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二十四

2017-10-09
大光明云 04:44:00
今天继续学习五脏实证辨证
大光明云 04:44:14
上次是心
大光明云 04:44:21
现在说肺
大光明云 04:44:53
(三)风寒束肺
风寒束肺证是指感受风寒,肺卫失宣所表现出来的证候。
[证候] 咳嗽气喘,痰稀色白,鼻塞流清涕,或恶寒发热,无汗,头身疼痛,舌苔薄白,脉浮紧。
[分析] 本证是由外感风寒,肺卫失宣所致。肺失宣降,肺气上逆则咳嗽;寒属阴,故痰液稀薄而色白;鼻为肺窍,喉为门户,今肺失宣降,故有鼻塞流清涕,咽痒;邪客肺卫,卫气郁遏则恶寒;正气抗邪,邪正交争则发热;毛窍郁闭则无汗;苔薄脉浮紧,为风寒束表之征。
大光明云 04:45:45
大家看这个脉象–脉浮紧,是不是伤寒论的太阳伤寒的脉象
大光明云 04:46:09
前面我们学的肺虚证有,气虚,也有阳虚,
大光明云 04:47:08
表现的相同的地方是咳嗽,痰稀,鼻塞清涕,无汗,头痛,舌苔薄白。
大光明云 04:47:26
不同的呢, 脉一个是虚而无力
大光明云 04:47:41
而这个实证是脉浮紧
大光明云 04:48:09
那么与太阳病的区别在哪里???
大光明云 04:48:35
我把这个问题放在这里, 哪位感兴趣可以回答一下。
大光明云 04:48:44
————————–
大光明云 04:51:12
(四)风热犯肺
风热犯肺证,是指风热之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咳嗽,咯吐黄稠痰而不爽,恶风发热,口渴咽干痛,目赤头痛,鼻流黄涕,舌尖红,苔薄黄,脉浮数。
[分析] 本证是由外感风热之邪犯肺,肺失清肃、宣降之功,则出现咳嗽;风热灼肺津,则痰浊、黄稠而不爽;肺卫受邪,卫阳抗邪则发热;卫气被郁,故微恶风寒;咽喉为肺之门户,风热上壅,故见口渴,咽喉干痛;肺开窍于鼻,肺气不宣,鼻窍不利,津液为风热所灼,故见鼻流黄浊涕;肺为华盖其位在上,而舌尖常候上焦病变,今肺为风热侵袭,故见舌尖红;目赤身痛,苔薄黄,脉浮数,皆为风热犯肺之征。
大光明云 04:53:23
风热犯肺相当于现在的风热感冒
大光明云 05:21:51
这类病是西医的抗菌素的强项
大光明云 05:22:18
因为纯属热证,以寒冷性的抗菌素正好
大光明云 05:25:00
但如果是寒证,类似于上面的风寒束肺,你要是用抗菌素,就会伤脾严重
大光明云 05:47:25
再放一个问题,此病相当于伤寒论的什么病
大光明云 05:47:42
——————————
大光明云 05:48:41
(五)燥邪犯肺
燥邪犯肺证,是指燥邪侵犯肺卫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唇舌口鼻咽干燥,或身热恶寒,头痛或胸痛咯血,舌干红苔白或黄,脉浮数或细数。
[分析] 本证多因秋令燥邪犯肺,耗伤肺津,津亏液少,肺失滋润,清肃失职,故见干咳无痰或痰少而粘,不易咯出;燥伤肺津,津液不布,则唇口舌干,鼻咽喉干燥;肺气通于皮毛,肺为燥邪所袭,肺卫失宣,故身热恶寒,脉浮;燥邪化火,灼伤肺络,故胸痛咯血;燥邪伤津,津伤阳亢,故唇舌干红;燥邪袭表则苔白;燥热伤肺则苔黄、脉浮数或细数。
大光明云 05:49:50
燥邪伤阴,那么痰一定少,咳嗽一定是干咳,自然咳不出痰来,
大光明云 05:50:17
然后肺系的什么口鼻咽干,脉浮
大光明云 05:50:51
而这里说的,身热恶寒,舌干红,脉数
大光明云 05:51:03
明显的是燥邪化火
大光明云 05:51:27
所以,这个第五条的题目应该是燥邪化火犯肺证
大光明云 05:51:49
那么有没有不化火的燥邪犯肺呢,当然有了
大光明云 05:52:49
证候:干咳无痰,痰少而粘,不易咳出,唇舌口鼻咽干燥,或身热恶寒,头痛或胸痛;
大光明云 05:53:16
舌干苔白脉浮细。
大光明云 05:53:58
为什么这样写脉:浮表外感燥邪; 细表伤津液,唯独不数–因为没有化火
大光明云 05:54:22
甚至有的燥邪是寒化的,不一定要热化。
大光明云 06:05:50
(六)痰热壅肺
痰热壅肺证,是指热邪夹痰内壅于肺所表现出的实热证候。
[证候] 咳嗽气喘,呼吸急促甚则鼻翼煽动,咯痰黄稠或痰中带血,或咯脓血痰有腥臭味,发热,胸痛,烦躁不安,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分析] 本证多因温热之邪从口鼻而入,热邪壅肺,煎熬津液成痰,痰热郁阻,肺气不利,宣降失常,故见咳喘,呼吸气促,鼻翼煽动,痰黄稠;痰热阻滞肺络则胸痛,血败肉腐化脓,则咯吐血腥、臭痰;热邪郁遏于里,肺热炽盛,痰热内灼阴津,故身热口渴,小便黄,大便秘结;痰热内扰心神,则烦躁不宁;舌红苔黄腻,脉滑数,皆为痰热内壅之征。
大光明云 06:19:48
肺与大肠相表里,如果痰热壅于肺,必然引发大便秽臭,粘腻,而硬结反倒次之。
大光明云 06:20:22
那么烦躁不安指的是扰心所导致的
大光明云 06:21:25
诊断是抓主症的,你不能看到烦躁不安,就诊断痰热扰心,
大光明云 06:22:07
这个主要的表现,痰,咳,喘,呼吸–这是肺系的症状为主
大光明云 06:22:27
如果说,烦躁不安,神昏疲惫,心悸, 难以入睡
大光明云 06:22:36
这个是痰热扰心
大光明云 06:23:11
同样的痰热扰上焦有,扰心,扰肺,既扰心又扰肺的不同。
大光明云 06:23:19
诊断不同,自然用药也不同
大光明云 06:24:32
(七)痰湿阻肺
痰湿阻肺证,是指由痰湿阻滞于肺而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咳嗽痰多,色白而粘容易咯出,胸部满闷或见气喘,喉中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
[分析] 本证多因久咳伤肺,肺不布津,水湿停聚而成为痰湿;或由脾虚生湿,输布失常,水湿凝聚为痰,上渍于肺;或感受寒邪,肺失宣降,水液停聚而为痰湿所致。痰湿阻肺,肺气上逆,故有咳嗽痰多,痰粘易咯出;痰湿阻滞气道,肺气不利影响气机升降,则见胸部满闷,甚则气喘痰鸣;舌淡苔白腻,脉滑,皆为痰湿内阻之征。
大光明云 06:24:52
这个也是痰扰,不过是寒痰扰
大光明云 06:25:18
那么舌淡苔白,脉滑是必然的
大光明云 06:26:02
如果脉滑而虚呢,就变成了,既有痰湿阻肺,又有肺气虚,变成了虚实夹杂病症了
大光明云 06:33:58
(五)寒湿困脾
寒湿困脾证,是指寒湿内盛,脾阳受困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脘腹痞闷,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粘乏味,头身沉重,面色晦黄或见肢体浮肿,小便短少,妇人白带过多,舌淡胖,苔白腻,脉濡缓。
[分析] 本证多因贪凉饮冷,过食生冷瓜果,或居处潮湿,或内湿素盛所致。脾为太阴湿土,喜燥而恶湿。今寒湿内侵,中阳被困,升降失常,故见脘腹痞闷,重则作胀疼痛,食少便溏,泛恶欲吐,口粘乏味;寒湿滞于经脉,湿性粘滞重浊,阳气被困失展,故见头重身困;脾为湿困,生化不足,气血不能外荣,故有面色晦黄;阳气被寒湿所困,不能温化水湿,湿泛肌表,故见肢体浮肿,小便短赤;寒湿渗注于下,故白带量多;舌胖,脉濡,皆为寒湿内盛之征。
大光明云 06:36:33
脉濡缓—虚不虚? 不虚,
大光明云 06:37:02
不是说,脾病一定是虚
大光明云 06:37:41
你们看它的病机,持寒冷东西,或者处潮湿之地,导致了“脾被困”
大光明云 06:37:48
而不是导致了“脾虚”
大光明云 06:38:02
脾被困,所以运化不好;
大光明云 06:38:11
而脾虚也可以是运化不好
大光明云 06:38:52
一个是困–被外来的寒湿困住了;一个是虚是因为脾的运化的气不够了。
大光明云 06:39:14
所以一个是堵而导致运化不好;一个是运化力弱而导致运化不好。
大光明云 06:47:19
濡–相当于软脉,摸起来软软的,而不是无力的虚
大光明云 06:48:00
因此,此实证的治疗,温阳健脾利湿
大光明云 06:48:14
虚证的治疗呢, 温阳补脾利湿
大光明云 06:48:39
补脾的黄气,党参白术类
大光明云 06:48:59
健脾的,茯苓,苍术,白豆蔻类等
大光明云 06:49:11
黄芪
大光明云 06:50:57
(六)脾胃湿热
脾胃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脾胃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脘腹痞闷,纳呆呕恶,口粘而甜,肢体困重,便溏尿黄,身目发黄或皮肤发痒,或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
[分析] 本证多由感受湿热之邪或饮食不节,或过食肥甘酒酪,酿成湿热,内蕴脾胃所致。湿热之邪蕴于脾胃,受纳运化失职,升降失常,故见脘腹痞闷,纳呆呕恶;湿热上泛,故口粘而甜;脾主肌肉,湿性重着,脾为湿困,故肢体困重;湿热蕴结,不得泄越,熏蒸肝胆,胆汁外溢,故见身目发黄,皮肤瘙痒;湿热蕴脾,交阻下迫,故便溏、尿黄;湿遏热伏,热处湿中,湿热郁蒸,故身热起伏,汗出热不解;舌红苔黄腻,脉濡数或滑数,均为湿热内盛之征。
大光明云 07:12:43
脾胃湿热证,有些争议
大光明云 07:12:54
一般认为是肝胆湿热
大光明云 07:13:29
身目发黄是肝胆湿热的主症
大光明云 07:14:20
如果把上述的脾胃湿热证候的身目发黄去掉,这样来表述脾胃湿热,就正常了
大光明云 07:14:58
湿热的典型症状,汗出热不解,低烧
大光明云 07:15:25
这类病对于西医来讲,几乎没什么办法,治疗效果也不好
大光明云 07:21:10
(一)肝气郁结
肝气郁结证,是指肝失疏泄,气机郁滞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情志抑郁或易怒,善太息,胸胁或少腹胀痛,或咽有梗塞感,或胁下痞块,妇人见乳房胀痛,痛经,月经不调,甚至闭经,舌质紫或边有瘀斑,脉沉弦涩。
[分析] 本证多因情志不遂,肝的疏泄失常所致。肝属木主疏泄,以疏达为畅,今因情志不遂,肝失条达,故见精神抑郁、易怒,胸闷不舒,善太息;肝脉布胁肋,肝郁则经脉不利,故见胸胁少腹胀痛;气郁生痰,痰随气逆,痰气搏结于咽喉,故咽喉有异物梗塞感,俗称“梅核气”;肝气郁结,气血不畅,冲任失调,故有月经不调,经前乳房胀痛;肝郁经久不愈,气病及血,气滞血瘀,则成癥瘕痞块,痛经或闭经;舌质紫或有瘀斑,脉沉弦涩,皆为血瘀之征。
大光明云 07:22:15
这些肝病的证候怎么去记忆
大光明云 07:22:31
在前面的中医基础部分,
大光明云 07:23:15
肝–怒,目,两胁,升发,阴器,月经
大光明云 07:24:00
还有爪甲,筋腱等,这都是与之密切相关,
大光明云 07:24:26
因此,病态的肝的症状就是相应的这些出了问题
大光明云 07:24:56
你根据这个,自己就可以推导出来,而不必去强记忆,那些个所谓的症候
大光明云 07:25:44
舌质紫—肝气郁结于血淤的舌紫有何不同?
大光明云 07:26:00
一个是淡紫,一个是深紫
大光明云 07:27:11
乳房胀痛,这个不是肝气郁滞的主症,因为从经络讲,循行乳中的是胃经
大光明云 07:27:58
只有在肝气郁滞造成胃气通降出了问题,才能导致乳房胀痛
大光明云 07:28:33
这些症状表现要细分析其原理,而不是看似散乱一堆放在那里的
大光明云 07:28:47
谁要是学成了散乱,你的脑袋就是糨糊,
大光明云 07:28:52
学不好中医
大光明云 07:29:48
今天这种原理都告诉你了,剩下的是你自己勤奋不勤奋的问题
大光明云 07:37:10
(二)肝火上炎
肝火上炎证是指肝经气火上逆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头胀痛,眩晕,面红目赤,急躁易怒,口苦咽干,不眠或恶梦纷纭,胁肋灼痛,耳鸣耳聋,尿黄便秘,或吐血,衄血,或目赤肿痛,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 本证多由情志不遂,肝郁化火,或过食肥腻烟酒,或因外感火热之邪所致。肝火上攻于头,故见头胀痛,眩晕,面红目赤,肿痛;肝火循经上扰于耳,则耳鸣耳聋;肝火内盛不能疏泄情志,故急躁易怒,不能藏神,故失眠多恶梦;火热内盛,肝不藏血,血热妄行,则吐血,衄血;口干,尿黄便秘,脉弦数,均为肝火内盛之征。
大光明云 07:37:39
前面我们学过心火炽盛
大光明云 07:37:56
这里肝火上炎,那么就必须是肝的症状
大光明云 07:38:38
肝经上头至巅顶,所以头痛以巅顶痛为主,
大光明云 07:38:49
过目后,自然目赤
大光明云 07:39:16
急躁易怒,肝之秉性
大光明云 07:39:51
不眠这是扰心了,不是肝火主症
大光明云 07:40:31
不眠,吐血,衄血,这都是辅助症,不是肝病主症
大光明云 07:41:59
所以我要是老师的话,考学生会问,主症;兼症。
主症答出,兼症答不出也给过关
大光明云 07:43:25
眩晕这个症---肝火上炎一般不会导致,中医有无痰不晕,夹杂痰了,在借肝火上送,干扰了耳道的液体,引发眩晕。
大光明云 07:45:59
(五)肝阳上亢
肝阳上亢证是指肝气亢奋,或肝肾阴虚,阴不潜阳,肝阳上扰头目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急躁易怒,头胀痛,眩晕目胀,或面部烘热,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分析] 本证多由素体阳旺或七情内伤所致。肝失疏泄,肝气亢奋或肝阴不足,肝阳上扰于头目,故见头胀痛,眩晕目胀或面部烘热;肝阳失潜,肝失疏泄,气郁化火,内耗阴血,阴不制阳,阴虚阳亢,故见急躁易怒,口苦咽干,小便黄,大便秘结,舌红苔黄,脉弦数。
大光明云 08:01:56
肝阳上亢与肝火上炎的区别在于,二者都是上行, 肝阳的上行要强于肝火上炎
大光明云 08:02:58
肝火顾名思义,以挟火炎上为主,因此它的病是以肿痛,色红,为主
大光明云 08:03:36
而肝阳上亢,则是以头胀,易怒为主
大光明云 08:04:02
整个一个气机上托的气势
大光明云 08:04:47
所以它的左寸脉关脉,必然弦急而有力。
大光明云 08:05:28
而肝火上炎的脉,则为左寸关脉力道稍微强些,不似肝阳上亢的那种向上顶的脉
大光明云 08:05:51
自然在治疗上,肝火上炎的治疗--清泻肝火;
大光明云 08:06:07
肝阳上亢的治疗---镇肝潜阳。
大光明云 08:06:19
证型不同,用药不同
大光明云 08:07:33
肝阳上亢的诱因有二, 1 情致导致的暴怒,引发阳亢,此所谓勇士之怒,气拔山河
大光明云 08:08:11
2 素体阴虚,阴不制阳,如肝气上行力大而少阴以制约。
大光明云 08:25:59
从这两种诱因,大家可以看到,1个是实证,突起的暴怒所导致
大光明云 08:26:13
一个是素体的阴亏不得制肝阳
大光明云 08:26:32
属于虚实夹杂,或者叫做上盛下虚
大光明云 08:31:13
尽管第二种是虚实夹杂,但表现为肝阳上亢的,脉以寸关实而有力为主要表现,下焦的细脉反而不明显
大光明云 08:31:33
但治疗者1,2种肝阳上亢的用药还是有所不同的
大光明云 08:31:45
第一种就是平肝潜阳
大光明云 08:32:33
第二种,则在平肝潜阳的基础上,要加滋阴的白芍,山萸肉等,来固涩阳,使之不上越
大光明云 08:41:16
还有个轻证,叫做“肝气上逆证”
大光明云 08:41:33
肝阳上亢,比较严重
大光明云 08:42:26
肝气上逆呢,本来肝气就是上而疏发的,叫做肝气上逆,那就是表示这个气机还是有些过上,但还不至于肝阳上亢那么严重
大光明云 08:43:57
那么表现呢,主症:易怒,头胀,口苦咽干,脉弦;
大光明云 08:44:27
兼症呢:呕恶,大便难下,难以入睡
大光明云 08:45:02
其实这是肝阳上亢的轻证表现,这类病,临床也经常遇到很多。
大光明云 08:47:23
(七)肝胆湿热
肝胆湿热证是指湿热蕴结肝胆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胁肋胀痛,口苦纳呆,呕恶腹胀,小便短黄,大便不调,苔黄腻,脉弦数;或兼见身目发黄,发热;或见阴囊湿疹,睾丸肿大热痛,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症。
[分析] 本证多因感受湿热之邪,或嗜酒肥甘,酿生湿热所致。湿热内蕴,肝胆疏泄失常,气机郁滞,故见胁肋胀痛;湿热熏蒸,胆气上泛则口苦;胆汁不循常道而外溢,则面目周身发黄,发热;湿热郁阻,脾胃升降失常,故有纳呆,腹胀,呕恶,大便不调;肝脉绕阴器,湿热下注,则阴囊湿疹或睾丸肿痛,妇人则见外阴瘙痒,带下黄臭等症。
大光明云 08:47:37
前面说了个脾胃湿热
大光明云 08:48:52
这里讲肝胆湿热, 自然就是肝胆的症状为主, 两胁胀痛,脉弦滑,身目发黄,阴囊湿疹,睾丸肿大热痛,外阴瘙痒,带下黄臭
大光明云 08:48:58
这是主症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08:49:13
hello
大光明云 08:49:57
至于呕恶腹胀,小便短黄,大便秽臭,苔黄腻,脉数,这是兼症
大光明云 08:50:06
并非肝胆湿热主症
大光明云 08:53:34
(八)寒凝肝脉
寒凝肝脉证是指寒邪凝滞于肝脉所表现出的证候。
[证候] 少腹胀痛,睾丸坠胀遇寒加重;或见阴囊内缩,痛引少腹,面色zaozi002白,形寒肢冷,口唇青紫,小便清长,舌淡苔白,脉沉弦。
[分析] 本证多因外感寒邪侵袭于肝脉,使气血凝滞而致。寒凝肝脉,气血凝滞,故见少腹胀痛,睾丸坠胀,遇寒加重;寒主收引,肝脉受寒,则阴囊冷缩而痛引少腹;寒为阴邪,寒胜阻遏阳气,阳气不得布达,故见面色zaozi002 白,形寒肢冷;阳虚不能化气行水,泌清浊,水走肠间,而见小便清长,便溏;肝络环唇,寒滞于肝,故口唇青紫;舌淡苔白,脉沉弦,皆属寒盛于肝之征。
大光明云 08:54:16
寒凝肝脉,在教科书的脏腑辨证中,1 肝无气虚,2 肝无阳虚。
大光明云 08:54:27
那么有没有实寒呢,
大光明云 08:54:40
这里就是实寒之寒凝肝脉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08:55:02
肝无气虚无阳虚的话,怎会升发不足呢
大光明云 08:55:10
它描述的相当于寒疝症状
大光明云 08:55:32
所以,我在讲肝虚证这个地方,放进去了肝气虚。
大光明云 08:56:16
我们说肝经绕阴器,性器官这个地方的病与肝联系密切
大光明云 08:56:30
从红肿,到寒痛。
大光明云 08:57:25
比如你冷天没有运动开,就去凉水游泳,就可能导致睾丸坠胀紧痛
大光明云 08:58:43
女子呢,相当于宫寒,小腹紧痛
大光明云 08:58:58
什么叫紧痛,收紧的,一抽一抽的痛
大光明云 08:59:20
往往在月经前加重,摸小腹冰凉。
大光明云 09:00:30
荔枝核,乌药,吴茱萸,小茴香等,是治疗这类病的重要用药。
大光明云 09:04:22
肾的病证

(一)实证:

1寒滯肾脉与温肾散寒法

腰為肾之腑,肾司二阴,经脉属肾络膀胱,寒邪直中肾腑,或客于肾脉,可使肾脉受寒邪凝滯,不通則痛,发為腰痛、阴痛、少腹拘急、小便不利或痛经等。其舌体淡, 而尺脉沉紧而不虚; 治疗当温肾散寒、祛风除湿,可选用独活、桂枝、细辛、丁香、乌药、小茴香等散寒温通药物。

2 热扰精室与清热泻火法

肾藏精,主生殖。外感热邪循行扰于精(经)室或心火亢盛,相火妄动,扰于精室,皆可使人体精室受扰,发为遗精、早洩或月經先期、量多等。其舌红紫,下焦尤甚,尺脉不沉而有力; 治疗当泻肾火、涼血热、坚肾阴,可选用黃柏、栀子、知母等苦寒泻肾火之品。

3 肾水内停与利水渗湿法

肾主水,泌清別浊,通调水道。风寒或风热之邪客於肾脉,或內生痰火瘀浊,瘀阻肾络,皆可使肾络郁闭,肾脏泌清別浊、通调水道的功能失调,人体水液代谢失常,饮入或內生之水不能正常排出体外,发為水肿等病。其舌淡胖,尺脉滑; 治疗当利水滲湿,可选用茯苓、猪苓、泽泻、车前子、大腹皮等利水消肿之品。

4 病毒内结与通瘀泄毒法

邪热或痰浊之邪結于肾脏,积久不去,可使肾络受伤,肾脉瘀阻,內生湿浊不得外泄,化而為毒,发生关格或癃闭等证。其舌质紫而黑,尺脉沉弦或滑; 治疗当急则治其标,通瘀泻毒,可选用大黃、桃仁、牡丹皮等通瘀泻下之品。

5 热结肾经与清热通淋法

肾与膀胱互為表里,热邪除可郁闭肾絡和瘀阻经脉外,尚可灼伤肾絡,或結于膀胱,炼液為石,发为热淋、石淋、血淋等证。其舌质红紫,尺脉数; 治疗当清热通淋,可选用金钱草、海金砂、滑石、木通等清热 通淋之品。
大光明云 09:05:12
有人讲,肾病无实证,未必!
大光明云 09:05:55
比如说,你晚上睡凉炕,潮湿。 那么会导致寒邪直接侵犯下焦
大光明云 09:06:33
以什么定虚,以脉
大光明云 09:09:04
热扰精室,相当于下焦的毒热,或有性传染导致,这是外毒引发的遗精早泄,并不是什么肾虚
大光明云 09:14:14
第四条的病毒内结,改称:毒热内结
光明喜悦(312465581) 09:14:32
老师辛苦了!仁心藏于内,善德行于外。赞老师!
大光明云 09:16:46
大家仔细的分析一下,热扰下焦
大光明云 09:17:50
看看上述的热扰得特点,1 扰精室,2 扰而大便不同;3 扰小便成的淋症
大光明云 09:17:58
这都是实病,
大光明云 09:18:06
以脉定之
大光明云 09:18:33
脉若虚,夹杂这些病的,叫做虚实夹杂
光明喜悦(312465581) 09:19:08
打扰一下,老师可否分析一下高血压的辩证方法?
大光明云 09:33:32
为了归属于习惯上讲的肾病无实证的讲法,我们把这个叫做下焦实证吧
大光明云 09:34:56

大光明云 09:35:19
到今天为止,脏腑辩证的五脏的虚证,实证讲完。
大光明云 09:35:35
下次进入六腑的虚实学习。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二十四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