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七

2017-11-20
大光明云 04:54:47
继续学习方剂学
大光明云 04:55:00
六、消导剂
凡以消食药为主组成,具有消食健脾,除痞化积等作用,以治疗食积停滞的方剂,称为消导剂。属八法中的消法。消法的应用范围较为广泛,凡由气、血、痰、湿、食、虫等壅滞而成的积滞痞块,均可使用。本节仅介绍饮食内停的方剂,以保和丸、枳实导滞丸为代表方。
大光明云 05:01:39
痞积– 气,血,痰,湿,食,虫;这么多的原因。
大光明云 05:01:57
其中血瘀,痰最为重要,
大光明云 05:02:12
掌握的这些,可以治大病
大光明云 05:02:39
保和丸 《丹溪心法》
[组成] 山楂18g 神曲6g 半夏9g 茯苓9g 陈皮9g 连翘6g 莱菔子6g。
[用法] 为细末,制成丸剂,每服6~9g,日2~3次。或水煎服。
[功用] 消食和胃。
[主治] 食积。脘腹痞满或胀痛,嗳腐吞酸,恶食呕吐,或大便泄泻,舌苔厚腻,脉滑。
[方解] 方中山楂能消一切食积,尤善消肉食油腻,重用为君药;神曲善化酒食陈腐之积,莱菔子长于消谷面之积,并为臣药;半夏、陈皮、茯苓和胃止呕,健脾利湿,连翘散结清热,共为佐使药。
[方歌]保和神曲和山楂,苓夏陈翘莱菔加,消食化滞和胃气,方中亦可用麦芽。
大光明云 05:03:55
为什么加连翘?
大光明云 05:04:45
因为这些个郁积容易产生腐热,在化积的过程中,这些个化积的药性多温
大光明云 05:05:17
所以用连翘可以清腐热。
大光明云 05:05:47
此为一般的消食和胃的方剂。
大光明云 05:06:15
枳实导滞丸 《内外伤辨惑论》
[组成] 大黄 枳实 神曲各9g 茯苓 黄芩 黄连 白术 泽泻各6g
[用法] 为丸剂,每服6g,日2~3次。或水煎服。
[功用] 消食导滞,清热祛湿。
[主治] 湿热食积。脘腹胀痛,嗳腐吞酸,下痢泄泻,或大便秘结,小便短赤,舌苔黄腻或浊腻,脉沉有力。
[方解] 方中大黄攻积泻热,使积从大便而下,为君药。枳实行气消积满,为臣药。黄芩、黄连清热燥湿止痢;茯苓、泽泻利水渗湿;白术健脾燥湿,使攻积而不伤正;神曲消食和中,均为佐药。
[方歌] 枳实导滞首大黄,芩连白术茯苓襄,再入泽泻与神曲,湿热积滞力能攘。
大光明云 05:07:26
这个方子的消导力量强于保和丸
大光明云 05:10:09
枳实–开胸破气,用于胸及阁下剑突的满闷感(结胸也是在这个位置上),
大光明云 05:29:19
从胸剑突这个地方开通后,大黄下而导泻,神曲化食。
大光明云 05:30:16
用黄芩,黄连,这两个苦燥药,我们知道挟湿,那么用茯苓,白术,泽泻利水就很目的清楚
大光明云 05:30:54
以前我们说过,利小便则实大便;通大便则小便会相应的减少
大光明云 05:32:04
这是通常的道理,那么从这个方子看,黄连与大黄同用,大黄通泻三焦,黄连燥湿泄火,兼利小便
大光明云 05:32:23
这个是大小便都利的下行药
大光明云 05:33:08
临床上,湿多的,黄连量大些;大便郁滞的,大黄量要大些。
大光明云 05:33:38
一般来讲:湿–容易导致泄泻;
大光明云 05:34:21
但湿+热+郁滞的(血瘀或者痰,或者食积)—结果未必是泄泻,也有可能大便不通。
大光明云 05:45:21
湿+热有的时候,热灼湿成了痰, 所以痰,湿+热—导致大便不爽,也不是硬结,而是粘滞,甚至便后冲洗大便池也冲不干净。
大光明云 05:47:33
四消丸:大黄(酒炒)、猪牙皂(炒)、牵牛子、牵牛子(炒)、香附(醋炒)、槟榔、五灵脂(醋炒)。
大光明云 05:47:37
功能主治
消水、消痰、消食、消气,导滞通便。用于一切气食痰水,停积不化,胸脘饱闷,腹胀疼痛,大便秘结。
大光明云 05:48:19
本方由5味药组成。本方为治因气滞停积,食水不调所致的饮食停滞、水肿、痰饮、积聚等的有效成药。方中以牵牛子为君,行水利气,导滞逐饮;辅以大黄苦降通便,破积导滞,香附疏肝行气开郁;佐以五灵脂活血化瘀止痛,猪牙皂消凝聚之痰湿。诸药合用,食、气、水、湿、痰、瘀积滞皆消,气机通畅,营血调和,诸症自愈。
大光明云 05:50:15
这个四消丸是强烈的消食导积的方剂
大光明云 05:50:45
药力很强,强于前面的保和丸,枳实导滞丸
大光明云 05:52:43
其猪牙皂(也叫皂角),消痰力第一,但毒性也较大。
大光明云 05:54:10
其毒副反应:初期有咽干热痛,上腹饱胀,灼热感,继而腹部绞痛,恶心呕吐, 腹泻,大便呈水样泡沫状, 头晕无力等
大光明云 06:01:56
皂荚煎服最大剂量不得超过6克,宜配伍生姜,甘草同用。
大光明云 06:06:22
牵牛子:味苦性寒,有毒。入肺,肾,大,小肠经。功能:泻下,逐水,去积,杀虫。主治:水肿,喘满,痰饮,脚气,大便秘结。用量3-10克。
大光明云 06:37:23
槟榔:味苦,辛,性温。入脾,胃,大肠经。功能:杀虫,破积,下气,行水。主治:虫积,食滞,脘腹胀满,泄痢后重等,煎汤6-15克。
大光明云 06:37:51
所以,看这个方子,大黄,皂荚,牵牛,槟榔为一类
大光明云 06:38:32
香附,五灵脂,行气止痛。
大光明云 06:40:27
此方为重要的消郁积的方子
大光明云 06:41:17
因为力强,则破气也强, 对于脾胃虚弱的,要谨慎使用,对于郁积严重的,却非类药此不可
大光明云 06:41:46
现在市面上就有这个四消丸成药出售
大光明云 06:42:01
同时这个四消丸也是治疗糖尿病的良药。
大光明云 06:42:47
糖尿病的原理是,胰岛素受体阻碍,不接受胰岛素携带糖分子。
大光明云 06:43:27
从中医的角度看,就是津液,或者血液的无形淤滞太多了,干扰了气血的运行
大光明云 06:44:57
气血运行带出垃圾,输入有益的水谷精气;当垃圾积存过多的时候, 水谷精气不得输入,于是就变成了携带营养的车满载而转,却不能卸载。
大光明云 06:45:19
所以,清理淤滞是主要的治疗方式
大光明云 06:45:57
这个四消丸有广阔的运用前景,问题是你要好好地把握,不能这边强烈的消积,那边把病人弄虚了。
大光明云 06:47:01
七、催吐剂
凡以涌吐药为主组成,具有涌吐痰涎、宿食、毒食等作用,以治疗痰厥、食积、误食毒物的方剂,称为涌吐剂。属八法中的吐法。催吐剂以瓜蒂散为代表方。
催吐剂作用峻猛,故年老体弱、孕妇、产后均非所宜。
瓜蒂散 《伤寒论》
[组成] 瓜蒂(熬黄) 赤小豆各等份。
[用法] 上药分别研细未,和匀,每服1.5~3g,用淡豆豉3g煎汤送服,不吐者,稍加重用量再服。
[功用] 涌吐痰食。
[主治] 痰涎宿食,壅滞胸脘证。胸脘痞满,烦懊不安,欲吐不出,气上冲咽喉不得息,寸脉微浮。
[方解] 有形之邪结于胸脘,治当因势利导,以酸苦涌泄之品引而越之。方中瓜蒂味苦,善于涌吐痰涎宿食,为君药。赤小豆味酸平,为臣药。君臣二药相配,酸苦涌泄,可增强催吐之力。佐以豆豉轻清宣泄,宣解胸中邪气,利于涌吐。
[方歌]瓜蒂散用赤豆研,散和豉汁不需煎,催吐逐邪疗效速,宿食痰涎一并蠲。
大光明云 06:47:48
这个是吐法治疗,痰涎积聚于胸的, 病在上以吐解决之。
大光明云 06:48:31
也有积聚于胸膈的,积聚于胃两胁的,积聚于下腹兼两胁的
大光明云 06:49:14
所积滞的位置不同,消导法不同,上焦积滞的,以吐法为顺。
大光明云 06:51:37
八、泻下剂
凡以泻下药为主组成,具有通便、泻热、攻积、逐水等作用,治疗里实证的方剂,称为泻下剂。属八法中的下法。泻下剂主要分为四类:寒下剂,适用于里热积滞实证,以大承气汤为代表方;温下剂,适用于里寒积滞实证,以温脾汤为代表方;润下剂,适用于肠燥津亏,大便秘结之证,以麻子仁丸为代表方;逐水剂,适用于水饮壅盛于里的实证,以十枣汤为代表方。
应用泻下剂,若表邪未解,而里实已成,可表里双解。对年老体弱、孕妇、产妇及病后体虚者,均应慎用或禁用。泻下剂易伤胃气,见效即止。
大光明云 06:54:30
刚才讲的消导剂,也是属于下法,但它是从郁积的角度考虑的。 而这里讲的泻下剂多从郁积大便不通为主证的角度考虑
大光明云 06:56:27
1 寒下  是用于热结便秘里实证;津伤大便燥结;腑气不通,浊气壅滞等。
大光明云 06:57:01
大承气汤 《伤寒论》
[组成] 大黄12g 厚朴12g 枳实9g 芒硝9g
[用法] 以水500毫升,先煮枳实、厚朴,取250毫升;去渣,下大黄更煮200毫升;去渣,下芒硝微火一二沸,日分服。大便已下,余药勿服。
[功用] 峻下热结。
[主治] 阳明腑实证。大便秘结,腹胀满拒按,矢气频作,日晡潮热,神昏谵语,手足濈然汗出,舌苔黄燥起刺,脉沉实。或下利稀水臭秽,脐腹疼痛,按之有硬块,口干舌燥,脉滑数。或里热实证之热厥、痉病或发狂。
[方解] 本方为寒下的常用代表方剂。证属病邪入里化热,与肠中燥屎相结的阳明腑实证。方中大黄苦寒,泻热通便,荡涤肠胃邪热积滞,为君药。芒硝咸寒泻热,软坚润燥通便,为臣药。君、臣相须为用,则峻下热结之力增强。厚朴苦温下气,枳实苦辛破结,两药消痞除满,破气散结,助大黄、芒硝推荡积滞,为佐使药。
[方歌] 大承气汤用硝黄,配伍枳朴泻力强,阳明腑实真阴灼,峻下热结宜此方。
大光明云 07:09:09
芒硝软坚散结,从剑突上脘清起,连带三焦。
大光明云 07:09:26
大黄导泻三焦实热
大光明云 07:10:06
枳实开胸破气, 厚朴温下,有间接护脾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10:59
这是个基础方,临床你要发现,舌苔厚的,+神曲,麦芽
大光明云 07:11:05
多肉食的+山楂
大光明云 07:11:48
现代人的病,多以三高堆积为主
大光明云 07:13:20
阳明经的四大症,大热,大渴,大汗,大脉转成阳明腑实证的这类病人,并不多
大光明云 07:14:00
大多数是挟痰,血,食积而致大便不通的病症。
大光明云 07:14:33
所以治疗现代病,大柴胡汤,消导剂用的多。
大光明云 07:15:49
小承气汤:大黄12,厚朴6,枳实9,
大光明云 07:17:44
去掉了芒硝,芒硝,辛苦咸寒。 是泻热润燥软坚的主药
大光明云 07:18:58
那么这个小承气汤显然的泻下力小的多了,自然治疗的是阳明腑实证的轻症
大光明云 07:19:47
调胃承气汤:大黄12,炙甘草6,芒硝9;去枳实,厚朴
大光明云 07:20:59
枳实厚朴芳香燥而下行,把这两个去掉,说明这个阳明恶热,便秘,口渴,舌苔燥结在胃部聚集的严重,而不是想那么快的泻下去
这个情况下, 大黄,芒硝软坚散结,通泻三焦,为了让它们在体内停止时间长些,充分的清通泻热,用炙甘草来缓下,来使得胃燥得以彻底的清除。
大光明云 07:23:07
所以尽管这个方子仍然是下;如果说用大承气汤服药后1小时泻下的话;
大光明云 07:23:30
这个调胃承气汤服后,则两小时下,因为炙甘草的缓急作用,
大光明云 07:24:23
这是个比喻,病人个体差异很大,时间不定,但用炙甘草的目的,肯定是缓下的,目的是充分的清三角的实火。
大光明云 07:24:46
那么这里的阴伤仍然属于不重的,
大光明云 07:24:58
阴伤重的,还有增液承气汤
大光明云 07:25:44
玄参 一两 [30g]     麦冬 八钱,连心 [25g]     细生地 八钱 [25g]
大黄 三钱 [9g]      芒硝 一钱五分  [4.5g]
大光明云 07:26:36
前面说的调胃承气汤的脉细,也不是那么细。
大光明云 07:27:10
而这个调胃承气汤的脉一定是典型的细,但不能是细弱
大光明云 07:27:36
细弱则不能用芒硝,大黄之虎狼之药。
大光明云 07:28:22
细数,热结,便秘,口舌干燥,舌红苔黄。
大光明云 07:28:40
所以它的治疗原则是滋阴增液,泻热通便。
大光明云 07:33:17
大黄牡丹汤:大黄12,丹皮6,桃仁9,冬瓜子30,芒硝9
大光明云 07:34:09
芒硝大黄组合--泻热通便。
大光明云 07:34:32
丹皮桃仁组合呢---化淤血,凉血。
大光明云 07:35:18
冬瓜仁呢---利湿排脓, 消肿散结。
大光明云 07:35:59
那么,下焦淤血了,出脓了,热结了-------这是什么病?
大光明云 07:36:48
与肠关系密切的是阑尾,所以首先考虑的是,急性阑尾炎,血热,大便不通,然后再血瘀。
大光明云 07:38:33
怎么诊断? 右下腹触诊硬结否?牵扯疼痛否?大便不通否? 高烧否?
大光明云 07:39:25
那么间接的呢,就是下腹腔的一系列炎症,中医叫作湿热蕴结下焦。
大光明云 07:39:40
什么子宫附件炎,盆腔炎等。
大光明云 07:39:53
瘀血的前提--刺痛。
大光明云 07:41:18
冬瓜子,利水消肿,除脓,用的量大
大光明云 07:42:31
为了强化作用,你也可以加薏苡仁来协同这种作用,因为薏苡仁也有利水,除脓的作用。
大光明云 08:06:48
大陷胸汤:大黄10,芒硝12,甘遂1.5克
大光明云 08:07:10
这个泻下的力量更强,强于大承气汤
大光明云 08:27:27
功能:泻热逐水。主治:结胸,不大便5,6日,舌上燥而渴,心下硬满而痛不可近,短气烦躁,下午3-5点小有潮热,脉沉而紧,按之有力者
大光明云 08:27:54
为什么要学六经辨证的伤寒,脏腑辨证不够吗
大光明云 08:28:06
还真不够,比如说这个结胸病
大光明云 08:28:41
它的病位在这个心下,上脘口段,这个地方瘀结住了,
大光明云 08:29:48

大光明云 08:29:57
这个地方,按下剧痛
大光明云 08:30:21
板结,痛而不可近,就是你碰都痛
大光明云 08:31:05
那么这个瘀结它涉及到胃,心(情志干扰),
大光明云 08:31:32
而这个区域的淤滞,它是不归入五脏的,用脏腑辨证则不足,不够。
大光明云 08:32:51
甘遂苦寒峻下力极强,伴随大黄,芒硝,那么这个方子治疗的一定是急性的病症
大光明云 08:33:42
西医诊断的急性胰腺炎, 肠梗阻者都在这个考虑范围
大光明云 08:34:06
一般的小诊所,很难遇到这个急症了,这类病人大多去医院了
大光明云 08:34:38
2 温下
大光明云 08:36:12
使用于冷积,便秘里实,暴食生冷,或素体脾胃虚寒的。 当以温通法下之。
大光明云 08:36:50
大黄附子汤
大光明云 08:37:04
大黄9, 附子12,细辛6
大光明云 08:37:29
功效:温经散寒,通便止痛。
大光明云 08:38:14
主治:寒积。腹痛便秘,胁下偏痛,发热,手足厥逆,脉沉弦而紧。
大光明云 08:40:33
附子+细辛,附子大热,细辛入里搜刮寒邪出表, 如果单是这两味药的配伍,你所看的图是热,搜里,上行,且沿身体两侧上行的多。
大光明云 08:41:24
加入大黄呢, 把上行的趋势折转而下行,对于下行产生了温通的作用。
大光明云 08:42:36
那么以前我们讲附子的时候,说它大热助阳。 现代药理认为它心跳加快,血压升高; 如果我们加了大黄,它会是什么作用?
大光明云 08:42:52
这个心跳加快,血压升高转了没有?
大光明云 08:45:04
大黄的药理研究,降压, 清胆固醇的作用,利胆作用使得胆汁分泌增加。
大光明云 08:45:23
这个大黄配伍附子,究竟产生了怎么样的影响,值得注意
大光明云 08:45:52
在临床上,监制附子的热升性,往往用龙骨,牡蛎。
大光明云 08:45:58
这里用大黄,
大光明云 08:46:49
如果病人上有浮热,下有寒积的,你是不是也考虑用大黄附子汤呢?
大光明云 08:47:22
所以这种情况下,应该考虑用大黄干姜肉桂组合,而不是大黄附子汤。
大光明云 08:47:50
温脾汤《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大黄12g 干姜 当归各9g 熟附子 人参 芒硝 甘草各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攻下寒积,温补脾阳。
[主治] 脾阳不足,寒积便秘。大便秘结,腹部冷痛,手足不温,口不渴,苔白,脉沉弦而迟。
[方解] 本方治证系因脾阳不足而寒实冷积阻于肠间所致。方中附子温脾阳以散寒凝,大黄泻下而除积滞,二者相配,具有温下之功,共为君药;芒硝、当归润肠软坚,干姜温中助阳,共为臣药;人参、甘草益气健脾,是助阳须先益气之意,为佐药;甘草又能调和药性,故又兼使药之功。
[方歌] 温脾附子与干姜,人参甘草及大黄,寒热并行兼补泻,温通寒积效相当。
大光明云 08:48:38
看到这个病症没有? 脾阳虚--通常引发的是泄泻
大光明云 08:49:11
那么这里呢,脾阳虚-便秘,什么便秘--冷秘。
大光明云 08:49:43
那么在脏腑辨证里,脾阳虚证的症状,你就应该补上一条,“冷秘”
大光明云 08:51:20
那么温升脾阳是正治法
大光明云 08:52:34
人参,干姜,当归。 人参升补脾气,干姜暖脾, 当归呢,如果要以润肠为目的,就应该是当归尾;
大光明云 08:54:14
附子主要是克制大黄,芒硝的;如果没有附子用大黄,芒硝来治疗脾寒冷秘,那就是误治了
大光明云 08:55:45
尤其是芒硝伤脾太过严重,所以有的“温脾汤”里,没有芒硝这味药。
大光明云 08:57:23
三物备急丸:大黄30, 巴豆30,干姜30。诸药共研为末,蜜和为丸如大豆。每服3-4丸。
大光明云 08:58:53
作用:功逐冷积;主治:猝然心腹胀痛,痛如锥刺,气急口噤暴厥者。
大光明云 09:01:09
在峻泻下药中,唯有芫花,巴豆属于温热性的药
大光明云 09:01:24
其中芫花为温,巴豆为热。
大光明云 09:01:57
其中巴豆对于寒秘为正治法。
大光明云 09:03:06
唯独巴豆有大毒, 其油质是大毒的主要成份
大光明云 09:03:22
故对于巴豆的制作尤为讲究,
大光明云 09:05:15
伤寒论的三物白散也是温通下法的有名的方剂。 既治疗膈上淤,也治疗膈下淤滞。
大光明云 09:05:36
所以这个药副作用大,用对了,正作用也极强。
大光明云 09:06:46
3 润下
大光明云 09:11:45
适用于虚秘的肠燥便秘;而虚秘引发的原因有1热邪伤津,或者素体火盛;2阴虚兼见阳虚。
大光明云 09:12:22
麻子仁丸(又名脾约丸) 《伤寒论》
[组成] 麻子仁15g 杏仁9g 芍药9g 枳实6g 厚朴6g 大黄9g
[用法] 共为细未,炼密为丸,如梧子大,每服9g,日1~2次。
[功用] 润肠通便。
[主治] 肠胃燥热,津液不足,大便秘结,或脘腹胀满,小便频数,苔少脉细或弦。
[方解] 本方为缓下剂。方中麻子仁质润多脂,润肠通便为君药。大黄苦寒泻热,攻积通便;杏仁降气润肠;白芍养阴敛津,柔肝理脾,共为臣药。枳实、厚朴破结除满,以加强降泄通便之力;蜂蜜润燥滑肠,同为佐使药。
[方歌] 麻子仁丸治便难,大黄枳朴杏芍添,胃肠燥热津不足,润肠泻热通大便。
大光明云 09:15:56
火麻仁性平,芍药凉,大黄寒; 杏仁温,枳实温,厚朴温, 从用量讲大黄用至9克,故整个方子偏凉,因此治疗的是热燥的便秘。 但也不是燥的严重,否则应该去掉枳实厚朴,因为它们性燥。
大光明云 09:17:42
大概张仲景考虑到了这个燥不利于燥秘,所以用蜂蜜来做辅助,以取厚朴枳实下行的力量,中和其燥性。
大光明云 09:18:03
由此我们看到制方的严谨。
大光明云 09:18:39
就是说,一方面用它的下行力;另一方面它燥,而我又要治疗燥秘,怎么办?
大光明云 09:18:43
+蜂蜜
大光明云 09:19:10
那么你是不是可以考虑别的办法呢,用下行的,而不燥的药呢?
大光明云 09:19:20
当然可以。
大光明云 09:20:46
五仁丸:桃仁15克,杏仁30克,柏子仁4克,松子仁3克,郁李仁3克,陈皮120克,后面又来个“炼蜜为丸”
大光明云 09:21:29
这个蜜的量一定是很大的,陈皮用了120克, 蜂蜜的用量一定也不会小了
大光明云 09:22:17
如果偏于燥热的,去掉杏仁, 陈皮,桃仁,加瓜蒌仁,火麻仁,牛蒡子,则没有燥热弊病,
大光明云 09:22:31
根据病情,方都是可调的。
大光明云 09:23:55
济川煎:当归9-15克,牛膝6, 肉苁蓉6-9克,泽泻5克,生脉3克,枳壳3克。
大光明云 09:24:45
温润通便, 肾虚气弱,大便不通,小便清长,腰酸背冷。
大光明云 09:25:11
这是个虚秘兼肾阳虚的病症。
大光明云 09:25:33
虚秘--阴不足;怕冷阳不足。
大光明云 09:25:56
阴不足则热,阳不足则冷; 阴阳不足,则看哪个不足占上风
大光明云 09:26:09
阳不足的虚秘,冷为主
大光明云 09:26:46
所以治法是以温药补阴,兼补阳气。
大光明云 09:28:33
肉苁蓉属于温补阴药; 当归这个地方最好用当归尾,它温补下焦之阴,兼温润肠。 泽泻泻小便(现代药理兼有泻大便之浊)
大光明云 09:29:35
升麻,牛膝,枳壳形成了上下气机运动,促使气机升降有序,流畅
大光明云 09:29:48
这是张景岳立方的一个观点。
大光明云 09:31:16
如果我治疗这种虚秘阳虚的病,会考虑用:肉苁蓉10,熟地10, 当归尾20,葫芦巴20,火麻仁15,厚朴5,淫羊藿10。这样配伍。
大光明云 09:31:34
肉苁蓉,熟地,当归温,温补下焦之阴。
大光明云 09:31:54
葫芦巴暖肾润而通便, 火麻仁润通。
大光明云 09:32:09
厚朴燥下,量少考虑的是下,而不是燥。
大光明云 09:32:43
润通下,不利于肾气的上行,故加少量的淫羊藿以强化肾气。
大光明云 09:32:57
今天讲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七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