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次我们学习到了导气的相关知识,今天再补充一下导气的相关要领。
《素问·宝命全形论》说:『凡刺之真,必先治神。』治神,是实现导气的要领之一。在针刺之前,必须首先调理医师和病人的神气,主要是要求医师和病人都要聚精会神,专心一意的进行手法操作和体察针感。另外,安静的环境对于治神也是一个应该注意的问题。其实不仅仅是导气,包括针刺得气,常规针刺,甚至西医的血压测量,也都要注意治神的问题。很简单,不再多言。
另外,柔和、持久、多次的刺激也是导气感传的要领。临床经验证明,当针刺局部感觉舒适时,患病部位感觉则明显;当针刺局部感觉重时,患病部位感觉反而减弱或消失。持久是指捻转或提插的时间要长,一般以十至十五分钟为宜。多次,是指有时候导气感传并不会一次就出现,可能需要多次的刺激才能产生感传。《灵枢·九针十二原》云:『刺之而气不至。无问其数。刺之而气至。乃去之。勿复针。』
下面谈谈留针的问题。
古人针刺一般是不留针的。在针刺得气后即刻出针。针灸发展到后期。人们为了提高疗效,大部分会留针。对于慢性、顽固性、痉挛性疾病,都采取久留针。留针就是将针刺入皮肤以后不动。而留针有候气的作用。针刺后没有得气,留针候气后可能就会得气,以前我们讲过了。留针还有调气的作用,在留针的过程中,可以施行各种补泻手法以达到补虚泄实的调气目的。留针可以加强补泻的作用,留针时间长,可以多次进行补泻,增强疗效。《灵枢·九针十二原》说:『刺诸热者,如以手探汤,刺寒清者,如人不欲行。』《灵枢·经脉》说:『热则疾之,寒则留之。』这两条都是在说,寒证宜久留针,热证不宜留针。而我们现在针灸在寒证中久留针过程中可以使用补法,如烧山火。热证不留针,或者短时间留针使用泻法,如透天凉。但是对于严重的寒热,如寒厥或者热厥,在《灵枢·终始篇》有记载,均应留针。
上面说的是关于寒热证的留针,下面说关于表里证的留针。
《灵枢·阴阳清浊篇》说:『刺阴者,深而留之;刺阳者,浅而疾之。』这里说的刺阴者指里症及五脏之病;刺阳者指表证及六腑之病。凡病在里在脏的属阴,应深刺而
留针,病在阳在表的,应浅刺而不留针。另外虚证一般用补法久留针,实证不留针,或者短时间留针使用泻法。新病留针时间段,久病重病留针时间长。常见的痛证,如颈肩腰腿痛,则宜久留针。《灵枢·逆顺肥瘦篇》说:『婴儿者,其肉脆,血少气弱,刺此者,以毫针浅刺而疾发针,日再可也。』所以婴儿不留针。儿童和老年人留针时间短,青壮年留针时间长。《灵枢·逆顺肥瘦篇》说:『体质壮大,血气充盈,肤革坚固,因加以邪,刺此者,深而留之。又说: 瘦人者,皮薄色少,肉廉廉然,薄唇轻言,其血清气滑,易脱于气, 易损于血,刺此者,浅而疾之。』都是在说体质强的留针较长,体质弱的留针较短。另外对于针灸容易得气的可以留针时间较短,不易得气的留针时间宜长。《难经·七十难》说:『春夏者阳气在上,人气亦在上,故当浅取之;秋冬者,阳气在下,人气亦在下,故当深取之。』春夏为开泄之时令,人的阳气在表,秋冬为闭藏之时令,人之阳气在里,因此治疗时,春夏宜浅刺少留或不留针,秋冬应深刺留针。《灵枢·经水篇》言:『足阳明……留十呼……足太阳……留七呼。足少阳……留五呼。……足太阴……留四呼……足少阴……留三呼……足厥阴.……留二呼。』可见那时候是按呼吸次数决定留针长短。现代人多不按此来定留针时间。但是灵枢的指导思路我们还是有必要细心体会的。一般来说阳经留针时间比阴经留针时间长,足经留针时间比手经留针时间长。
那么我们留针到底多长时间最为合适呢?《灵枢·五十营篇》说:『二十八脉,……..漏水下百刻,以分昼夜。……..气行十六丈二尺……..一周于身,下水二刻。』就是说人的气血运行一周,需要二刻时间,一天一夜24小时为一百刻,则二刻为0.48小时,为也就是28分78秒。这也是大多数人使用的留针时间。就是留针半小时的理论来源。我相信大多数医生,都只知道留针半小时,却不知道为什么。今天我们学到这儿,大家就都明白了。《灵枢·营卫生会篇》也说:『营在脉中,卫在脉外,营周不休,五十而复大会,阴阳相贯,如环无端。』也就是一日一夜五十营。运行一周也是28分48秒。以上两点都证明了留针半个小时是最合理的。但是留针一定要半个小时吗?《灵枢·脉度第十七》中记载人的全身经脉全长为十六丈二尺,一呼一吸脉行六寸。而我们正常人呼吸频率大约在每分钟18次。经脉循行一周,需要呼吸270次,即相当于十五分钟左右。因此留针至少十五分钟,也是值得参考的。但是古代的针比现在的针粗,刺激量也比现在的针大。所以留针时间宜延长一些。如留针45分钟比较合适。我个人临床上,一般留针30分钟到45分钟。大家可以借鉴。但是对于重病,留针时间不可拘泥于此。比如我治疗严重的面神经麻痹,留针90分钟的也有。大家可以根据自己的临床体会,参考内经,做出合适的考量。以提高针灸的疗效。
今天到这里。
学员学以致用问:押手放在胆经环跳以下,怎么理解?比如说:右手持针 ,左手押手;这个手放在右手的后面吗?
老师答:胆经是从头走足循行。环跳在腰部以下。右手针环跳,左手放在环跳以下,风市以上的胆经循行路线上则向腰部传导。反之则向下肢传导。向下传导容易。向上难。需要经验。
学员正午赏明月问:有那个穴位针刺能提升阳气的吗?
老师答:百会,足三里。
学员正午赏明月问:四聪穴也要刺吗?
老师答:可以加强百会的作用,但不是主穴。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