胃阳明之脉 起于~鼻(从迎香接过承泣) 交~頞中(四白) 分~约太阳之脉(穿眼蝶骨之上到头维) 下循~鼻外(巨髎) 入上~齿中(地仓) 还出~挟 环~唇 下交~承浆 却循~颐后下廉 出~大迎 循~颊车 上~耳前(下关) 过~客主人 循~发际 至~额颅(头维与蝶骨底过来之气汇合) 其支者 从~大迎前下~大迎(人迎) 循~喉咙(水突) 入~缺盆 下~膈(从气舍往下) 属~胃 络~脾 其直者 从~缺盆 下~乳内廉(气户,库房,屋翳,膺窗,乳中,乳根) 下~挟脐(一分支气通天枢) 入~气街中 其支者 起于~胃口 下循~腹里(不容往里) 下至~气街中(承满,梁门,关门,太乙,滑肉门,天枢,外陵,.大巨,水道,归来,一条气街) 而合(气冲) 以下~髀关 抵~伏兔(阴市,梁丘) 下~膝膑中(犊鼻) 下循~胫外廉(丰隆) 下~足跗(解溪) 入~中指内间(冲阳,陷谷,内庭,厉兑) 其支者 下∽膝三寸(足三里,上下巨虚,条口) 下入∽中指外间(在解溪合) 其支者 别~跗上 入~大趾间 出~其端(接出脾经) 是动则病 1.洒洒振寒 2.善伸.数欠 3.颜黑 4.病至则恶人与火 5.闻木声则惕然而惊(木克土,而惊) 6.心欲动(气道惋然,不畅快) 7.独闭户塞牖而处(自闭) 8.甚则欲上高而歌弃衣而走(气道猛张,身不由自我) 9.贲响 10.腹胀(上腹胀满) 是为骭厥 是主血所生病者 1.狂,(气张驰) 2.疟(伤于暑) 3.温淫(热淫于肌) 4.汗出(骨热刚汗出) 5.鼽 6.衄 7.口㖞(口歪斜,舌不能自主故流口水) 8.唇胗(疹,脱皮) 9.颈肿(胃热消谷,大食,现代的甲亢) 10.喉痹 11.大腹水肿 12.膝膑肿痛 13.循膺-乳-气街-股-伏兔-骭外廉-足跗上皆痛 14.中指不用 气盛则 1.身以前皆热 2.其有余于胃则消谷善肌 3.溺色黄 气不足则 1.身以前皆寒,栗 2.胃中寒则胀满 为此诸病 盛则~泻之 虚则~补之 热则~疾之 寒则~留之 陷下则~灸之 不盛不虚 以~经取之 盛者~人迎大三倍于寸口 虚者~人迎反小于寸口也
足阳明胃经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足阳明胃经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