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六

2017-11-18
大光明云 05:42:29
今天学习和解剂
大光明云 05:42:47
和解剂
凡具有和解少阳、调和肝脾、调和寒热等作用,治疗邪在少阳或肝脾不和、肠胃不和等证的方剂,称为和解剂。属八法中的和法。和解剂分为三类:和解少阳剂,适用于邪在少阳,以小柴胡汤为代表方;调和肝脾剂,适用于肝气郁结,肝脾失调,以逍遥散为代表方;调和脾胃剂,适用于肠胃气机失调,以半夏泻心汤为代表方。
大光明云 05:45:23
1 和解少阳
大光明云 05:45:33
小柴胡汤 《伤寒论》
[组成] 柴胡9g 黄芩6g 半夏6g 人参6g 炙甘草3g 生姜6g 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和解少阳。
[主治] 少阳证。寒热往来,胸胁苦满,默默不欲饮食,心烦喜呕,口苦,咽干,目眩,舌苔薄白,脉弦。
[方解] 本方为和解少阳的主方。方中柴胡苦平,透达少阳半表之邪,为君药;黄芩苦寒,清少阳半里之热,为胆经要药,与柴胡配伍,具有较好的和解清热作用,是为臣药;生姜、半夏和胃降逆,人参、大枣益气调中,扶正祛邪,同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小柴胡汤和解功,半夏人参甘草从,更用黄芩加姜枣,少阳百病此为宗。
大光明云 05:46:44
什么叫少阳病呢, 在伤寒论里,风寒外邪入侵人体的时候,先是后背的足太阳经,引发恶寒发热,项背强直,无汗, 脉浮紧
大光明云 05:47:13
那么太阳外邪不解, 进一步传入,可以到达少阳经的这个位置
大光明云 05:47:48

大光明云 05:48:28
足少阳胆经主要循行人体的侧面,
大光明云 05:49:19
所以外感风寒入侵到这个位置,主要发生的事堵塞的状况
大光明云 05:49:48
风寒入侵太阳经的时候,病人感觉到的“恶寒发热”,同时
大光明云 05:50:10
而入侵少阳经的时候,恶寒发热不是同时的,而是往来寒热
大光明云 05:51:46
因为它在这个位置,一方面风寒占主导地位的时候,病人觉得冷;一方面正气相争的时候,病人又觉得热;同时郁滞久了,又产生郁热。
大光明云 05:52:15
我们说的正气相争就是指在少阳这个地方的卫气于邪气相争。
大光明云 05:53:09
所以以后你看到少阳病的时候,头脑要有上面的那个图,而且这个病是以郁为主的
大光明云 05:53:34
从五行的角度讲,少阳主升发,发泄的
大光明云 05:53:56
这个地方郁滞了,疏泄不利,
大光明云 05:54:28
郁滞在中焦的侧面,则胆汁下行不利而口苦
大光明云 05:56:11
清阳不升,郁滞之邪热上熏则目眩头晕。
大光明云 05:58:11
两胁郁滞犯于中焦则,苦满,默默不语饮食;热窜中焦胃脘,胃气不下则喜呕;气机郁滞,咽喉津液布散不利则干,
大光明云 05:58:27
脉弦–主郁滞之脉。
大光明云 07:28:26
耽误了一点时间
大光明云 07:28:40
今天劳工部长来我诊所看病
大光明云 07:29:47
从脏腑辩证的角度分析,少阳证涉及到肝胆脾胃。
大光明云 07:30:18
所以从所用的方子分析看
大光明云 07:31:35
柴胡–上行升发以去外感之邪;黄芩清少阳之郁热。
大光明云 07:31:56
半夏–降胃气,止呕
大光明云 07:33:05
人参补脾气, 炙甘草姜枣补中气以强化卫气。
大光明云 07:33:39
你综合考虑这个小柴胡汤,你会发现,上行气较多。
大光明云 07:34:03
降逆的唯独有半夏。
大光明云 07:35:03
因为这个病的病机是从太阳转过来的,入侵少阳,所以治疗的目的就是使得少阳病转太阳直接的祛除出去,
大光明云 07:35:16
所以它用的是升发透邪的方法
大光明云 07:36:09
那么从这种气机分析,这个药用久了会有什么弊病呢
大光明云 07:36:31
一派的升发现象,必然影响入睡,睡眠出现问题
大光明云 07:36:56
另外,如果半夏用量不够,这个方子用久了,也会出现呕逆的现象
大光明云 07:37:25
当然也会出现阳亢的现象。
大光明云 07:37:46
我们再看看下面这个方子
大光明云 07:39:16
大柴胡汤
大光明云 07:40:08
柴胡9,黄芩9,芍药9,半夏9,生姜9,枳实9,大黄6,大枣4
大光明云 07:40:45
这个治疗的是什么? 是少阳,阳明合病。
大光明云 07:41:21
怎么个阳明病? 就是大便不通,
大光明云 07:41:51
大便硬结倒不一定,但一定是难下的,或粘滞,或下而不多,不爽。
大光明云 07:43:45
那么病机呢, 也是风寒外袭入到少阳经区域了,导致少阳枢机不利,引发的一系列的郁堵症状,堵的严重的影响了胃气的通降。
大光明云 07:43:52
所以它把人参去掉了
大光明云 07:44:39
为什么要去掉人参? 人参具有托补的能力,主要是补肺,脾。
大光明云 07:45:03
凡托补着,必不利于通降。
大光明云 07:45:53
他把炙甘草也去掉了,因为甘缓不容易通降,当然也不容易升发
大光明云 07:46:15
大枣用了4枚,你要是觉得病人不虚,也可以不用
大光明云 07:46:24
因为,它也是甘缓
大光明云 07:46:37
如果你觉得,应该有些太极思想
大光明云 07:47:11
升,降+少量的缓,形成一个太极思路,这样的思考也好。
大光明云 07:47:43
这个究竟有没有帮助,理论上讲得通,实践上究竟行不行,在于你的观察,
大光明云 07:48:06
但这种观察往往是个体经验性的,取得公认的,很难做到
大光明云 07:48:42
它涉及到来,同种病人的不同的用药,取得这个确认必须是政府,国家的行为
大光明云 08:12:03
蒿芩清胆汤
大光明云 08:13:31
青蒿6,淡竹茹9,半夏5,赤茯苓9,黄芩9,枳壳5,陈皮5,碧玉散(即滑石,甘草,青黛磨合粉)9克。
大光明云 08:14:28
功效:清胆利湿,和胃化痰。
大光明云 08:16:08
治疗寒热如疟, 寒轻热重,口苦隔闷,吐酸苦水,或者呕黄涎而粘,腹胀满,舌红苔白腻,脉数而右滑,左弦者。
大光明云 08:17:07
这个方子,青蒿+黄芩——-这是仿小柴胡汤升疏少阳的
大光明云 08:17:44
那么这里的青蒿–柴胡比较,二者究竟怎么不同呢
大光明云 08:19:52
柴胡的升发硬直而上,有带动整体气机上行的作用,故容易引发气逆,阳亢。
大光明云 08:21:45
青蒿的升发上行而透表,没有硬直,不能带动整体气机上行
大光明云 08:22:14
因此对于素体有肝阳上亢,或者气逆的,得了少阳病,
大光明云 08:22:38
其脉弦,心肝二脉不虚的,用柴胡容易引发上亢
大光明云 08:22:57
此时当以青蒿,麦芽,薄荷等替代之
大光明云 08:34:04
青蒿,薄荷透邪发表,把邪热沿少阳经徐徐透出
大光明云 08:34:34
不似柴胡揪抓整体气机上行
大光明云 08:35:06
所以有的医生自己都不敢吃柴胡,因为他的病机是上行的多,下行的少,一吃柴胡就不舒服。
大光明云 08:41:32
我们再看看这个药方的其它组成, 半夏, 茯苓,枳壳,陈皮,碧玉散,赤茯苓,这几个几乎都是下行的药
大光明云 08:41:53
竹茹清热,略有补阴的作用
大光明云 08:43:43
这套组合说明这个下行受限,病比较严重, 脉的上焦力量强,下弱,所以用上透热,以及下化痰,清热。
大光明云 08:44:20
这个下行兼清热的方法,是真正的清胆
大光明云 08:44:58
下行药多偏燥些是因为酸水,粘痰, 有祛湿的目的在里面。
大光明云 08:46:19
2调和肝脾
大光明云 08:46:39
教科书上讲调和肝脾,我们看内容实际上是调和肝胃
大光明云 08:47:54
四逆散 《伤寒论》
[组成] 柴胡6g 炙甘草6g 枳实6g 芍药6g
[用法] 共为细未,每用6g,日2~3次。或水煎服。
[功用] 透邪解郁,疏肝理气。
[主治] 阳郁热厥证。手足不温,或身微热,或腹痛,或泄利,脉弦;肝脾不和证,胁肋胀闷,脘腹疼痛,脉弦。
[方解] 方中柴胡入肝胆经,疏肝解郁,透邪外出,为君药;白芍敛阴养血柔肝,与柴胡合用,以敛阴和阳,条达肝气,为臣药;佐以枳实理气解郁,泄热破结;使以甘草调和诸药,益脾和中。
[方歌] 四逆散里有柴胡,芍药枳实甘草须,此是阳郁成厥逆,疏肝理脾奏效奇。
[参考资料] 四逆散具有显著增强免疫抑制小鼠的巨噬细胞吞噬功能、提高T淋巴细胞转化率及增强NK细胞活性的作用,同时,对正常小鼠的免疫功能也有促进和增强作用
大光明云 08:48:34
我们看看这个四逆散的组成
大光明云 08:48:44
柴胡–白芍成为对药
大光明云 08:49:38
柴胡升发,白芍补肝血以给升发提高阴性能力,使得升发趋缓,变成有序的升发。
大光明云 08:50:00
枳实宽胸降逆。
大光明云 08:51:44
那么以这个方反过来测病呢? 肝气郁滞,胁肋胀满,口苦,筋腱无力,爪甲错落。
大光明云 08:52:22
脉呢,用白芍一定是肝血不足,脉必然是细的,郁滞呢,必然弦
大光明云 08:52:31
所以脉弦细为肝的脉
大光明云 08:53:14
枳实宽胸降逆,那么它一定对应的是呕逆, 胸胀的,
大光明云 08:54:21
至于说泻利的脾虚证或有,或没有
大光明云 08:54:43
如果有脾虚泻的,那么应该加茯苓,白术健脾。
大光明云 08:55:33
从这个四逆散的方子,我们只能看出是胸胁胀满,口苦, 筋腱爪甲是养;呕逆,脉弦而细。
大光明云 08:55:47
这是以方测证而得出的。
大光明云 08:56:20
尽管与伤寒论条文有不符的地方,但你也不必要把伤寒论当成100%正确。
大光明云 08:56:41
逍遥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柴胡9g 当归9g 白芍9g 白术9g 茯苓9g 炙甘草6g
[用法] 为粗未,每服6g,加煨姜9g,薄荷少许,同煎服。亦可改为饮片,水煎服。或为细未,水泛为丸,每服6g,每日2次。
[功用] 疏肝解郁,养血健脾。
[主治] 肝郁血虚脾弱证。两胁作痛,胸闷嗳气,头痛目眩,口燥咽干,神疲食少,或月经不调、乳房胀痛,舌淡红,脉弦细。
[方解] 方中柴胡疏肝解郁,畅达肝气而为君药;白芍养血柔肝,当归养血活血,归、芍与柴胡同用,补肝体而助肝用,为臣药;白术、茯苓健脾益气,为佐药;用法中加薄荷疏散郁遏之气,生姜降逆和中,亦为佐药;甘草补中而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逍遥散用当归芍,柴苓术草姜薄荷,两胁作痛饮食少,疏肝养血治脾弱。
大光明云 09:14:14
逍遥散,妇科良方
大光明云 09:14:25
我们再分析一下它的组成
大光明云 09:14:51
柴胡–当归–白芍为一组,舒肝补血活血。
大光明云 09:15:13
白术,茯苓,炙甘草为一组。
大光明云 09:15:33
白术茯苓健脾利湿,
大光明云 09:15:42
炙甘草调和补中
大光明云 09:18:00
它说治疗,肝郁血虚脾弱。 肝郁自然两胁胀闷,波及与胃经则乳房胀痛, 血虚则月经量少, 神疲,或者咽干也是可能之一。
大光明云 09:18:50
剩下的脾虚证,无滑脉,无泄泻,无身重之类的
大光明云 09:18:59
说明脾虚不是运化水湿除了问题
大光明云 09:19:29
而是水谷精微的气血生化出了问题
大光明云 09:19:49
所以,当归+白术,可以视为补脾气血的药
大光明云 09:20:27
茯苓利水,健脾是没有症状支持的
大光明云 09:20:56
所以从逍遥散用药的分析上看
大光明云 09:21:05
治疗的是肝脾两虚证
大光明云 09:21:51
从这个角度讲,叫调和肝脾也行
大光明云 09:22:16
所以这个第二条应该更正为,调和肝脾胃。
大光明云 09:22:42
3 调和肠胃
大光明云 09:29:34
适用邪犯肠胃,以至于升降失调,寒热错杂,出现的脘腹痞满,恶心呕吐,腹痛,肠鸣泄泻等。
大光明云 09:30:35
半夏泻心汤 《伤寒论》
[组成] 半夏9g 黄芩9g 黄连9g 干姜6g 人参9g 炙甘草3g 大枣4枚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寒热平调,散结除痞。
[主治] 寒热互结之痞证。心下痞满,或呕吐,肠鸣腹泻,舌苔腻而微黄,脉弦数。
[方解] 方中半夏辛开散结,降逆止呕,为君药;干姜辛热祛寒,黄芩、黄连苦寒以清中焦之热,为臣药;人参、大枣补益中气,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半夏泻心黄连芩,姜枣甘草与人参,心下痞满或呕吐,法在降阳而和阴。
大光明云 09:31:31
半夏泻心汤是个有名的方剂
大光明云 09:31:53
也有人认为它治疗的是上热下寒证
大光明云 09:31:56
我们分析一下
大光明云 09:32:31
黄芩,黄连清上中焦火, 半夏降气祛痰止呕。
大光明云 09:33:29
干姜暖脾阳,人参补脾升清。 炙甘草和中,大枣补中气。
大光明云 09:37:30
那么反过来再测病呢:呕逆夹痰,痰色或白或黄,心烦懊恼,面或赤,舌尖红。 腹痛肠鸣, 小腹畏寒而泄泻。舌尖红而后淡。 脉弦数而尺脉紧。
大光明云 09:38:59
所涉及的脏腑为,心,肺,脾,胃,大肠。
大光明云 09:39:23
心肺上焦热;脾胃大肠寒。上热下寒的错综复杂的病症。
大光明云 09:47:18
黄连汤:黄连5克,炙甘草6,干姜5克,桂枝5,人参3 ,半夏9,大枣4
大光明云 09:48:42
功用:平调寒热,和胃降逆。主治:胸中有热,胃中有寒,而见胸中烦闷,欲呕吐,腹中痛,或肠鸣泄泻,舌苔白滑,脉弦
大光明云 09:49:29
这种类型的药方最有研究头,有意思
大光明云 09:49:57
因为它寒热共用,治疗的都是些疑难杂症
大光明云 09:50:20
黄连,半夏降逆清心火。
大光明云 09:50:42
炙甘草,人参,大枣补脾气,补中。
大光明云 09:50:56
桂枝是干什么的?
大光明云 09:56:58
这个我们看看解析伤寒论的名家,李培生怎么解释的
大光明云 09:57:18

大光明云 09:57:35

大光明云 09:58:40
他说桂枝干姜温寒解郁止腹痛
大光明云 10:00:30
那么我们看看药典对于桂枝的说明,桂枝,味苦,甘,性温,入膀胱经,心,肺经。主治:风寒表证,肩背肢节酸痛; 胸痹痰饮,经闭等。
大光明云 10:01:00
可以说桂枝并不入脾,也不入中焦。
大光明云 10:01:22
那么我们说的桂枝汤, 桂芍姜草枣
大光明云 10:02:11
这个桂枝具有外散到皮表,温煦皮表,强化卫气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03:05
另外桂枝还有,助阳化气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04:10
这边的热邪在胸以及上脘引发心烦
大光明云 10:04:27
而桂枝有时性温,入心来暖心的
大光明云 10:04:44
黄连–配桂枝,这种配伍方法,似乎冲突
大光明云 10:06:06
或者理解为用了黄连后,整个的上焦就不热;而后加桂枝也对此没有影响,反倒是桂枝协同干姜健脾升脾阳了
大光明云 10:07:13
这个方子中的桂枝的用法,胡希恕说是降气逆的;李培生大师则是说温寒解郁止痛的。
大光明云 10:07:36
这是一些伤寒论的难点问题, 解释也不一样。
大光明云 10:08:00
但桂枝配黄连这种药同在一起使用的,也不常见。
大光明云 10:09:28
方子里:桂枝配石膏,配黄连,配黄芩,这类的最有研究头
大光明云 10:09:35
就是说,它为什么这样用。
大光明云 10:09:48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六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