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2019-03-26
大光明云09:36:04
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原文:黄帝在明堂,雷公请曰:臣授业传之,行教以经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液所滋,行治有贤不肖,未必能十全。若先言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请问其所以然者。卑贱富贵,人之形体所从,群下通使,临事以适道术,谨闻命矣。请问有(上免下免)愚仆漏之问,不在经者,欲闻其状。
帝曰:大矣。
公请问: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其故何也?
帝曰:在经有也。
复问:不知水所从生,涕所从出也。
帝曰:若问此者,无益于治也。工之所知,道之所生也。夫心者,五脏之专精也,目者其窍也,华色者其荣也。是以人有德也,则气和于目,有亡,忧知于色。是以悲哀则泣下,泣下水所由生。水宗者,积水也,积水者,至阴也。至阴者,肾之精也。宗精之水所以不出者,是精持之也,辅之裹之,故水不行也。夫水之精为志,火之精为神,水火相感,神志俱悲,是以目之水生也。故谚曰:心悲名曰志悲,志与心精共凑于目也。是以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上不传于志,而志独悲,故泣出也。泣涕者,脑也,脑者阴也。髓者,骨之充也。故脑渗为涕。志者骨之主也,是以水流而涕从之者,其行类也。夫涕之与泣者,譬如人之兄弟,急则俱死,生则俱生,其志以早悲,是以涕泣俱出而横行也。夫人涕泣俱出而相从者,所属之类也。
雷公曰:大矣。请问人哭泣而泪不出者,若出而少,涕不从之何也?
帝曰:夫泣不出者,哭不悲也。不泣者,神不慈也。神不慈,则志不悲,阴阳相持,泣安能独来。夫志悲者惋,惋则冲阴,冲阴则志去目,志去则神不守精,精神去目,涕泣出也。且子独不诵不念夫经言乎?厥则目无所见。夫人厥则阳气并于上,阴气并于下,阳并于上则火独光也;阴并于下则足寒,足寒则胀也。夫一水不胜五火,故目眦盲。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大光明云09:40:18
译文:黄帝在明堂里,雷公请问说:我接受了您传给我的医道,再教给我的学生,教的内容是经典所论,从容形法,阴阳刺灸,汤药所滋。然而他们在临症上,因有贤愚之别,所以未必能十全。至于教的方法,是先告诉他们悲哀喜怒,燥湿寒暑,阴阳妇女等方面的问题,再叫他们回答所以然的道理,并向他们讲述贱富贵及人之形体的适从等,使他们通晓这些;理论,再通过临症适当地运用,这些起在过去我已经听您讲过了。现在我还有一些很愚陋的问题,在经典中找不到,要请您解释。
黄帝道:你钻研的问题真实深而大啊!
雷公请问:有哭泣而泪涕皆出,或泪出而很少有鼻涕的,这是什麽道理?
黄帝说:在医经中有记载。
雷公又问:眼泪是怎样产生的?鼻涕是从哪里来的?
大光明云10:48:30
译文:黄帝道:你问这些问题,对治疗上没有多大帮助,但也是医生应该知道的,因为他是医学中的基本知识。心为五脏之专精,两目是它的外窍,光华色泽是它的外荣。所以一个人的特征正常体现(有德的这个德指的是特征正常,不是什么道德的意思),则神气和悦于两目;假如德失去了,则表现忧愁之色。因此悲哀就会哭泣,泣下的泪水所产生的。水的来源,是体内积聚的水液;积聚的水液,是至阴;所谓至阴,就是肾藏之精。———这里又来一个至阴的词汇,讲它是肾精; 前面的有讲是太阴脾经的;还有讲的是地气的; 来源于肾精的水液,平时所以不出,是受着精气的约制,辅助包裹其中而不出; 因此泪水不会出来; 肾水藏精藏志; 而心火藏精气主神; 水火相互交感,神志俱悲,志不能约束水,因而泪水就出来了。所以俗语说:心悲叫做志悲,因为肾志与心精,同时上凑于目,所以心肾俱悲,则神气传于心精,而不传于肾志,肾志独悲,水失
去了精的约制,故而泪水就出来了。哭泣而“涕”出的,其故在脑,脑属阴,髓充于骨并且藏于脑—这里讲的髓,不是指骨髓,而是指脑之液,而鼻窍通于脑,所以脑髓渗漏而成涕。肾志是骨之主,所以泪水出而鼻涕也随之而出,是因为鼻涕泪是同类的关系。涕之与泪,譬如兄弟,危急则同死,安乐则共存,肾志先悲而脑髓随之,所以涕随泣出而涕泪横流。涕泪所以俱出而相随,是由于涕泪同属水类的缘故。—-非常有趣的解释。
大光明云10:49:21
内经也有女子为什么不生胡须的讲解,那是因为冲脉上络嘴唇
大光明云10:49:52
女子月经,导致冲脉空虚,上到唇部气血不足,不足以生胡须。
大光明云10:54:28
译文:雷公说:你讲的道理真博大!
请问有人哭泣而眼泪不出的,或虽出而量少,且涕不随出的,这是什麽道理?
黄帝道:哭而没有眼泪,是内心上并不悲伤。不出眼泪,是心神没有被感动;神不感动,则志亦不悲,心神与肾志相持而不能相互交感,眼泪怎麽能出来呢?(干嚎,假哭),大凡志悲就会有凄惨之意。凄惨之意冲动于脑,则肾志去目凄;肾志去目,则神不守精;精和神都离开了眼睛,眼泪和鼻涕才能出来。你难道没有读过或没有想到医经上所说的话吗?厥则眼睛一无所见。当一个人在厥的时候,阳气并走于上部,阴气并走于下部,阳并于上,则上部亢热,阴并与下则足冷,足冷则发胀。因为一水不胜五火,所以眼目就看不见了。
大光明云10:56:40
评:五火上炎,五脏之火上炎,则上没有阴来救济,眼睛没有水精,阴精充润,那么光散而没有形象呈现了,自然目盲。
大光明云10:59:47
译文:是以冲风,泣下而不止。夫风之中目也,阳气内守于精。是火气燔目,故见风则泣下也。有以比之,夫火疾风生,乃能雨,此之类也。
大光明云11:05:06
评:五火上炎,即使冲风也不会流泪
大光明云11:06:08
冲风+有热+眼睛内有一定的眼液,这三个条件具备,才能出现迎风流泪
大光明云11:06:22
所以,它是风热扰动的问题。
大光明云11:06:39
跟前面的五火上炎没有必然的联系。
大光明云11:06:43
今天到这里了
大光明云11:06:53
整个黄帝内经的素问部分学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解精微论篇第八十一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