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4
大光明云 05:52:54
今天我们学习补益剂
大光明云 05:53:23
即,气血阴阳的补法
大光明云 05:53:51
凡以补益药为主组成,具有补养气、血、阴、阳等作用,治疗各种虚证的方剂,称为补益剂。属八法中的补法。补益剂可分为四类:补气剂,适用于肺脾气虚病证,以四君子汤为代表方;补血剂,适用于血虚病证,以四物汤为代表方;补阴剂,适用于阴虚病证,以六味地黄丸为代表方;补阳剂,适用于阳虚病证,以金匮肾气丸为代表方。
补气、补血、补阴、补阳虽各有重点,但气血相依,阴阳互根,因此补气时可配伍补血药,补血时可加补气药,补阴时可佐以补阳药,补阳时可佐以补阴药。
真实假虚证及正气未虚而邪气亢盛者,均不能使用补益剂。对虚不受补者,宜先调理脾胃。
大光明云 05:54:58
1 补气,是用于脏腑气虚之证。
大光明云 05:55:11
四君子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人参 炙甘草 茯苓 白术各等份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健脾。
[主治] 脾胃气虚证。食少便溏,语音低微,倦怠无力,舌淡苔白,脉虚弱。
[方解] 方中人参甘温,益气健脾,为君药。脾虚则易生湿,故以白术健脾燥湿,为臣药。茯苓健脾渗湿,为佐药。苓、术合用则加强健脾祛湿之力。甘草益气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参术苓草四君汤,益气健脾推此方,食少便溏体羸瘦,甘平益胃效相当。
大光明云 05:56:27
四君子汤是常用的补脾胃气的方剂。
大光明云 05:57:29
人参升提而补;茯苓白术利水燥湿行脾气。炙甘草补中和药。
大光明云 05:59:00
那么胃呢,如果有呕逆的,你可以加陈皮, 那么四君子汤+陈皮就变成了“异功散”,大多数医生喜欢用异功散代替四君子汤, 因为这个陈皮一加入,就变成了升降有序了。
大光明云 05:59:39
一般的各10克用量用于治疗不严重的病症。
大光明云 06:00:04
对于人参,可以使用党参,也可以红参,可以10克,也可以60克
大光明云 06:00:13
看病人的虚弱程度了
大光明云 06:01:34
那么四君子汤+陈皮=异功散+半夏=六君子汤+ 香附,砂仁==就变成了香砂六君子汤。
大光明云 06:02:10
但这里的剂量是技巧。 你要是把行气药加多了,那补益气的作用就下降了。
大光明云 06:41:59
补中益气汤 《脾胃论》
[组成] 黄芪18g 人参9g 白术9g 炙甘草3g 升麻3g 柴胡3g 当归9g 陈皮6g
[用法] 水煎服。亦有丸剂,每服6g,日2次。
[功用] 补中益气,升阳举陷。
[主治] 脾胃气虚证见食少倦怠,少气懒言,大便稀溏,舌淡苔白,脉弱;或气虚下陷证见于脱肛,子宫脱垂,久泻,久痢,崩漏等病证,症见神疲乏力,食少便溏,头晕目眩,舌淡,脉虚。
[方解] 方中重用黄芪补中益气为君;人参、白术、炙甘草益气健脾为臣,与黄芪合用,共收补中益气之功;陈皮理气,当归补血,共为佐药;升麻、柴胡升阳举陷,助君药升提下陷之中气,为佐使药。
[方歌] 补中参草术归陈,芪得升柴用更神,劳倦内伤功独擅,气虚下陷亦堪珍。
大光明云 06:42:40
补中益气汤–升阳举陷。
大光明云 06:42:51
升什么阳? 中阳为主,
大光明云 06:45:05
中阳是脾阳为主的中气。
大光明云 06:45:20
中气–中焦之气。
大光明云 06:45:37
脾气升,胃气降,在一定的位置上。
大光明云 06:46:06
如果这个位置整体的下移–叫做中气下陷。
大光明云 06:47:10
而脏腑的升气的部分有:1肺气的宣散;肝气的升发;脾气的升清;肾气的蒸腾。
大光明云 06:47:38
所以中气下陷,要考虑其它的气的上行力度是不是也不够。
大光明云 06:48:43
气陷证,也不一定食少,反倒可能食多,因为下行,会吃而不能存住肚子
大光明云 06:48:48
吃什么拉什么
大光明云 06:49:36
所以:以黄芪,人参升补脾气,升麻,柴胡升肝气,
大光明云 06:50:34
有人说升麻升阳明之气,从经络学讲,阳明胃经的经气是以降下为顺的
大光明云 06:51:29
但如果不是有序的“通降”,而是降之过分的话,用升麻的升提作用,缓解一下,这样理解还可以;断不能说升阳明之气。
大光明云 06:51:48
当归补血升气
大光明云 06:52:14
佐一味下行的陈皮,
大光明云 06:52:32
按理如果下陷严重,陈皮是不应该用的
大光明云 06:53:44
而下陷更重的,张锡纯给命名为“大气下陷”证。
大光明云 06:55:06
其表现,气短不足以息, 或努力呼吸,或气息将停,危在顷刻。 或兼往来寒热等。 其脉双手寸极虚,关脉也虚者。
大光明云 06:55:37
用:黄芪20, 知母10,柴胡5,生脉3,桔梗5 。
大光明云 06:56:14
这是升陷汤的方子。你可以看到全是升提的药物,没有一点降气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57:37
参苓白术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莲子肉9g 薏苡仁9g 砂仁6g 桔梗6g 白扁豆12g 茯苓15g 人参15g 甘草9g 白术15g 山药15g
[用法] 为细末,每服6g,大枣汤调下。
[功用] 益气健脾,渗湿止泻。
[主治] 脾虚夹湿证。脘腹痞闷,肠鸣泄泻,四肢乏力,面黄消瘦,舌淡苔白腻,脉虚缓。
大光明云 06:59:11
参苓白术散治疗的是脾虚水湿泄泻。与前面的那个中气下陷不同。这个方子目的是补脾止泻祛湿
大光明云 07:01:18
方中的,莲子肉,山药—为一类药,这个药的特点是,补脾气,补脾阴,利水。 久泻伤阴,尽管我们说在脏腑辨证中,没有脾阴虚的病,实际上临床的时候,你摸右关脉细弱时,之细脉—就可以按脾阴血不足来考虑。
大光明云 07:02:36
而山药,芡实,莲子, 土豆,芋头等,就是填补脾阴,止泻的良药。
大光明云 07:03:00
人参升补脾气。
大光明云 07:03:26
白术,茯苓,白扁豆—利湿健脾。
大光明云 07:05:26
薏苡仁,利湿消积,没有任何补益作用,所以常用它减肥。与山药,莲子的补脾是对抗的作用。你如果看到病人消瘦的,这个药要少用,或者不用。
大光明云 07:06:03
砂仁行气,桔梗开胸利咽而略有升提。
大光明云 07:07:11
解决四肢乏力的问题,脾主四肢,四肢必须得到脾传来的“气血”的才能有力,健壮。
大光明云 07:08:20
有人说,既然补血为什么不用当归
大光明云 07:40:43
当归补血主补肝血,心,脾。 但它滑便
大光明云 07:40:58
这里的脾虚有湿,又有泄泻,所以不用它。
大光明云 07:43:17
肾阳的展现是走肾心肝阳的,还是走肾脾阳的,要分清。
大光明云 07:43:42
走肾脾阳的,你就要抑制肝心这个部位过热。
大光明云 07:46:15
所以补阴血也一样,走脾的部分多,还是走肝心的部分多
大光明云 07:47:19
右脉细的, 山药,芡实,莲子为主要的补脾药物。
大光明云 07:47:46
左脉主血, 脏腑辨证中,常说到,心血虚,肝血虚。
大光明云 07:49:14
所以,当归,白芍, 熟地,首乌,等大多以补肝心肾的左脉为主
大光明云 07:49:57
龙眼肉,入心脾经,则是左右双补的补血药。
大光明云 07:51:01
黄精:肺,脾,肾经。 倾向于右补。
大光明云 07:51:20
枸杞子肝肾为多,倾向于左
大光明云 07:52:10
总之对于药性的掌握越细越好
大光明云 07:52:20
细,你开的方子才能明白
大光明云 07:53:03
你要大致的明白,开得方子就变成大致差不多,总不能达到心中了了。
大光明云 08:00:57
玉屏风散 《医方类聚》
[组成] 防风6g 炙黄芪 白术各1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益气固表止汗。
[主治] 表虚自汗。汗出恶风,面色zaozi002白,舌淡苔薄白,脉浮虚。亦治体虚腠理不固,易于感冒者。
大光明云 08:01:53
表虚自汗,如有外感仍在的用桂枝汤
大光明云 08:02:48
如脉不浮的,则说明表虚,不兼外感,此时应强化卫气
大光明云 08:03:27
黄芪补肺脾固表, 白术补脾,正好是形成卫气的两脏。
大光明云 08:03:44
防风协同护表。
大光明云 08:04:13
散剂可以使得药力绵长,多效果好。
大光明云 09:06:48
2 补血,适用于营血亏虚的病证。
大光明云 09:06:59
四物汤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熟地12g 当归9g 白芍9g 川芎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养血调经。
[主治] 血虚血滞证。心悸失眠,头晕目眩,面色无华,月经不调,量少不畅,或经行腹痛,舌淡,脉细或细涩。
[方解] 本方为补血调经的主方。方中熟地滋阴养血为君药;当归补血活血为臣药;白芍养血敛阴,川芎活血行气,共为佐药。
[方歌] 四物地芍与归芎,血家百病此方宗,妇人经病常应用,临证之时在变通。
大光明云 09:13:40
补血先补气, 没有补气来领入,则血也难以补入,此方有名,效果不佳。
大光明云 09:14:46
归脾汤 《济生方》
[组成] 黄芪9g 人参6g 白术9g 炙甘草3g 当归9g 龙眼肉9g 茯神9g 酸枣仁12g 木香6g 远志6g 红枣3枚 生姜2片
[用法] 水煎服。丸剂每服6g,日2次。
[功用] 健脾养心,益气补血。
[主治] 心脾两虚,气血不足。心悸怔忡,健忘失眠,食少体倦,面色萎黄,紫癜,崩漏,便血,舌淡,脉细弱。
[方解] 方中黄芪、人参、白术补脾益气,为君药。当归、龙眼肉养血补心;茯神、远志、酸枣仁宁心安神;木香理
大光明云 09:15:21
气醒脾,使之补而不滞;姜、枣调和脾胃,均为臣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为使药。
大光明云 09:16:06
心脾两虚,偏于气虚血虚。
大光明云 09:16:30
脾虚除了水湿外,还有气血生化不足的病。
大光明云 09:17:07
所以补脾化血是另一方面的补。
大光明云 09:19:00
黄芪,人参,白术,补脾(当然也补肺); 龙眼肉,当归我们前面说了,它入心,脾经,所以它补的是血这个部分; 倾向于中焦,上焦。
大光明云 09:19:16
酸枣仁补心阴
大光明云 09:20:32
远志,茯神补心气。
大光明云 09:21:00
怎么个补心气,我们在学五行理论是,说心主宣通。
大光明云 09:21:31
当归,龙眼肉补心血,使得血量够,这是心的阴血的这个部分。
大光明云 09:21:49
另一部分,必须是宣通,没有瘀堵
大光明云 09:22:54
故,远志中空补心, 刺五加中空补心, 茯神甘淡入心而透补。
大光明云 09:23:28
心气者,以畅通为宗。
大光明云 09:24:24
而不畅可以是“虚瘀”,以补虚开通治之; “实瘀”,以行破通之。
大光明云 09:26:33
炙甘草汤
大光明云 09:34:46
炙甘草12,生姜9,人参6,生地黄30,桂枝9,阿胶6,麦冬9, 麻仁9,大枣10。
大光明云 09:37:17
功效:滋阴益气,补血复脉。 主治:1 气血两虚,脉结代,心动悸。2 或虚热时发,干咳无痰,自汗盗汗,水面差,大便难,小便色黄,口干舌燥,脉虚数。
大光明云 09:38:46
大光明云 09:39:36
首先,结代脉是虚脉这点定了。
大光明云 09:40:30
心脉气血两虚,就要补气,补血;比上面的那个归脾汤所治疗的病症要严重
大光明云 09:41:31
我们看看用药, 生地,阿胶,麦冬,炙甘草,大枣—-这些个要补阴,补血,甘而上托。
大光明云 09:41:59
如果热少寒多的,移生地加熟地。
大光明云 09:42:26
如果没有大便燥难出的,去火麻仁
大光明云 09:44:04
那么甘阴血补药首先是改变脉的细,阴血足可充盈脉道;人参上体补气,桂枝呢, 心温动血,调畅气血运动。
大光明云 09:44:55
所以炙甘草的补气药,关键炙甘草+桂枝上。 没有这两味药,心血不能流动畅通无阻。
大光明云 09:45:54
3 气血双补
大光明云 09:46:40
八珍汤:四君子汤+四物汤—补气,补血。
大光明云 09:46:54
八珍汤+黄芪,肉桂===十全大补汤。
大光明云 09:47:25
基本上都是针对中上焦气血虚弱的方剂。
大光明云 09:53:40
4 补阴药
大光明云 09:54:28
顾名思义阴虚,那么五心发热,脉细数为主症,然后根据不同的五脏的特点,则有不同性质的阴虚
大光明云 09:55:04
六味地黄丸 《小儿药证直诀》
[组成] 熟地24g 山萸肉12g 山药12g 茯苓9g 泽泻9g 丹皮9g
[用法]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g,日2次。或水煎服。
[功用] 滋补肾阴。
[主治] 肾阴虚证。腰膝酸软,头晕目眩,耳鸣耳聋,盗汗,遗精,消渴,骨蒸潮热,手足心热,舌红少苔,脉沉细数。
[方解] 方中重用熟地,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萸肉滋肾益肝,山药滋肾补脾,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泄浊,可防熟地之滋腻;丹皮清肝泻火,可制山萸肉之温涩;茯苓渗利脾湿,可助山药之健运,均为佐药。六药合用,三补三泻,其中补药用量重于泻药,是以补为主,这是其配伍特点。
[方歌] 六味地黄益肾肝,萸山茯苓泽泻丹,腰酸头晕又耳鸣,遗精盗汗潮热安。
大光明云 09:57:26
肝肾阴虚的脉是细数的,那么茯苓,泽泻的利水,利湿作用,原则上是不利于治疗阴虚的,好在它们的用量小,那么就要参考其它用药来解释为什么用茯苓,泽泻。
大光明云 09:58:46
熟地24,山萸肉12,这两个是厚重之补阴,而且性热,为转变性热,兼见阴虚有热的以丹皮凉之。
大光明云 10:00:15
山药呢,前面讨论的是补脾阴,补肾阴,略有燥湿止泻的作用。 因此说它是健脾补肾气的药。
大光明云 10:01:18
那么我们看看这个组成:熟地,山萸肉,山药,丹皮; 这个组合似乎有些呆滞不动。
大光明云 10:02:03
下焦的气以气化蒸腾作用为动态变化。
大光明云 10:03:05
下焦阴虚,其小便是短赤的, 说明其气化功能不足
大光明云 10:04:29
补阴后,以茯苓,泽泻利小便,主要是治疗“小便短赤”,具有气化膀胱,开通小便,使得小便有序排泄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05:26
尽管在症状描述上,没有说小便短赤,但肝肾阴虚,必然会有这个问题
大光明云 10:06:14
如果没有小便短赤呢,你那泽泻,茯苓可以不必使用。
大光明云 10:06:57
大补阴丸:组成:黄柏120克,知母炒120克,熟地180克,龟板180克。 、、
大光明云 10:08:40
这又是一个治疗肝肾阴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09:12
火更加的旺盛,必须用龟板去育阴潜阳,而茯苓,泽泻一点都没有用。
大光明云 10:09:31
可见其阴虚火旺之严重的程度
大光明云 10:09:45
所以六味地黄丸是个一般药力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11:23
虎潜丸:黄柏150克,龟板120克,知母60克,熟地60克,锁阳45克,虎骨30克,干姜15克。
大光明云 10:13:35
虎骨:辛,甘温。入肝肾经。作用:祛风散寒, 强筋壮骨。
大光明云 10:14:07
给大家拿出这个方子来,不是讲虎骨这个地方,而是干姜
大光明云 10:14:28
有意味的有名的方剂,为什么要用干姜。
大光明云 10:15:49
此类病人一定是瘦小,筋腱虚弱,在有阴虚内热的病,虚久了伤气,气伤久了,则伤阳。
大光明云 10:16:22
此病用干姜,暖脾之阳,一定是阴虚有热+脾虚四肢无力。
大光明云 10:17:17
因此,滋阴降火,则伤脾, 不得已在滋阴降火的基础上,用干姜锁阳来温脾补肾气,实在是两难的病症。
大光明云 10:21:09
一贯煎:北沙参9,麦冬9,当归9,生地30,枸杞12,川楝子5。
大光明云 10:21:41
他说这个方子是治疗肝肾阴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22:54
那么北沙参,麦冬入肺,麦冬入心,生地入心,肝,肾经
大光明云 10:23:18
说明此方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肝肾阴虚的,也涉及到了上焦的阴虚。
大光明云 10:23:36
因此开始讲治疗阴虚病指的是肝肾阴虚,显然是错误的
大光明云 10:24:06
既然脏腑辨证中,有肺阴虚,心阴虚,当然就有治疗上焦阴虚的用药。
大光明云 10:24:32
南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丹皮等都可以治疗上焦阴虚
大光明云 10:25:40
5,补阳药,用于阳虚的阴寒内生,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通证。
大光明云 10:31:27
金匮肾气丸
大光明云 10:31:45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泽泻9g 茯苓9g 丹皮9g 桂枝3g 附子(炮)3g
[用法]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g,日2次。或水煎服。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腰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清长,或夜尿多,阳痿,或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 方中干地黄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萸肉、山药滋肾补肝健脾;以少量附子、桂枝温补肾阳,意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泻浊,茯苓渗利脾湿,丹皮清泻肝火,使之补而不腻,均为佐药。全方阴阳并补,阴中求阳。
[方歌] 肾气温补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大光明云 10:32:49
这个方子的组成,不能说是治肾阳虚的
大光明云 10:33:44
3克的桂枝,附子的热力,怎么也抵抗不了9克的丹皮,泽泻,24克的地黄
大光明云 10:34:02
综合药的寒热力看,这样的用量基本上属于凉药。
大光明云 10:34:46
既然你的目的是治疗阳虚的一系列寒症, 当然就应相应的减低寒凉药的用量
大光明云 10:37:39
而金匮肾气丸仍然在保留寒凉药的基础上加附子,桂枝。
大光明云 10:37:52
这只能说明它是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38:01
阳虚则怕冷,阴虚则发热,
大光明云 10:38:24
哪方面占主导地位,则哪方面的发冷,发热就明显
大光明云 10:39:00
下面我看看真正的肾阳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39:52
右归饮:熟地6–30克,山药6, 山萸肉3,枸杞6, 炙甘草6 ,杜仲6,肉桂6,附子9。
大光明云 10:41:34
右归丸:熟地240克,山药120克, 山萸肉90克,枸杞120克,鹿角胶120克,菟丝子120克,杜仲120克,当归90克,肉桂120克,附子100克。研磨做成蜜丸,丸重9克,每服用一丸,日服两次。
大光明云 10:42:28
这是真正的治疗,肾阳不足,气虚疲乏, 腰腹酸冷, 舌淡苔白,脉沉细。
大光明云 10:42:58
熟地暖而滋阴为主药,山萸肉,山药辅助,
大光明云 10:43:28
然后加一大队的补肾精,强筋健骨,大热的药来补阳。
大光明云 10:43:53
所以,如果你被诊断为肾阳虚的话,应该是右归丸,而不是肾气丸。
大光明云 10:44:00
阴阳两虚者,肾气丸。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4:08
我能打个岔么?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4:35
为啥六味地黄丸,然后右归丸啥的,看起来原来的应用都是人比较瘦弱啥的,总之怎么看都是虚
大光明云 10:44:47
打两个岔也行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4:51
现在这样的人其实不多,都是比如我这样的胖子比较多
静静 10:45:04
双击查看原图双击查看原图双击查看原图双击查看原图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5:10
问,这种情况下,地黄丸右归丸等等等等,到底还适用么?
大光明云 10:45:31
胖子多寒湿
大光明云 10:45:40
如果诊断为肾阳虚的,应右归丸
大光明云 10:45:44
而不是肾气丸
大光明云 10:46:25
比如说,静静多瘦,如果肾阴虚的话,地黄丸比较适宜。
大光明云 10:47:09
胖子多食肉者,热力往往倾向于肝肾,而不是脾肾。
大光明云 10:48:27
肉食多者,肝胆化生胆汁消耗大, 或者过多的时候,肝胆自身也会淤滞,此时用附子,肉桂来加热,它们往往在淤滞的肝胆经,更加容易生热。
大光明云 10:48:59
变成两腮热胀,牙痛。
大光明云 10:49:17
而脾胃的运化却没有因为补阳而得到改变
大光明云 10:49:35
阳火窜到心肝了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53:25
被你说对了,现在肝疼
大光明云 10:53:55
脾肾阳虚的温补肾阳,和肝肾阳虚,左侧的一派虚弱的脉。
大光明云 10:54:17
这两种阳虚补益来讲, 左侧容易补,右侧难补。
【管理员】孤狼啸月 11:00:24
双击查看原图
【管理员】孤狼啸月 11:01:33
肾阳虚和肝阴虚会同时出现吗?老师
大光明云 11:06:11
一般没什么比较的
大光明云 11:06:26
肝阴虚损及于肾,引发肾阴虚
大光明云 11:06:34
肾阴虚久了,引发肾阳虚
大光明云 11:06:45
所以说,肾阴阳两虚,
大光明云 11:06:55
没有说肝阴虚,肾阳虚的
大光明云 11:07:09
肝阴虚必然损及于肾,因为肝肾同源
【管理员】孤狼啸月 11:10:31
明白了
大光明云 11:12:12
如同心阳虚,肺阴虚,不可能同时出现
大光明云 11:12:38
二者同居上焦,一个热,会波及到另一个脏
大光明云 11:12:58
肝肾同源,那么肝阴虚波及肾阴虚,这是同气相求的波及
大光明云 10:17:17
因此,滋阴降火,则伤脾, 不得已在滋阴降火的基础上,用干姜锁阳来温脾补肾气,实在是两难的病症。
大光明云 10:21:09
一贯煎:北沙参9,麦冬9,当归9,生地30,枸杞12,川楝子5。
大光明云 10:21:41
他说这个方子是治疗肝肾阴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22:54
那么北沙参,麦冬入肺,麦冬入心,生地入心,肝,肾经
大光明云 10:23:18
说明此方的作用,不仅仅是治疗肝肾阴虚的,也涉及到了上焦的阴虚。
大光明云 10:23:36
因此开始讲治疗阴虚病指的是肝肾阴虚,显然是错误的
大光明云 10:24:06
既然脏腑辨证中,有肺阴虚,心阴虚,当然就有治疗上焦阴虚的用药。
大光明云 10:24:32
南北沙参,百合,麦冬,天冬,丹皮等都可以治疗上焦阴虚
大光明云 10:25:40
5,补阳药,用于阳虚的阴寒内生,面色苍白,形寒肢冷等通证。
大光明云 10:31:27
金匮肾气丸
大光明云 10:31:45
肾气丸 《金匮要略》
[组成] 干地黄24g 山药12g 山萸肉12g 泽泻9g 茯苓9g 丹皮9g 桂枝3g 附子(炮)3g
[用法] 共研细末,炼蜜为丸,每服6g,日2次。或水煎服。
[功用] 补肾助阳。
[主治] 肾阳不足证。腰痛脚软,腰以下常有冷感,少腹拘急,小便清长,或夜尿多,阳痿,或水肿,舌淡苔薄白,脉沉细。
[方解] 方中干地黄滋阴补肾为君药。山萸肉、山药滋肾补肝健脾;以少量附子、桂枝温补肾阳,意在微微生火,鼓舞肾气,共为臣药。泽泻利湿泻浊,茯苓渗利脾湿,丹皮清泻肝火,使之补而不腻,均为佐药。全方阴阳并补,阴中求阳。
[方歌] 肾气温补肾阳虚,干地山药及山萸,丹皮苓泽加桂附,引火归原热下趋。
大光明云 10:32:49
这个方子的组成,不能说是治肾阳虚的
大光明云 10:33:44
3克的桂枝,附子的热力,怎么也抵抗不了9克的丹皮,泽泻,24克的地黄
大光明云 10:34:02
综合药的寒热力看,这样的用量基本上属于凉药。
大光明云 10:34:46
既然你的目的是治疗阳虚的一系列寒症, 当然就应相应的减低寒凉药的用量
大光明云 10:37:39
而金匮肾气丸仍然在保留寒凉药的基础上加附子,桂枝。
大光明云 10:37:52
这只能说明它是治疗阴阳两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38:01
阳虚则怕冷,阴虚则发热,
大光明云 10:38:24
哪方面占主导地位,则哪方面的发冷,发热就明显
大光明云 10:39:00
下面我看看真正的肾阳虚的方子
大光明云 10:39:52
右归饮:熟地6–30克,山药6, 山萸肉3,枸杞6, 炙甘草6 ,杜仲6,肉桂6,附子9。
大光明云 10:41:34
右归丸:熟地240克,山药120克, 山萸肉90克,枸杞120克,鹿角胶120克,菟丝子120克,杜仲120克,当归90克,肉桂120克,附子100克。研磨做成蜜丸,丸重9克,每服用一丸,日服两次。
大光明云 10:42:28
这是真正的治疗,肾阳不足,气虚疲乏, 腰腹酸冷, 舌淡苔白,脉沉细。
大光明云 10:42:58
熟地暖而滋阴为主药,山萸肉,山药辅助,
大光明云 10:43:28
然后加一大队的补肾精,强筋健骨,大热的药来补阳。
大光明云 10:43:53
所以,如果你被诊断为肾阳虚的话,应该是右归丸,而不是肾气丸。
大光明云 10:44:00
阴阳两虚者,肾气丸。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4:08
我能打个岔么?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4:35
为啥六味地黄丸,然后右归丸啥的,看起来原来的应用都是人比较瘦弱啥的,总之怎么看都是虚
大光明云 10:44:47
打两个岔也行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4:51
现在这样的人其实不多,都是比如我这样的胖子比较多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5:10
问,这种情况下,地黄丸右归丸等等等等,到底还适用么?
大光明云 10:45:31
胖子多寒湿
大光明云 10:45:40
如果诊断为肾阳虚的,应右归丸
大光明云 10:45:44
而不是肾气丸
大光明云 10:46:25
比如说,静静多瘦,如果肾阴虚的话,地黄丸比较适宜。
大光明云 10:47:09
胖子多食肉者,热力往往倾向于肝肾,而不是脾肾。
大光明云 10:48:27
肉食多者,肝胆化生胆汁消耗大, 或者过多的时候,肝胆自身也会淤滞,此时用附子,肉桂来加热,它们往往在淤滞的肝胆经,更加容易生热。
大光明云 10:48:59
变成两腮热胀,牙痛。
大光明云 10:49:17
而脾胃的运化却没有因为补阳而得到改变
大光明云 10:49:35
阳火窜到心肝了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53:25
被你说对了,现在肝疼
大光明云 10:53:55
脾肾阳虚的温补肾阳,和肝肾阳虚,左侧的一派虚弱的脉。
大光明云 10:54:17
这两种阳虚补益来讲, 左侧容易补,右侧难补。
【管理员】孤狼啸月 11:01:33
肾阳虚和肝阴虚会同时出现吗?老师
大光明云 11:06:11
一般没什么比较的
大光明云 11:06:26
肝阴虚损及于肾,引发肾阴虚
大光明云 11:06:34
肾阴虚久了,引发肾阳虚
大光明云 11:06:45
所以说,肾阴阳两虚,
大光明云 11:06:55
没有说肝阴虚,肾阳虚的
大光明云 11:07:09
肝阴虚必然损及于肾,因为肝肾同源
【管理员】孤狼啸月 11:10:31
明白了
大光明云 11:12:12
如同心阳虚,肺阴虚,不可能同时出现
大光明云 11:12:38
二者同居上焦,一个热,会波及到另一个脏
大光明云 11:12:58
肝肾同源,那么肝阴虚波及肾阴虚,这是同气相求的波及
静静 11:16:10
阳虚还会上火?
大光明云 11:17:43
上热下寒是有的
大光明云 11:18:11
肝火一方面,如果上炎的话,往往波及肺,心。
大光明云 11:18:30
而肾阳虚主要表现在下寒上。
大光明云 11:18:59
阳虚的严重状态的格阳症,也有上热
大光明云 11:19:06
但这个上热不一定是肝火,
大光明云 11:19:28
也可能是心火, 肺阳气
大光明云 11:19:50
心火应下潜,以接肾水,
大光明云 11:20:15
阳虚及阴的,成阴阳两虚,那么肾水不能上承
大光明云 11:20:39
心火得不到肾水的上承,那么心火就浮在上面。
大光明云 11:20:50
这样心肾不得相交。
大光明云 11:21:32
如果是肾虚格阳非常严重的,可以不必治疗浮阳,峻补肾阳就可以
大光明云 11:22:06
当然伤寒论还是用葱九茎兑入四逆汤里,
大光明云 11:22:52
这是比较严重的病症了,临床上,也只是少数的病人这样。
大光明云 11:26:33
脾热胃寒
大光明云 11:26:47
脾寒胃热的,这类病也很难得。
大光明云 11:29:07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十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十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