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0-07
大光明云 05:24:02
昨天讲了五脏的气虚,阳虚,血虚,阴虚的通症与别症。
大光明云 05:24:15
这样以便于区分,诊断
大光明云 05:24:40
今天再做五脏虚证方面的学习,补充。
大光明云 05:27:09
脾气下陷
脾气下陷证,是指脾气虚弱,升举功能失常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脘腹有坠胀感,食后益甚,或便意频频,肛门坠重,或久痢不止,甚则脱肛,或内脏下垂,或小便混浊如米泔。伴头晕目眩,少气无力,肢体倦怠,食少便溏,舌淡苔白,脉虚弱。
[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虚损,劳倦伤脾或脾气不升及脾气虚进一步发展而来,脾气虚则升举无力,内脏无托,故见脘腹坠胀,便意频频,或见脱肛、内脏下垂;固摄无权,故久痢不止,小便混浊如米泔;清阳之气不能上升于头,清空失养,故见头晕目眩。少气无力,肢倦,食少便溏,舌淡,脉虚弱等,均为脾气虚弱之征。
大光明云 05:27:37
脾气下陷归于脾气虚,比脾气虚更加严重
大光明云 05:28:44
因为脾主升清,这个清升不上去,所以头空,不能思索,必然伴随着寸脉无力,有关脉虚弱为甚。
大光明云 05:29:21
脱肛,子宫脱出,内脏下垂都是表现。
大光明云 05:31:52
你看这个教科书的脉说的不怎么好, 脾虚应该典型的右关脉出问题
大光明云 05:32:15
它只是泛泛的用了,脉虚弱而已。
大光明云 05:33:39
(四)脾不统血
脾不统血证,是指脾气虚不能统摄血液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便血,尿血,肌衄,鼻衄,齿衄或妇人月经过多,崩漏,伴有食少便溏,神疲乏力,少气懒言,面白无华,舌淡,脉细弱。
[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脾气虚弱所致。脾气虚失于统摄,血液不能循经而行,溢于肌肤,故见肌衄;溢于胃肠,则便血;溢于膀胱,则见尿血;脾虚统血无权,冲任不固,故月经过多,崩漏;食少便溏,神疲乏力,舌质淡,脉细弱,均为脾气虚甚之征。
大光明云 05:34:29
这个脾不统血是由于,脾之水谷精微+肺入清气—形成的营气不足所致
大光明云 05:36:00
营气具有摄血于脉中的作用,现在这一堆出血症,又不是热迫血妄行的原因,只能说明营气的摄血作用低下,而推于气血生化之源的脾的运化产生了问题
大光明云 05:36:33
所以这类的补脾更强调的是补脾气,补血。
大光明云 05:36:41
而不是健脾利湿
大光明云 05:42:03
(三)肾虚水泛
肾虚水泛证是指肾阳虚不能温化水液,水湿泛滥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全身水肿,腰以下尤甚,按之没指,腹胀满,小便少,腰膝酸软,形寒肢冷,或见心悸,气短,喘咳痰鸣,舌淡胖嫩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
[分析] 本证多因素体虚弱,肾阳虚衰以致水湿泛滥所致。肾阳虚衰致膀胱气化无权,故小便不利而尿少;肾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水溢于肌肤,停滞胃肠,故有全身水肿,腹胀满;水湿趋下,故腰以下肿尤甚;阳虚不能温煦肢体,则形寒肢冷;水气凌心,心阳受阻,则心悸、气短;水气射肺,肺失肃降,故喘咳痰鸣;舌胖有齿痕、苔白滑,脉沉细,皆为阳虚水泛之征。
(四)肾不纳气
肾不纳气证是指肾气虚衰,气不归元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喘促、气短,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喘息益甚,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腰膝酸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
[分析] 本证多由久病咳喘,肺虚及肾,或年老体衰肾气虚弱所致。肺司呼吸,肾主纳气。今久咳喘由肺及肾,肾虚下元不固,摄纳无权,气不归元,故见喘促,气短,呼多吸少,气不得续;动则耗气,故动则益甚;肾虚腰膝失养,故腰膝酸软;肾阳虚亏,则自汗神疲,声音低怯;舌淡苔白,脉沉细无力,均为肺肾气虚之征。
大光明云 05:42:41
肾虚水泛,它本身就是肾阳虚的一类
大光明云 05:44:37
我们说肾气的作用有多种,有蒸腾作用,有纳气作用,有固精作用,有气化作用等
大光明云 05:46:27
这个肾水虚泛指的是,肾支持膀胱的气化作用出了问题,因此它的典型特征是,小便排不出尿,或者尿量很少,导致了水湿先在下焦堆积,形成腿部浮肿,然后再向上漫延,严重的可以到胸部,干扰心脏的运行,称之为水汽凌心
大光明云 05:46:34
水气凌心
大光明云 05:47:57
肾不纳气指的是肾受纳的功能出现了问题,而不是气化功能问题,因此比较起来,尽管下焦都有脉沉细,
大光明云 05:49:27
水湿泛滥的沉细兼滑像,而不纳气的沉细没有滑相,且三焦脉力比较起来,上中二焦似有利,形成一个上盛下虚的一种脉态。
大光明云 05:49:57
所以针对不纳气的问题,用药必然是重镇而补肾的方法。
大光明云 05:50:37
对于水湿泛滥的,则是温肾阳,补气化于膀胱,利水消肿。
大光明云 06:15:59
补充一个证,肝气虚证
大光明云 06:17:25
脏腑辨证没有肝气虚,因为理论依据是肝–将军之官, 其气奋发而上行,没有虚证,肝体阴而用阳,阳常活跃而有余,阴常不足。
大光明云 06:18:06
但,你临床上,常摸到,左关脉虚而不细的脉相
大光明云 06:18:16
此肝气虚证
大光明云 06:20:27
症状表现:萎靡不振,常叹息,两胁不舒,情致无趣,经血量大,脉虚无力,左脉尤甚。
大光明云 06:20:53
病机:肝气不足,升发不利,故萎靡不振,
大光明云 06:21:21
气郁两胁,故两胁不舒,叹息,
大光明云 06:21:55
肝气疏发被郁,故情致不得舒畅而无趣,自觉生活无意义,
大光明云 06:22:17
肝气升发不足,则气下有余,月经量必大。
大光明云 06:22:49
左脉关脉无力,连及与心,则整个左脉升发力不足。
大光明云 06:26:32
五脏之气虚,阳虚的补充到这里。
大光明云 06:28:46
下面补充部分的血虚阴虚的部分
大光明云 06:30:55
(六)肝风内动
肝内内动证是指肝阳化风、热极生风、血虚生风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⒈ 肝阳化风
肝阳化风证是指肝阳亢逆无制而表现出的风动证候。
[证候] 眩晕欲仆,头痛而摇,项强肢麻,肢体震颤,语言不利,步履不稳,舌红,脉弦细;若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口眼zaozi006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喉中痰鸣,则为中风证。
[分析] 本证多由肝阳上亢发展而致。肝阳亢逆无制,阳亢于上,阴亏于下,则风自内生,上达巅顶,横窜脉络,而见面红目赤,烦躁,眩晕欲仆,肢体麻木,震颤头摇等动风之象。上盛下虚,故有步履不稳,行走飘浮。阳盛灼液而成痰,风阳夹痰上扰,蒙蔽清窍,则见卒然昏倒,不省人事。风痰窜络,经气不利,则有口眼zaozi006斜,半身不遂,舌强语謇。
⒉ 热极生风
热极生风证是指热邪亢盛引起抽搐等动风的证候。
[证候] 高热,烦渴,躁扰不安,抽搐,两目上翻,甚见角弓反张,神志昏迷,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 本证多因外感温热袭入,邪热炽盛,燔灼肝经,筋脉失养而动风,故见抽搐项强,角弓反张,两目上翻;热入心包,心神被扰,则见烦躁不宁;蒙蔽心窍,则神志昏迷;高热,口渴,舌红苔黄,脉弦数,均为热邪亢盛之征。
⒊ 血虚生风
血虚生风证是指血虚、筋脉失养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手足震颤,肌肉zaozi003 动,关节拘急不利,肢体麻木,眩晕耳鸣,面色无华,爪甲不荣,舌质淡,苔白,脉细。
[分析] 本证多由急、慢性失血过多,或久病血虚所致。肝血不足,不能上荣于头面,故见眩晕耳鸣,面色无华,舌质淡;筋脉失去营血的濡养,则爪甲不荣;血虚动风,故见肢麻,筋挛,肉zaozi003 震颤;血少则脉不充盈,故其脉细。
大光明云 06:38:15
什么是肝风,以前我们讲过,风动必须血虚,无论是肝阳上亢,热极等,都有耗血的问题
大光明云 06:38:31
所以内风的原因之一是,1 血虚
大光明云 06:41:35
2 正气妄行,游离常道,血虚后,气游离于经脉之外,形成一种不循经络运行的散态,成了邪气,即所为的风,导致了肢体抖颤,运动障碍,挟痰则导致口蹇肢废等。
大光明云 06:43:26
所以治疗的原则是,1 大量补血;2 祛风–全蝎,蜈蚣,僵蚕,刺蒺藜,石决明等;3 补正气使之回归经络常道。
大光明云 06:51:31
第三条的这个血虚生风,起因未必是肝的问题,但虚到一定程度,出现了风症,什么肢体抖动, 爪甲不容, 筋腱挛急等,这都是肝的问题,肝主筋抓,因此把这种血虚生风也归到肝血不足的这个范围。
大光明云 06:52:26
至此,五脏虚证讲完。
大光明云 07:12:13
下午学习五脏实证
大光明云 07:13:17
大光明云 07:13:51
大光明云 08:56:35
(三)心火炽盛
心火炽盛证,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
[证候] 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等。
[分析] 本证常因七情郁久化火,或六淫内郁化火所致。心火炽盛,内扰心神,轻者为心胸烦热,失眠;重者见狂躁,谵语。心火炽盛,灼伤津液,则见口渴,尿黄,便秘。心火上炎,故其舌体糜烂疼痛,或见口舌生疮,舌尖红赤。心火炽盛,灼伤络脉,迫血妄行,故见吐衄,苔黄,脉数有力等实热之象。
大光明云 08:58:21
心火炽盛,肝火上炎,风热,痰火,湿热等,都可以是实证
大光明云 08:58:42
所以火盛要鉴别究竟是肝,还是心,或者是肺
大光明云 09:02:36
这种鉴别的不同,很容易解决
大光明云 09:02:59
涉及于心的,心悸,睡眠,胸部
大光明云 09:03:12
涉及于肺的,呼吸,咳嗽,痰,胸部
大光明云 09:03:56
涉及于肝的,发怒,忧郁,两胁,眼睛,筋腱等
大光明云 09:04:27
你把热症+各自脏腑的特点,就构成了所谓的肝火上炎,心火炽盛等
大光明云 09:15:22
肺热咳嗽实证,咳嗽有力,右寸脉不细,有力; 肺阴虚咳嗽:咳嗽无力,舌苔少,夜五心发热,脉细而数。淡水,我都不用看书,随便就说出来,你为什么不从脉考虑,从阴虚的通症考虑,刚讲完
大光明云 09:16:17
心火炽盛证,是指心火炽盛所表现出来的实热证候。
[证候] 心胸烦热,失眠,面赤口渴,舌尖红赤,苔黄,脉数;或见口舌生疮,舌体糜烂疼痛,或吐血衄血,甚或狂躁、谵语等。
大光明云 09:17:18
这个症候,你要把涉及心的挑出来:心胸烦热,失眠,舌尖红赤, 口舌生疮,狂躁,谵语(这叫热扰心神)
大光明云 09:17:42
其他的什么面赤口可,脉数,苔黄,这是通症
大光明云 09:19:29
脉数—一个是表热,一个是表不虚,所以我们说,现在说的是实证
大光明云 09:19:41
怎么定虚实— 以脉定!
大光明云 09:22:22
口渴,尿黄,便秘,这是可能,与心火炽热(也叫心火上炎)的特质无关。
大光明云 09:24:15
如果这里给出的是,脉“细数”,那就是心阴虚+火旺极,属于虚实夹杂了
大光明云 09:25:02
必然兼有,五心发热,夜间尤甚,潮热而难以入睡,睡中易醒。
大光明云 09:25:39
虚实的问题以脉定, 脏腑虚实的诊断也是脉的问题,无脉不能确定虚实。
大光明云 09:26:06
(四)心血瘀阻
心血瘀阻证,是指瘀血、痰浊阻滞心脉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刺痛,痛引肩背内臂,时发时止,舌质紫暗或见瘀点瘀斑,脉细涩或结代;重者暴痛欲绝,口唇青紫,肢厥神昏,脉微欲绝。
[分析] 本证多为继发于心气虚或心阳虚而来。由于阳气不足,血液运行无力使瘀血内阻或痰浊停聚,而致心脉痹阻,常因为情绪激动、劳累、受寒凉或过食肥甘、饮酒而诱发或加重。心阳不振,体内气血运行不畅致心脉痹阻,故可见心悸,怔忡,心胸憋闷或有刺痛。手少阴心经循肩背而行,故能引肩背内臂疼痛。心血瘀阻,故见面唇青紫,舌紫暗或见瘀斑、瘀点,脉细涩或结代。心阳暴绝,血脉凝滞不通,故心暴痛,见口唇青紫,甚至神昏,脉微欲绝。
大光明云 09:26:56
脉—细涩,或结代—–有没有说脉弱无力?没有
大光明云 09:27:08
所以它讲的是实证
大光明云 09:27:41
如果说,脉细涩,结代无力+ 血瘀,这是什么? 这是虚实夹杂病
平衡前所未有 09:27:48
无虚不淤,无淤不实
大光明云 09:28:22
虚可以致瘀,但瘀未必由虚引起。
大光明云 09:29:07
心血瘀的第一表现就是心胸刺痛
大光明云 09:29:31
所以,你一看到心血瘀,就要首先想到刺痛
大光明云 09:30:05
后面他说 痛引肩背内臂? 哪侧的?
大光明云 09:31:10
当然是左侧的,所以左侧的肩痛诊断,不要总是想什么五十肩,肩周炎之类的,也要考虑是不是心的问题,如果是右肩就不必考虑那么多。
大光明云 09:33:26
(五)痰迷心窍
痰迷心窍证,是指因情志不遂,气结痰凝,痰浊蒙闭心神所致的证候。
[证候] 面色晦滞,脘闷作恶,意识模糊,语言不清,呕吐痰涎或喉中痰鸣,甚则昏迷不省人事,苔白腻,脉滑;或有精神抑郁,表情淡漠,神志痴呆,喃喃自语,举止失常。
[分析] 本证多因外感热病或其它疾病恶化所致,或因七情所伤,肝气郁结,气郁生痰,痰浊阻闭于心神所致。痰蒙心神,可见神志异常或表现为精神抑郁,神志痴呆、喃喃自语的癫证,突然昏倒、不省人事、两目上视、手足抽搐之痫证;或表现为面色晦滞,胸闷痰多,舌苔腻,脉滑等,痰浊蒙蔽心神证。在辨证上要注意区分痰浊阻窍和痰热阻窍之不同。
大光明云 09:34:15
脉滑–主痰湿;没说虚—主实证; 如果说滑虚–主虚实夹杂
大光明云 09:35:50
痰阻于上,清阳不升,浊阴阻窍,面色就不好,痰导致病–重着,恶心为主
大光明云 09:36:30
痰阻心(脑),思维,神志,举止都受到影响
大光明云 09:37:10
这类的痰为主,它没有夹热,痰湿主寒,所以这类的痰扰心的性质是寒的。
大光明云 09:53:22
(六)痰火扰心
痰火扰心是指火热、痰浊之邪,侵扰心神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发热,面赤气粗,口苦,痰黄,喉间痰鸣,狂躁谵语,舌质红苔黄腻,脉滑数;或失眠心烦,或神志错乱,哭笑无常,狂躁妄动,甚则打人骂人。
[分析] 痰火扰心证,多由情志不遂,气机不舒,郁而化火,灼津成痰,内扰心神所致。外感热病是以高热、痰盛、神志不清为其辨证要点;内伤杂病中,轻者见失眠心烦,重者以神志狂乱为其辨证要点。
外感热病,因其邪热亢盛,炼液为痰,痰热相结,内扰心神,致神志不宁,而见躁狂谵语;邪热炽盛,火性上炎,故见面赤气粗,口苦;蒸腾于外,故发热;痰热阻滞气机,气激痰涌,则见喉中痰鸣;舌红苔黄腻,脉滑,乃痰火内盛之征。内伤病中,因痰火扰心,则见失眠,心烦;若出现神志错乱,哭笑无常,此为痰火互结,内扰心神所致。
大光明云 09:53:50
痰扰心,如果没火,就是反应迟钝,傻傻的
大光明云 09:54:21
如果挟火,就会出现狂躁妄动,失眠心烦
大光明云 09:54:33
这种失眠是彻夜不眠
大光明云 09:55:03
心血瘀挟火可以导致彻夜不眠,痰火也可以导致彻夜不眠
大光明云 09:55:41
所以你治疗失眠症,如果遇到那种整夜睡不了的,要从,心痰,血瘀考虑
大光明云 09:56:09
这又是一个脉滑数而不虚
大光明云 09:57:23
出个题:脉细数主什么
大光明云 09:57:50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 09:59:02
阴虚脉细数;脉细数一定是阴虚吗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二十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二十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