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孔祥银针灸随心讲第十三

上次谈到了针灸捻转补泻左右捻转对于患者左右补泻方向的问题。我们不论是足三阳足三阴还是手三阳手三阴。只要是捻转补泻,势必会形成一个环形的捻转方向。如同足三阳经,常规补法是拇指向前,针体向下旋转为补。捻转前半圈的时候,可以将经气向下引导。这点毋庸置疑。

但是我们环形捻转,势必会有下半圈的捻转。下半圈的捻转又形成了逆经气。这样的捻转,到时是补还是泻?所以我在临床上基本不拘泥于向哪个方向捻转,只要是顺经捻转,就是补。这里面有个小小的诀窍就可以避免半圈顺半圈逆的补泻无序问题。我们知道不管是哪种补泻,一般用力大,角度大,刺激强烈的是为泻,用力小,角度小,刺激较小的为补。所以我在临床上,用以补,我只捻转半圈,这样捻转角度小,力度小,患者痛苦小,而补的力量却不小。比如针刺足三里。我们针刺入后,候气催气引气等,待气至后,以拇指向前的操作手法稍用力捻转半圈,再轻缓的捻回来,再稍用力捻半圈,再轻缓的捻回来。这就是我个人所用的补法。
而泻法呢?气至以后,我们以拇指向后的操作手法,稍用力捻转一圈,轻轻地捻回来,再稍用力捻一圈,再轻轻地捻回来。这就起到了很好的泻的作用。不过,这里的稍用力,肯定是要大于补法时所用的力量。至于达到何时为“度”,没法用言语表达。需要在临床中自己慢慢体会。只要迈出第一步,以后的路就好走了。捻转补泻当中其他的,什么上午下午之分,男女之分等等,多半不实用。我就不再讲了。
太溪上两寸为复溜穴,我们可以在太溪上1.5寸斜刺,针尖刺到2寸的复溜穴,这就是补法。不过对于母穴。即使直刺也是补法,不用做顺逆之法。

学员半枫荷问:老师晚上好,请问一下针刺时候需要逆顺着经络走向刺吗?
老师答:一般来说,顺经为补,逆经为泻。
学员半枫荷问:我意思是在你说的手法前进针需要逆刺或者顺刺吗?
老师答:一般来说是的。比如针刺复溜穴。太溪上两寸为复溜穴,我们可以在太溪下1.5寸斜刺,针尖刺到2寸的复溜穴,这就是补法。不过对于母穴。即使直刺也是补法,不用做顺逆之法。
学员。问:我要问一个比较基础的问题你们不要介意哈,用什么针啊?真扎?
老师答:初学者,建议用0.25的1寸针扎左手合谷或者足三里。针刺起来比较方便,也比较安全。且合谷穴比较容易得气。容易体会得气的感觉。
学员忘了问:请问艾灸用布隔着有没有效果?谢谢。
老师答:有效果,但是隔得太多会影响效果。如太乙神针,雷火针灸。都是隔纸或者布进行的。
学员忘了问:一层毛巾。
学员忘了问:灸关元针复溜的效果指的是?
老师答:关元是四阴交。藏人体元气。复溜穴是肾经的金穴,肾经的母穴。可以补肾。
学员忘了问:四阴是哪里?
老师答:四阴不是哪里。是足三阴经和任脉的交汇。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孔祥银针灸随心讲第十三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