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09-25
大光明云 05:30:52
你根据这个,自己重画一个就行了
大光明云 05:31:03
大光明云 05:32:52
淡水根据这个表,再去参考图示
大光明云 05:38:42
仔细的一个一个去找那个图示的方向与这个表上的方向是不是一致
大光明云 05:38:48
不一致肯定一个错了
大光明云 05:39:01
一致的话,就没问题,
大光明云 05:39:59
为什么上下,是根据五行的生长化收藏来的,中间插入心包经,三焦经,构成了6气运动,也叫十二经气运动。
大光明云 05:40:36
以前学过,现在粗略看了下,没什么问题。
大光明云 05:41:17
上面的那个表怎么来的,是根据经络走向来的,前些日子讲表里关系说过
大光明云 05:42:15
你要是不当回事,你看圆运动,就深入不进去,这叫“恶有恶报”
大光明云 05:52:43
玩笑开完了
大光明云 05:53:53
以后学习可能不会总天天的,有事,或者疲劳 ,需要休息,大家交流也是好事
大光明云 05:54:25
六版教材涉及的内容广泛
大光明云 05:54:42
等于把多年的中医大学课程浓缩到一本书里
大光明云 05:55:31
什么都涉猎点
大光明云 05:55:57
什么都涉猎点,就会导致学习是多次覆盖性的
大光明云 05:56:26
我学习的习惯是,一次一贯到底,越细致越好。
大光明云 05:56:56
但这六版教材不是,是杂和整体中医内容,面状的覆盖
大光明云 05:57:22
所以,你要一次次的不停的覆盖
大光明云 05:58:20
如同看经书,有的人从前看到后很粗,但一遍遍的看,有的人,开始就细,一点都不放过。
大光明云 05:58:36
这六版的编纂就像第一类看书的人
【管理员】孤狼啸月 05:59:07
我属于先粗后细
大光明云 05:59:19
因为它是去了很多书籍汇编出来的
【管理员】孤狼啸月 05:59:21
做个全面的了解再仔细品读
大光明云 05:59:56
所以要刨根问底,那要回溯到许多原始书籍
大光明云 06:00:33
你要当个精家,那就得大量的参阅书记,养成良好的习惯
大光明云 06:01:05
我们群的老龟就有这样的习惯,现在仍然再啃大块头的复杂的经典
大光明云 06:01:22
习惯是培养而来的
大光明云 06:01:41
开始肯定是痛苦,而后形成习惯就好了。
大光明云 06:03:30
好了,进入教材学习
大光明云 06:04:20
我想这次学习,大家参考教材,不重要的话就不贴了,
大光明云 06:05:02
一、 经络的意义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一)经络的意义
经络是运行全身气血,联络脏腑肢节,沟通上下内外的通路。经络是经脉和络脉的总称。经,有路径的意思,是经络系统的主干;络,有网络的意思,是经脉的分支,纵横交错,网络全身。经脉大多循行于深部,有一定的循行径路。络脉循行于较浅的部位,有的络脉还显现于体表。经络把人体所有的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脉等组织器官联结成一个统一的有机整体,使人体内的机能活动保持相对的协调和平衡。
大光明云 06:05:35
经络不能理解成线,也不能只是理解成线线交错
大光明云 06:06:29
应该考虑线如同树–带了很多枝,然后干枝与干枝再相互交错
大光明云 06:06:49
及其复杂,无处不覆盖
大光明云 06:07:34
因为研究的切入点不同,关于它的路线,中医,道教,印度的禅修气脉,密宗的,都有所不同
大光明云 06:07:51
你很难定义出一种大家认可的规律。
大光明云 06:08:48
(二)经络学说的主要内容
经络系统是由经脉和络脉组成,在内连属于脏腑,在外连属于筋肉、肢节和皮肤。
经脉分为正经和奇经两类。正经有十二,即手足三阴经和手足三阳经,合称“十二经脉”,是气血运行的主要通道,十二经脉有一定的起止、一定的循行部位和交接顺序,在肢体的分布和走向有一定的规律,同脏腑有直接的络属关系。奇经有八条,即督、任、冲、带、阴跷、阳跷、阴维、阳维,合称“奇经八脉”,有统率、联络和调节十二经脉的作用。十二经别是从十二经脉别出的经脉,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中相为表里的两经之间在体内的联系,并通达某些正经未循行到的器官和形体部位,以补正经之不足。此外,尚有十二经筋、十二皮部。十二经筋是十二经脉之气结、聚、散、络于筋肉、关节的体系,有约束骨骼,主司关节屈伸运动的作用。十二皮部是十二经脉的功能活动反映于体表的部位。
大光明云 06:09:50
前阶段我们讲正经的时候,贴得那些个图,为正经—络脉—经别—经筋—皮部,大家还记得吧,这里就是说这些作用的
大光明云 06:11:28
络脉尽管十二经都有,但他另有三支不在正经里面,所以干脆这十二个,三个单挑出来,重新组合一下,叫做十五络脉。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11:58
任督,脾之大络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12:35
鸠尾,长强,大包
大光明云 06:13:04
这些内容要看图来说明一下
大光明云 06:13:13
任络脉
大光明云 06:13:24
大光明云 06:14:03
由鸠尾下散
大光明云 06:14:35
大光明云 06:15:32
督脉络脉,有尾部长强穴夹脊上行,至头上散两侧
大光明云 06:16:10
大光明云 06:16:36
脾之大络由大包穴前散胸乳
大光明云 06:17:09
以后你要是立志当个针灸师,觉得草药难学,那么这些个经络理论你必须掌握
大光明云 06:17:58
如果你仅仅看这六版教材,它讲3络,没有图示,你记下来这些也帮助不大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18:23
嗯,我连鸠尾在哪都不知道
大光明云 06:21:56
狼补充的好,省了我打字的时间
大光明云 06:22:50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23:27
好像就在胸骨联合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23:43
俗称的心口窝?
大光明云 06:24:29
鸠尾的定位:从肚脐到心窝下缘,分八份,下第一份的点,就是鸠尾穴。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25:57
胸骨联合下一寸
大光明云 06:26:33
怎么分,你把一个外面包着布的橡皮条,用油笔划分八份,然后一段固定在心窝下缘,一段往下拽到肚脐,下面的第一隔下横线就是鸠尾穴
大光明云 06:26:56
穴位点定位有专门的讲法,那是学针灸的人学的
大光明云 06:27:08
这里大家问的话,可以解释一点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27:18
嗯,您是按骨度来分的
大光明云 06:27:26
300多处大穴,都有精确的定位点
大光明云 06:27:43
没时间挨个讲它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27:53
嗯
大光明云 06:28:47
以后可以自己弄本工具书,自己去看,去实践
【管理员】孤狼啸月 06:28:55
我扯的有点远了
大光明云 06:29:13
没有,因为这章节介绍经络,
大光明云 06:29:28
但定点的问题,有具体的定穴法
大光明云 06:29:41
(一)经络的生理功能
经络的功能活动,称之为“经气”。其生理功能主要在如下四个方面:
⒈ 沟通表里上下,联系脏腑器官 由于十二经脉及其分支纵横交错,通达上下,入里出表,相互络属于脏腑,奇经对十二正经的贯通联络,以及其他诸经对全身各组织的联系,从而使机体五脏六腑、四肢百骸、五官九窍、皮肉筋骨等组织器官有机地联系起来,构成一个彼此之间紧密联系的统一整体。
⒉ 通行气血,濡养脏腑组织 人体各个组织器官均需气血以濡养,才能维持其正常的生理活动,而气血之所以能通达全身,发挥其营养脏腑组织器官,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则必须赖于经络的传注。所以《灵枢·本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
⒊ 调节机能平衡 人体各脏腑组织器官之间,通过经络相互沟通,以维持机体活动的协调平衡。在患病时,出现气血不和及阴阳偏胜偏衰的证候,可通过针灸等治疗手段,激发经络的调节作用,以“泻其有余,补其不足”(《灵枢·刺节真邪》),促使机体恢复到正常状态。
⒋ 感应传导作用 感应传导是指经络系统对于针刺或其它刺激的感觉传递和通导作用。针刺中的“得气”现象和“行气”现象就是经络传导感应作用的表现。
大光明云 06:31:22
古代的时候的针灸以得气为准,这是一个重要的针灸能力。
大光明云 06:32:19
现代这个很难被部分病人所接受,尤其是国外,你要针刺得强烈的传感,病人就会跑了
大光明云 06:35:50
古代对于针灸师要求之高,现代人也很难做到
大光明云 06:36:40
针灸师做针灸之前,凝神,静气,专注,然后才能施针
大光明云 06:37:09
还要把握气来的盛衰,什么时候进针,出针,补泻等,十分的讲究。
大光明云 06:38:06
这是一大门的学科,掌握好的没几个。
大光明云 06:39:16
(二)阐释病理变化
在正常生理状态下,经络具有运行气血和感应传导的作用,而在发生病变时,经络就成为传递病邪和反映病变的途径。《素问·缪刺论》说:“夫邪之客于形也,必先舍于皮毛,留而不去,入舍于孙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络脉,留而不去,入舍于经脉,内连五脏,散于肠胃。”这就指出了经络是外邪从皮毛腠理内传于脏腑的传注途径。由于脏腑之间通过经脉沟通联系,所以经络还可成为脏腑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如肝经挟胃入肺,肝病则可侵犯肺、胃。至于相为表里的两经,更因络属关系,而使互为表里的脏和腑在病理上相互影响。如心火可循经下移于小肠,而小肠有热亦可上熏于心。经络也是脏腑与体表组织之间病变相互影响的途径,通过经络的传导,内脏的病变可以反映于体表,表现出某些或特定部位的异常。如足厥阴肝经抵小腹,布胁肋,故肝气郁结,常见两胁及小腹胀痛等。
大光明云 06:39:40
(三)指导疾病的诊断
由于经络有一定的循行部位和络属脏腑,可以反映所属脏腑的病证,因而在临床上,就可根据疾病症状出现的部位,结合经络的循行走向及所联系的脏腑,作为疾病诊断的依据。如两胁痛,多是肝胆病变;前额部疼痛,多与阳明经病有关等。此外,在经络循行的路线上,有些穴位是经气聚集之处,因此当某些穴位处有明显的压痛,或摸到有结节状,条索状的反应物,或出现某些局部皮肤的形态异常时,均有助于疾病的诊断。如肺脏有病时可在肺俞穴出现结节或中府穴有压痛;肠痈可在阑尾穴有压痛等。
大光明云 06:39:55
这段讲的就是经络辩证
大光明云 06:40:44
你说他内在的五脏有病,表现有不明显, 而是局部的某个部位发病,那么怎么诊断? 用经络诊断
大光明云 06:42:40
经络诊断常用于皮肤病上, 尽管我们学了五脏的功能,以及少量的相应的病态(以后还要涉及更多),也常用的是脏腑辩证。 但特定的,皮肤,肌肉,腠理,跌打损伤的区域还是用经络诊断
大光明云 06:43:10
比如说,睡觉醒来,肋叉痛,多在两胁后
大光明云 06:44:11
那用的是肝经气滞血瘀,你要是找什么舌紫,脉弦,发怒等支持这个病症的肝脏的诊断,那是没有的。
大光明云 06:44:56
(四)指导疾病的治疗与预防
经络学说被广泛地用于临床各科的治疗。如针灸、按摩治疗,主要是对于某一经或某一脏腑的病变,在其病变的邻近部位或经络循行的远隔部位上取穴,通过针灸或按摩,以调整经络气血的功能活动,从而达到治疗目的。药物治疗是以经络为渠道,经过经络的传递输送,才能使药物达病所,发挥其治疗作用。临床可根据药物的归经,选择相应的药物。如太阳经头痛,选用羌活、藁本等,能作为他药的向导,使药物更好地发挥治疗作用。此外,当前被广泛用于临床的针刺麻醉、耳针、电针、穴位埋线、穴位结扎等治疗方法,也都是在经络理论的指导下创立和发展起来的。
临床上还可以用调理经络的方法预防疾病。如常灸足三里穴可强壮身体、防病;灸风门可预防感冒;常点按养老穴可美容肌肤和明目等。
大光明云 06:45:39
十二经的命名,参考今天给淡水的那个表
大光明云 06:48:17
忙些,稍停
大光明云 07:23:47
大光明云 07:24:04
这种图示没什么意义,就是你知道个概念就行了
大光明云 07:24:16
给淡水那个图表也说明了
大光明云 07:56:30
此图没意义是指深研而说的,如果为应付考试,或者初学的大框的了解可以。
大光明云 07:56:58
表里相配的问题,我们已经讲过,不复述
大光明云 07:57:25
(五)流注次序
十二经脉分布在人体内外,经脉中的气血运行是循环贯注的,从手太阴肺经开始,依次传至足厥阴肝经,再传至手太阴肺经,首尾相贯,如环无端。其流注次序如表3-3。
大光明云 07:57:34
子午流注的问题,我们说说
大光明云 07:58:03
大光明云 08:01:45
大光明云 08:02:07
子午–构成了一天24小时
大光明云 08:03:14
流注就是经气的走向在经过某个经而暂缓注入多的经气入该经的过程
大光明云 08:05:22
它是一个循环的过程,中间去肺经为先, 从早三点开始,到5点开始流入大肠经,然后到7点入胃经
大光明云 08:05:42
9点入脾经,11点入心经
大光明云 08:05:58
你按着这个表依次类推
大光明云 08:06:50
就把24小时划成12分,成了十二经的经气循行的时间区
大光明云 08:07:56
方格表是对于圆图的解释
大光明云 08:08:20
——线上面的字是表示连接点
大光明云 08:08:25
但仍然不全面
大光明云 08:09:24
我把具体的连接点在下面描述出来
大光明云 09:17:49
肝经期门穴—入肺经中府穴—入肺经列缺穴—如大肠经商阳穴—入大肠经迎香穴—入胃经承泣穴—入胃经冲阳穴—入脾经隐白穴—-入脾经大包穴—入心经极泉穴—入心经少冲穴—入小肠经少泽穴—-入小肠经听宫穴—-入膀胱经精明穴—-入膀胱经至阴穴—-入肾经涌泉穴—入肾经步廊穴—入心包经天池穴—入心包经劳宫穴—入三焦经关冲穴—入三焦经和髎穴—入胆经瞳子髎—入胆经之足临泣穴—入肝经之大敦穴—入肝经之期门穴—入肺经之中府穴。
大光明云 09:18:54
这个结果上面的表,图,构成了子午流注的整个内容
大光明云 09:19:56
淡水你不整理这个地方,以后还会出问题
大光明云 09:20:37
四、奇经八脉
奇经八脉是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跷脉、阳跷脉、阴维脉、阳维脉的总称。奇是奇异的意思,奇经八脉的分布和作用有异于十二正经;又因其与脏腑没有直接的相互络属,相互之间也没有表里关系,故称“奇经”。
奇经八脉纵横交叉于十二经脉之间,具有加强十二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正经气血的作用。凡十二经脉中气血满溢时,则流注于奇经八脉,蓄以备用;不足时,也可由奇经给予补充。奇经与肝、肾等脏及女子胞、脑、髓等奇恒之腑的关系较为密切,相互之间在生理、病理上均有一定的联系。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09:22:08
@大光明云 唉,还是得认真记经脉啊55555
大光明云 09:22:55
先把正经装满,再灌注奇经,奇经如能量库。
大光明云 09:23:25
那么我今天费力讲的,在你那里成了走马灯了
大光明云 09:23:58
是不是不认真学的要收费? 不珍惜是吧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09:24:10
经络太杂,穴位还得搞清楚。
大光明云 09:24:35
我是连翻书再翻以前院校的笔记
大光明云 09:24:45
你最好别让我白忙活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09:25:21
不会不会,我摘下来好好记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09:27:45
经络应该是整个中医基础里面最麻烦最复杂的一章了吧
玉米 09:31:59
大光明云 09:50:56
玉米兄,那个图挺好的
大光明云 09:51:11
不要从器官连接上去看
大光明云 09:51:37
要从数字12345678910-11-12-13 这样去看
大光明云 09:51:54
是子午流注次序
大光明云 09:56:10
大光明云 10:05:40
淡水,谁让你把穴位都用脑记下来
大光明云 10:05:57
是让你要用的时候,自己知道上哪去提取
大光明云 10:06:15
我也不能全记下来
大光明云 10:06:17
我也是提取的
大光明云 10:08:57
全背下来,算你厉害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10:10
哦哦哦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10:20
这么说今天能完成估计,最迟三天内
大光明云 10:10:59
你看到我学佛法唯识没有
大光明云 10:11:11
作了400多张表格
大光明云 10:11:20
你以为我能背下来吗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0:11:45
原来你是编字典
大光明云 10:11:50
可是我与人交流的时候,谈论到什么问题,随时可以从我整理的资料库提掉出来
大光明云 10:12:25
那么,你认为编字典容易还是背诵容易
大光明云 10:12:54
背诵帮助,没有整理编辑好
大光明云 10:13:00
整理编辑是你自己的理解而来
大光明云 10:13:25
背诵–死记硬背,让人痛苦,我很少干这事,除非不得已的考试
大光明云 10:20:40
有一本
大光明云 10:21:00
中医针灸经穴集成
大光明云 10:21:04
作者刘冠军
大光明云 10:21:42
江西科技出版社
大光明云 10:21:51
我认为是一部好书
大光明云 10:21:58
我并没有看完它
大光明云 10:22:27
值得收藏
大光明云 10:22:28
确实是好书
大光明云 10:48:35
八脉之中,督、任、冲三脉均起于胞中,同出会阴,称为“一源三歧”。其中督脉后行于腰、背、项、头后部的正中线,上至头面,入脑,贯心、络肾,在生理上能总督一身阳经,故又称“阳脉之海”,并与脑、髓、肾的功能有密切联系。任脉前行于腹、胸、颈、面部的正中线,在生理上能总任一身之阴经,故又称“阴脉之海”,并与妊娠有关,故又有“任主胞胎”的说法。冲脉并足少阴肾经挟脐而上,环绕口唇,十二经脉均来汇聚,故称为“十二经脉之海”,因冲脉与妇女月经有密切关系,故又称“血海”。由于督、任二脉各有其循行的部位和所属腧穴,故与十二正经相提并论,合称为“十四经”。
大光明云 10:49:10
这种说的很清楚的,就不加解释了,至于这三脉图已经给过了
大光明云 11:00:56
带脉起于胁下,束腰而前垂,统束纵行诸经,故有“诸脉皆属于带脉”之说,并有固护胎儿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01:53
大光明云 11:02:06
人体其它的脉都是纵向运行的
大光明云 11:02:17
唯独这条带脉是横向的
大光明云 11:02:34
古人形容它就像腰带一样
大光明云 11:02:56
把诸经归束
大光明云 11:03:28
由于它趋于小腹位置,所以与妇科经带孕也有一定的关系
大光明云 11:08:12
带脉起于胁下的章门穴(这个是肝经的第十三号穴位),向前绕行至带脉穴(带脉有带脉线路,也有带脉穴位点,这点大家要清楚)
大光明云 11:08:25
带脉穴属于胆经
大光明云 11:09:09
再向前到五枢穴(胆经27号穴位)
大光明云 11:09:53
再到前面到维道穴位(也属于胆经)
大光明云 11:10:35
可见带脉并没有自己的特定穴位,而是其他穴位构和在一起沿腰部半弧状绕行
大光明云 11:10:59
胆经的这三个穴位又称之为带脉三穴
大光明云 11:11:40
大光明云 11:14:23
怎么定位带脉的穴位呢,那就是肚脐横向旁拉到第十一肋尖的下面平衡点
大光明云 11:14:57
大光明云 11:15:51
五枢穴定位在髂骨前凸点与关元穴平衡。
大光明云 11:16:16
大光明云 11:17:57
维道穴位定位点在五枢穴横拉0.5寸,下拉0.5寸,取两点划线的交汇点
大光明云 11:18:48
带脉治疗什么病:腹满胀痛,冷如坐水中。
大光明云 11:19:45
主治:痿症,月经不调,赤白带下,脐痛,阴股痛
大光明云 11:20:04
什么是阴股痛,股就是大腿的意思,阴就是内侧。
大光明云 11:21:11
虽然起于章门穴,但人们习惯把后面那三对经穴为带脉的穴位
大光明云 11:21:21
我们再复习一遍章门穴
大光明云 11:21:31
大光明云 11:21:45
在第十一类间定点
大光明云 11:21:51
肋间
大光明云 12:03:54
今天忙暂时到这里,
大光明云 12:04:13
因为这段是说明奇经八脉,所以想细致些
大光明云 12:04:36
配一些插图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十三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中基之十三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