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十九

2017-10-02
大光明云 06:26:00
切诊,包括脉诊和按诊,是医生运用指端的触觉,在病人的一定部位进行触、摸、按、压,以了解病情的方法。
一、脉诊
(一)脉象的形成原理与脉诊的临床意义
脉象与心脏的活动密切相关。因心主血脉,心脏搏动把血液排入血管,形成脉搏,而血液行于脉中,除心主血脉的主导作用外,还必须由各脏腑协调配合才能正常。如肺朝百脉;脾胃为气血生化之源、脾主统血;肝藏血、主疏泄,以调节循环血量;肾藏精,精化血等等。可见脉象的形成与各脏均有密切关系,因而脉诊的临床意义在于:可以了解疾病的病因、病位、病性、邪正衰盛,推断病情轻重及其预后情况。
大光明云 06:27:02
脉诊的来源见于扁鹊传,天下言脉者自扁鹊始
大光明云 06:27:50
中医理论言脉诊于寸口的原理是“肺朝百脉说”
大光明云 06:29:23
五脏六腑的经气上现于寸口,故可以按察五脏六腑的经气虚实。
大光明云 06:30:09
此又是一悬案,因为从脏腑经络路线图,看不到这种连接。
大光明云 06:31:03
上次我们说的 侯脉的来源是五行的取象比类而来的
大光明云 06:34:39
中医有许多部分的诊断,治疗效果都有,那原理断层。
大光明云 06:35:04
所以很多的理论缺陷,需要后代去填充。
大光明云 06:35:24
比如说这个脉诊,实践效果很好,理论则需要完善。
大光明云 06:40:53
(二)脉诊的部位和方法
脉诊常用“寸口诊法”。部位在手腕部的寸口,此处为手太阴肺经的原穴所在,是脉之大会,脏腑的生理和病理变化均能在这里有所反映。寸口脉分为寸、关、尺三部,参见(图5-3),通常以腕后高骨处(桡骨茎突)为标记,其内侧为关,关前(腕侧)为寸,关后(肘侧)为尺。其临床意义大致为左手寸候心、关候肝胆;右手寸候肺、关候脾胃,两手尺脉候肾。
脉诊时以环境安静,医患双方气血平和为佳。患者将前臂平伸,掌心向上,腕下垫脉枕。医生脉诊时,用左手按诊病人的右手,用右手 图5-3
按病人的左手。布指时,以中指定关位,食指切寸位,无名指切尺位,三指呈弓形,指头平齐,以指腹切按脉体,布指疏密,应根据病人手臂长短而调整。诊脉时用指力轻切在皮肤上称为举,即浮取或轻取;用力不轻不重称为寻,即中取;用重力切按筋骨间称为按,即沉取或重取。如此脉分三部,每部有轻、中、重取三法,共称三部九候。脉诊时,医生以正常的一呼一吸(即一息)作为时间单位去计算病人的脉搏至数。一般一息四、五至为正常。切脉的时间必须在1分钟以上。
大光明云 06:41:14

大光明云 06:42:39
现在也不用什么三-五至了
大光明云 06:43:02
你看表一分钟65-80下为正常
大光明云 06:44:18
<60/分钟,迟脉
大光明云 06:44:35
〉90波动/分钟,数脉
大光明云 06:45:03
诊脉的定位
大光明云 06:45:47

大光明云 06:46:12

大光明云 06:46:46
挠骨腕关节的骨凸部分,就是你放中指的地方
大光明云 06:47:04
然后依次两边放食指和无名指。
大光明云 06:51:33
脉的正常波动的宽度:成年男子大约在4厘米左右。
大光明云 06:52:03
女子相应的要小些,
大光明云 06:52:29
当然那欧美女子的脉的正常的宽度与亚裔比较仍然不同
大光明云 06:53:01
所以一般有比例定量法
大光明云 06:54:16
这个目前还没有定量,我觉得可以考虑1:20
大光明云 06:54:43
就是脉道宽与手腕的宽度比
大光明云 06:55:55
取脉象要依一下几类
大光明云 06:57:16
1 脉速:即每分钟脉搏动的次数: <60; 60—90; 〉90
大光明云 06:59:42
2 脉的宽窄:一定经验下的体验,窄–阴血虚,寒凝; 适中; 宽–阴血不亏。
大光明云 07:00:41
3,脉位:浮取,中取,还是沉取?
大光明云 07:02:12
4,脉力:即脉在脉位上鼓动的力量
大光明云 07:08:49
5 脉态:即脉的波动形态
大光明云 07:09:41
以此五类来确定脉象诊断。
大光明云 07:19:00
三)正常脉象
正常脉象又称“平脉”或“常脉”。其基本形象是三部有脉,不浮不沉,不快不慢(一息四~五至,约每分钟60~80次),和缓有力,节律均匀。此即有胃、有神、有根。平脉反映了机体气血充盈,脏腑功能健旺,阴阳平衡,精神安和的生理状态,是健康的标志。正常脉象可由于人体内外诸多因素的影响而发生相应的生理性变化,如性别、年龄、体格、情绪、劳逸、饮食、季节气候、地理、环境等,但总以有胃、有神、有根者为平脉范围。有胃即从容、和缓、流利为主要特点,反映脾胃运化功能的强盛和营养状况的良好;有神以应指有力柔和、节律整齐为主要特点,反映病情轻浅或病虽重而预后良好;有根以尺脉有力,沉取不绝为特点,反映肾气犹存,生机不息。此外,临床所见有的脉不见于寸口,而以尺部斜向手背,此名“斜飞脉”;也有脉见于腕部背侧的,此名“反关脉”均为脉道位置的变异,不属于病脉。
(四)常见病脉及主病
在历代脉学文献中,关于脉象的论述很多,《诊家正眼》为二十八脉,参见表(5-1)。现将其中常用脉象分述如下:
大光明云 08:47:49
⒈ 浮脉
脉象:轻取即得,重按反减;举之有余,按之稍弱而不空。
主病:主表证。为卫阳与邪气交争,脉气鼓动于外而致。也见于虚证,多因精血亏损,阴不敛阳或气虚不能内守,脉气浮散于外而致。内伤里虚见浮脉,为虚象严重。
大光明云 08:49:19
浮脉轻取而得,重按就要减弱,如果重按更强则成了洪脉
大光明云 08:50:03
洪大脉,其势力外发,有根支撑,所以,浮取有,中按有,沉取也有
大光明云 08:50:58
浮脉的另一种,浮取有,中按则无,如葱管,称之为芤脉,主气大伤。
大光明云 08:53:44
⒉ 沉脉
脉象:轻取不应,重按始得。
主病:主里证。所主里实证可见于气滞血瘀、积聚等,为邪气内郁,气血困阻,阳气被遏,不能浮应于外而致,多脉沉而有力,按之不衰。所主里虚证,为气血不足,阳气衰微,不能运行营气于脉外而致,多脉沉而无力,愈按愈弱。
大光明云 08:55:57
所以,尽管这个沉脉你要重按才能感觉到,有的是有力的,有的是无力的
大光明云 08:56:06
脉沉并不一定表示虚
大光明云 08:56:49
沉而有力的,说明阳气外展功能不好, 你用辛温散的要就可以,不必补下焦。
大光明云 08:57:40
比如说附子肉桂是热散性质的
大光明云 08:57:58
你用这个药不叫补,而是辛热散
大光明云 08:58:36
不要以为附子肉桂补肾,它们没有那个补的作用,只能说有助阳。
大光明云 08:59:14
⒊ 迟脉
脉象:脉来缓慢,一息脉动不足四至(每分钟少于60次)。
主病:主寒证。若里虚寒者,多阳气衰微,脉迟而无力;里实寒者,多因阴寒积冷,凝滞阻闭,脉迟而有力。此外,若邪热内结,脉气郁闭,亦见迟脉,但迟而有力且伴有热结之象。久经体力锻炼者,脉象迟来和缓而有力,为健康之象。
大光明云 09:03:18
迟脉就是脉跳度慢; 有力的分两类,1 阴寒积聚;2 邪热内闭;
大光明云 09:03:40
虚证的,阳气衰微,脉无力。
大光明云 09:04:10
⒋ 数脉
脉象:脉来急促,一息脉来五至以上(每分钟90次以上)。
主病:主热证。若数而有力,多因邪热鼓动,气盛血涌,血行加速而致。数而无力,甚则数大而空,多因精血不足,虚阳外越所致。
大光明云 09:05:55
还有一种,数而脉细的,多主阴虚
【活跃】丹青(88344005) 09:14:32

大光明云 09:19:34
⒌ 虚脉
脉象:举之无力,按之空虚,应指软弱。
主病:主虚证。多见于气血两虚。因气虚则血行无力,血少则脉道空虚而致。
大光明云 09:22:09
按之无力,如果脉道不细的,主气虚;细的,主气血两虚
大光明云 09:24:13
实脉 主病:主实证。乃邪气亢盛,正气不衰,正邪剧烈交争,气血涌盛,脉道坚满而致。若虚证见实脉则为真气外越之险候
大光明云 09:24:45
如食积实证
大光明云 09:25:13
虚证见实脉的,一般指的是真脏脉
大光明云 09:25:56
就是你摸起来脉有力,但没有波动的起伏度,像根铁条似的。
大光明云 09:26:20
⒎ 弦脉
脉象:形直体长,如按琴弦。
主病:主肝胆病、诸痛、痰饮、疟疾。弦为肝脉,以上诸因致使肝失疏泄,气机失常,经脉拘急而致;老年人脉象多弦硬,为精血亏虚,脉失濡养而致。此外,春令平脉亦见弦象。
大光明云 09:31:19
弦脉常见病,其本身摸起来如琴弦,为束状,就是聚集的意思
大光明云 09:31:58
因此病态主气滞,血瘀的痛症。
大光明云 09:32:21
痰饮不是弦脉
大光明云 09:32:55
老年人弦硬脉,又有些绷直以长的意思。
大光明云 09:33:48
左肝脉的正脉是弦脉,但这个脉的弦中带有些糅象,
大光明云 09:34:14
右侧不应见弦脉,右则见弦脉的,主气滞不通。
大光明云 09:34:47
⒏ 滑脉
脉象:往来流利,应指圆滑,如盘走珠。
主病:主痰饮、食积、实热。为邪正交争,气血涌盛,脉行通畅所致。脉滑和缓者,可见于青壮年的常脉和妇人的孕脉。
大光明云 09:41:36
滑脉:你要想想在管中的水流带有起伏性的,伴随着脉动高低起伏
大光明云 09:42:10
血液质量越好,脉的起伏“流利”度越好
大光明云 09:42:43
如果血液粘稠,则起伏流利不好,粘滞而起落滞涩。
大光明云 09:43:10
所以滑脉的正脉流利,圆滑。
大光明云 09:44:05
病气脉则流利度出现了问题
大光明云 09:44:40
如,痰饮--粘滑; 食积--粘滞,
大光明云 09:45:37
大家要想摸这种脉,专门找高胆固醇的人,摸他的脉,很清楚,象泥巴一样,粘涩的。
大光明云 09:50:23
孕妇脉,可摸到滑脉中带一细线之弦脉。
大光明云 09:50:59
就是说整体的起伏的滑脉中,带一细线般的弦脉。
大光明云 09:51:36
⒐ 洪脉
脉象:脉形宽大,状如波涛,来盛去衰。
主病:主气分热盛。证属实证,乃邪热炽盛,正气抗邪有力,气盛血涌,脉道扩张而致。
大光明云 09:52:07
洪脉与实脉的区别在于,这个洪脉的来势如海浪,
大光明云 09:52:18
三焦脉都有这种趋势。
大光明云 09:52:46
这种脉象的出现,不用说你要用药来衰其势力
大光明云 09:53:17
白虎汤的阳明经证有个大脉,就类似这种洪脉。
大光明云 09:55:02
⒑ 紧脉
脉象:脉来绷紧有力,屈曲不平,左右弹指,如牵绳转索。
主病:主寒证、痛证、宿食。乃邪气内扰,气机阻滞,脉道拘急紧张而致。
大光明云 09:55:25
紧脉与弦脉很难分辨,
大光明云 09:55:35
尽管他说如绞索
大光明云 09:56:26
绞索就是你拉动的时候,这个绞索如同麻花的绳在你的指下滚动着
大光明云 09:57:19
筋脉与弦脉比较,绷紧度要高
大光明云 09:57:50
临床你要分不开,可以伴随寒象判断
大光明云 10:01:33
⒒ 濡脉
脉象:浮而细软。
主病:主诸虚。气血亏虚则脉浮而软,阴血不足则脉形细小。又主湿,湿邪内侵,机体抗邪,气血趋于肌表则脉浮,湿邪压抑脉道,则脉细而软。
大光明云 10:02:55
浮--有少许的力量浮起,但重按而空无力的,为气血两亏
形而上(69014201) 10:03:37
有寒还是肝气郁结的弦的确不好分……
伤寒论有条文……腹中痛,脉沉弦,与小建中汤,不瘥,与小柴胡汤。
仲师也要试之来治。
大光明云 10:03:49
湿邪压抑脉道不如寒邪紧束脉道更细。
大光明云 10:04:51
气血两虚,一般脉不浮;脉浮的,是卫阳外发,通常杂合外感会出现
【管理员】阿壮(44272085) 10:06:38
紧脉类似摸转动的钢弦。弦只是摸钢弦的感觉
大光明云 10:06:57
⒓ 细脉
脉象:脉细如线,应指明显,按之不绝。
主病:主气血两虚,诸虚劳损;又主伤寒、痛甚及湿证。虚证因营血亏虚,脉道不充,血运无力而致。实证因暴受寒冷或疼痛导致脉道拘急收缩,脉细而弦紧。湿邪阻遏脉道则见脉象细缓。
大光明云 10:07:30
这个地方谈的细脉很好
大光明云 10:07:35
细脉不等于气虚
大光明云 10:08:30
细而有力的由于寒邪或者血瘀压制脉道所致。
大光明云 10:08:56
湿邪压制而见脉道细缓的,并不多见
大光明云 10:10:24
所以细脉有;细弱,和细而不弱脉。
大光明云 10:10:48
⒔ 涩脉
脉象:脉细行迟,往来艰涩不畅,如轻刀刮竹。
主病:主气滞血瘀、伤精血少、痰食内停。实证脉涩有力,多为有形之邪闭阻气机,脉道不畅而致;虚证脉涩无力,多因阴血亏虚,脉道不充而致。
大光明云 10:13:01
涩--阻涩,脉跳不畅,也分虚实,虚的由于供应不足而涩。
大光明云 10:13:25
供应不足形成的虚瘀导致涩脉
大光明云 10:13:53
实的,为邪气,邪郁闭阻气机,引发涩脉。
大光明云 10:14:15
虚实以脉力来确诊
形而上(69014201) 10:14:53
脉象大体都可分两种情况,结合其他三诊分虚实。
大光明云 10:21:13
⒕ 结脉
脉象:脉来缓中时止,止无定数。
主病:主阴盛气结、寒痰瘀血、气血虚衰。实证者脉实有力,迟中有止,为实邪郁遏,心阳被抑,脉气阻滞而致。虚证者脉虚无力,迟中有止,为气虚血衰,脉气不相顺接所致。
大光明云 10:22:01
这个止无定数是个好事,
大光明云 10:22:18
凡是止有定数的病都挺麻烦
大光明云 10:22:40
止无定数---西医认为是功能性疾病
大光明云 10:23:04
止有定数---器质性心脏方面的疾病,
大光明云 10:24:27
⒖ 代脉
脉象:脉来迟缓力弱,时发歇止,止有定数。
主病:主虚证者多脉代而无力,良久不能自还,为脏气衰微,脉气不复所致;主实证者多脉代而有力,多为痹证、痛证、七情内伤、跌打损伤等邪气阻抑脉道,涩滞血行所致。
大光明云 10:25:11
止有定数,脉有力的,可治。
大光明云 10:26:57
脉象:往来急促,数而时止,止无定数。
主病:主实证者多为阳盛热实或邪实阻滞,见脉促有力。前者因阳热亢盛,迫动血行而脉数,热灼阴津,津血衰少,致急行血气不相接续,故脉有歇止;后者是由于气滞、血瘀、痰饮、食积等有形之邪阻闭气机,脉气不相接续所致。主虚证者多为脏气衰败,可见脉促无力;多因阴液亏耗,真元衰疲,气血不相顺接而致。
大光明云 10:28:39
此促脉与结脉比较促脉多急促而时止,与结脉缓而时止不同的跳动的速度上。
大光明云 10:30:14
所以临床你遇到结,带,促脉的,只要摸起来有力就没问题,死不了
大光明云 10:30:58
如果你摸起来,脉细微的,此时别说你扎后溪,就是扎足三里也得出麻烦,病人极有可能死在你的诊所里。
大光明云 10:31:40
脉细微的,要么不治,要么打111
大光明云 10:31:59
这种细微脉+结代促,就是危险脉。
大光明云 10:33:01

大光明云 10:33:54

大光明云 10:35:54
(五)相兼脉、真脏脉及主病
⒈ 相兼脉 由于疾病常由多种病因相兼而致,因而脉象也常是二种以上的脉象兼挟出现。凡脉象由二种或二种以上复合构成者称为“相兼脉”或“复合脉”。
相兼脉象的主病,往往就是脉象主病的综合,如浮紧脉多主外感风寒表实证,或风寒痹证;浮缓脉主外感风寒表虚证。浮数脉主表热证;浮滑脉多见于表证挟痰证;沉迟脉多主里寒证;沉涩脉多主阳虚寒凝血瘀证;沉缓脉主脾肾阳虚,水湿内停证;沉细数脉多主阴虚内热或血虚证;弦紧脉常见于寒滞肝脉,或肝郁气滞证;弦数脉多主肝郁化火挟痰,或肝胆湿热等证;弦细脉多主肝肾阴虚或血虚肝郁,或肝郁脾虚诸证;滑数脉多主痰热、湿热或食积内热证;洪数脉主气分热盛证等等。常见相兼脉象及主病,参见(表5-2)。
总之,每种脉象均通过脉位、脉率、脉形、脉势体现出来,并因某一方面突出异常而命名。诊脉时必须综合考察其变化,从而确认相兼脉象及主病,以正确的认识疾病。
大光明云 10:41:08

【管理员】阿壮(44272085) 10:47:44
请教先生,如果寸关尺某脉全无(其他部有脉)代表什么那?还有危险脉是出现某部就算是危险脉,还是病人到一定程度后6脉全出现危险脉象那?
大光明云 10:48:39
很少出现这种症候
大光明云 10:48:50
一般以心肺脉为危险
大光明云 10:49:09
肾脉极弱只是预后不好,
大光明云 10:49:14
并没有立刻的危险
大光明云 10:49:33
一般去医院急诊也是这样,看你两项指标
大光明云 10:50:10
1,呼吸;2 心跳;这两项指标每什么危险,你就是再难受,也可以暂时放放。
大光明云 10:50:24
没什么
大光明云 10:51:07
脉绝的很少
大光明云 10:57:35
忙一会
静静 11:01:37
9.4杨,女,48。咳嗽七天,开始时感冒,卧时阵咳甚,无痰,但欲寐,几天吃感冒通咳仍不解,脉中取弱,浮沉均细微,舌淡白
大光明云 11:20:38
真脏脉 真脏脉是指疾病危重期出现的脉象,以无胃、无神、无根为特点,又称“败脉”、“死脉”、“绝脉”等。根据其主要形态特征,大致可分成三类:
⑴ 无胃之脉:以无冲和之意,应指坚搏为主要特征。提示邪盛正衰,心、肝、肾等脏气外现,是病情危重之兆。
⑵ 无神之脉:以脉率无序,脉形散涩滞为主要特征。提示脾胃或肾阳衰败,神气耗散,生命将绝。
⑶ 无根之脉:以虚大无根或微弱不应指为主要特征。均为三阴寒极,亡阳于外,虚阳外越之象。
大光明云 11:21:03
真脏脉下面的三条并不是同时出现的
大光明云 11:21:19
第一条就是我们说的那种铁条真脏脉
大光明云 11:21:28
绷直无浮动
大光明云 11:21:54
第二条,脉形散乱,高低起伏都乱了,而且虚弱
大光明云 11:22:46
第三的无根之脉,有点像我们说的格阳症,内阴寒的很,外表却面色暗红
大光明云 11:23:28

大光明云 11:23:43
(六)诊妇人脉与小儿脉
⒈ 诊妇人脉
⑴ 诊月经脉:妇人如无它病,左关尺脉忽洪大于右是月经将至;寸关脉调和而尺脉弱或细数者多见月经不利;妇人闭经,尺脉细涩者为精亏血少,迟脉弦涩者多为气滞血瘀。
⑵ 诊妊娠脉:已婚妇女突然停经,脉来滑数和缓者多为妊娠的表现;若孕妇脉沉而涩多见精血不足,胎元受损;涩而无力多为阳气虚衰。
⑶ 诊临产脉:临产时见尺脉转急弦滑,中指动脉搏动明显,称为离经脉,为欲产征象。
大光明云 11:25:38
第二条的妊娠脉,大家可以看到,孕妇的素体体质也有很大关系
大光明云 11:26:18
沉涩者素体精血不足,此怀孕之脉象也不明显
大光明云 11:29:36
验孕脉高手,目前没见到,方舟子之流打擂台的,也提及这方面的问题,
大光明云 11:30:29
好像没有敢上世界卫生组织打擂台说自己的脉诊验孕90%以上的。
大光明云 11:30:55
我们在电影大宅门看到过,白家高手。
大光明云 11:32:05
妇人是不是将要来月经,你想想子宫充血,冲任脉血足,这个阶段定是迟脉有力。
大光明云 11:32:38
这里说左关尺有力的是,依据五行的左升右降说
大光明云 11:35:03
左脉关尺大于右,是由于月经讲至,左升受到了影响
大光明云 11:35:17
⒉ 诊小儿脉 诊小儿脉多用一指总候三部的诊法,即“一指定三关”。小儿脉象一般只诊浮沉、迟数、强弱、缓紧,以辨别阴阳、表里、寒热、虚实。迟数分阴阳,强弱测虚实,缓紧辨邪正,浮滑为风痰,紧为寒,缓主湿,大小不齐多为食滞。平脉至数,因小儿年龄不同而异,多为一息六~八至。迟数分阴阳,强弱测虚实,缓紧辨邪正,浮滑为风痰,紧为寒,缓主湿,大小不齐多为食滞。
大光明云 11:36:52
一息六--八至---90-110/分钟
大光明云 11:37:23
这种跳动的韵律是正常的
静静 11:50:53
王某,女,40岁,1972年5月就诊。患者既往有十二指肠溃疡病史,经常感觉胃脘部痞满,嗳气冲逆频作,尤以进食后,痞满更甚,必待嗳气而后安,大便稀软,食纳稍差,舌质胖嫩苔白,脉象弦滑。
静静 11:52:02
吴某,女,30岁。1974年8月23日初诊。10年前曾突然晕倒一次,并伴有意识障碍,哭泣抽搐,平时烦躁多怒。近一个多月来,头部不自主地摇动,难以控制,身倦烦躁,舌红苔薄黄,脉沉细。
静静 11:53:04
女,62岁,患者每天上午九点头顶及两侧头痛加重,厉害时不想挣眼,持续到中午,下午减轻,后脖子发僵硬,疼痛厉害时全身汗出,每晚睡眠差,只休息四五小时,做梦连连,口中和,不欲饮水,小便有烧灼感,夜尿二三次,小腹拘痛不适,纳可,大便干,舌淡苔白腻,六脉沉细<转>
大光明云 12:21:15
这种病案不规范
大光明云 12:21:43
以后拿病案 要脉象的寸关尺的具体内容
大光明云 12:21:47
泛泛的,不接受
大光明云 12:25:12
静静拿病案,应该自己先分析一下
大光明云 12:25:28
病案分析的书有的是
大光明云 12:25:44
我分析等于我做作业,你得到的并不多
大光明云 12:26:03
以后拿病案后面要备注自己的分析,
大光明云 12:26:10
然后大家一起讨论,
静静 12:26:14
我就是还不怎么会分析!想看看各位老师是怎样分析的
大光明云 12:26:29
今天课还没完
大光明云 12:26:46
四诊学完后,要形成一套四诊的问诊方式
大光明云 12:26:58
以后拿病案,也是这种方式
大光明云 12:27:12
内容残缺的,不接受
大光明云 12:27:47
今天到这里了,不多说了
大光明云 12:27:52
明天继续吧
大光明云 12:28:08
我现在整理一个脉诊表
大光明云 12:29:02
没事,已经快下班了
大光明云 12:34:34
以后大家上病案的时候,按这个表提供脉诊。
大光明云 12:35:00

大光明云 12:35:54
你要是做的不细,你糊弄自己,永远也不会做精了
大光明云 12:36:35
学就去用,否则我在这费嘴皮子干吗
大光明云 12:37:10
这天下没有便宜成功的事,都是辛苦学习实践而来的。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十九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