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3
大光明云 05:19:03
继续学习方剂学
大光明云 05:19:20
十一、理气剂
凡以理气药为主组成,具有行气或降气的作用,以治疗气滞或气逆病证的方剂,称为理气剂。理
气剂可分为行气与降气两大类:行气剂,适用于气机郁滞之证,以越鞠丸为代表方;降气剂,适用于肺
胃之气上逆之证,以旋覆代赭汤为代表方。
理气剂大多辛香而燥,易伤津耗气,故对气虚、阴虚火旺者及孕妇等,均当慎用。
大光明云 05:20:28
尽管这样讲理气,其实它包括了三种气机运行, 上行升气,中行行气,下行降气。
大光明云 05:21:48
越鞠丸 《丹溪心法》
[组成] 香附 川芎 苍术 神曲 栀子各9g
[用法] 研末,水泛为丸,每服6g,日2次。或水煎服。
[功用] 行气解郁。
[主治] 郁证。胸膈痞闷,或脘腹胀痛,恶心呕吐,嗳腐纳呆,脉弦或滑。
大光明云 05:24:17
香附这味药, 辛,微苦,甘,性平。 入肝,三焦经。功能:理气解郁,止痛调经。 主治:肝胃不和,
气郁不舒,胸胁胀满等
大光明云 05:25:22
味辛–则升散;味苦则泄降;既升又降,所以香附的行气作用,没有特别的升降倾向。
大光明云 05:26:43
川芎升气兼活血;苍术则燥而降。
大光明云 05:27:09
神曲化腐积,栀子清心火。
大光明云 05:28:15
为什么说越鞠丸治疗的是肝胃呢, 肝气郁则中焦两胁痞满,胃气不降则恶心呕吐。
大光明云 05:28:30
如果说是肝脾的症状, 必有水湿泄泻。
大光明云 05:31:17
暖肝煎:当归9,枸杞9,小茴香6,肉桂3-6,乌药6,沉香3,茯苓6 。 生姜3-5篇。功能:温补肝肾,
行气止痛。
大光明云 05:32:14
主治:肝肾不足,寒凝气滞所导致的疝气或少腹疼痛,舌质淡嫩,苔白滑;脉沉细而弦等。
大光明云 05:33:55
暖肝—我们说肝本身就不喜欢热; 但不表示肝没有寒症,在脏腑辨证中,有个病叫做“寒凝肝脉”,
就是小腹,性器官这个地方被寒邪入侵的症状。
大光明云 05:34:52
方中:枸杞,小茴香,乌药,肉桂,暖小腹少腹为主药,或者说是君臣药液也可以。
大光明云 05:35:17
茯苓健脾,当归补血,沉香行气。
大光明云 05:35:35
如果倾向于下焦的用当归尾。
大光明云 05:35:52
为什么不用白芍呢,白芍性凉,不利于寒症。
大光明云 05:36:38
天台乌药散,所治疗的也是寒凝肝脉,不做分析了。
大光明云 05:37:40
枳实薤白白酒汤
大光明云 05:39:44
枳实12,厚朴12,薤白9,桂枝6,瓜蒌12。功能:通阳散结,行气祛痰。治疗:胸痹证。胸部隐痛,彻
背而喘息,短期,心中痞满, 气从胁下上冲,舌苔白腻,脉沉弦或者紧。
大光明云 05:40:12
尽管把它归类到行气剂
大光明云 05:43:11
我们分析一下:厚朴宽中香燥下行; 瓜蒌豁痰下行。 枳实开胸下行。
大光明云 05:45:26
薤白性溫;味辛苦;歸足厥陰肝經、手太陰肺經、手少陰心經。
功效理氣,寬胸,通陽,散結。治胸痺心痛徹背,脘痞不舒,乾嘔
大光明云 05:49:39
薤白辛辣温主要取胸中的痰,后者痰扰心,这个痰显然是寒痰。
大光明云 05:50:02
那么是湿痰,还是燥痰呢?
大光明云 05:50:57
从厚朴,枳实药看,二者性燥对治湿痰;
大光明云 05:51:18
从瓜蒌看,瓜蒌润燥对治燥痰。
大光明云 05:52:35
所以这个方子是根据诊断而导致燥,还是润的使用剂量的不同
大光明云 05:54:01
桂枝通阳,一方面外散,伴随众降之药,形成外散中降之气机;另一方面辣温而通阳治理中焦的痰湿。
大光明云 05:54:45
我们再看看另一方子
大光明云 05:54:57
瓜蒌薤白白酒汤 《金匮要略》
[组成] 瓜蒌实15g 薤白9g 白酒3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通阳散结,行气祛痰。
[主治] 胸痹。胸中闷痛,甚至胸痛彻背,喘息咳唾,短气,舌苔白腻,脉沉弦或紧。
[方解] 本方所治胸痹系由胸阳不振,痰阻气滞所致。方中瓜蒌涤痰散结,理气宽胸为君;薤白
通阳散结,行气止痛为臣;白酒辛散温通,调畅气血,助药上行为佐使。
[方歌] 瓜蒌薤白白酒汤,胸闷气短痛难当,半夏桂枝可加入,通阳豁痰此方良。
大光明云 05:55:23
这个也是治疗胸痹的
大光明云 05:57:18
那么枳实,厚朴一概不用,桂枝也没有用,说明胸痹的痰为寒燥痰比较明显, 因此用全瓜蒌来润降,
薤白暖中,白酒通阳,使得药力,药速变快。
大光明云 05:58:15
白酒通阳与桂枝通阳的方向不太一样
大光明云 05:59:23
白酒通阳:走身体两侧,以入心肝经为主,具有升阳的作用,如果胸痹偏于寒痰扰心的,那么白酒的温
通心脉,则可以对治这个病因
大光明云 05:59:59
桂枝通阳,上散布表,强化卫气,与肺,脾关系密切。
大光明云 06:00:34
桂枝的赤色,性温又可以入血,因此有温通血脉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01:18
柴胡疏肝散 《景岳全书》
[组成] 陈皮 柴胡各6g 川芎 香附 枳壳 白芍各5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疏肝解郁,行气止痛。
[主治] 肝气郁滞证。胁肋疼痛,嗳气太息,脘腹胀满,脉弦。
大光明云 06:03:07
柴胡,川芎--上行; 陈皮,枳壳,白芍--下行;香附--行气,甘草中和;构成了全方位的上,
中,下行气作用,因此可以治疗上述诸症。
大光明云 06:04:39
从上面的方子的分析,我们看到了所谓的行气,有升,有降,或者有升降平衡; 下面我们看看倾向于
降气的方剂;
大光明云 06:05:06
旋覆代赭汤 《伤寒论》
[组成] 旋覆花(包)9g 代赭石(先煎)15g 人参6g 生姜9g 炙甘草6g 半夏9g 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降逆化痰,益气和胃。
[主治] 胃气虚弱,痰浊内阻。胃脘痞硬,嗳气频作,或呕吐呃逆,舌淡苔白,脉缓。
[方解] 方中旋覆花下气化痰,降逆止噫为君。代赭石质重降逆为臣。半夏燥湿化痰,降逆和胃
;生姜降逆止呕,两药合用,助君、臣药降逆止呕之功;人参、大枣、炙甘草益气补中以治胃气虚弱,
共为佐药。炙甘草又能调和诸药而兼使药之用。
[方歌] 仲景旋覆代赭汤,人参半夏草枣姜,噫气不除心下痞,降逆补中此方尝。
大光明云 06:18:30
旋复花,代赭石,半夏为下气药。
大光明云 06:18:36
人参则升,
大光明云 06:18:57
因此从气机讲,所谓的纯下气药这个也不是
大光明云 06:19:32
旋复花:一般的花类都有宣升的作用,下气则是特异者
大光明云 06:21:02
旋复花必产于盐碱地,味咸而苦,才具有降气的特点
大光明云 06:21:37
其它的产地的旋复花,则作用不明显,所以以后有朋友要用这味药的时候,一定要自己尝尝。
大光明云 06:24:46
一大队的降胃气药中,佐一味人参升脾,则为调理脾胃的升降作用。
大光明云 06:25:11
苏子降气汤
大光明云 06:26:30
紫苏子,半夏各9克, 当归6,炙甘草,前胡,厚朴各6,肉桂3 。 作用:降气平喘,祛痰止咳
。
大光明云 06:27:54
苏子润降;半夏燥降; 厚朴通降;前胡宣降; 当归养血, 肉桂暖下
大光明云 06:28:57
因此它治疗的是上实下虚的痰涎盛。咳喘短气,胸膈闷,腰痛,四肢倦怠。 舌苔白而滑腻
大光明云 06:29:19
此方的立方效果一般
大光明云 06:30:50
苏子润降,半夏燥降----那么所治的痰是燥痰,还是湿痰呢, 当归养血其性偏于上,而说下焦虚
的话,则不如用枸杞了。
大光明云 06:32:57
当然有的时候,你要是说,我用的燥药为主,取苏子的目的是要它的“降”的作用,而不是润的作用,
润的作用已经被其它大队的药的燥性所取代,这么理解也可以。
大光明云 06:33:40
这种取“一方面作用,屏蔽另一方面的作用”,究竟能屏蔽多少,没有统一认识。
大光明云 06:35:17
所以,我的意见是,与其取一方面作用,屏蔽另一方面作用,那还不如用同性质的药,而没必要去屏蔽
另一方,除非这个药效极强,没有可另选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35:56
比如说,拿白芥子代替苏子。
大光明云 06:36:13
白芥子性燥而降,与半夏的燥性相似。
大光明云 06:36:55
桔皮竹茹汤 桔皮9,竹茹12,大枣15,生姜9,甘草6,人参3
大光明云 06:40:59
功效:降逆止呕,益气清热。主治:胃虚有热, 气逆不降,呕哕,舌嫩红,脉虚数。
大光明云 06:43:15
桔皮降逆止呕,竹茹--味甘性凉。 清热,凉血,化痰,止吐。 二者搭配降逆,清热。
大光明云 06:44:22
呕哕--一方面是胃气逆,另一方面的哕-表示郁积导致的邪热,以竹茹清之。
大光明云 06:45:05
大枣人参--补虚,补这个脉虚,一般讲脾虚。
大光明云 06:45:29
有没有胃虚? 诊断很少这样说, 因为阳明多气多血。
大光明云 06:46:02
什么是补胃气虚的药? 你也得用党参,人参之类的
大光明云 06:46:27
但你要配合降下的药,因为胃以通降为顺。
大光明云 06:47:03
而从另一个角度看,人参黄芪类的药,是补脾的,升脾气的,
大光明云 06:49:48
所以你补脾降胃气,说补胃气也算可以了,这个地方书上交待的也不是十分清楚。
大光明云 07:19:35
丁香柿蒂汤
大光明云 07:19:57
丁香6,柿蒂9,人参3,生姜6
大光明云 07:20:26
主治:胃气虚寒之呃逆,胸痞,脉迟者
大光明云 07:21:33
丁香温中降气, 温小腹这个部分,它的特性有点像吴茱萸,但没有吴茱萸有毒
大光明云 07:34:23
柿蒂,苦,涩,平。入肺,胃经;作用:降逆止呕,止咳下气等
大光明云 07:35:14
这两味为君药,然后又用人参来补气升脾,降为主,升为辅,构成调理中焦的升降模式。
大光明云 07:37:54
十二、理血剂
凡以理血药为主组成,具有调理血分的作用,治疗血分病的方剂,称为理血剂。这里主要介绍活
血祛瘀与止血两类:活血祛瘀剂,适用于瘀血阻滞病证,以血府逐瘀汤为代表方;止血剂,适用于各种
出血证,以小蓟饮子为代表方。
活血逐瘀剂性多破泄,对于月经过多及孕妇当慎用或禁用。止血剂属于治标,病情缓解后,宜审
因论治。
大光明云 07:50:05
1活血祛瘀
大光明云 07:50:44
气行则血行,血瘀则气滞。
大光明云 07:51:11
那么气滞久了就会形成血瘀,二者常常是共病
大光明云 07:51:26
或者痰血瘀气滞三杂而病。
大光明云 09:18:12
桃核承气汤, 桃核去皮尖12,大黄12,桂枝6,甘草炙6,芒硝6
大光明云 09:18:47
功效:破血下瘀。
大光明云 09:20:34
主治:下焦蓄血。少腹急结,其人如狂,小便自利,谵语烦渴,夜发热。或经闭,通经, 舌燥苔黄,
脉沉实或涩。
大光明云 09:24:52
怎么诊断下焦什么病
大光明云 09:29:02
触摸下焦腹部发硬叫作急结
大光明云 09:29:13
小便自利--说明病不在膀胱
大光明云 09:29:29
无大便燥结,说明病不在大肠
大光明云 09:30:28
那么,小腹硬,闭经,通经。
大光明云 09:30:51
此说明病不在膀胱,大肠,而是在盆腔,子宫一带。
大光明云 09:31:24
脉沉实--下焦有力,却没有大小便症状。
大光明云 09:31:52
其人如狂,则说明下腹结热上熏扰心了。
大光明云 09:32:48
,大便无问题,小便无问题,那么下焦剩下个痰,血瘀。
大光明云 09:33:22
临床你摸下焦脉滑而有力的,与子宫肌瘤有关。
大光明云 09:33:51
沉有力,涩的,则与瘀血有关
大光明云 09:34:32
总之下焦脉有力,故可以用大黄,芒硝去软坚泻下
大光明云 09:35:40
此病诊断为瘀血,大黄活血化淤,芒硝软坚散结,+桃仁偏入血分活血, +桂枝少量--取其动血的
作用。
大光明云 09:36:04
所以,这个下淤血的方子是通过走大便来清理的
大光明云 09:38:18
瘀血到底在哪里?在腹腔里,
大光明云 09:39:18
血府逐瘀汤 《医林改错》
[组成] 当归9g 生地9g 桃仁12g 红花9g 枳壳6g 赤芍6g 川芎6g 牛膝9g 桔梗6g 柴胡3g 甘草3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主治] 胸中血瘀证。胸痛头痛,痛如针刺而有定处,或呃逆日久不止,或内热烦闷,心悸失眠
,急躁易怒,唇暗或两目暗黑,舌黯红或有瘀点、瘀斑,脉涩或弦紧。
[方解] 方中当归、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牛膝祛瘀血,通血脉,引瘀血下行,为
君药。柴胡、枳壳疏肝理气,桔梗开宣肺气,气行则血行,助君药活血祛瘀;生地、当归养血活血,使
祛瘀而不伤阴血,同为臣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血府当归生地桃,红花牛膝芎赤芍,柴胡枳壳桔甘草,胸中瘀血用之妙。
大光明云 09:41:31
逐瘀汤类都是王清任的医林改错中的方剂,他参与考察了许多尸体解剖,深受西医的影响,创编了一些
方子
大光明云 09:42:36
以活血化瘀为主。 当归,生地放在一起,这个组成有点怪,当归补血活血,气行上;生地凉血补阴。
大光明云 09:42:56
桃仁红花活血,赤芍凉血。
大光明云 09:43:08
川芎,柴胡上行,牛膝下行。
大光明云 09:43:27
所以说它是活血,补血,凉血,平衡气机的药。
大光明云 09:44:06
如果真的是胸中血瘀的病,也可以叫作胸痹
大光明云 09:44:55
那么丹参,石菖蒲是正用。而反倒这个逐瘀汤是泛泛而用,就是说,它针对胸痹的靶向目标并不明显。
大光明云 09:46:44
膈下逐瘀汤:五灵脂9,当归9, 川芎6,桃仁9,丹皮6,乌药6,赤芍6, 延胡索3,甘草9
,香附5,红花9,枳壳5。水煎服
白鸟烟没(362341590) 09:47:00
膈下是什么位置呢
大光明云 09:47:04
功能:活血祛瘀,行气止痛
大光明云 09:47:20
横隔膜下的那个心的位置
白鸟烟没(362341590) 09:47:49
哦哦
大光明云 09:48:05
主治:淤血膈下形成的积块,或小儿痞块,痛处不移者
大光明云 09:48:28
膈下的积块,按之刺痛的,我们叫它结胸。
大光明云 09:48:37
有大小结胸之分。
大光明云 09:49:11
这里讲的瘀血积聚,有结胸的存在。
大光明云 09:49:51
伤寒论有大小陷胸汤来使用。 但王氏用的是逐瘀汤
大光明云 09:50:07
我们分析一下,看看是不是作用在膈下
大光明云 09:51:25
五灵脂--延胡索,作为对药活血,化瘀止痛。
大光明云 09:51:52
桃仁,红花---活血化瘀,没有止痛的作用
大光明云 09:52:19
当归,川芎---活血行气,倾向于上行。
大光明云 09:52:37
丹皮,赤芍--凉血止血。
大光明云 09:53:23
乌药,香附---温下行气。 甘草和中
大光明云 09:53:52
枳壳--开胸降气。
大光明云 09:55:21
如果说作用于膈下的,这个枳壳的作用与胸膈有些紧密地关系。但在血府逐瘀汤里也有这味药。 如何
说针对膈下,应该有仔细的说明才是。
大光明云 09:55:49
我们再看看这个少腹逐瘀汤
大光明云 09:56:53
小茴香1.5,干姜3, 延胡索3,没药3,当归9,川芎3,官桂3 ,赤芍6, 蒲黄9, 五
灵脂6。
大光明云 09:57:48
主治:少腹瘀血积块疼痛或者不痛。 少腹胀, 月经量多,色黑有块,或者崩漏等。
大光明云 09:58:09
当归川芎与前面的逐瘀汤一样。
大光明云 09:58:24
小茴香,肉桂暖下焦。
大光明云 09:58:41
其它的是行气止痛的药物
大光明云 09:59:05
通过这三个逐瘀汤的分析,我们看到它的靶向治疗并不明显
大光明云 09:59:31
你要治疗少腹瘀血,川芎,当归就不应该用
大光明云 09:59:52
这两味药是上行药的补血活血药。
大光明云 10:00:40
除非你用赭石,陈皮,牛膝之类的,引气,血下行,然后拌以活血化瘀止痛药,这样靶向目标才能明确
。
大光明云 10:01:14
所以,三逐瘀汤作为参考用药。
大光明云 10:01:54
补阳还五汤 《医林改错》
[组成] 生黄芪30~90g 当归尾9g 赤芍9g 地龙9g 川芎9g 桃仁9g 红花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补气活血,祛瘀通络。
[主治] 中风后遗症。半身不遂,口眼zaozi006斜,语言謇涩,口角流涎,大便干燥,小便频数
,或遗尿不禁,苔白,脉缓或细。
[方解] 本方是治疗气虚血瘀之中风后遗症的常用方。方中重用黄芪大补元气,使气旺血行,为
君药;当归尾、川芎、赤芍、桃仁、红花活血化瘀,地龙通经活络,共为臣佐药。
[方歌] 补阳还五赤芍芎,归尾通经佐地龙,重用黄芪为主药,血中瘀滞用桃红。
大光明云 10:03:23
中风--正气游离脉外,成体内邪风+血虚----产生颤抖,痉挛,半身不遂 。
大光明云 10:03:49
所以治疗的原则应该是大补气血, 祛风止痉。
大光明云 10:04:44
补阳还五汤有名的有效的方剂
大光明云 10:05:12
黄芪用量很大,血不能速生,气可速生,故可用50-150克
大光明云 10:05:40
当归尾--活血为主,补血为辅。
大光明云 10:06:07
地龙活血化淤,带有些止内风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06:31
这个方子整体构成了,大补气+活血+少补血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07:26
至于病人的大便干燥,它选用的是“桃仁,当归尾”,这两味药,活血,补血,润肠通便。
行如(1013221035) 10:07:35
地龍是否就是蚯蚓呢?
大光明云 10:07:49
都兼顾了,是个很好的药物组成。
大光明云 10:07:50
是
大光明云 10:08:26
生化汤 《傅青主女科》
[组成] 当归15g 川芎9g 桃仁9g 炮姜1.5g 炙甘草1.5g
[用法] 水煎服。或酌加黄酒同煎。
[功用] 活血祛瘀,温经止痛。
[主治] 产后恶露不行,小腹疼痛。
[方解] 方中重用当归补血活血,化瘀生新为君药;川芎活血行气,桃仁活血祛瘀,同为臣药;
炮姜温经止痛为佐药;炙甘草调和诸药,黄酒助药力直达病所,共为使药。
[方歌] 生化汤是产后方,归芎桃草炮干姜,消瘀活血功偏擅,止痛温经效亦彰。
行如(1013221035) 10:09:22
處方中用地龍這個名字好聽,病人容易接受,若用蚯蚓恐怕會有病人無法接受吧!
大光明云 10:09:59
这也是个有名方子,生化汤用于产后几天之内服用。
大光明云 10:10:25
当归为“全当归”,补血,活血。
大光明云 10:10:42
桃仁,活血化淤,倾于下焦。
大光明云 10:10:57
川芎活血行气,倾于上焦。
大光明云 10:11:53
炮姜,而不用干姜是因为,妇女产后骨缝打开,用温药,而不用大热药,以防热入里而伤阴。 炙甘草
和中
大光明云 10:12:37
如果略加改动的话,川芎改为益母草, 似乎更为妥当。
大光明云 10:13:14
桂枝茯苓丸 《金匮要略》
[组成] 桂枝 茯苓 丹皮 桃仁 白芍各6g
[用法] 炼蜜和丸,每丸3g,每服1丸,日3次。或水煎服。
[功用] 活血化瘀,缓消癥块。
[主治] 瘀阻胞宫证。腹痛拒按,或漏下不止,血色紫黑晦暗。
大光明云 10:26:12
桂枝茯苓丸出自《金匱要略·婦人妊娠病脈證治》:「 婦人宿有癥病,經斷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不止,
胎動在臍上者,為癥痼害。妊娠六月動者,前三月經水利時,胎也。下血者,後斷三月,衃也。所以下
血不止者,當下其癥,桂枝茯苓丸主之。」
大光明云 10:27:54
經斷有孕,名曰妊娠。妊娠下血,則為漏下。婦人宿有癥痼之疾而育胎者,未及三月而得漏下,下血不
止,胎動不安者,此亦癥痼害之也,已及六月而得漏下,下血胎動不安者,此亦癥痼害之也。然有血衃
成塊者,以前三月經雖斷,血未盛,胎尚弱,未可下其癥痼也。後三月血成衃,胎已強,故主之桂枝茯
苓丸,當下其癥痼也。此示人妊娠有病當攻病之義也。此條文義不純,其中必有闕文,姑存其理可也。
大光明云 10:29:40
症瘕积聚这个就是平时体内有块状的堆积,干扰了正常的生理活动
大光明云 10:31:06
金匮的原文表达的是,这个妇人原来就有症瘕。 而怀孕了,孕后三个月出现了下血不止。
大光明云 10:31:52
它讲这个是症瘕的问题,但不能用这个桂枝茯苓丸
大光明云 10:32:25
因为怀孕三个月,胎固定的不结实, 用这个方剂容易导致流产。
大光明云 10:33:48
而三个月以后,胎固定扎实,仍然下血的,可以用桂枝茯苓丸来治疗。
大光明云 10:34:51
方中:茯苓利水健脾,丹皮,凉血活血,桃仁活血,白芍补血而下行,桂枝呢,温通血脉而活血。
大光明云 10:36:34
从这个方子构成,我们可以看到桂枝的动血的作用是全身的,而不仅仅是入肺,心,膀胱经
大光明云 10:37:00
桂枝外上行,区域体表,这十一方面的功能
大光明云 10:37:17
入血,则温通血脉,动血,这是另一个功能,
大光明云 10:37:41
从这里所治疗的病症,妊娠出血症,
大光明云 10:37:48
用的是活血化瘀。
大光明云 10:38:19
通常来讲,出血症应该用止血法,而此出血症用的是活血化瘀法,那么什么原理呢
大光明云 10:41:53
不仅仅是妊娠出血问题
大光明云 10:42:04
崩漏也是这个原因
大光明云 10:42:33
什么原因呢? 瘀血内阻,新血不附。
大光明云 10:43:04
就是说有旧的瘀血在内,所以新血挂不上去
大光明云 10:43:22
所以采用活血化瘀的方法,去掉瘀血内阻
大光明云 10:43:44
那么新血自然停附上去,反倒止了漏血。
大光明云 10:44:30
桂枝茯苓丸是个非常有名的化瘀血的方剂。
大光明云 10:45:34
同理它不仅仅治疗崩漏,而且瘀血闭经也治疗,它既治疗出血,又治疗无经的闭血。
大光明云 10:46:42
2,止血, 是用于血液离经妄行而出现的,吐血,衄血,咳血,尿血,便血。
大光明云 10:47:23
小蓟饮子 《丹溪心法》
[组成] 生地24g 小蓟15g 滑石12g 木通6g 蒲黄(炒)9g 藕节9g 淡竹叶6g 当归(酒浸)6g 山
栀子(炒)9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凉血止血,利尿通淋。
[主治] 下焦热结之血淋。尿中带血,小便频数,赤涩热痛,舌红苔黄,脉数。
[方解] 方中重用生地凉血止血,养阴清热;小蓟凉血止血,为君药。蒲黄、藕节凉血止血消瘀
,可使血止而不留瘀,共为臣药。滑石、竹叶、木通清热利水通淋;栀子清下焦之火,导热下行;当归
养血活血,引血归经,共为佐药。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小蓟饮子藕蒲黄,木通滑石生地襄,归草黑栀淡竹叶,血淋热结服之良。
大光明云 11:08:53
小蓟饮子是对于小便下血的中药的方剂
大光明云 11:09:05
大蓟,小蓟都有凉血止血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09:38
滑石,木通--清热利小便。
大光明云 11:10:07
藕节清凉透热,也可以加白茅根合用,作用类似
大光明云 11:11:04
淡竹叶,山栀子清热利小便,淡竹叶倾向于上焦,山栀子则清三焦,尤其是心火下移小肠引发的心烦而
便血。
大光明云 11:23:53
这一系列的下行利水清热药,有可能伤阴血
大光明云 11:24:09
因此,以生地,当归补之。
大光明云 11:25:06
其实它讲主治下焦热结的血淋,用当归是不合适的,应该改为白芍才好,白芍性平而不热,具有补血利
小便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26:25
小便出血的方子讲完,下面再分析一个大便出血的
大光明云 11:28:09
槐花散:槐花炒12克,侧柏叶烘12克,荆芥穗6,枳壳炒6克, 等分研末,每服6克。
大光明云 11:28:51
功效:清肠止血,疏风下气。
大光明云 11:29:26
主治:肠风下血。或便前出血,便后出血,痔疮出血等。
大光明云 11:29:51
舌红苔黄腻。脉滑数而有力。
大光明云 11:30:42
热性的痔疮,结肠炎,直肠息肉等的导致的便血
大光明云 11:30:54
通常诊断为大肠湿热
大光明云 11:32:20
那么所用药是入大肠经的清热凉血止血药。
大光明云 11:32:36
通常以白头翁,槐花米为主
大光明云 11:32:49
白头翁强于槐花
大光明云 11:51:58
为什么要炒,炒焦具有止血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52:09
荆芥穗也应该是炒制的。
大光明云 11:52:52
枳壳作用,它具有宽胸,下气,收肠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53:12
这个下气收肠是一对运行矛盾,
大光明云 11:53:26
下气可以推动糟粕排出体外
大光明云 11:53:58
收肠,则引发大肠向上收缩,从而治疗肝门下垂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54:39
肠风便血本身就有脱下的趋势,所以用枳壳回缩。
大光明云 11:56:38
咳血方:
大光明云 11:57:22
青黛6,瓜蒌仁9,海浮石9,山栀子9,诃子6
大光明云 11:57:47
功能:清热化痰,止咳止血。
大光明云 11:58:03
青黛是干什么用的, 是清肝火用的,
大光明云 11:58:21
因此这个咳血是肝火犯肺所来的,
大光明云 11:59:24
一方面的肝火的易怒,胁肋刺痛,颊赤;影响胃则便秘,影响心则心烦。
大光明云 11:59:54
另一方面的肺系的,咳嗽痰中带血,黄稠难咳出。
大光明云 12:00:01
脉弦数。
大光明云 12:01:23
那么青黛清肝火,瓜蒌仁润肺止咳,海浮石味咸寒,清肺化痰,软坚散结。
大光明云 12:02:22
山栀子清三焦火, 诃子酸收滋阴敛肺止咳
大光明云 12:11:43
肝火犯肺你也要仔细地辨认
大光明云 12:12:03
肝火犯肺挟气上冲不
大光明云 12:12:15
肝火犯肺,肝气虚弱不?
大光明云 12:12:43
肝火犯肺挟气上冲,你用海浮石,赭石都是正用。
大光明云 12:13:22
而心肝脉细弱的,一派的火相,面红耳赤的,矿石类的镇下气的药,就不能用
大光明云 12:13:37
尽管同样可能肝火犯胃
大光明云 12:14:43
对于这个脉弱的肝火犯肺,你应该一方面用柴胡疏肝,黄芩清肝火;另一方面,摸肺脉如果有力的,再
用桑白皮,牛蒡子等降肺。
大光明云 12:15:21
总之根据病情,同样火犯肺,脉不同,则方子必须根据脉象来相应变化
大光明云 12:15:50
今天讲到这里。
大光明云 12:38:34
从讲述你们就可以看到,病态变化多端,药物的化裁也是变化多端
大光明云 12:38:59
这类的讲述只是取典型例子作为说明而已。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