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2018-12-04
大光明云 10:21:20
继续学习内经
大光明云 10:21:28
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大光明云 10:21:52
原文:黄帝问曰:余闻皮有分部,脉有经纪,筋有结络,骨有度量,其所生病各异。别其分部,左右上下,阴阳所在,病之始终,愿闻其道。
岐伯对曰:欲知皮部以经脉为纪者,诸经皆然。
大光明云 10:28:34
译文:黄帝问道:我听说人的皮肤有十二经分属部位,脉络的分布纵横有序,筋有结聚连
络,骨有长短大小,其所发生的疾病各不相同, 这就要靠十二经脉在皮肤上的所分属的部位来区别, 同时要分析上下左右,阴阳的部位以及发展过程, 请你具体讲讲,我想听听其中的道理。
岐伯回答说:要知道皮肤的所属部位,他是以经脉循行部位为纲纪的,各经都是如此。
大光明云 10:34:22
原文:阳明之阳,名曰害蜚,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阳明之络也。其色多青则痛,多里则痹,黄赤则热,多白则寒,五色皆见,则寒热也。络盛则入客于经。阳主外,阴主内。
原文: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太阳之阳,名曰关枢。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大光明云 10:38:06
译文:阳明经的阳名叫害蜚,手、足阳明经脉的诊法是一样的,诊视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阳明的络,它的络脉之色多青的,则病痛;多黑的则病痹;色黄赤的病属热;色白的病属寒;若五色兼见,则是寒热错杂的病;若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因为络脉在外属阳,经脉在内属阴,凡外邪的侵入,一般是由络传经,由表传里的。
大光明云 10:39:46
解析:阳明经分手足阳明经, 其络脉如下。
大光明云 10:42:22

大光明云 10:44:03

大光明云 10:53:15
这两张图,一个是胃的络脉图,一个是胃的皮部循行图。
大光明云 10:56:31
络脉:首先是有一条主络脉的区域,第一个图,它讲胃的络脉起于胃经的第40号穴位–丰隆穴, 一条分支是向下循行,与脾经的第3号穴-太白穴相连,构成了络-原配合;另一条分支是沿着腿的前部,躯干前部上行,到达颈部。
大光明云 10:56:50
这是胃的主络的络脉。
大光明云 10:58:24
那么孙络,浮络呢,就是沿着相同的循行区,向身体的前侧,外散布性的分布,如同树被砍了一半,那么树枝,枝干,叶子朝外。
大光明云 10:59:33
这个向外的络,它集中反应在皮肤上,还有些皮表的血管等,都叫做浮络
大光明云 10:59:59
所以,你看第二个图, 就是足阳明胃的皮部。
大光明云 11:00:38
皮部也不是随便说的, 而是依据于经、络的循行区域,趋于体表而来的
大光明云 11:02:18

大光明云 11:04:53

大光明云 11:08:13
下面的第一个图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络脉; 1 起于大肠经的偏历穴, 下行转连肺经的太渊穴; 2 由偏历穴上行到肩髃穴后,上行到颊部,分成两个小分支
大光明云 11:08:41
而第二个图就是手阳明大肠经的皮部循行区域图
大光明云 11:09:38
这个就是阳明的阳络—叫做害蜚
大光明云 11:10:45
学习针灸要下番功夫的,我传的这几个图都是我自己做的,开始学针灸作图,大概经历了2年。
大光明云 11:11:33
其实作图就是照猫画虎,很简单,但这种做法是为了给你的大脑加强印象, 便于记忆,十几年后翻出来,还是觉得很亲切。
大光明云 11:11:50
这些图许多都是出自西方的教材
大光明云 11:12:12
国内你很难找到这么精致的图,尤其是含有解剖的那个部分。
大光明云 11:12:35
这是可悲的,以后反倒要向国外学习。
大光明云 11:19:42
原文:少阳之阳,名曰枢持。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阳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故在阳者主内,在阴者主出,以渗于内,诸经皆然。
大光明云 11:21:19
析疑: 在阳者主内——-疑误笔, 结合上文的阳明络,为阳主外,阴主内。
大光明云 11:23:52
译文:少阳经的阳,名叫“枢持”,手、足少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阳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于经,所以邪在阳分主外,外满则内传入经,邪在阴分主外出或涌入于内,各经的内外出入都是如此。
大光明云 11:25:02
太阳经的阳名叫“关枢”,手、足太阳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太阳的络,在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
大光明云 11:29:08
原文: 少阴之阴,名曰枢儒。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少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其入经也,从阳部注于经,其出者,从阴内注于骨。
厥阴之阴,名曰害肩,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心主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太阴之阴,名曰关蛰。上下同法,视其部中,有浮络者,皆太阴之络也。络盛则入客于经。
大光明云 11:30:56

大光明云 11:32:05

大光明云 11:32:51

大光明云 11:34:53

大光明云 11:35:15

大光明云 11:36:19
这四张图,指的是手足少阴经的络脉,以及皮部的循行范围
大光明云 11:36:37
不过细的解释了
大光明云 11:43:41
译文: 少阴经的阴,名叫“枢儒”,手、足少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脉,都是属于少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邪气传入于经,是先从属阳的络脉注入于经,然后从属阴的经脉出而向内注入于骨部。 厥阴经的阴络,名叫:“害肩”,手、组厥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络,都是属于厥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经脉。 太阴经的阴络,名叫“关蛰”,手,足太阴经的诊法是一样的,诊察它上下分属部位所浮现的
络,都是属太阴的络。络脉的邪气盛,就会向内传入于本经。
大光明云 11:45:33
原文:凡十二经络脉者,皮之部也。是故百病之始生也,必先于皮毛。邪中之,则腠理开,开则入客于络脉,留而不去,传入于经,留而不去,传入于腑,廪于肠胃。邪之始入于皮也,泝然起毫毛,开腠理,其入于络也,则络脉盛色变;其入客于经也,则感虚,乃陷下,其留于筋骨之间。寒多则筋挛骨痛;热多则筋弛骨消,肉烁(月囷)破,毛直而败。
帝曰:夫子言皮之十二部,其生病皆何如。
岐伯曰:皮者,脉之部也。邪客于皮,则腠理开,开则邪入客于络脉,络脉满,则注于经脉,经脉满,则入舍于腑脏也。故皮者有分部不与而生大病也。
帝曰:善
大光明云 11:48:04
译文:以上所述这十二经之络脉的各个分部,也就是分属于皮肤的各个分部。因此,百病的发生,必先从皮毛开始,病邪中于皮毛;则腠理开,腠理开则病邪侵入络脉;留而不去,就向内传入于经脉;若再留而不去,就传入于腑,聚积于肠胃。病邪开始侵犯皮毛时,使人恶寒而毫毛直起,腠理开泄;病邪侵入络脉,则络脉盛满,其色变异常;病邪侵入经脉,是由于经气虚而病邪乃得陷入;病邪留连于筋骨之间,若寒邪盛时则筋挛急骨节疼痛,热邪盛时则筋弛缓,故软无力,皮肉败坏,毛发枯槁。
大光明云 11:49:11
黄帝说,您说的皮之十二部,发生的病都是怎样呢?
岐伯说:皮肤是络脉分属的部位。邪气侵入于皮肤则腠理开泄,腠理开泄则病邪侵入于络脉;络脉的邪气盛,则内注于经脉;经脉的邪气满盛则入舍于腑脏。所以说皮肤有十二经脉分属的部位,若见到病变而不预为治疗,邪气将内传于腑脏而生大病。
黄帝说:好。
大光明云 12:10:19

大光明云 12:10:22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皮部论篇第五十六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