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之二

2019-03-19
大光明云 05:39:20
作为中医,中医四大典籍学习是必要的
大光明云 05:39:53
走至现代化的今天,了解一些西医的基础也是必要的,
大光明云 05:40:27
尤其是西医的检查方式,可以当做中医四诊触角的延伸,为我所用。
大光明云 05:41:12
基于中医的理法方药,参考部分西医的东西,衷中参西,
大光明云 05:41:24
多个眼睛看世界
大光明云 05:41:34
不做井底之蛙
大光明云 05:42:01
继续学习内经
大光明云 05:43:33
原文:帝曰:升降不前,晰知其宗,愿闻迁正,可得明乎?
岐伯曰:正司中位,是谓迁正位,司天不得其迁正者,即前司天,以过交司之日,即遇司天太过有余日也,即仍旧治天数,新司天未得迁正也。
厥阴不迁正,即风暄不时,花卉萎瘁。民病淋溲,目系转,转筋,喜怒,小便赤。风欲令而寒由不去,温暄不正,春正失时。
少阴不迁正,即冷气不退,春冷后寒,暄暖不时。民病寒热,四肢烦痛,腰脊强直。木气虽有余,而位不过于君火也。太阴不迁正,即云雨失令,万物枯焦,当生不发。民病手足肢节肿满,大腹水肿,填臆不食,飧泄胁满,四肢不举。雨化欲令,热犹治之,温煦于气,亢而不泽。少阳不迁正,即炎灼弗令,苗莠不荣,酷暑于秋,肃杀晚至,霜露不时。民病痎疟,骨热,心悸,惊骇;甚时血溢。
阳明不迁正,则暑化于前,肃杀于后,草木反荣。民病寒热,鼽嚏,皮毛折,爪甲枯焦;甚则喘嗽息高,悲伤不乐。热化乃布,燥化未令,即清劲未行,肺金复病。阳明不迁正,即冬清反寒,易令于春,杀霜在前,寒冰于后,阳光复治,凛冽不作,民病温疠至,喉闭嗌干,烦躁而渴,喘息而有音也。寒化待燥,犹治天气,过失序,与民作灾。
大光明云 05:44:57
说明:六气的不迁正,不退位,我们在刺法论中有学习过。
大光明云 05:51:24
译文:黄帝说;关于间气升降的问题,我已经完全明白了它的意义。还想听听关于六气迁正的问题,可以使我明白吗?
岐伯说:正常的司天居于中位–即三之气主管上半年,叫做迁正位。司天之气不得迁居于正位,就是上年司天之气超过了交司之日。也就是上年司天之气太过,其值时有余日,乃旧治理着本年的司天之数,—–上年的司天仍然治理本年,这个司天够顽固的了,按理上年的司天,到下班年就应该退位,在泉主之; 所以使新司天不得迁正。那么一下逐条分析六气司天不迁正的情形;
大光明云 05:56:56

六气位置图
六气位置图

大光明云 06:00:10
巳亥厥阴风木, 风木温暖之气不能应时施化,则花卉枯萎,人们易患淋病,目系转,转筋,善怒,小便赤等病。风气欲施其令而寒气不退—指的是上年的太阳寒水司天不退位,所以今天的厥阴风木就不迁正,温暖的气候不得正时,则失去正常的春令。
大光明云 06:04:03
子午年,苦上年厥阴不退位,则本年少阴不得迁正,冷气不退,春天先冷而后又寒,温暖之气不能应时施化。人们易患寒热,四肢烦痛,腰脊强直等病。上年厥阴木之气虽有余,但其不退位的情况,不能超过主气二之气君火当令之时。
大光明云 06:04:37

大光明云 06:06:53
这里讲的,子午年少阴君火不迁正,指的是半年的跨度,
大光明云 06:07:07
按司天主前半年,所以从初之气就开始,
大光明云 06:07:42
但是由于去年的风木不退,所以从去年的司天角度讲,叫做多风。 而大家别忘了,还有正常的主气的六步
大光明云 06:08:17
那就是,初之气风木,二之气君火,三之气相火,四之气,太阴,五之气阳明,六之气太阳。
大光明云 06:14:20
而初之气,二之气,从气候的角度讲,都是寒逐渐转温的过程,所以冷气不退,要从这个角度考虑
大光明云 06:15:02
也就是说,除了比较两年的司天的情形下,还要考虑本年的主客加临的情形,来确定气候
大光明云 06:15:08

客主加临
客主加临

大光明云 06:16:37
子午少阴君火司天,但由于去年的厥阴风木太强而不迁正,火不居位,自然天气偏凉。
大光明云 06:18:24
丑未年,若上年少阴不退位,则本年太阴不得迁正,雨水不能及时,万物枯焦,应当生长发育的不能生发。人们易患手足肢节肿满,大腹水肿,胸满不食,飧泄胁满,四肢不能举动等病。雨气欲布其令,但由于少阴君火仍居天位而治之,所以温暖之气化亢盛而缺少雨泽。
大光明云 06:22:03

大光明云 06:22:14

大光明云 06:23:43
第一个表,二司天转变,一个不退,一个就上不来,叫做不迁正。
大光明云 06:24:05
第二个表,则是指,太阴湿土上不来的情形下,季节会怎么样
大光明云 06:24:48
这两个表一放上来,讲什么一目了然
大光明云 06:25:49
寅申年,若上年太阴不退位,则本年少阳不得迁正,炎热的气候不得施布其令,植物的苗莠不能繁荣,少阳之气晚治,则酷暑见之于秋季,肃杀之气亦必晚至,霜露不得应时而降。人们易患寒热,鼻塞喷嚏,皮毛脆折,爪甲枯焦,甚则喘咳上气,悲伤不乐等病。由于热化之令继续施布,燥令不行,也就是清冷急切之气不行,肺金又要患病。
大光明云 06:26:27

大光明云 06:26:52

大光明云 06:28:17
辰戌年,若上年阳明不退位,则本年太阳不得迁正,致使冬季寒冷之令,反而改行于春季,肃杀霜冻之气在前,严寒冰雪之气在后,若阳光之气复得而治,则凛冽之气不得发作,雰待时而现。人们易患温疫发作,喉闭咽干,烦躁口渴,喘息有音等病。太阳寒化之令,须待燥气过后,才能司天主治,若燥气过期不退,时令失去正常规律,对人们就会发生灾害。
大光明云 06:28:54

大光明云 06:29:23

大光明云 06:35:18
此丢失一段译文
大光明云 06:36:44
就是卯酉年这个部分
大光明云 06:37:53

大光明云 06:45:28

大光明云 06:45:42
这两个表放在这里,译文部分不翻译了。
大光明云 06:51:26
原文:帝曰:迁正早晚,以命其旨,愿闻退位,可得明哉?
岐伯曰:所谓不退者,即天数未终,即天数有余,名曰复布政,故名曰再治天也。即天令如故,而不退位也。
厥阴不退位,即大风早举,时雨不降,湿令不化,民病温疫,疵废,风生,皆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内烦,咽喉干引饮。
少阴不退位,即温生春冬,蛰虫早至,草木发生,民病膈热,咽干,血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疮疡留毒。
太阴不退位,而取寒暑不时,埃昏布作,湿令不去,民病四肢少力,食饮不下,泄注淋满,足胫寒,阴痿,闭塞,失溺,小便数。
少阳不退位,即热生于春,暑乃后化,冬温不冻,流水不冰,蛰虫出见,民病少气,寒热更作,便血,上热,小腹坚满,小便赤沃,甚则血溢。
阳明不退位,即春生清冷,草木晚荣,寒热间作。民病呕吐,暴注,食饮不下,大便干燥,四肢不举,目瞑掉眩。
太阳不退位,即春寒夏作,冷雹乃降,沉阴昏翳,二之气寒犹不去。民病痹厥,阴痿,失溺,腰膝皆痛,温疠晚发。
大光明云 06:52:51
不迁正就是本年的司天气上不来;不退位就是上年的司天下不去,因此这段讲的是不退位的病。
大光明云 06:54:48
译文:黄帝说:对于迁正早晚的问题,你已将它的意义告知了我,还想听听有关退位的情况,可以使我明白吗?
岐伯说:所谓不退位,就是指司天之数不尽,也就是司天之数有余,名叫复布政,所以也叫再治天,是由于司天之数有余,依然如故而不得退位的缘故。
大光明云 08:45:46
译文:厥阴风木不退位时,则大风早起,时雨不得降下,温令不能施化,人们易患温暖,斑疵偏废,风病发生,普遍出现肢节痛,头目痛,伏热在内而心烦,咽喉干燥,口渴引饮等病。
大光明云 08:46:39

大光明云 08:47:25

大光明云 08:51:12
厥阴风木不退,那么在下一年的少阴君火年,还要把这个风木的影响放进去, 这样与主气进行比较,主气之初就是厥阴风木+去年的司天厥阴风木不退,二风合并,成了大风, 风克土湿,当然就时雨不能降下了, 二之气,三之气都是火,所以易发温病,
大光明云 08:51:42
少阴君火不退位时,则温暖之气发生于春冬季节,蛰虫早期出现,草木提前发芽生长,人们易患隔热咽干,血液外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诊疮疡等病。
大光明云 08:52:11

大光明云 08:52:42

大光明云 08:53:18
这两个表,你比较一看,就是风热之症
大光明云 08:53:31
比较主要在三之气之前比较
大光明云 08:54:08
不做过细解毒
大光明云 08:54:14
太阴湿土不退位时,则寒冷与暑热不时发生于春季,尘埃昏暗弥布天空,湿令不去,人们易患四肢少力,饮食不下,泄泻如注,小便淋沥,腹满,足胫寒冷,阴萎,大便闭塞,小便失禁或小便频数等病。
少阳相火不退位时,则炎热的气候发生于春季,由于暑热在后期布化,故冬季温暖而不冻,流水不冰,蛰虫出现,人们易患少气,寒热交替发作,便血,上部发热,小腹坚硬而胀满,小便赤,甚则血液外溢等病。
阳明燥金不退位时,则春天发生清冷之气,草木繁荣推迟,寒气与热气相间发作。人们易患呕吐,暴发泄泻,饮食不下,大便干燥,四肢不能举动,头目眩晕等病。太阳寒水不退位时,则春季又发生寒冷的气候,冰雹降下,阴沉之气昏暗覆盖,至二之气时,寒气尚未退去,人们易患寒痹厥逆,阴痿不用,小便失禁,腰膝皆痛等病,温疠之发作较晚。 少阴君火不退位时,则温暖之气发生于春冬季节,蛰虫早期出现,草木提前发芽生长,人们易患隔热咽干,血液外溢,惊骇,小便赤涩,丹瘤诊疮疡等病。
大光明云 08:54:47
太阴湿土不退位


大光明云 08:55:13

大光明云 08:55:43
少阳相火不退位:


大光明云 08:56:05

大光明云 08:56:38
阳明燥金不退位:


大光明云 08:56:56

大光明云 08:57:53
太阳寒水不退


大光明云 08:58:23

大光明云 09:01:00
原文:帝曰:天岁早晚,余已知之,愿闻地数,可得闻乎?
岐伯曰:地下迁正、升天及退位不前之法,即地土产化,万物失时之化也。
帝曰:余闻天地二甲子,十干十二支,上下经纬天地,数有迭移,失守其位,可得昭乎?
岐伯曰:失之迭位者,谓虽得岁正,未得正位之司,即四时不节,即生大疫。注《玄珠密语》云:阳年三十年,除六年天刑,计有太过二十四年,除此六年,皆作太过之用。令不然之旨,今言迭支迭位,皆可作其不及也。
大光明云 09:07:34
译文: 黄帝说:岁气司天的早晚,我已经知道了。还想听听在泉之数,你可以告知我吗?
岐伯说:地之三气,每年有一气迁正,一气升天,一气退位,其不得前进,便应于土地的生化—昨天我们讲六气之一,在泉三年,然后变为司天,但这是个变动的过程,即在泉从1-2-3这样过渡,然后入司天1-2-3 ,这是个动变,如果某一气不前,或者气太过,那么就会使万物的生化失于正常的时令。
黄帝说:我听说天地二甲子,十干与十二支配和。司天在泉,上下相合而主治天地之气,其数能互相更移之正位的,就是说虽然已得岁时之正位,但是未得司正位之气,就会四时不节,发生大疫。可明显地昭示出来吗?
大光明云 09:10:37

大运(六十甲子)
大运(六十甲子)

大光明云 09:18:23
岐伯说:失之迭位—就是指失去了一步步传递的次序, 虽然说主气得政,但由于正位没有得到司天或者在泉的管理,所以会导致一年四季的气候失去了规律,这种情况下,会产生大的疫病; 所以《玄珠密语》上讲, 甲子六十周年,阳干年30年;阴干年30年。
大光明云 09:19:33
除六年天刑:六年的天刑指的是,庚子,庚午年; 庚寅,庚申年; 戊辰戊戌年
大光明云 09:22:08
庚子,庚午; 庚–为阳金; 子午则为少阴君火司天。 火克金,则为天刑; 庚寅、庚申年,寅申少阳相火,也是火克金,为天刑; 而戊辰戊戌年,戊为阳火; 辰戌年,太阳寒水,水克火,也为天刑。
大光明云 09:22:23
因此,天刑共计六个
大光明云 09:26:50

六十甲子的六天刑
六十甲子的六天刑

大光明云 10:28:19
那么阳干的太过本来是三十年,去掉这个六年的天刑,剩下的二十四年都是太过之年。 其他的不是这样变化的,现在所讲的,逐此变化的干支换位的,都是不及之年。
大光明云 10:35:50
原文:假令甲子阳年,土运太窒,如癸亥天数有余者,年虽交得甲子,厥阴犹尚治天,地已迁正,阳明在泉,去岁少阳以作右间,即厥阴之地阳明,故不相和奉者也。癸巳相会,土运太过,虚反受木胜,故非太过也,何以言土运太过,况黄钟不应太窒,木即胜而金还复,金既复而少阴如至,即木胜如火而金复微,如此则甲已失守,后三年化成土疫,晚至丁卯,早至丙寅,土疫至也,大小善恶,推其天地,详乎太乙。又只如甲子年,如甲至子而合,应交司而治天,即下己卯未迁正,而戊寅少阳未退位者,亦甲已下有合也,即土运非太过,而木乃乘虚而胜土也,金次又行复胜之,即反邪化也。阴阳天地殊异尔,故其大小善恶,一如天地之法旨也。
大光明云 10:36:57
甲子之上一年,就是癸亥年,看上面的六十周年的表
大光明云 10:37:33
那么六气司天图上,巳亥年,厥阴风木司天
大光明云 10:38:15
这里它讲天数有余的,虽然到了甲子年,但这个厥阴风木不退位,所以甲的阳土被抑制。
大光明云 10:41:28
甲子年: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它讲地已迁正,这是指阳明燥金到达了六之气的位置。
大光明云 10:42:25

大光明云 10:42:56

大光明云 10:43:25
这两个图,第一个就是甲子少阴君火司天,阳明燥金在泉
大光明云 10:43:53
而上一年的癸亥年,为厥阴风木司天,少阳相火在泉
大光明云 10:53:05
那么上年的巳亥之年的在泉,迁升到子午之年的时候,就到了阳明燥金在泉的右侧,称之为右间气少阳。
大光明云 11:55:33
此段章节比较复杂,我得仔细考虑一下,
大光明云 11:55:46
译文也有许多错误之处
大光明云 12:27:13
这段把,岁运,司天,在泉,左右间气一起来谈,而且还有不搭配的情形,内容量很多,而且新的东西也不少,明天继续分析它
大光明云 12:28:03
容易的就大块过,不容易的就微积分,总会弄清楚而过。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本病论篇第七十三之二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