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2018-10-30
大光明云 05:34:09
今天抽点时间,继续学习内经
大光明云 05:34:38
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大光明云 05:35:10
原文:黄帝问曰:五脏六腑寒热相移者何?
岐伯曰:肾移寒于肝,痈肿少气。
脾移寒于肝,痈肿筋挛。
肝移寒于心,狂隔中。
心移寒于肺,肺消。肺消者饮一溲二,死不治。
肺移寒于肾,为涌水。涌水者,按腹不坚,水气客于大肠,疾行则呜濯濯,如囊里浆水之病也。
大光明云 05:36:49
肾移寒于肝——–为古文误笔,移寒所致为五脏,不能把脾脏丢失了,所以黄元御在这个地方更正为肾移寒于脾
大光明云 05:40:21
译文:岐伯说:肾移寒于脾,则病痈肿和少气。脾移寒于肝,则痈肿和筋挛。肝移寒于心,则病发狂和胸中隔塞。心移寒于肺,则为肺消;肺消病的症状是饮水一分,小便要排二分,属无法治疗的死证
。肺移寒于肾,则为涌水;涌水病的症状是腹部按之不甚坚硬,但因水气留居于大肠,故快走时肠中濯濯鸣响,如皮囊装水样,这是水气之病。
大光明云 05:41:23
解析:肾移寒到脾,脾被寒郁,则运化水湿不利,体现臃肿,气不足。
大光明云 05:42:23
脾移寒于肝, 脾寒臃肿,肝寒则经筋濡养不够而发生痉挛
大光明云 05:43:22
肝移寒于心,肝气上行,则可发狂,心遭寒侵,则胸中阻塞。
大光明云 05:43:31
所以,发狂未必是热证
大光明云 05:45:38
心移寒于肺, 肺的功能气机为宣–降一对运动;宣降–收敛—为一对运动。
大光明云 05:46:47
过寒,则收敛不足,饮水即下, 此治疗方法为温敛肺阳。 死症那是要看严重的程度。
大光明云 05:47:38
肺移寒于肾,乃下焦阳气闭郁, 则化水无权,产生下焦水气病。
大光明云 05:48:31
原文:脾移热于肝,则为惊衄。
肝移热于心,则死。
心移热于肺,传为鬲消。
肺移热于肾,传为柔痓。
肾移热于脾,传为虚,肠澼死,不可治。
大光明云 05:53:46
译文:脾移热于肝,则病惊骇和鼻衄。——肝受热,肝气上行,本夹清阴,则清阳有规律的上行,今肝热,则为挟热上行,扰心就会惊骇,移肺就会破血妄行出现鼻子出血。 有人说,后面才谈到热移
肺,你这样翻译不妥,我说,学东西不要学死了, 中医的基础学, 肺开窍于鼻,鼻出血当然要第一考虑肺, 惊骇属于情志部分,惊属心, 所以也有一定联系。
大光明云 06:11:30
但亦可以这样考虑,虽然肺开窍于鼻,主呼吸,如果呼吸没问题,而单见出血的,则应为血热,而不必顾及肺,但你还是要看病者的舌象,舌尖红而鼻出血的,上焦必然被热熏蒸了
大光明云 06:19:26
所以,诊断一个证,要参考诸多因素,这点上,现代诊断所采取的资料比较全面
大光明云 06:20:04
内经所讲是给我们拓宽眼界,而不是现代教科书讲的仅仅的心火下移小肠
大光明云 06:22:23
肝移热于心,则引起死亡。——-此讲法过于简了, 肝热移到心,相当于我们学的温病部分的,营分证,血分证,严重极致当然会死人,但传变的过程中,有诸多病症可以治疗的,中药治疗温病的三
宝,就用在是这个地方。
大光明云 06:26:03
心移热于肺,日久则为鬲消。–膈消,肺受热熏,到胸膈之处,阴液耗损更加严重。 肺移热于肾,日久则为柔庢。—-就是筋骨痿软,无力,肾主骨,热烁肾阴,引发骨弱,连带附着筋软。
大光明云 06:29:00
肾移热于脾,日久渐成虚损;—脾者,运化水湿也,脾本喜热,若素体夹湿,则热湿相杂,成为湿热缠绕,运化失司,日久耗伤脾气, 若再患肠澼—湿热便,脓血便, 则成为无法治疗的死症。
大光明云 06:30:01
原文:胞移热于膀胱,则癃溺血。
膀胱移热于小肠,鬲肠不便,上为口糜。
小肠移热于大肠,为虙瘕,为沉。
大肠移热于胃,善食而瘦入,谓之食亦。
胃移热于胆,亦曰食亦。
胆移热于脑,则辛頞鼻渊。鼻渊者,浊涕不下止也,传为衄蔑瞑目。故得之气厥也。
大光明云 06:42:02
译文:胞移热于膀胱,则病小便不利和尿血。—胞—女子胞,指子宫, 妇科胞热不治,则可以移至膀胱,引发小便不利,热盛破血妄行,则尿血; 膀胱移热于小肠,使肠道隔塞,大便不通,热气上
行,以至口舌糜烂。——小肠之功能,乃分清别浊,分清则从小便出,别浊则走大肠出, 现在小肠受热, 转输不利,热至大肠便秘, 热沿胃道上行,则出现口腔糜烂; 小肠移热于大肠,则热结不
散,成为伏瘕—潜伏的症瘕,或为痔痔—若大肠津液够,则热生痔疮,否则则为便秘。大肠移热于胃,则使人饮食增加而体瘦无力,病称为食亦。—–饮食多而体瘦,说明身体的燥太多,湿太少,所
以所吃的东西,全被消化,不能储存; 胃移热于胆,也叫做食亦—-吃了就像没吃叫做食亦。
大光明云 06:45:36
胆移热于脑,则鼻梁内感觉辛辣而成为鼻渊,鼻渊症状,是常鼻流浊涕不止,—-胆移热于脑,脑中有髓液,脑液,今被胆热上行而蒸,则出现了鼻涕不止, 日久可至鼻中流血,两目不明。以上各种病
症,皆由于寒热之气厥逆,在脏腑中互相移传而引起的。鼻觉辛辣而浊涕不止, —这是热证鼻渊。
大光明云 06:46:00
鼻渊分寒热
大光明云 06:46:30
如果寒症,鼻流清涕,舌淡,中焦之胸腹触摸发冷
大光明云 06:47:06
如现黄绿涕,则夹热热,或毒热, 或邪热等
大光明云 06:47:29
热涕者舌尖红
大光明云 06:47:55
亦有寒热夹杂的,舌尖红而体淡胖
大光明云 06:48:42
内经的这个地方,寒热传递可以在五脏六腑中进行,这是象论,模糊论。
大光明云 06:49:31
它不会告诉你,热怎么从脾传导肾的具体通路, 膀胱怎么传小肠的具体通路
大光明云 06:49:59
有的可以通过经络联系来建立通道,有的则不行
大光明云 11:15:21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气厥论篇第三十七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