明云09:24:08
—–若心气不足,则血脉空虚,脉象细弱无力。—–
大光明云09:24:17
这句话讲的对吗?
大光明云09:24:54
好,淡水冒出来了,请回答
学生插话09:25:09
以前觉得,哦,有道理
学生插话09:25:38
现在知道这是有联系但是两件事
大光明云09:26:07
就是上面的—-号的这句话,你分析一下对不对
学生插话09:27:14
心气不足会导致脉细弱,这个是有的。而脉细弱一般都会导致濡养不足一般都会有血虚的问题,
大光明云09:27:36
我来提示一下
大光明云09:27:56
心气不足—一定会血脉空虚吗?
大光明云09:28:33
血脉空虚---脉细无力没问题。
学生插话09:28:37
心气不足其实没法导致血虚。
肾虚会导致血虚。
大光明云09:28:50
但心气不足不=血脉空虚,
大光明云09:29:04
否则岂不是不分气虚与血虚吗
学生插话09:29:19
所以我还是有点进步哈哈
学生插话09:29:29
心气不足是推动无力
学生插话09:29:35
偏于功能性
大光明云09:29:37
从脉象讲,心气不足的脉是什么脉? 血虚不足的脉是什么脉?
学生插话09:29:53
血虚是真的少了,偏于实质性

学生插话09:30:28
心气不足无力而缓
大光明云09:30:32
心气不足的脉—虚无力而不细; 血虚的脉—虚无力而细。
学生插话09:30:36
血虚脉细
大光明云09:31:12
所以这种地方,你编写教材的时候,稀里糊涂的,必然让学生学得也稀里糊涂
大光明云09:31:24
不是学生不好的问题,而是教材老师的问题
大光明云09:32:24
淡水,再问你一个问题: 细而有力的脉代表什么?
学生插话09:33:29
我想想哈,这个不熟
学生插话09:33:41
我回答一下,不知道对不对,功能亢进,
大光明云09:33:54
那不是中医词汇
学生插话09:34:20
脉细一般都是血虚,但是有力,那是气没问题。所以估计是阴虚了。
学生插话09:34:36
如果上火了就是阴虚火旺
大光明云09:34:39
嗯,可以这样理解,阴虚类的
大光明云09:35:10
脉细—通常讲脉道的充盈不足,不是血虚,就是阴虚
大光明云09:35:27
还有一类的脉细—不是自身充盈不足
学生插话09:35:59
是有淤阻,也会导致脉细吧
大光明云09:36:41
而是被外在淤滞向内压制,导致脉细
大光明云09:37:10
以寒邪为主,寒邪收引内压导致脉细
大光明云09:37:49
所以在伤寒论的少阴病的条文
学生插话09:37:58
脉细有力这是我老婆的脉证中医说是内热
大光明云09:38:01
它的脉就是细微的
学生插话09:38:19
寒邪收引内压导致脉细
这个应该会有气虚,软弱
学生插话09:38:27
银虚内热
学生插话09:38:30
深入一点,若以寒邪为主的脉细,是不是同时还有紧脉之兼脉呢?
大光明云09:38:37
淡水你说的对
学生插话09:38:40
阴虚内热
大光明云09:38:59
白鸟–有。
大光明云09:39:11
那么脉细而有力的
大光明云09:39:26
或者说脉细而不弱的脉
学生插话09:39:37
阴虚火旺,
大光明云09:39:37
一定有支撑它起伏的力量
学生插话09:39:52
寒邪为主的很少有紧吧。都到了脉细微的地步,寒邪在里,反而不容易紧了
大光明云09:39:52
这个就是阴火
大光明云09:40:16
古代中医的阴血,血虚笼统而谈
大光明云09:40:32
现代的中医,把阴虚,血虚分开来谈
大光明云09:41:00
所以看古书,看现代书,要把这个阴,血不同时期的认识分清楚
大光明云09:41:36
阴—广义的讲,一切有益的物质性的东西
学生插话09:41:44
我觉得阴虚血虚分开来谈属于扯
大光明云09:42:03
广义将,人体的精,血,津液都是阴
学生插话09:42:34
津液补充很容易,生津好像也不用大补阴的药
大光明云09:42:49
狭义讲,阴是指去掉血,津液,精,剩余的滋养的物资
学生插话09:42:55
而生精,不懂,五子衍宗丸没有补阴的
学生插话09:42:59
既然同属有形物质不足,那阴虚和血虚,在脉象上会有什么区别呢?
学生插话09:43:08
所以我认为阴虚跟血虚混一谈反而好些
大光明云09:43:16
所以肾的虚的这个部分,我们叫肾阴虚而不叫肾血虚
学生插话09:43:22
虽然搞不懂道理,但是血虚导致其他问题是客观存在的
学生插话09:44:00
血虚属于阴虚,阴虚不一定血虚,
大光明云09:44:13
当下:古代的阴虚血虚的脉相没什么不同;现代的中医,阴虚的脉象细数稍微有点力;
大光明云09:44:23
血虚:细,无力。
学生插话09:44:54
嗯嗯,清楚了
大光明云09:45:13
左侧的心肝主血的这部分,所以左脉又叫阴脉,血脉

大光明云09:45:30
右侧的肺脾命–主气,
大光明云09:45:49
所以右侧的阴性物质的缺乏不叫血虚而叫阴虚
大光明云09:46:02
所以你没有看到过,肺血虚
大光明云09:46:06
肾血虚
大光明云09:46:18
脾血虚(很少有人这样讲)
学生插话09:46:36
左侧?
学生插话09:46:43
这个不懂了
学生插话09:46:56
从现代来说,左侧是动脉,是阳
学生插话09:47:02
这个地方有点细,确实没留意到,光明兄通透
学生插话09:47:08
从传统来说,左升,还是阳啊
大光明云09:47:22
左侧的脏腑的功能:心主血,肝藏血,肾藏精
大光明云09:47:42
淡水我并没有说,左右的阴阳属性问题
大光明云09:47:58
而是在谈左右与血的密切联系度问题
学生插话09:48:32
和“左升右降”有关系吗
学生插话09:48:37
哦哦,误解了
大光明云09:48:51
和脏腑功能的基本定义有关
大光明云09:49:07
比如说,肝有肝血虚,肝阴虚
大光明云09:49:15
心有心血虚心阴虚
学生插话09:49:21

大光明云09:49:24
肺只能是肺阴虚
大光明云09:49:36
肾呢,阴虚,精虚
大光明云09:50:09
脾呢,现代教科书上,没有阴虚,或者血虚的部分。
大光明云09:50:41
女子左脉常虚
学生插话09:51:02
等等,等等
大光明云09:51:02
月事导致冲脉不盈
大光明云09:51:13
而肝隶属于冲任
学生插话09:51:27
脾为啥没有阴虚?
学生插话09:51:34
肾气虚是指的右肾功能不足?
学生插话09:51:38
因为他是属于右侧么?
大光明云09:52:00
脾以气虚,阳虚为主
大光明云09:52:21
有人曾经讲胃阴虚而不讲脾阴虚
大光明云09:53:21
它的症状是,饮食少,纳谷不化,烧心胃痛,伴有低热的状况。
大光明云09:53:37
有点类似今天西医讲的胃溃疡
大光明云09:54:18
肾气的问题,与右侧命门联系密切
大光明云09:54:35
所以素有左肾阴右命门之说
学生插话09:54:44
@大光明云 您个人觉得是否有脾阴虚,这也是我想了很多年无解的一个问题
大光明云09:54:57
当然也有说命门在两肾之间的第七什么小心之类的
大光明云09:55:36
当下;右关脉细代表什么
大光明云09:55:50
肯定有这个问题
学生插话09:56:00
脾啊
大光明云09:56:17
不如说我们现代教科书上没有肝气虚
大光明云09:56:35
那么左关脉明显的无力,当然代表的就是肝气虚
学生插话09:56:44
嗯,肝气虚当然是有
大光明云09:56:54
这是缺陷
学生插话09:56:59
所以右关脉细当然也是脾阴虚的问题
学生插话09:57:22
是的
学生插话09:57:32
缺陷
大光明云09:58:02
右关脉细—代表阴这个部分不足,但由于现代中医把阴虚定义为必须挟热,所以也不能完全说是脾阴虚。
大光明云09:58:34
那么后人归类到胃阴虚
学生插话09:58:35
我就想知道谁说阴虚就会夹热的
学生插话09:58:53
怪不得看我的病的医生说我没事。原来是我不热
大光明云09:58:57
所用的药物就是石斛,玉竹之类的重要。
大光明云09:59:05
中药
学生插话10:00:39
感觉,教科书里面的矛盾点是挺多的
大光明云10:01:08
嗯,有些不透,不过我们可以分辨它所讲的不同之处,
大光明云10:01:24
你如果不能分辨,肯定就通不过考试
学生插话10:01:26

学生插话10:01:51
@当下
大光明云10:01:52
⑵ 心主神志:心主神志,即心主神明,或称心藏神。神,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之神指人体的生命活动及其外在表现,是指心主宰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一切生理活动。狭义之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思维活动。“心者,五脏六腑之大主也,精神之所舍也”(《灵枢·邪客》),即是心主神志功能的总结。
学生插话10:02:30
@大光明云 兄,阴虚和气虚的关系一般来说是怎么样的?

大光明云10:02:44
中医讲得神是比较物质化的
大光明云10:03:36
玉米老龟群—阴物质化的,它够你的脉就充盈,当它不足的时候,脉就变窄,变细
大光明云10:03:55
气虚—波动的力量不够,脉的起伏度不够。
大光明云10:04:12
所以,阴虚血虚的一致的地方在于脉细
大光明云10:04:31
气虚没有脉细,但波动度不够,是无力的脉
大光明云10:05:01
关于神的问题:内经讲两精相搏谓之神
学生插话10:05:17
哦,,,好的。学习@大光明云
大光明云10:05:25
不是我们讲的什么意识之类的
大光明云10:05:48
中医认为神就是你的精神活动的表现形式
学生插话10:06:00
改天光明兄讲内经哈哈
学生插话10:06:09
啥叫两精?
学生插话10:06:09

大光明云10:06:10
精神丰满,眼睛炯炯有神等
大光明云10:06:19
都是神的表现形式
大光明云10:06:33
精子卵子
大光明云10:07:18
白鸟烟没
大光明云10:07:43
心有阳虚;肝有个寒病叫做“寒凝肝脉”
大光明云10:07:51
脾有阳虚
大光明云10:07:59
肾,肺都有阳虚
大光明云10:08:27
凡是有阳虚的都有气虚
大光明云10:09:11
心主神志,心藏神
学生插话10:09:44

大光明云10:09:52
所以神志表现的病态的形式,精神病,疯狂的,呆滞的等等都考虑心的功能受到了影响
大光明云10:10:11
那么临床上经常遇到的就是睡眠
学生插话10:10:29
谢谢光明补充
大光明云10:10:29
睡眠不好严重的影响心神
学生插话10:10:30
@淡水薄云 没大没小,老师是长辈
学生插话10:11:09
气虚的人不一定有血虚,但血虚的人一定会有气虚是吗,所以血虚则脉细而无力?
大光明云10:11:22
白鸟–你把气虚阳虚都列上,二者都会发生,只是深浅不同
学生插话10:11:52

大光明云10:11:59
当下,你想想为什么血虚一定会气虚
学生插话10:12:26
气能生血,血能载气
学生插话10:12:33
气依赖血而生
学生插话10:12:45
无血则气无一
学生插话10:13:05
血为气之母,没有血之基础,就如同汽车无油(血虚)而无燃烧可言(气虚)
学生插话10:13:06
无以附
学生插话10:13:08
血少则气不足?
学生插话10:13:21
无血则气无以附
学生插话10:14:26
书上说的,血为气之母
学生插话10:15:07
但不知书上所讲对否
大光明云10:15:33
我们今天的讲课怎么说的中医的血来的?
学生插话10:17:41
血为气之母,应该是看到了血虚会导致气虚的现象,但是这不是病机
10:17:55
当下撤回了一条消息
大光明云10:17:59
中医的血=营气+红色的液体物质
大光明云10:18:12
所以血虚一定伴随着营气虚
学生插话10:18:32
血少则气不足也不见得,比如婴幼儿血少,但气足
大光明云10:18:36
营气的功能:温煦的功能,推动的功能
大光明云10:19:11
血虚--一定气虚,所以血虚的病人常现怕冷,却又不那么明显
大光明云10:19:35
所以血虚的病人,必须气血双补。
大光明云10:19:47
而气虚的病人,单补气就可以。
学生插话10:20:11
为啥我怕热呢
大光明云10:20:30
营气与血的关系是,血少则营可以化生血; 血余则可以充营。
大光明云10:21:13
那么有没有血虚生热的,当然有,但那并不是血虚直接导致的生热;
大光明云10:21:25
如同阳虚生热,气虚生热一样
大光明云10:21:45
这类是间接的淤积导致的郁热的假象。
大光明云10:22:00
不是本病的直接病因,病果。
大光明云10:22:24
间接性质的可以与病果相反
大光明云10:23:11
我们开始学习的时候,学的是基本的,直接的因果关系
大光明云10:23:31
如果上来就谈变化的,间接的杂症,那不是乱套了吗
大光明云10:23:50
有基础的可以

大光明云10:23:55
没基础的看起来就乱了
学生插话10:24:17
嗯,这里很像唯识的性相问题
学生插话10:24:37
我这基础差的也看不懂
大光明云10:24:55
嗯,也最好打下一个坚定的框架,然后再去考虑变
学生插话10:25:40
咱们心急了,好奇心也重
学生插话10:25:51
嗯嗯,好奇心太重
大光明云10:26:01
没事,只是没基础的朋友,有些难办
学生插话10:26:06
主要是心里有事儿心里装了东西不老实
大光明云10:26:11
那只好自己努力了,
大光明云10:26:37
我讲的内容相当于遍熏,有的是基础的,有的是发展的
大光明云10:26:51
不过你要是跟得下来,后面学起来就简单
学生插话10:27:07
衍生一下可以,但不能远啦。远啦收不回来
大光明云10:27:11
因为熏过,再熏,不停的再熏,就会强化认识
大光明云10:28:12
今天讲的经络可能有点远,但不讲那些,就不知道心为什么与小肠相表里
大光明云10:28:46
心主宰五脏六腑、形体官窍的生理活动。心在脏腑组织中居于首位,起主导作用,人体五脏六腑、形体官窍在心的主宰和调节下,彼此协调,才能共同完成整体的生命活动,如心主神志功能失常,失去主宰和调节作用,则可出现“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的病变,甚至危及生命活动,故曰:“心者,君主之官,神明出焉”、“主明则下安”、“主不明则十二官危”(《素问·灵兰秘典论》)。
心接受和反映客观外界信息,进行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如《灵枢·本神》说:“所以任物者,谓之心。”任,是接受、担任之意,即心具有接受外来信息的作用。但必须要认识到心主神志的功能,属大脑的生理功能,是大脑对外界事物的反映。中医学一直沿用中国古代哲学中心性论心的概念,认为心既为心脏,又是思维器官,以心为脑的代称。在汉语中以心表达精神意识、思维、情感的词语一直沿用,如“心领神会”、“心神不宁”等等,这些有助于对心主神志的理解。
心主神志功能正常,则精神振奋,神志清晰,思维敏捷,反应灵敏;如心主神志功能异常,可出现精神、意识、思维异常而出现失眠、多梦、健忘、反应迟钝,精神萎顿、甚则谵妄、昏迷、不省人事等临床表现。
上述心主血脉和心主神志之间有着密切的关系。“血者,神气也” (《灵枢·营卫生会》),即指血液是神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故若心主血脉的功能异常,则亦必然会导致神志的改变。另一方面,心主神志,主宰整个生命活动,心主血脉的功能也受心神的主宰。所以心的这两种功能是互相影响的。
大光明云10:29:12
中医的情志方面的作用是归于五脏的
大光明云10:29:56
脑是五志五脏之花
学生插话10:30:14
情志方面的作用是归于五脏,这是非常让我感兴趣的地方
大光明云10:30:23
就是说,尽管表现为七情六欲,但根源于五脏
学生插话10:31:05
我觉得这是中医最神的地方。西医说就是大脑管的么。但是事实上就是五脏不舒服就会让你情志不一样
大光明云10:31:35
心--神;肺--魄,肝--魂;脾--意;肾--精
学生插话10:32:51
看着心爱的女孩成了别人的妻
10:32:57
你撤回了一条消息
学生插话10:33:00
不是脑
学生插话10:33:12
痛的地方绝对是心
学生插话10:33:27

大光明云10:34:27
中医论述这个地方不多; 但我们可以“过度”解释一下;心--神--第六意识;肺--魄--鼻识;肝--魂--眼识;脾--意--舌识;肾--精--耳识
学生插话10:34:32
心痛,心惊,心喜
大光明云10:35:19
就是说你的能听,能尝,能看,能觉,能知都是这些个灵所产生的
大光明云10:35:31
这些个灵寄托在五脏上
学生插话10:35:31
识改成根比较好
学生插话10:35:51
肺--魄--鼻根
大光明云10:35:55
根是器官,如果改成根,那就没有“能”的作用了
大光明云10:36:16
玉米兄这个的改法也可以
学生插话10:36:21
嗯,也是
大光明云10:36:26
那叫肺开窍于鼻
大光明云10:36:33
肾开窍于耳
大光明云10:36:37
中医有这论述
大光明云10:37:07
因为要解释这个神魄魂意精的作用,所以用这几个识来说明
大光明云10:37:42
这些归属于神---可以比拟与我们常说的第六意识
大光明云10:38:07
引发你正常思维的是它,疯狂失常的也是它
大光明云10:39:19
心灵也好,心神也好,是以“心血”来濡养使它体现正常的功能的
大光明云10:39:46
所以睡眠最为关键
大光明云10:40:29
再加上趋向如理的正常的思维,这个人的神志就会健康
学生插话10:40:50
肾开窍于耳,肾经没有经过耳,这是以什么角度或道理来说肾开窍于耳的呢?
大光明云10:41:25
肾经经过了耳
学生插话10:42:09

大光明云10:42:34

正经到面颊部
大光明云10:42:43
但我们说经的时候,有五部
大光明云10:43:09

大光明云10:43:14
肾经别
大光明云10:43:34

肾络脉
大光明云10:43:58

肾经筋
大光明云10:44:17
你可以看到,经别,经筋联系到了耳
学生插话10:44:38
明了,这就很细了
大光明云10:44:44
因为那个脊髓的椎管里的液体直接到了耳故

大光明云10:45:12
肾主耳,耳出现问题,必须说眩晕现代西医叫做耳液不平衡
大光明云10:45:32
现代的眩晕
学生插话10:45:55
光明老师今天别太讲多了啊!我还没来得及看!
大光明云10:46:32
还剩一点
大光明云10:46:37
2. 系统连属
⑴ 心在志为喜:是指心的生理功能与情志的“喜”有关。《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在脏为心……在志为喜。”这是说五志之中,喜为心志。喜,一般来说,为人对外界信息引起的良性反映,对心主血脉等生理功能有益,所以说:“喜则气和志达,营卫通利”(《素问·举痛论》)。若喜乐过度,则可使心神受损,因而有“喜伤心”之说。
⑵ 心在体合脉,其华在面:脉是指血脉。心合脉,是指全身的血脉都属于心。华,是光泽华丽之义。其华在面,即是心脏精气的盛衰,可以从面部的色泽变化显露出来。由于头部血脉极其丰富,全身气血皆上注于面,故心的精气盛衰及其生理功能正常与否可显露于面部的色泽变化;故《灵枢·邪气脏腑病形》说:“十二经脉,三百六十五络,其血气皆上于面而走空窍。”所以心气旺盛,血脉充盈,面部红润有光泽;若心气血不足,则可见面色zaozi002白、晦滞;血瘀则面色青紫。
⑶ 心在窍为舌:即心开窍于舌,是指通过对舌的观察,可以了解心主血脉和主神志的生理功能状态。舌的主要生理功能是司味觉和表达语言,故(《灵枢·忧恚无言》)说:“舌者,音声之机也。”“心气通于舌,心和则舌能知五味矣”(《灵枢·脉度》)。心的生理功能正常,则舌体红润、柔软,运动灵活,语言流利,味觉灵敏。若心有病变,如心阳不足,可见舌质淡白胖嫩;心阴不足,则可见舌质红绛瘦瘪;心血不足,可见舌体瘦薄,舌色少华;心火上炎,可见舌质红赤,甚则生疮;心血瘀阻,可见舌质紫暗或有瘀斑;心主神志的功能异常,可出现舌卷、舌强、失语等现象。
⑷ 心在液为汗:是指心与汗有密切关系。汗,乃体内津液通过阳气的蒸化后由玄府(汗孔)排出体表之液体,即“阳加于阴谓之汗”(《素问·阴阳别论》)。由于汗为津液所化生,血与津液同出一源,而血又为心所主,故有“汗为心之液”之称。一般说来,在正常的情况下,汗液的排泄常感觉不到出汗,而仅表现为肌肤的润泽。人体出汗有两种:一是散热性出汗,如气候炎热,衣被太厚,或动而生热,或身热用发汗药,此时体内之热随津液外出而解,即属于此类出汗;二是惊恐伤心可致出汗,是指人在精神紧张时,或受惊时出汗,“惊而夺精,汗出于心”(《素问·经脉别论》),即指这类出汗。由此可见,心以主血脉和藏神功能为基础,主司汗液的生成与排泄,从而维持人体内外环境的协调平衡。
大光明云10:47:41

心开窍于舌:
大光明云10:47:49

大光明云10:48:02
这类的经络走向必须到达舌这个位置
大光明云10:48:15
否则其能乱说它开窍于舌
学生插话10:49:41

大光明云10:50:26
汉为心之液,尽管这样讲,但说明的并不多
学生插话10:50:28
嗯,我看医书上说,头出汗,其他无汗,是频死之症@大光明云
学生插话10:50:59
濒=频
学生插话10:52:03
前提是久病之人
学生插话10:52:51
汗血同源,过度出汗则心必虚。因为同属津液?
学生插话10:53:15
濒死之人,但头汗出是虚阳外越了
学生插话10:53:25
阴阳即将离决
学生插话10:54:58
@孤狼啸月
大光明云10:58:18
汗从上焦而出的较多,上焦为心肺所居,所以久汗而伤心血是必然的
大光明云10:59:07
头汗也不定是濒死之症
学生插话10:59:20
吃了辣椒
学生插话10:59:25
或者湿热
学生插话10:59:34
也会导致但头汗出
大光明云10:59:35
不过是说,他的躯干部的外散的功能差,导致头部出汗
大光明云11:00:02
多见于高胆固醇病患,久吃海鲜之人。
大光明云11:00:31
今天到这里
学生插话11:00:55
@大光明云
大光明云11:02:17

学生插话11:02:26
老师辛苦
学生插话11:02:42
请教您一个问题
学生插话11:02:44
老师肾经贯脊,是怎么贯脊的?是和督脉并行吗?
学生插话11:02:47

大光明云11:03:17
肾间动气,引发的贯脊
学生插话11:03:44
不明白
学生插话11:08:07
光明兄辛苦了
大光明云11:08:47
肾气的循行有几条通路
大光明云11:09:35
1 向心驱动:是有由涌泉穴开始的沿肾经向上循行
大光明云11:09:57
其中的有沿脊椎上行的部分
学生插话11:10:15

大光明云11:10:47
2 按子午流注的讲法。早5--7点为气灌注于肾经的时间点
大光明云11:11:28
这个阶段,腰椎第三节的肾间的命门位置会发生动气
大光明云11:11:55
形成两个通路,一个是前行入睾丸,男性引发勃起功能
大光明云11:12:22
另一个通路是沿脊椎上行,促使人早醒起来
大光明云11:12:50
3 肾隶属于督脉,冲脉,
大光明云11:13:08
冲脉的穴位点与肾经的穴位点重合的较多
大光明云11:13:38
从立体的层次讲,冲脉要深与肾脉
学生插话11:13:53
这几个重合的一直搞不明白
大光明云11:14:34

大光明云11:14:45
督脉也有夹脊上行
大光明云11:15:11

大光明云11:15:47
这个是督脉与肾的关系,督脉一共有四条线路
学生插话11:16:34
这个都是督脉?
大光明云11:16:34

大光明云11:16:56
这个是冲脉的图,你也可以看到贯脊椎的线路
大光明云11:17:24
所以从经络讲,肾经,督脉,冲脉三脉联系密切
大光明云11:18:06
肾经的作用,有这些脉共同协同的作用。
学生插话11:18:15
嗯嗯
大光明云11:18:40
简单介绍了,再弄多了,等于讲针灸经络了。
学生插话11:18:52
有时双耳像是有一层气膜遮住,听声音不受影响,自己的呼吸声音会在耳朵处很清晰,这个是什么原因呢?单位空调很冷的时候这种情况像是明显一点,但不知是否有因果关系。
学生插话11:19:12
了解大概了

2017-09-14
学生插话11:19:14

学生插话11:21:26
@大光明云 。后面讲的一点没懂
学生插话11:21:27
@白鸟烟没 西医讲就是耳咽管打开了而已
学生插话11:21:51
这个是督脉与肾的关系,督脉一共有四条线路
@大光明云
学生插话11:21:56
有气流从耳咽管进入耳室
学生插话11:22:01
这是什么意思?
大光明云11:22:18
耳朵问题是一个表象,要综合考虑,如果空调变严重的,当属于寒证,应该弄点姜枣茶喝。
学生插话11:23:04

大光明云11:23:42
玉米老龟群--狼的问题是,肾气怎么有贯脊的作用,推定气沿脊椎上行,而开窍于耳
学生插话11:23:51
@孤狼啸月 @大光明云
大光明云11:24:35
我说,肾,督脉,冲脉---三脉的脉气沿脊椎上行到耳,使得耳具有听的能力。
大光明云11:25:02
所以肾,督脉,冲脉关系密切
学生插话11:25:18
哦,督脉中一条线路通耳?
大光明云11:26:00

Governingvessel督脉的意思
学生插话11:26:25
光明兄这图是书吗,有中文版吗
学生插话11:26:45
我课后补补,这里是盲点
学生插话11:26:45
英文看不懂
大光明云11:26:47
没有,这是国外教科书
大光明云11:26:57
中国的针灸图太差
学生插话11:27:31
@大光明云 兄,我还有一个一直想不通的问题
学生插话11:28:00
就是任脉和督脉直接相连吗?
学生插话11:28:07

学生插话11:28:15

学生插话11:28:25
如果连载哪里链接?
大光明云11:28:27

四条督脉
学生插话11:28:45
如果连,在哪里连?
学生插话11:28:53
四条??
学生插话11:28:54
龈交穴,承浆穴
学生插话11:29:11
督脉不是从会阴就换了么
学生插话11:29:13
@玉米 额前和腹部?
大光明云11:29:19
这条督脉的起点在小腹部,然后下行到长强穴,然后沿脊椎上行
大光明云11:29:24
这是第一条
学生插话11:29:48
任督二脉交汇在嘴上
大光明云11:30:08
一直上行过脑到人中穴
学生插话11:30:08
@白鸟烟没 ,我也不知道。要同光明兄的
大光明云11:30:38

学生插话11:30:45
学生插话 11:29:48
任督二脉交汇在嘴上。这。。。。。太新颖了
学生插话11:31:05
督脉止于龈交穴,任脉止于承浆穴
学生插话11:31:20
中间通过津液相连
大光明云11:31:34
这是第二条,从小腹下行到性器官,然后也是入脊,但不上行,从脊出来直接连接肾脏
学生插话11:31:41
就是在上嘴唇和下嘴唇又
学生插话11:31:46
哦,,,,那就是说没有直接相连@孤狼啸月
学生插话11:31:54
中间通过津液相连
学生插话11:32:56
上唇龈交穴在两门牙之间,下唇承浆穴在下唇下面的凹陷中
大光明云11:33:03

学生插话11:33:05
听老师讲吧
学生插话11:33:07
难怪要打坐要舌顶上颚
学生插话11:33:09
我去做饭
大光明云11:33:09
这是第三条督脉
学生插话11:33:35
练气功是要舌顶上颚,便于打通周天
大光明云11:34:24
起于小腹,绕性器,然后沿胸前部上行,过心脏,上行绕唇,到达下眼中部
大光明云11:34:48

大光明云11:36:04
这条经的线路很特别,从眼部的精明穴开始,向额头后面走,然后下行,最终连接肾
大光明云11:36:14
这是第四条
学生插话
任督二脉问题点不在相不相连,而在他们根本不是一个圆环,都是从下往上走的,如何打通周天?我也一直不明白,以后等老师讲解
大光明云11:37:38
任脉的走向有两条
大光明云11:37:51

大光明云11:38:33
起于小腹的中极穴,下行到会阴
大光明云11:39:26
然后再反转回来上行,最后到达下唇的承浆穴

大光明云11:39:59

第二条任脉
大光明云11:40:21
从小腹起,沿脊椎上行
大光明云11:40:51
这是中医的任督脉的线路
大光明云11:41:19
与玉米兄学的道家图不一样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四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