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晚上好。近几日由于事情较多,一直在外面。所以暂时终止了我们的学习。不知道这段时间大家有没有把以前我们学习到的内容复习一遍呢?我们的学习,是由浅入深式的学习。从基础运针到基础补泻,再到复合补泻手法。
烧山火透天凉是临床中最常用的复合补泻手法。有三进一退和两进一退的补法与三退一进和一进两退是为泻法。掌握了这个补泻手法,运用于临床就够用了。但是在古籍中,尚有很多种复合补泻手法,错综复杂。我这里稍微讲一下,以后大家再翻看古籍原文时也好有个大概的手法概念。
《金针赋》中说:『阳中阴,先寒后热。浅而深,以九六之法先补后泻之。』《针灸大成·杨氏补泻十二字分次第手法及歌》说:『用针之时,先运入五分,乃行九阳之数,如觉微热,便运一寸之内,却行六阴之数,以得气,此乃阳中隐阴,可治先寒后热之症,先补后泻也。』这里面提到的阳中隐阴手法也是临床中较常用的手法,是一种攻补兼施的手法,适合于先寒后热的病症,如部分少阳证,疟疾等。也适用于虚中夹实的各种病症。我们知道针灸大成里面的烧山火透天凉都是两分法。这个阳中隐阴的操作手法也是分为两层,也就是深和浅两部分。假设我们针刺足三里穴,针刺两寸。我们先将针刺入皮下,再刺到1寸的位置,然后使用提插手法里面的补法,行九阳数。也就是紧按慢提九次。这相当于在浅部进行了补法操作。接着我们将针继续深刺,刺到2寸的位置,然后使用提插法里面的提插泻法。行六阴数。也就是慢按紧提六次。这就是阳中隐阴的一整套手法。
当然,我们学习要活学活用。如果一次手法没有达到治疗要求,我们可以将针再从深部提到浅部,在进行九阳数,在深入到深部再行六阴数。直到达到我们的治疗要求后停止。透漏一点,我临床上用针灸治疗胃癌晚期病人,就是用这种手法。细节不表。大家自行去体会。
与之相反的就是阴中阴阳手法。还是以足三里为例,将针刺入两寸。慢按紧提六阴数。然后提到1寸的位置,紧按慢提九阳数。这是一种先泻后补的针法。适用于先热后寒的少阳证、疟疾,实中夹虚的疾病,如胃癌中期患者。
学到这里我们可以看出阳中隐阴,阴中隐阳与烧山火透天凉一样,都是需要分层次提插,因此只适用于肌肉较丰厚的穴位。那么临床上遇到虚实加杂的病例,选穴不可能都是这类穴位,那我们怎么办呢?这就需要用到我们下面要学习的另一种手法。这个手法就是龙虎交战。倪海厦也曾经讲过这个手法,只是细节讲的不甚清晰。我们这里也在讲一下。
杨继洲说:『凡用针时,先行左龙则左捻,凡得九数,阳奇零也;却行右虎则右捻,凡得六数,阴偶对也。乃先龙后虎而战之,以得气补之,故阳中隐阴,阴中隐阳,
左捻九而右捻六,是亦住痛之针,乃得返复之道,号日龙虎交战。』针刺手法什么样的呢?其实很简单。就是将针刺入皮肤后,先向左捻转九阳数,此为补法。也就是左龙。再向右捻转六阴数,此为右虎。反复针之。这其实就是一种以左右分阴阳分补泻的操作手法。古人喜欢用一些神奇的名字来命名。你知道他的原理就行。这种适用于不能进行深刺的穴位,可以补阴中隐阳,阳中隐阳之不足。比如列缺大陵百会上星等穴位。当然你可以将这种手法分为三层,每层施以龙虎交争手法。适用于比较严重的疾病。龙虎交争也是一种能够快速止疼的操作手法。
今天就到这里吧。
说说肥胖的问题。肥胖主要分为虚实两端。虚者脾虚水液运化不利,久而聚湿成痰。实者脾胃俱旺,那就是真正的肥胖了。虚胖者,仲景称为尊荣人。一般以补气温阳利水为主要治疗法则,如防己黄芪汤。针刺的话,如脾腧,足三里,阴陵泉,丰隆,天枢穴等。补充一下,虚胖的,尊荣人,就是白白胖胖,皮肤润泽,怕冷,比较无力那种人。现在的大多数肥胖都属于这种。实胖的人,大多皮肤小麦色或者黝黑,肌肉结实,孔武有力,人高马大。这种人治疗就用大黄类方,降低饮食热量摄入,降低吸收率,促使他瘦下来。针刺的话,就是中脘天枢足三里一类,用泻法。不论是那种胖,管住嘴迈开腿是最重要的。不同的是,虚胖的人往往阳气不足,水液代谢缓慢,温阳是必须的。但如果你是虚胖,一边想减肥,一边吃生冷的东西,或者信奉一天八杯水的那些,你永远都瘦不下来。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