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本神第八

2019-05-09
本神第八
【原文】 黄帝问于岐伯日凡刺之法,先必本于神[1]。血、脉、营、气、精神,此五脏之所藏也,至其淫浃 [2]离脏则精失、魂魄飞扬、志意恍乱、智虑去身者,何因而然乎?天之罪与?人之过乎?何谓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请问其故。
译文:黄帝问岐伯说凡是使用针刺的治疗方法,首先都必须以病人的精神活动情况作为诊治的依据。血、脉、营、气、精和神气,这些都是由五脏所藏的用以维持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和动力,但其中以神的作用最为重要。若是过度放纵———淫字通假与过份,过度的意思; 七情而使神气从五脏离散,就会使五脏的精气散失,魂魄飞荡飘扬,意志恍惚迷乱,并丧失智慧和思考能力,然而,是什么原因导致这样的病证产生的呢?是上天的惩罚,还是人为的过失呢?还有,什么叫做德气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智、虑,其中的过程是怎样的?请问其中的缘故。
注:古代的德字,并非指的是道德,说这个人的品德怎么样,不是这个德字。它代表的是特征,特性。即使读佛经,也会看到这个“德”字,泛指特征,规律等。
【原文】岐伯答日天之在我者德[1]也,地之在我者气[2]也,德流气薄而生者也。故生之来谓之精,两精相搏谓之神,随神往来者谓之魂,并精而出入者谓之魄,所以任物者谓之心,心有所忆谓之意,意之所存谓之志,因志而存变谓之思,因思而远慕谓之虑,因虑而处物谓之智。故智者之养生也,必顺四时而适寒暑,和喜怒而安居处,节阴阳而调刚柔,如是则僻邪不至,长生久视。
译文:岐伯回答说天所赋予我们的是生化之机,地所赋予我们的是长养之气,地之长养之气随天之生化之机而动,阴阳之气上下交感,才使万物化生而成形。
评: 天之在我德也:就是指天空上星系的规律性的排布,规律性的运行,导致的干扰地球上的气候变换的态势,叫做“德”。地之在我者气也,指的是六气的生降沉浮运动,即,引发的风暑湿燥热寒的往复运动,这二者天地之间的交合运动,产生了万物。 所以,基于阴阳两气相交而产生的生命的原始物质,就叫做精。天地之气交合而生万物,若天为阳,地为阴,则阴阳相合,这个阴阳,你不必考虑太多,中医的阴阳都是相对而谈的,大到天体,小到脏腑,均可分阴阳。那么,这里并未解释,第一个生命怎么产生的。只是告诉你,天地运动生人。 生成万物的原始的物质叫做精。当然生殖之精,也是“相对”的原生物质,也被划归到精的这个范围。阴阳两精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生命活力,就叫做神;天地之气,化为精,两精相搏—形成神。这都是中医界争论不休的问题。有说,这是精卵二精相搏,产生的神。人形成的起源问题,按圣经讲,肯定是先有人,后有那套精卵系统, 那么这里讲的两精相搏,从起源来讲,那就不是精卵子。这涉及到先有鸡,还是先有蛋的问题。按造物论讲,当然是先有鸡,后有的蛋,开始的始祖鸡,是被创造的,而后才有“自动生化系统”。这个地方,朦胧的原因是因为这涉及到了形而上的造物的过程。道家讲: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怎么样的三生万物的过程,没有说明。在楞严经里面有些说明,阴阳两精相互结合而形成的生命活力,就叫做神;伴随着神气往来存在的精神活动,叫做魂;依傍着精气的出入流动而产生的神气功能,叫做魄;能够使人主动地去认识客观事物的主观意识,叫做心;心里有所记忆并进一步形成欲念的过程,叫做意;欲念已经存留并决心贯彻的过程,叫做志;为了实现志向而反复考虑应该做些什么的过程,叫做思;因思考而预见后果的过程,叫做虑;因深谋远虑而有所抉择以巧妙地处理事务的过程,叫做智。所以明智之人的养生方法,必定是顺应四季的时令,以适应气候的寒暑变化;不过于喜怒,并能良好地适应周围的环境;节制阴阳的偏胜偏衰,并调和刚柔,使之相济。像这样,就能使病邪无从侵袭,从而延长生命,不易衰老。

灵枢本神论之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
灵枢本神论之生、精、神、魂、魄、心、意、志思、虑、智

【原文】是故术惕[1]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2]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心怵惕思虑则伤神,神伤则恐惧自失,破胭脱肉,毛悴色夭,死于冬[3]。脾愁忧而不解则伤意,意伤则挽乱[4],四肢不举,毛悴色天,死于春。肝悲哀动中则伤魂,魂伤则狂忘不精,不精则不正当人,阴缩而挛筋,两胁骨不举,毛悴色夭,死于秋。肺喜乐无极则伤魄,魄伤则狂,狂者意不存人,皮革焦,毛悴色天,死于夏。肾盛怒而不止则伤志,志伤则喜忘其前言,腰脊不可以俯仰屈伸,毛悴色夭,死于季夏[5]恐惧而不解则伤精,精伤则骨疫痿厥,精时自下。是故五脏,主藏精者也,不可伤,伤则失守而阴虚,阴虚则无气,无气则死矣。是故用针者,察观病人之态,以知精神魂魄之存亡得失之意,五者以伤,针不可以治之也。
译文:所以怵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伤损神气。神气被伤,就会时常使人产生惊恐畏惧的情绪,并使五脏的精气流散不止。因悲哀过度而伤及内脏的,就会使人神气衰竭消亡而丧失生命。喜乐过度的,神气就会消耗涣散而不得藏蓄。愁忧过度的,就会使上焦的气机闭塞而不得畅行。大怒的,就会使神气迷乱惶惑而不能正常运行。恐惧过度的,就会使神气流荡耗散而不能收敛。 心藏神,恐惧、惊惕、思考、焦虑太过,就会伤神。神被伤,就会使人感到恐慌畏惧而失去主宰自身的能力,并出现膝髀等处高起的肌肉陷败,遍体的肌肉消瘦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冬季水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脾藏意,忧愁太过且长期不能解除,就会伤意。意被伤,就会使人感到心胸苦闷烦乱,并出现手足举动无力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春季木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肝藏魂,悲哀太过而影响到内脏,就会伤魂。魂被伤,就会使人颠狂迷忘而不能清楚地认识周围环境,意识不清就会表现出异于常人的言行;此外,还会出现阴器萎缩,筋脉挛急,两胁肋处活动不利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秋季金旺的时候受克而。肺藏魄,喜乐太过而没有限制,就会伤魄。魄被伤,就会使人神乱发狂,发狂的人意识丧失,旁若无人;此外,还会出现皮肤枯焦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夏季火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肾藏志,大怒太过而不能自止,就会伤志。志被伤,就会使人记忆力衰退,时常会忘记以前所说过的话;此外,还会出现腰脊转动困难,不能随意俯仰屈伸等症状;再进一步发展,到了毛发憔悴凋零,皮色枯槁无华的程度,就会在季夏土旺的时候受克而死亡。恐惧太过且长期不能解除,就会伤精。精被伤,就会出现骨节酸痛、痿软无力而厥冷,时常遗精滑泄等症状。 综上所述,五脏是主管贮藏精气的,而精气又是生命活动的物质基础,属阴,所以每一脏的功能都不能受到损伤。倘若五脏的功能受到了损伤,就会使五脏所藏的精气失于内守,流散耗伤而形成阴虚;阴是阳的物质基础,精失阴虚,缺少营养物质,就无法化生阳气,也就无法进行气化活动;没有阳气及其气化作用,就不能吸收和转输营养,而生命也就停止了。所以运用针刺治疗疾病的医者,就必须观察病人的全身状况和表情神态,以了解病人之精、神、魂、魄的存亡得失情况;倘若发现五脏及其所藏的精气都已受到损伤,那么就不可以再妄用针刺来进行治疗。
评:精虚则阴虚无气,这里泛指的是物质提供,气都不会足。现在的教科书所讲的精虚,它是的病症,可以有所偏的。偏于阴虚,则发热,而弱。偏于阳虚,则发冷而弱。总以脉细为主。
【原文】肝藏血,血舍魂,肝气虚则恐,实则怒。脾藏营,营舍意,脾气虚则四肢不用,五脏不安,实则腹胀经溲不利。心藏脉,脉舍神,心气虚则悲,实则笑不休。肺藏气,气舍魄,肺气虚则鼻塞不利少气,实则喘喝胸盈仰息。肾藏精,精舍志,肾气虚则厥,实则胀,五脏不安。必审五脏之病形,以知其气之虚实,谨而调之也。
译文:肝贮藏血,代表精神意识的魂就寄附在肝血之中。肝气虚损,肝血不足,就会使人产生恐惧的感觉;肝气盛,就会使人变得容易发怒。肝血:寄居于肝经中,当然也包括了肝脏藏血的功能。脾贮藏营气,属于精神活动之一的意就寄附在营气之中。脾气虚弱,不能输布水谷精微所化生的营气,就会使手足不能运动,五脏不能安和;脾气壅滞,运化不利,就会出现腹部胀满,小便不利等症状。脾藏营气,这个地方很有意思。营气怎么来的呢?胃摄入水谷,腐熟后,经脾化为水谷精微,水谷精微上行至肺,肺吸入清气;与水谷精微相合,产生三种类的气:
1 精微之气,也称之为营气;
2 彪悍之气,也称之为卫气
3 剩余部分,也称之为宗气
其中的营气运行与脉内, 与脉内的红色的血液形成互换模式,血多,则多以营气方式体现。血少,则营气化为液态血以补充之。那么这个地方讲,脾藏营气, 意藏于营气中,有意思。小便的这个部分,往往我们考虑的是膀胱,肾。这个地方讲,中焦郁滞,脾的运化不好,仍然会干扰到二便的排泄的。心主宰着人体周身血脉的运行,代表一切思维活动的神就寄附在血脉之中。心气虚弱,会使人产生悲忧的感觉;心气盛,就会使人大笑不止。心气盛,大笑是其症状之一。总以外放使得症状为主。
如谈话,劲头十足,没完没了的。心藏脉:这个翻译叫做心主血脉运行不错。肺贮藏人体的真气,代表器官活动功能的魄就寄附在真气之中。肺气虚弱,就会使人感到鼻孔阻塞,呼吸不利而气短;肺气壅逆,就会出现气粗喘喝,胸部胀满,仰面呼吸等症状。肾贮藏精,属于精神活动之一的志就寄附在肾精之中。肾气虚弱,元阳不足,就会出现手足厥冷等症状;肾气壅滞,就会出现下腹胀满等症状,并使五脏都不能正常运行。
评:肾气实,就是指肾气不虚的郁滞的症状。你要是摸脉,就是重按在尺脉上,是很有力量的,但脉却是沉取才能感觉。那么这就是肾气,肾阳的功能被抑制,所以出现下腹胀满,这个时候,你要行气导积,而不是补肾气,因为肾气并未亏损。
所以在进行治疗的时候,必须首先审察五脏疾患的症状表现,以了解各脏脏气的虚实,然后再根据病情慎重地加以调理,才能获得良好的疗效。

灵枢本神论之五脏所藏、所舍
灵枢本神论之五脏所藏、所舍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灵枢·本神第八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