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7
大光明云 06:05:04
今天学习清热剂
大光明云 06:05:17
清热剂
治疗里热证的方剂,称为清热剂。属八法中的清法。清热剂主治里热证,但里热证有凡以凉性、寒性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热、泻火、凉血、解毒等作用,用以在气分、血分之异,实热、虚热之分,脏腑偏胜之殊,故清热剂分为六类:清气分热剂,适用于热在气分证,以白虎汤为代表方;清营凉血剂,适用于热邪深入营分、血分之证,以清营汤、犀角地黄汤为代表方;清热解毒剂,适用于温毒、热毒、丹毒、疔毒等证,以五味消毒饮为代表方;清热解暑剂,适用于暑热证,以清暑益气汤为代表方;清脏腑热剂,适用于热邪偏盛于某一脏腑,以龙胆泻肝汤为代表方;养阴清热剂,适用于热病后期,邪热耗阴,邪不得解之证,以青蒿鳖甲汤为代表方。
大光明云 06:07:14
1 清气分热
大光明云 06:09:19
气分热有2个, 一个是阳明经热,一个是卫气营血辨证的气分热
大光明云 06:09:50
都具有四大特征:大汗,大热,大渴,大脉。
大光明云 06:10:07
白虎汤 《伤寒论》
[组成] 石膏(碎)30g 知母12g 甘草3g 粳米9g
[用法] 以水将米煮熟,去米,加入其余三味同煎,分2次服。
[功用] 清热生津。
[主治] 阳明气分热盛证。壮热面赤,烦渴多饮,汗出恶热,尿黄便结,舌红苔黄,脉洪大或滑数。
[方解] 方中石膏辛甘大寒,清热除烦,为君药;知母苦寒质润,清热生津为臣药;甘草、粳米和胃护津,以防寒凉伤中,为佐使药。
[方歌] 白虎膏知甘草粳,辛寒清热津能生,热渴汗出脉洪数,气分大热此方清。
大光明云 06:10:37
石膏为主药,甘寒而透热,
大光明云 06:11:18
甘寒本不能透热,石膏透热乃结晶方体的占位功能透热,且寒性极强。
大光明云 06:12:17
配知母以生津, 粳米以缓
大光明云 06:12:39
使得清大热的药力绵绵不绝
大光明云 06:14:59
竹叶石膏汤:竹叶15,石膏30,制半夏9,麦冬15,人参5,甘草3,粳米15。
大光明云 06:15:39
这是在白虎汤的基础上,去掉了知母,+ 麦冬,人参,形成了清补津液,气的方子
大光明云 06:16:03
它治疗的是余热未清,气津两伤,
大光明云 06:16:30
我们常听说气阴两虚, 这个地方叫做气津两伤,还有余热
大光明云 06:16:41
以竹叶,石膏清余热,
大光明云 06:16:58
以麦冬人参,甘草补阴
大光明云 06:17:56
以制半夏降逆止呕, 因为方子的寒阴大,所以半夏的燥不能起作用,而降逆起作用。
大光明云 06:18:28
你看这个方子,应该想想,它用半夏的目的就是止呕,但弊病是燥,
大光明云 06:19:46
而解决这个燥的问题有两种,1 根本就不用半夏;代之以,牛蒡子,柏子仁等寒性的润泽下行药。或直接中赭石来镇降。
大光明云 06:20:19
2 大剂量的加入补阴药,以降低药的燥性作用
大光明云 06:21:46
因此,这个方子治疗的是气津两伤兼余热。 对于心胸烦闷,气逆欲呕,口感喜饮,或虚烦不眠,脉虚数,舌红苔少
大光明云 06:23:27
2,清营汤
大光明云 06:24:02
适用于温病热邪入营血之证
大光明云 06:25:27
大光明云 06:25:54
清营汤 《温病条辨》
[组成] 犀角(水牛角30g代) 生地15g 竹叶心6g 玄参9g 麦冬9g 银花9g 连翘6g 黄连3g 丹参6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急症可每日2剂。
[功用] 清营解毒,透热养阴。
[主治] 热入营分证。身热夜甚,心烦少寐,时有谵语,斑疹隐隐,舌绛而干,脉滑而数。
[方解] 方中水牛角苦咸寒,清热凉血解毒;生地甘寒,凉血养阴,共为君药。玄参滋阴降火解毒,麦冬清热养阴生津,助君药清营养阴,为臣药。银花、连翘清热解毒,可促使营分之热透出气分而解;竹叶用心,专清心热;黄连清心泻火;丹参清心活血除烦,共为佐药。
[方歌] 清营汤是温病方,热入心包营血伤,角地银翘玄连竹,丹麦清热佐之良。
[参考资料] 清营汤能明显抑制链脲佐菌素糖尿病大鼠血浆PAI的活性,提高血浆t-PA的活性,而达麦康作用不显。提示清营汤可改善糖尿病的血瘀状态,对糖尿病微血管并发症可能有一定预防作用 (中药药理与临床.2000,16(5):12)。
大光明云 06:28:47
清热凉血补血生地,玄参。 麦冬是气阴双补药
大光明云 06:29:25
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用量宜大, 20-50克
大光明云 06:29:54
银花,连翘清热解毒,针对皮肤斑疹
大光明云 06:30:14
过热,必要的时候,可以加丹皮。
大光明云 06:31:00
犀角地黄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犀角(水牛角30g代) 生地30g 芍药12g 丹皮9g
[用法] 水煎服。每日1剂,重症、急症可每日2剂。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散瘀。
[主治] 热入血分证。身热,神昏谵语,斑色紫黑,或见吐血、衄血、便血,舌绛起刺,脉细数。
[方解] 方中水牛角清热凉血解毒为君药;生地清热凉血,养阴生津,一可助水牛角解血分之热,二可滋阴津之不足,为臣药;热邪伤络,瘀于肌肤,故方中多用赤芍凉血散瘀,与丹皮合用既可清热凉血,又能活血散瘀,俱为佐使药。
[方歌] 犀角地黄芍药丹,血热妄行吐衄斑,神昏谵语舌质绛,凉血解毒病可痊。
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组成]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各15g
[用法] 水煎服。药渣可捣烂敷患处。
[功用] 清热解毒。
[主治] 各种病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之状,舌红脉数。
[方解]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疔疮,是治疮痈要药,为君药;紫背天葵、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四药作用相似,清热解毒,且又消肿散结,均为臣佐药。
[方歌]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显奇功。
大光明云 06:34:40
这个犀角地黄汤, 它讲是清血分热
大光明云 06:34:50
而清营汤是清营分热
大光明云 06:35:43
方子构成看,主要在于加大补阴药,同时加入了一味丹皮
大光明云 06:36:01
可见这个丹皮的凉血力量是极强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36:55
在学习温病辨证的时候,也有说过血分病,可能会出现斑疹成片的现象
大光明云 06:37:26
如果是这样的话,那么这个方子里就应该加金银花,连翘来清热解毒
大光明云 06:45:36
如果抽搐,风动,角弓反张的,你得加入熄风药
大光明云 06:46:51
如果出现真阴亏损,耳轮焦干,身体严重消瘦而仍然兼热的,你应考虑加龟板,鳖甲
大光明云 06:47:38
3 清热解毒
大光明云 06:49:14
适用于瘟疫,温毒,火热毒盛而导致的头面红肿,口糜咽痛,疔疮痈疡,红肿热痛,严重时,会出现狂乱,吐血,发斑等。
大光明云 06:49:50
五味消毒饮 《医宗金鉴》
[组成] 金银花 野菊花 蒲公英 紫花地丁 紫背天葵各15g
[用法] 水煎服。药渣可捣烂敷患处。
[功用] 清热解毒。
[主治] 各种病毒、痈疮疖肿。局部红肿热痛,疮形如粟,坚硬根深如钉之状,舌红脉数。
[方解] 方中金银花清热解毒,消散痈肿疔疮,是治疮痈要药,为君药;紫背天葵、紫花地丁、蒲公英、野菊花四药作用相似,清热解毒,且又消肿散结,均为臣佐药。
[方歌] 五味消毒治诸疔,银花野菊蒲公英,紫花地丁天葵子,清热解毒显奇功。
大光明云 06:50:37
五味消毒饮是个通用的方子,药效未必那么强
大光明云 06:50:57
以前我们在解释清热解毒药的时候,说了几种
大光明云 06:53:07
蚤休,白花蛇舌草,皂角刺
大光明云 06:53:57
其中的蚤休,蛇舌草,清热解毒消散臃肿力强
大光明云 06:54:57
而皂角刺消肿除脓,对于丹毒,火疖子等,显效。
大光明云 06:55:42
普济消毒饮 《东垣试效方》
[组成] 黄芩 黄连各9g 陈皮 生甘草 玄参 柴胡 桔梗各6g 连翘 板蓝根 马勃 牛蒡子 薄荷各3g 僵蚕 升麻各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疏风散邪。
[主治] 大头瘟。恶寒发热,头面红肿zaozi007 痛,咽喉不利,舌燥口渴,舌红苔黄,脉浮数有力。
大光明云 06:57:54
从用药来看, 黄芩,柴胡,桔梗,连翘,板蓝根,薄荷,升麻—-这种组合,治疗尚焦的毒肿偏多
大光明云 06:58:27
陈皮降呕逆, 僵蚕祛风止痒。
大光明云 06:58:34
黄连除心烦
大光明云 06:59:00
马勃清热解毒,利咽。
大光明云 06:59:50
从这种对于方子的解析,可以知道具体作用,同理也可以反推立方的人的思想凑算立方来治疗的目的
大光明云 07:00:14
你也应经常做这种练习
大光明云 07:00:29
否则你得到的是鱼,而不是渔
大光明云 07:02:14
黄连解毒汤:黄连3-9克,黄芩,黄柏各6克,栀子9克。
大光明云 07:02:29
大家一看这个方子的组成,什么特点?
大光明云 07:02:50
四个药,都是“苦”寒药
大光明云 07:03:03
苦以燥湿,寒以清火。
大光明云 07:03:35
所以它针对是湿热毒的病症,火热为主,挟湿
大光明云 07:04:24
那么这个湿热的热毒为主的病症,也可以吐血,口燥咽干, 热甚发斑。
大光明云 07:05:07
身热下痢,湿热黄疸,小便黄赤,痈疽疔毒,脉滑数有力,舌红苔黄。
大光明云 07:05:43
滑–湿,数–热,有力–不虚。 所以用苦寒药来折之。
大光明云 07:06:23
如果要大便干燥呢,你把大黄加上,把黄柏去掉, 在把栀子去掉
大光明云 07:06:34
就形成了“泻心汤”的方子
大光明云 07:06:45
为什么去黄柏?
大光明云 07:07:26
黄柏枯燥主要,作用于下焦, 已经大便燥结了,你再用枯燥在下焦,则不利于排泄燥便
大光明云 07:08:08
栀子主要是清三焦火从利小便出,凡利小便者,不利于通泻大便,所以去掉栀子。
大光明云 07:09:35
仙方活命饮
大光明云 07:10:31
白芷,贝母,防风,赤芍,当归尾,甘草,皂角刺,穿山甲,天花粉,乳香,没药各3克,金银花,陈皮各9克
大光明云 07:11:24
治疗疮疡肿毒,红肿灼痛, 身热,恶寒,苔薄白,或黄,脉数而有力
大光明云 07:13:02
无名肿毒的肿起之物,以皂角刺+穿山甲化之。
大光明云 07:13:17
金银花清热解毒,为君药。
大光明云 07:14:54
贝母,天花粉,清热生津,同时贝母也有散结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15:53
白芷,防风,陈皮这三味属于温燥药, 这里是针对肿起的脓而来的
大光明云 07:17:04
脓中医认为它属于“湿”毒, 既然是湿,那么应该以温燥药祛湿
大光明云 07:17:32
用量多少,这个是要依据望诊的皮肤科辨证
大光明云 07:18:01
你看到的疡肿,究竟是红色多,还是如同皮肤色
大光明云 07:18:23
如同皮肤色,则是湿多, 那么白芷陈皮,防风的用量相应多些
大光明云 07:19:07
如果红色多,这类温燥药就应该少,而相应的赤芍,贝母,花粉的清热泻火药的量就应该大
大光明云 07:19:32
至于当归尾,乳香,没药,这三者的作用是活血化淤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25:45
当归尾的补力小,活血力强
大光明云 08:14:42
四妙勇安汤
大光明云 08:15:07
金银花,玄参各30克,当归15克,甘草10克
大光明云 08:15:33
功效:清热解毒,活血止痛。
大光明云 08:16:48
主治:脱疽。热毒炽盛,患处皮肤紫红,微热微肿,疼痛剧烈;烦热口渴,或溃烂脓水淋漓,舌红脉数。
大光明云 08:17:31
四妙勇安散属于有效的方剂,临床小有名气
大光明云 08:18:15
从用药看, 玄参凉血滋阴,金银花解毒,当归串通养血。
大光明云 08:18:35
而生甘草也有泄热解毒的作用
大光明云 08:18:57
那么你可以在这个基础上,+ 丹皮,紫草,效果会更好。
大光明云 08:22:33
4 清脏腑热
大光明云 08:24:49
适用于某一脏腑所产生的火热之证。 如心火,肺火,胃火,膀胱,大肠,肝火等,还有寒假夹杂的错综复杂的病证。
大光明云 08:43:42
龙胆泻肝汤 《医方集解》
[组成] 龙胆草6g 黄芩9g 栀子9g 泽泻9g 木通6g 车前子6g 当归6g 甘草6g 柴胡6g 生地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肝胆实火,泻下焦湿热。
[主治] 肝胆实火上炎证。目眩,胁痛,口苦,烦燥易怒,目赤肿痛,耳聋耳肿,舌红苔黄脉弦数;肝胆湿热下注证:阴肿,阴痒,小便淋浊,妇女带下黄臭,舌红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 方中龙胆草大苦大寒,长于清肝胆实火,用为君药。黄芩,栀子苦寒泻火,助龙胆草清热燥湿,同为臣药。车前子、木通、泽泻清利湿热,导湿热下行,从小便而出;当归、生地滋养肝血,使祛邪而不伤正,共为佐药。柴胡疏肝胆之气,引诸药入肝经;甘草调和诸药,同为使药。
[方歌] 龙胆泻肝栀芩柴,车前木通泽泻偕,生地当归甘草合,肝经湿热力能排。
大光明云 09:27:40
这个方子,一派的苦寒药, 直接入肝经为主
大光明云 09:28:03
木通–与我们上次说的防己相似
大光明云 09:28:23
关木通有毒,因为马兜铃成分的问题,
大光明云 09:28:31
所以要用川木通
大光明云 09:28:48
木通,泽泻,车前子走下
大光明云 09:28:58
所以它利下焦湿热
大光明云 09:29:27
而柴胡,当归又走上,所以它也可以清上焦湿热
大光明云 09:29:52
整个的方子的作用,在于清理上中下三焦的湿热
大光明云 09:30:22
当然也可以清肝胆实火
大光明云 09:30:39
但如果偏于燥火的,那么你要加大滋阴药的用量。
白鸟烟没(362341590) 09:42:28
问个题外话,刺痛、胀痛、隐痛、跳痛之间有什么区别呢?
大光明云 09:50:19
刺痛如针扎
大光明云 09:50:42
胀痛外膨胀,似肚子胀的那种胀感
大光明云 09:51:02
隐痛,隐藏的意思,一般来讲喜欢用手盖住,抚摸
大光明云 09:51:26
跳动–间断的,抽动的,类似于神经痛
大光明云 09:52:07
白头翁汤 《伤寒论》
[组成] 白头翁15g 黄柏12g 黄连6g 秦皮12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热解毒,凉血止痢。
[主治] 温热下痢证。腹泻腹痛,里急后重,大便脓血,或有身热,舌苔黄腻,脉弦数。
[方解] 方中白头翁味苦性寒,清热解毒,凉血治痢,为君药;配伍黄连、黄柏、秦皮苦寒燥湿,清热解毒,共为臣佐药。
[方歌] 白头翁汤治热痢,黄连黄柏与秦皮,腹痛里急下脓血,清热解毒功效奇。
大光明云 09:52:39
这个方子治疗大肠下血,或者痢疾
大光明云 09:52:46
属于毒热型的
白鸟烟没(362341590) 09:53:01
解释清晰,这几种痛分别代表了什么问题呢?
大光明云 09:53:53
一般来讲,刺痛血瘀;胀痛气滞,隐痛虚寒,跳动内有虚火外有寒侵袭。
大光明云 09:54:45
苇茎汤 《备急千金要方》
[组成] 苇茎 薏苡仁 冬瓜仁各30g 桃仁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肺化痰,逐瘀排脓。
[主治] 肺痈。身有微热,咳嗽痰黄,甚则咳吐腥臭脓血,胸痛,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大光明云 09:55:30
苇茎就是芦根,这也是一个很有名的方子
大光明云 09:56:19
芦根清透肺火,薏米利水除脓
大光明云 09:57:15
冬瓜仁润肺,化痰消肿。
【活跃】玉米 09:57:23
苇茎汤我以前喝过。效果还可以
【活跃】玉米 09:58:03
前几年夏天的时候
大光明云 09:59:12
桃仁的用法是指当肺热过重的时候,,可以产生血瘀,用此活血
大光明云 09:59:18
嗯
【活跃】玉米 10:01:47
@大光明云 兄,现在医院喜欢中药和西药一起开,一起吃,这样好不?
【活跃】玉米 10:02:21
会不会相互之间有副作用啊?
大光明云 10:08:28
高手运用一定是好
大光明云 10:08:55
比如说心动过速,120/分钟, 诊断为阴虚火旺的,
大光明云 10:09:35
你用知柏地黄丸,肯定不如知柏地黄丸+ 倍它乐克的效果快
大光明云 10:10:17
但倍它乐克过用了,就会导致心动变缓,体内的垃圾难以排除
大光明云 10:10:31
导致食积,痰凝等副作用
大光明云 10:10:49
病症与药相宜
大光明云 10:12:31
用西药,必须要从中医的角度去归类,然后合用
大光明云 10:12:35
这叫衷中参西
大光明云 10:13:02
如果你用西医理论,然后用什么大青叶杀菌,板蓝根抗病毒,
大光明云 10:13:23
这叫,衷西参中
大光明云 10:13:55
看屁股的基点坐在什么位置上,是中医,还是西医
白鸟烟没(362341590) 10:13:58
有道理
大光明云 10:14:24
所以,从中医的角度看扑热息痛, 那就是辛凉解表药
大光明云 10:14:49
而且药力还挺强的,发汗的作用完全可以替代麻黄。
【活跃】玉米 10:14:58
哦,还要就是,他们把黄芪做成针剂注射,这有效果吗?
【活跃】玉米 10:15:05
要=有
大光明云 10:15:18
黄芪针剂这就不是中医了
大光明云 10:15:25
中医的基础是,四气五味
大光明云 10:15:45
是要按味来治疗,使得这个药物走什么经的
大光明云 10:15:59
针剂黄芪,西医搞的东西,
大光明云 10:16:35
是不是把黄芪注入血管就补气了,不好说。
大光明云 10:18:03
像屠呦呦提炼的青蒿素,按理讲,那不是传统中医
大光明云 10:18:21
用了西医的方法,提炼了某些有效成分,
大光明云 10:19:10
这是既有中医的葛洪的记载,又用了萃取的方法。
大光明云 10:19:42
这个萃取保持了,原质药, 并没有合成新药
大光明云 10:20:03
所以它有传统药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20:27
但不是强调气味的问题
大光明云 10:20:50
前面我们说药的作用的时候,气味是占主要的
大光明云 10:21:02
但也有形质的问题
大光明云 10:21:22
比如说,淡竹叶的解表问题
大光明云 10:21:33
石膏的清透热的问题
大光明云 10:21:57
石膏没有辛凉,既然没有辛味,怎么透热?
大光明云 10:26:15
有人用占位说,
大光明云 10:27:05
说这种晶状物入人体后,在热邪的那个地方占位,热邪无处躲藏而只能随汗透出。
大光明云 10:27:14
那么这个不是四气五味
大光明云 10:27:36
另外还有现在对于人参的有效成分测定
大光明云 10:28:12
不管你的个头大小,在什么阳坡,北暗坡栽种的
大光明云 10:28:28
只要看其中的,人参皂甙的含量
大光明云 10:28:42
高的就是好参,低的就不值钱
大光明云 10:29:20
有些传统中医,顽固的不相信这个,仍然以个头,年限,饱满度来衡量人参
大光明云 10:29:49
从屠呦呦的发明看,中药确实存在其有效成分问题
大光明云 10:30:16
古代人们没有能力提取这类东西 ,只能从气味归经来认识
大光明云 10:31:13
有效成分说,究竟会发展怎么样,十分难讲,
大光明云 10:31:26
从屠呦呦的发明看,肯定是条路,
大光明云 10:32:23
大概也是中药走向科学的一条路,那么我们的四气五味说怎么办
大光明云 10:32:54
中药气味说,乃至品质的坚定,也是目的为了肯定药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33:40
以后发展到什么程度,中药会不会不顾及气味,走向质,量化,那就不得而知了。
大光明云 10:34:05
但作为中医人,根基,基础一定要打牢
大光明云 10:34:21
你是中医人,当然要对传统中医很清楚
大光明云 10:34:34
这样才叫继承–发展
大光明云 10:35:02
如果没有基础,那就没有继承;你的所谓的发展,没有根基,不知道哪类的发展。
大光明云 10:35:14
在传统中医内,你没有话语权,因为你不懂。
大光明云 10:35:50
而报着传统不发展的,同样,你在新中医的发展上也没有话语权,因为也不懂。
大光明云 10:36:44
传统中医,大概还能存留一段时间,伴随着科技的发展,某天,可能会退居次要的地位
大光明云 10:37:27
所以趁年轻,多学是道理,不要轻易的否定
大光明云 10:37:46
学多了,以后再否定;否则你的否定没内容,变成了口号了。
大光明云 10:38:53
葛根芩连汤:葛根15克,甘草6克,黄芩9,黄连9
大光明云 10:39:21
葛根放在解表药里,它的作用具有升阳解痉的作用
大光明云 10:45:30
黄芩,黄连清湿热
大光明云 10:46:59
上有表证未解,那么就是些许的风热证,微恶风,脉浮。
大光明云 10:47:17
下面呢,主要是湿热病,
大光明云 10:47:48
大便秽臭,肛门灼热,或者热泻不止
大光明云 10:48:14
这个也是显效的方剂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8:32
@大光明云 光明兄,冬天手汗严重是啥毛病?
大光明云 10:48:35
主要针对的是“热泻不止”,拉肚子,而肛门发烫的。
大光明云 10:49:15
汗出如水者,阳虚不固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49:51
好几年了怪了。就是冬天,就是白天。
白鸟烟没(362341590) 10:51:17
这挺奇怪的,有的人却是秋水多汗出
大光明云 10:51:50
淡水,人体的水液代谢什么出路?
大光明云 10:51:57
你应该从这方面考虑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52:01
尿为主
大光明云 10:52:02
不是什么怪了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52:38
毛孔开闭问题会导致汗出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53:15
但是如果体表不固不应该是全身出汗,而不是手心啊
大光明云 10:54:14
脾主四肢, 脾运化水湿,当然也要把四肢的湿气回收回来,以尿液的方式排出去
大光明云 10:54:34
所以手脚汗出,冰冷者,脾阳不足
大光明云 10:54:46
脾阳不足必涉及于肾
大光明云 10:55:14
所以温补脾肾之阳,开利小便,
大光明云 10:55:23
以黄芪护表
大光明云 10:55:49
黄芪有护表的作用,又有利水的作用,一药二用
大光明云 10:56:10
5 清热祛暑
大光明云 10:56:35
中暑–内有湿邪,外有热盛。
大光明云 10:57:00
暑季空气中也弥漫湿气
大光明云 10:57:56
六一散,滑石180克, 甘草30克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1:01:35
我学的到狗肚子里去了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1:02:08
为什么案例还想得到,自己就想不到
大光明云 11:02:26
滑石的清下焦热,走小便力量很强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02:26
神医一般都不自医的
大光明云 11:03:15
暑湿,因为有热,脾胃又凉,有泄泻,
大光明云 11:03:38
那么用凉的化石,把水从小便利出,大便自然便实了
大光明云 11:03:52
此方从立小便以实大便来考虑的
大光明云 11:04:25
如果大便稀溏,舌色白的,你要考虑加些护脾的药。
大光明云 11:05:09
清暑益气汤 《温热经纬》
[组成] 西洋参5g 石斛15g 麦冬9g 黄连3g 竹叶6g 荷梗6g 知母6g 甘草3g 粳米15 g 西瓜翠衣30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清暑益气,养阴生津。
[主治] 暑热气津两伤证。身热汗多,口渴心烦,小便短赤,体倦乏力,精神不振,脉虚数。
大光明云 11:06:13
清暑益气汤我们看看它的组成, 石斛,麦冬,知母是寒凉滋阴的
大光明云 11:23:28
西洋参,滋阴补气
大光明云 11:23:40
名声响,效果一般
大光明云 11:24:21
我们国产的白条党参,或者叫潞党参完全具有这个作用效果
大光明云 11:25:09
竹叶清热, 黄连燥湿清热,粳米缓和药力。
大光明云 11:25:38
你看这个方子,是一个轻清清热的方子,
大光明云 11:25:46
在冬季肯定不能用
大光明云 11:26:33
只能是暑季,外有湿热,内有郁热,伤津, 所以用这种补阴津, 兼补气的方子,
大光明云 11:27:19
用黄连有,实大便,燥湿以小便出的特点,故能防止暑季伤脾引发的泄泻。
大光明云 11:27:43
西瓜皮,生津止渴,凉血。
大光明云 11:28:10
所以药很多,只要对证就行
大光明云 11:28:36
对证,你就是用黄瓜皮,冬瓜皮也行
大光明云 11:29:12
6 清虚热。
大光明云 11:29:52
虚热,热病后期,邪热未尽,阴液阴液已伤
大光明云 11:30:11
暮热早凉
大光明云 11:30:22
有点像阴虚
大光明云 11:30:31
但有的也不一定是晚上发热
大光明云 11:31:05
因为原来得热病,它伤了血,而余热仍然在里面,这个叫做血虚兼热。
大光明云 11:31:23
我们讲血虚证的时候,病人是怕风冷的,
大光明云 11:31:36
那么血虚兼热呢,病人是发热的,
大光明云 11:31:46
这个兼热,一般是的时余热
大光明云 11:33:45
这个余热的势,也有强弱之分
大光明云 11:33:58
青蒿鳖甲汤 《温病条辨》
[组成] 青蒿9g 鳖甲15g 细生地12g 知母6g 丹皮9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养阴透热。
[主治] 热病后期,阴液已伤。夜热早凉,热退无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方解] 方中青蒿苦寒清热,芳香透邪;鳖甲滋阴清热,同为君药。生地滋阴凉血,知母滋阴降火,丹皮凉血,均为臣佐药。
[方歌] 青蒿鳖甲地知丹,阴分伏热此为先,夜热早凉无汗出,养阴透热服之安。
大光明云 11:35:02
血虚发热,与阴虚发热的区别在于,阴虚发热常在晚上,血虚发热不定时,也可以晚上,当晚上发热,脉细数的时候,我们也可以把这种血虚发热当作阴虚发热来看待
大光明云 11:36:29
鳖甲性凉,滋阴凉血,+极寒的丹皮, 滋阴的而凉的生地,知母,透热的青蒿,构成了内补阴血,外透余热的方剂
大光明云 11:37:12
现在人得郁滞的病很多,看着舌体淡,苔白的,本来应该是寒症
大光明云 11:37:16
病人却发热
大光明云 11:37:29
这就是郁滞所导致的发热,
大光明云 11:37:53
这类发热的病,大寒不行,看着舌体淡,以为寒,大热也不行
大光明云 11:38:13
原因在于郁滞,你必须要解郁才行
大光明云 11:38:39
透法,薄荷,郁金,茵陈,青蒿都有这个作用
大光明云 11:38:49
和解法就是解郁的
平衡前所未有 11:40:36
透法,薄荷,郁金,茵陈,青蒿都有这个作用,清分别讲这四味药
大光明云 11:44:01
清骨散:银柴胡5,胡黄连,秦艽,鳖甲,地骨皮,青蒿,知母各3,甘草2水煎服
大光明云 11:44:28
那四种药在草药学里说过
大光明云 11:53:52
银柴胡地骨皮在药性的分类中,归属于清虚热的药。
大光明云 11:54:14
而虚劳骨蒸,低热日久不退,
大光明云 11:55:12
当出现了,唇红,颧赤,盗汗的时候
大光明云 11:55:34
则说明阴虚严重,且有生风的倾向了
大光明云 11:56:07
鳖甲滋阴潜阳,具有熄风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56:40
然后,以知母滋阴清火, 必要的时候,还可以加大滋阴的药量。
大光明云 11:57:20
今天内容量比较大
大光明云 11:57:28
不是说要把这些都记下来,
大光明云 11:57:40
当然你要是脑筋好,能记下来更好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58:00
记了前面就忘了后面的
大光明云 11:58:06
重要的在于,你看到药方,能把组合药的作用说出来
大光明云 11:58:24
能够看方就知道治疗什么病的,这点就达到目的了
大光明云 11:58:48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 12:01:04
那就作表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五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方剂之五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