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26
大光明云 05:06:48
继续学习方剂学
大光明云 05:07:05
安神剂
凡以安神药为主组成,具有安神定志作用,治疗神志不安的方剂,称为安神剂。安神剂分为两类:滋阴养血安神剂,适用于思虑过度,心血不足,心神失养;或心阴不足,虚火内扰心神之证,以酸枣仁汤为代表方;重镇安神剂,适用于肝郁化火,扰乱心神之证,以朱砂安神丸为代表方。
重镇安神剂多由金石类药物组成,此类药物易伤胃气,中病即止,不宜久服。某些安神药如朱砂具有一定毒性,久服能引起慢性中毒,亦应注意。
大光明云 05:10:46
1 重镇安神:适用于惊狂癫痫,躁扰不宁等症。
大光明云 05:11:11
朱砂安神丸 《医学发明》
[组成] 朱砂3g 黄连4.5g 炙甘草 生地黄 当归各1.5g
[用法] 上四味为细末,另研朱砂,水飞,为衣,汤浸蒸饼为丸。每服6g,睡前服。
[功用] 重镇安神,清心泻火。
[主治] 心阴不足,心火亢盛证。失眠多梦,惊悸怔仲,心烦,舌红,脉细数。
[方解] 方中朱砂重镇安神为君药;黄连清心泻火为臣药;生地滋阴清热,当归补养心血,为佐药;炙甘草和中调和诸药,防朱砂质重碍胃,为使药。
[方歌]朱砂安神东垣方,归草黄连生地黄,怔忡不寐心烦乱,重镇安神可复康。
大光明云 05:14:25
朱砂,甘凉有毒。入心经。功能:安神,定惊,明目解毒。 就是治疗癫狂,惊悸,心烦失眠的病症的要药。
大光明云 05:16:43
朱砂所含,汞5硫1。硫属于阳,汞属于阴。为其质为阴阳结合,且体重味凉,故能养精神,镇惊悸,安魂魄。 色赤入心,能清心热,使不耗血。
大光明云 05:17:42
朱砂不入煎剂,一旦于火热,则硫汞分离,成剧毒。
大光明云 05:19:37
朱砂安神丸,显效方剂,一方面镇心安神,一方面以生地,当归养血,凉血。 黄连清火,炙甘草和中。
大光明云 05:21:37
从方子的剂量构成看, 黄连4.5—-炙甘草,生地,当归一共4.5克。 那么治疗的心阴不足,火亢当属于通症。从脉上看,脉细数—细则阴血亏损,因此补血药的量应该加大才是。
大光明云 05:23:10
磁朱丸:磁石60,朱砂30,神曲120。研末掺蜜为丸
大光明云 05:28:58
重镇安神,潜阳明目
大光明云 05:29:34
主治:水火不济,心悸失眠,耳鸣耳聋,视物昏花,也治疗癫痫。
大光明云 05:29:56
大家看这个方子,没有补血,补阴的药物
大光明云 05:30:45
说明这个病人的阳亢问题突出,病人并不消瘦,血虚也不明显,但失眠,气机上冲的严重。
大光明云 05:31:15
所以用磁石镇降,朱砂镇而安神。
大光明云 05:32:16
这两味药碍胃,什么叫碍胃,凡入胃经过腐熟而消化之, 碍胃就是难消化的意思
大光明云 05:32:44
那么助消化的药物,就应该加些,这里用的是神曲。
大光明云 05:33:55
实际上化金石之碍胃的,鸡内金的化力最强。
大光明云 05:34:11
可以考虑用炒鸡内金助之
大光明云 05:35:41
2 养血安神,适用于惊悸怔忡, 虚烦失眠等症。
大光明云 05:36:08
酸枣仁汤 《金匮要略》
[组成] 酸枣仁15g 茯苓9g 知母9g 川芎6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养血安神,清热除烦。
[主治] 肝血不足,虚烦不眠之证。失眠心悸,心烦头晕,咽干口燥,舌红,脉弦细。
[方解] 方中酸枣仁入心肝经,养血补肝,宁心安神,为君药;茯苓宁心安神,知母滋阴清热,为臣药;川芎调血养肝为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酸枣仁汤治失眠,茯苓川芎知草煎,养血除烦清内热,服后入梦自安然。
大光明云 05:39:16
酸枣仁汤所治的是血虚不眠,那么补血安神为主,川芎性温活血而上行气,不利于安眠,此药可以不用,代之也“夜交藤”
大光明云 05:42:24
已经血虚了,茯苓利水竟然用至9克,不当。
大光明云 05:42:47
应以茯神代替茯苓,入心而安神。
大光明云 06:03:05
天王补心丹
大光明云 06:04:36
人参,单身,玄参,白茯苓,五味子煨,远志,桔梗各15克,当归身,天冬,麦冬,柏子仁炒,酸枣仁炒个6克,生地120克,朱砂15克为裹包外衣
大光明云 06:09:49
丹参
大光明云 06:10:25
功效:滋阴养血安神, 补心安神
大光明云 06:10:44
人参,远志,麦冬补气。
大光明云 06:11:23
五味子,当归身,酸枣仁, 柏子仁补心阴血
大光明云 06:11:44
玄参,生地凉血剂量很大
大光明云 06:12:02
茯苓少量利水,作为调理剂。
大光明云 06:12:10
丹参活血补血。
大光明云 06:12:39
服用方法,上述药做成蜜丸, 每次9克
大光明云 06:14:26
从用药分析看,大量生地, 配玄参—对应的是阴虚有热,显然这个要治疗的是阴亏,血亏, 虚弱内扰得,这种阴虚+火,最灼津液,则大便干燥,口舌也有可能生疮,这是病的常态
大光明云 06:14:42
必然舌红苔少,脉细数。
大光明云 06:17:13
甘麦大枣汤:甘草9,小麦9-15,大枣7枚
大光明云 06:17:29
主治:脏躁
大光明云 06:18:32
症状:精神恍惚, 常悲伤欲哭,不能自主,睡眠不安,甚则言行失常,阿欠频作,舌红苔少。
大光明云 06:32:05
脏躁经研究与精神病,癔病有关系
大光明云 06:32:40
阿欠频作,也是民间大神来神的一个特征
大光明云 06:34:01
此方的小麦是主药,主要在于养心,补气,安神。
大光明云 06:34:53
对于气虚性的,精神问题,有一定的帮助作用。
大光明云 06:36:13
十六、开窍剂
凡以芳香开窍药为主组成,具有开窍醒神作用,治疗神昏窍闭的方剂,称为开窍剂。开窍剂分为两类:凉开剂,适用于邪热内闭证,以安宫牛黄丸为代表方;温开剂,适用于寒邪痰浊闭塞气机证,以苏合香丸为代表方。
开窍剂多芳香辛散,久服则耗气伤阴,故中病即止,不可久服,临床多用于急救。孕妇慎用。
大光明云 06:37:12
安宫牛黄丸 《温病条辨》
[组成] 牛黄 郁金 黄连 朱砂 山栀 雄黄 黄芩各30g 犀角(水牛角粉30g代) 冰片 麝香各7.5g 珍珠15g
[用法] 共研极细末,炼老蜜为丸,每丸3g,金箔为衣,蜡护。每服1丸,日1~2丸,分2~4次服。
[功用] 清热解毒,开窍安神。
[主治] 邪热内陷心包证。高热烦躁,神昏谵语,舌红或绛,脉数。亦治中风昏迷,小儿惊厥,属邪热内闭者。
[方解] 方中牛黄清心解毒,豁痰开窍;麝香通行十二经,开窍醒神,共为君药。水牛角清心凉血解毒,黄连、黄芩、栀子清热泻火解毒,郁金、冰片辟秽开窍,同为臣药。朱砂、珍珠、金箔镇心安神,雄黄豁痰解毒,均为佐药。以蜂蜜为丸,和胃调中,为使药。
[方歌] 安宫牛黄开窍方,朱郁芩连栀雄黄,牛角珍珠冰麝箔,热闭心包功效良。
大光明云 06:38:26
辛凉开窍的中医三宝,安宫牛黄丸,紫雪丹,至宝丹,非常显效的方剂。常用于急症,重症。
大光明云 06:41:20
牛黄,犀角,麝香都是珍贵辛而走窜之品; 朱砂,雄黄,冰片也有较强的辛凉开窍作用
大光明云 06:44:25
郁金解郁,黄连清热,珍珠安神
大光明云 06:46:09
雄黄:味辛,苦,性温,有毒。入心,肝,胃经。功能:燥湿,祛风,杀虫,解毒,入丸,散剂,用量0.3--1.2克。
大光明云 06:47:52
既然治疗的是温病的营,血分证, 雄黄的性质是 辛“温”之品,不知道吴鞠通为何将此品放入安宫牛黄丸里,来治疗高热,神昏等病症。
大光明云 06:48:17
另外此方没有一丝补血,补阴的药物。
大光明云 06:48:47
所以它主要治疗的是温病的气分转营分的,初起营分证。
大光明云 06:49:54
至宝丹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犀角(水牛角粉30g代) 朱砂 雄黄 玳瑁 琥珀各30g 麝香 冰片各3g 牛黄15g 安息香45g 金箔 银箔各50张
[用法] 为末,制成丸剂,每丸重3g。每服1丸,研碎开水调服。
[功用] 清热开窍,化浊解毒。
[主治] 痰热内闭心包证。神昏谵语,身热烦躁,舌红苔黄,脉滑数,以及中风、中暑、小儿惊厥属于痰热内闭者。
[方解] 方中麝者、冰片、安息香芳香辟秽开窍,为君药;水牛角、牛黄、玳瑁清热解毒,为臣药;朱砂、琥珀、二箔镇心安神,雄黄豁痰解毒,为佐药。
[方歌] 至宝朱砂麝息香,雄黄牛角与牛黄,金银二箔兼冰片,琥珀玳瑁用之良。
大光明云 06:50:54
这是治疗痰扰实热的方剂,以脉定之为滑数而不细。
大光明云 06:51:46
两方都说雄黄“豁痰解毒”, 无此经验,略。
大光明云 06:54:09
中药玳瑁的基原
为海龟科动物玳瑁的背甲
大光明云 06:54:34
中药玳瑁的功效主治
平肝熄风,镇心定惊,清热解毒。主治阳亢眩晕,心烦失眠,热病神昏,谵语抽搐,小儿惊痫,痈肿疮毒。
大光明云 06:55:14
玳瑁的作用,类似于鲍鱼壳的石决明,具有平肝熄风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01:11
中藥安息香是安息香科植物安息香樹等的樹脂。中醫認為安息香有開竊清神,行氣活血的功效與作用。
安息香是一種從安息香科家族植物樹種(125多個品種)樹皮獲得的樹脂或香膏,其常用名稱是安息香提取物。
大光明云 07:01:21
功效開竅醒神;豁痰辟穢;行氣活血;止痛。主中風痰劂;驚癇昏迷,產後血暈;心腹疼痛;風痺肢節痛。用於中風痰厥,氣鬱暴厥,中惡昏迷,心腹疼痛,產後血暈,小兒驚風
大光明云 07:02:03
大光明云 07:09:39
中药治疗温病的三宝,建议对中医感兴趣的朋友,自己买些
大光明云 07:09:49
备急之用
大光明云 07:10:03
有些宝贝,以后也很难弄到
大光明云 07:10:57
沉香,安息香,晨朱砂,麝香等
大光明云 07:11:41
大宅门电影不是除了大库之外,还有个细料库吗
大光明云 07:11:52
珍奇之料库
大光明云 07:12:55
以后伴随着中医药的发展,龟板,鳖甲也将会逐步减少,难以见到了。
大光明云 07:14:22
2 温开,适用于中风,中寒,痰厥等寒闭症。
大光明云 07:14:41
苏合香丸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苏合香 冰片 乳香各30g 安息香 麝香 沉香 丁香 白术 青木香 香附 朱砂 诃子 白檀香 荜菝各60g 犀角(水牛角粉60g代)
[用法] 为细末,诸药研匀,用安息香膏并炼白蜜和剂,每丸重3g。每服1丸,研碎开水调服。
[功用] 芳香开窍,行气温中。
[主治] 寒闭证。突然昏倒,牙关紧闭,不省人事,舌苔白,脉迟。亦治心腹卒痛,甚则昏厥,以及中风、感受时行瘴疠之气,属于寒闭者。
[方解] 方中苏合香、安息香、麝香、冰片芳香开窍,通闭醒神,为君药;沉香、木香、檀香、香附、乳香、丁香、荜菝行气散寒,解郁开窍,为臣药;白术健脾燥湿化浊,朱砂镇心安神,诃子收涩敛气,水牛角清心解毒,为佐药。
[方歌] 苏合香丸麝息香,木丁朱乳荜檀香,牛冰术沉诃香附,寒闭急救莫彷徨。
大光明云 07:21:48
这里要知道两个问题
大光明云 07:22:42
1 阳亢中风,不一定是热证, 阳亢乃肝气上冲,影响气机使得正气不循常道,外溢出成为内风邪气。
大光明云 07:23:14
病人素体寒的+痰+内风,形成了寒性中风。
大光明云 07:23:25
久了就会伤血。
大光明云 07:24:03
所以治疗:辛温开窍, 健脾化痰。
大光明云 07:24:53
一般来讲,脾湿痰,你用什么参苓白术散,二陈丸,等就可以治疗
大光明云 07:25:42
但如果夹杂内风的,形成了肢体颓废不用,口噤, 昏厥等,这是严重的风,湿,寒,闭证
大光明云 07:26:08
因此要用药力强的开窍温,健脾去谈药
大光明云 09:17:16
十七、驱虫剂
凡以驱虫药为主组成,具有驱虫或杀虫等作用,治疗人体寄生虫病的方剂,称为驱虫剂。本类方剂主要用于蛔虫、蛲虫、钩虫等消化道寄生虫病,以乌梅丸为代表方。
驱虫药具有攻伐之力,驱虫后要注意调理脾胃。
乌梅丸 《伤寒论》
[组成] 乌梅5枚 细辛3g 干姜6g 当归6g 制附子6g 蜀椒4.5g 桂枝6g 黄柏6g 黄连6g 人参6g
[用法] 为末,乌梅用醋浸一宿,去核打烂,和入余药,拌匀,烘干或晒干,加蜜为丸,每服6g,日2次,空腹服。亦可作汤剂煎服。
[功用] 温脏安蛔。
[主治] 蛔厥证。腹痛时作,心烦呕吐,时发时止,常自吐蛔,手足厥冷,脉弦。
[方解] 方中乌梅味酸安蛔,使蛔静而痛止,为君药。蜀椒、细辛辛温,辛可伏蛔,温能祛寒;黄连、黄柏苦寒,苦能下蛔,寒可清热;附子、桂枝、干姜温脏祛寒;人参、当归补养气血,共为臣佐药。蜜甘缓和中,为使药。
[方歌] 乌梅丸用细辛桂,黄连黄柏及当归,人参附子椒干姜,清上温下又安蛔。
大光明云 09:18:23
乌梅丸可以驱虫,不等于乌梅丸是驱虫药。
大光明云 09:18:38
乌梅丸出自伤寒论的厥阴证
大光明云 09:35:52
大光明云 09:37:19
厥阴病的病机指的是脾虚泄泻,四肢厥冷;肝热气上冲,胃气上逆,吐蛔虫。
大光明云 09:38:00
具有这种厥冷,上逆,冲心,泄泻的,无论吐虫与否,都为厥阴证的病。
大光明云 09:38:58
我们在学习驱虫药的时候, 有使君子,苦楝皮, 槟榔,南瓜子等。
大光明云 09:39:09
现在这类驱虫药不常用了
大光明云 09:41:18
方剂还是有,如,肥儿丸,化虫丸,布袋丸等,感兴趣的自己搜索查阅。
大光明云 09:41:51
下面我们学习润燥剂。
大光明云 09:43:24
凡用滋润药物为主,组成具有清宣燥邪,或滋阴润燥的作用,以治疗燥证为主的方剂统称治燥剂。
大光明云 09:44:15
1 轻宣润燥
大光明云 09:44:38
适用于外感凉燥或者温燥的病证。
大光明云 09:46:07
燥邪上次有朋友问,究竟是以温多还是寒多
大光明云 09:46:55
燥秋主令季节,秋高气爽,实则是地球对于大气的引力加强,导致气,湿,热下行
大光明云 09:47:30
以植物为例,则叶黄枝干枯, 根部发达。
大光明云 09:48:08
所以空气的湿度开始减小,燥增强,办随热下潜,天气转冷
大光明云 09:48:28
所以正燥是凉而转寒的。
大光明云 09:49:22
置于温燥,那是由于夏暑季节不同于往年,此年过长,余热未消,则此燥季,可以伴有温燥。
大光明云 09:49:57
外感的六淫有,风,热,暑,湿,燥,寒。
大光明云 09:50:35
这个燥也是外邪之一,那么治疗外燥用的是
轻宣法,轻宣就是轻轻的发汗投表。
大光明云 09:51:23
因为本身就是燥邪,已经有伤你阴的倾向了,外来的邪,必须用宣法;燥--则决定不能大发其汗,否则更加的伤阴。
大光明云 09:51:59
然后再佐以滋阴
大光明云 09:52:20
所以讲治疗方法叫做轻宣润燥
大光明云 09:53:44
杏苏散:苏叶,半夏,茯苓,前胡,桔梗,枳壳,甘草,生姜,大枣,橘皮,杏仁,斟酌用量。
大光明云 09:53:52
水煎服
大光明云 09:54:07
现在分析一下这个药方。
大光明云 09:55:31
苏叶,杏仁--属于温性的轻宣降药(杏仁润降肺气)
大光明云 09:55:54
依此治疗外感凉燥
大光明云 09:57:34
桔梗枳壳,胸部一升一降,助苏叶,杏仁宣降肺气
大光明云 09:58:11
前胡属于一药两个功能,宣降肺气
大光明云 09:58:50
那么,后面的这个半夏,陈皮,茯苓--既然燥邪,为什么用这些燥药呢
大光明云 09:59:54
病人感受燥邪,有咽干口燥之感,舌白而燥, 恶风无汗,
大光明云 10:00:47
那么他还有点咳嗽出痰,病症上介绍这个痰是“稀痰”,如果稀痰的话,那么用上述燥痰药没有问题
大光明云 10:01:14
如果不是稀痰,或者干白痰,或无痰,则上述药不应适用。
大光明云 10:01:58
我们看看下面的这个方子,就是燥而无痰的,但它是温燥。
大光明云 10:02:52
桑杏汤:桑叶3,杏仁5,沙参6,贝母3,豆豉3,栀子皮3 ,梨皮3。
大光明云 10:05:38
功能:轻宣温燥。用于治疗外感温邪:邪在肺卫,身不甚热,干咳无痰,咽干口燥,右脉数大。
大光明云 10:06:37
苏叶和桑叶都是轻宣药,苏叶性温自然宣的是凉邪; 桑叶性凉宣的是温邪。
大光明云 10:07:07
杏仁性平之药润降肺气而宣气。
大光明云 10:07:50
后面的以凉润清热要为主。
大光明云 10:08:08
润:贝母,沙参,梨皮
大光明云 10:08:29
这样构成体现了,轻宣润燥的治疗原则
大光明云 10:09:06
那么温燥之邪加重的,这个桑杏汤就不能用了,力量太小。
大光明云 10:10:06
清燥救肺汤:冬桑叶9,石膏8, 人参3,甘草3,胡麻仁3 ,阿胶3, 麦冬4,杏仁2,枇杷叶3。
大光明云 10:11:33
功效:清燥润肺。 主治:头痛身热,干咳无痰,气逆而喘,咽喉干燥,鼻燥,心烦口渴,舌干无苔,脉虚大而数。
大光明云 10:13:01
脉虚大--有一定的宽度,虚指的是按下无力。 数--指热
大光明云 10:13:55
如果“大脉”宽度够的话,说明燥邪伤阴不严重,那就不应该补阴,实际上不是,所以这个虚“大”脉,值得思考
大光明云 10:14:27
桑叶轻宣+石膏---就变成了清宣了
大光明云 10:21:13
人参,麦冬补气用于虚
大光明云 10:28:12
杏仁,火麻仁润燥通便。 阿胶补肺阴。
大光明云 10:29:04
清燥救肺汤,治疗燥热的名方,每多见效
大光明云 10:29:14
这里值得注意的是生石膏。
大光明云 10:29:49
在阳明经病上用到它,治疗的是实热证
大光明云 10:31:02
这里的燥邪伤肺,其脉多细,与阴虚的鉴别在于没有五心发热,没有夜热。
大光明云 10:31:29
此种情况下,热燥邪严重的,可以用石膏治疗。
大光明云 10:32:03
2 滋阴润燥,适用于脏腑津液不足的“内”燥证
大光明云 10:42:27
津液不足脉细;血虚脉细;阴虚脉细。这三个虚你要鉴别诊断。
大光明云 10:42:43
养阴清肺汤
大光明云 10:43:24
生地6,麦冬6,生甘草2,玄参5,贝母,但皮2,薄荷1,炒白芍2
大光明云 10:44:20
这个是《重楼玉钥》,喉科著作。2卷(又有1卷本及4卷本)。道家以咽喉为“十二重楼”,故名。为清代郑梅涧(宏纲)约撰于乾隆年间,后其子郑承瀚加以补充。初刊于道光十八年(1838年)。上
大光明云 10:45:03
这个方子,用量剂量如此之轻,对于现代人得的病,恐剂量不足。
大光明云 10:45:13
三倍用量似乎还可以
大光明云 10:49:17
功效养阴清肺。主治:白喉,后见白如腐不易拔去;咽喉肿痛,初起发热, 鼻干,唇燥,或咳不咳,呼吸有声,似喘不喘。
大光明云 10:49:53
但皮=丹皮
大光明云 10:50:43
大家看看这个方子,滋阴+炒白芍--补血+丹皮--凉血。
大光明云 10:51:08
薄荷宣郁, 贝母消肿。
大光明云 10:52:09
此方的组成从力度讲,贝母滋阴止咳,消肿;丹皮凉血。药力相应的较强。
大光明云 10:52:19
其他的属于一般性的补阴药。
大光明云 10:53:17
百合固金汤:生地6,熟地9,麦冬5,百合,白芍,当归,贝母,生甘草各3克, 玄参,桔梗各2克。
大光明云 10:54:26
功效:养阴清热,润肺化痰。 主治:肺肾阴虚。咳嗽带血,咽喉燥痛,手足心热,骨蒸盗汗,舌红少苔,脉细数。
大光明云 10:54:58
从它的功效解释看,养阴清热,那么这个阴是什么因呢
大光明云 10:56:00
后面进一步解释,肺肾阴虚,那么这个方子属于治疗阴虚的方子了,放在这个内燥病篇是不是合适呢
大光明云 10:56:51
比如说,肺津液不足的燥证,它可以夹杂阴虚证,也可以不带阴虚证。
大光明云 10:57:51
肺津液不足:咳嗽少痰,或者无痰,唇舌干燥, 脉细而弱,舌苔干,舌体小。
大光明云 10:58:33
此时你可以用滋阴,或者补血药,然后再稍加宣降肺气的药来鼓动气机
大光明云 10:59:23
增液汤:玄参30,麦冬24,生地24
大光明云 10:59:52
这个是治疗阳明温病,津液不足,大便秘结,脉沉无力的
大光明云 11:00:04
脉要是有力的,就是大承气汤了
大光明云 11:00:40
无力的,兼热象的,你的用凉药去润,润通而下。
大光明云 12:29:42
方剂学我们就讲到这里了
大光明云 12:29:56
重点的部分,方剂都作了点评
大光明云 12:30:19
可以自己整理表格以便记忆
大光明云 12:30:25
有的人可能说不会整理
大光明云 12:31:00
那么方剂学教材应该有,就按那个章节小题目,大题目来整理
大光明云 12:31:13
自己往里填写内容就行了
大光明云 12:31:43
如果在大学学习,这大概是四个月的课程
大光明云 12:32:49
下一章节,我们开始学习针灸
大光明云 12:33:16
耳针,推拿,拔罐不学习,自己自学。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