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诊要经终论篇

2018-06-11
大光明云6:30:48
大家早
大光明云6:31:16
今天学习 诊要经终论篇第十六
大光明云6:31:56
原文: 黄帝问曰:诊要何如?
岐伯对曰:正月二月,天气始方,地气始发,人气在肝。
三月四月天气正方,地气定发,人气在脾。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
大光明云6:32:35
解析:诊要—-诊断疾病的关键
大光明云6:35:17
天气始方,地气始发—–天气升发,地气萌动; 就是1-2月一阳初起, 什么意思呢, 1-2月由冬季向春季过度, 作为天气—太阳与地球形成了向偏角转化的过程,即越来偏角越小, 不过这个是开始的过程, 天气升发,引发地气上行。
大光明云6:36:37
3-=4月, 天气正方,地气定发—天气正当明盛,地气
也正是华茂而欲结实
大光明云6:37:21
五月六月,天气盛,地气高,人气在头。(盛夏阳升之极,故人气应之在头。)
大光明云6:37:42
七月八月,阴气始杀,人气在肺。—–气升则物生,气降则物死。此时天气渐降,清秋当令,阴气始杀,万物人气自头而降,肺金应之,故人气在肺。
大光明云6:38:09
九月十月,阴气始冰,地气始闭,人气在心—-自秋入冬,阴气始凝,心气始闭,阳气在中,故人气在心
大光明云6:38:58
人气在心,在9-10月心气始闭的讲法,比较牵强。
大光明云6:39:18
十一月十二月,冰复,地气合,人气在肾。–复言其重,寒凝之甚也。斯时阳气深伏于下,故人气在肾。
大光明云6:40:16
这是内经不遵循五行篇的一类人气相应的分法。 不管他对错,大家记得有这个讲法
大光明云6:40:37

大光明云6:41:16
如果按红字更正一下,可能更贴近五行
大光明云6:42:20

大光明云6:43:10
原文: 故春刺散俞,及与分理,血出而止。甚者传气,间者环也。
夏刺络俞,见血而止。尽气闭环,痛病必下。
秋刺皮肤循理,上下同法,神变而止。
冬刺俞窍于分理,甚者直下,间者散下。
大光明云6:51:19
解析:散俞—–就是我们讲的十二经脉的穴位; 分理——肌肉之间的位置,我们习惯讲肌肉,其实肌是肌,肉是肉; 英文讲一个叫muscle, 一个叫做flesh,这两者之间的叫做分理
大光明云7:01:07
腠理:皮肤至皮下的脂肪之间(脂肪肥肉)
大光明云7:01:28
分理:皮下肥肉与肌肉之间。
大光明云7:03:58
春天刺这些部位,引气外发,血出而止,表明内气外达了。
大光明云7:07:49
甚者传气,间者环也—甚者-病严重者, 等后有气传的感应; 间者—不是那么严重的, 环也—气行一周, 大致30分钟。
大光明云7:08:25
怎么个环形一周,什么道路这里没有讲,看看以后在灵枢部分怎么说。
大光明云7:09:58
夏刺络俞——络,在经络中有; 1 十五大络,2 别络;3 沿大络别出的孙络,浮络。
大光明云7:10:36
夏刺络俞,当指这些孙络,浮络,以宣透为主。
大光明云7:12:06
络脉略深于皮肤,浅于正经
大光明云7:12:51
那么见血时就停止刺了,我们常用的梅花针就属于刺络疗法
大光明云7:14:58
血止后, 擦净,然后按住原来的针刺部位,叫做闭环。
大光明云7:19:39
秋天,刺皮肤,循理而刺—循腠理而刺。上下同法, 身体的上下部都是这样的刺法。
大光明云7:19:53
观察神色转变而止。
大光明云7:20:34
那么这个循理而刺: 当属皮针的贴皮横向的刺入。
大光明云7:21:21
这样刚才我们说的,夏刺络俞;与这个秋刺皮肤的深浅问题,还应再思索
大光明云7:24:30
冬刺俞窍于分理—-冬季刺入俞窍,就是正经的穴位,病重的要深刺至骨, 病轻的也要深刺到正经下面。(散下—前面的春天刺的散俞的意思)
大光明云7:33:23

大光明云7:48:47
原文: 春夏秋冬,各有所刺,法其所在。 春刺夏分,脉乱气微,入淫骨髓,病不能愈,令人不嗜食,又且少气。
春刺秋分,筋挛逆气环为咳嗽,病不愈,令人时惊,又且哭。
春刺冬分,邪气着藏,令人胀,病不愈,又且欲言语。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堕。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且又善梦。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
大光明云9:31:45
解析:春夏秋冬各应刺其相应的范围。遵照气的所在
大光明云9:37:34
根据上面的那个表格, 春应刺春分,现在反刺到了夏分,即春天用了夏分的刺络法。
大光明云9:38:06
春–升发;夏宣通; 夏的宣通是在升发的基础上来体现的
大光明云9:39:14
春季的刺法以升发为主,然后才是夏季的刺络的宣通法; 现在升发不及,夏季无余宣通,故刺络法在春季应用会导致“心火”耗损。
大光明云9:40:31
因此,脉乱气微, 心气虚则,火不生土,导致人不能饮食, 少气。
大光明云9:42:36
至于入淫骨髓的问题,心气虚损,水克火, 火衰,则水强, 这时讲病传骨髓是值得商榷的。
大光明云9:43:53
春刺皮肤,是刺秋分也。肝木受气于秋,肝主筋,故筋挛也。逆气者,肝气上逆也。环,周也。秋应肺,故气周及肺,为咳嗽也。肝主惊,故时惊。肺主悲忧,故又且哭。
大光明云9:45:58
肺金克肝木, 今刺秋皮肤,导致肺气泄出,则肝木不受制约,升发旺,筋缺血而挛急, 升发旺而气逆。 上扰而成咳嗽。
大光明云9:51:43
春刺冬分即,针刺至骨
大光明云9:52:05
冬应肾,肾伤则邪气内侵而着藏,故令人胀。火受气于冬,心属火而主言,故且欲言语也。
大光明云10:00:11
这个章节的内容很粗,因为针刺的方法有补,泄法。
大光明云10:00:46
这个地方春季应该是升发的刺法, 现在用深刺,刺骨,他说导致了肾虚,那么一定是泄法
大光明云10:01:52
夏刺春分,病不愈,令人解惰;夏刺经俞,是夏刺春分也。肝应春,其主筋,伤其肝气,故令人筋力解惰。
大光明云10:03:19
春生夏,夏才可以宣通;今至夏季,宣通之时;而却泄其母春,所以懈怠
大光明云10:04:03
夏刺秋分,病不愈,令人心中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夏刺秋分,伤其肺也,肺气不足,故令人欲无言。惕惕如人将捕之者,恐也,恐为肾之志,肺金受伤,病及其子,故亦虚而恐也。
大光明云10:04:51
夏刺冬分,病不愈,令人少气,时欲怒。夏伤其肾,则精虚不能化气,故令人少气。水亏则木失所养而肝气强急,故时欲怒也。
大光明云10:05:43
秋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惕然欲有所为,起而忘之;秋刺春分,伤肝气也。心失其母则神有不足,故令人惕然,且善忘也。
大光明云10:06:13
秋刺夏分,病不已,令人益嗜卧,又且善寐;–秋刺夏分,则心气少而脾气孤。脾虚则倦而嗜卧,心虚则神不安而善梦。
大光明云10:06:37
秋刺冬分,病不已,令人洒洒时寒。–秋刺冬分,误伤肾阴,则精气耗散,故令人洒洒寒栗也。
大光明云10:07:07
冬刺春分,病不已,令人欲卧不能眠,眠而有见;—肝藏魂,肝气受伤则神魂散乱,故令人欲卧不能眠,或眠而有见,谓怪异等物也。
大光明云10:07:41
冬刺夏分,病不愈,气上,发为诸痹;—心应夏,其主血脉,脉伤则邪气乘虚客之,故发为诸痹。
大光明云10:08:05
冬刺秋分,病不已,令人善渴。—刺伤肺金,必亏肾水,故令人善渴。—-
大光明云10:08:30
总之,不当季而刺,必然导致病态发生
大光明云10:09:02
如同不当季的风,春季刮西风,为邪风。
大光明云10:10:22
原文:凡刺胸腹者,必避五脏。中心者环死,中脾者五日死,中肾者七日死,中肺者五日死。中膈者,皆为伤中,其病虽愈,不过一岁必死。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刺胸腹者,必以布憿着之,乃从单布上刺,刺之不愈复刺。刺针必肃,刺肿摇针,经刺勿摇,此刺之道也。
大光明云10:18:43

大光明云10:19:32
刺避五脏者,知逆从也。所谓从者,膈与脾肾之处,不知者反之。(膈连胸胁四周,脾居于中,肾着于脊,知而避之者为从,不知者为逆,是谓反也。)
大光明云10:21:07
凡刺胸腹部位,应先用布巾覆盖其处,然后从单布上进刺。如果刺之不愈,可以再刺,这样就不会把五脏刺伤了。在用针刺治病的时候,必须注意安静严肃,以候其气;如刺脓肿的病,可以用摇针手法以出脓血;如刺经脉的病,就不要摇针。这是刺法的一般规矩。
大光明云10:21:36
盖布如果针刺过深也不行
大光明云10:21:59
胸背不的针刺,最好有解剖功底,知道刺入多少安全
大光明云10:22:47
现在人在做胸背针刺的时候,以肋上为原则,这样不会刺到肋间内,从而导致气胸。
大光明云10:24:54
排脓用摇针法,开其孔,而排脓。
大光明云10:25:37
原文:帝曰:愿闻十二经脉之终奈何?
岐伯曰: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瘲,其色白,绝汗乃出,出则死矣。
少阳终者,耳聋、百节皆纵,目寰绝系。绝系一日半死,其死也色先青,白乃死矣。
阳明终者,口目动作,善惊、妄言、色黄。其上下经盛,不仁则终矣。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腹胀闭,上下不通而终矣。
太阴终者,腹胀闭,不得息,善噫善呕,呕则逆,逆则面赤,不逆则上下不通,不通则面黑,皮毛焦而终矣。
厥阴终者,中热溢干,善溺、心烦、甚则舌卷,卵上缩而终矣。此十二经之所败也
大光明云10:26:40
解析:十二经终—-气绝的意思。
大光明云10:33:14
太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两目上视,身背反张,手足抽掣,面色发白,出绝汗,绝汗一出,便要死亡了。
大光明云10:33:42
看到这个就要想到太阳经的路线图
大光明云10:35:06

大光明云10:35:37
足太阳经的第一穴就是睛明穴
大光明云10:38:10
这个精气厥,或双目上视—戴眼,或者闭眼;内外膀胱经走腰部,气血厥,不能收缩背部肌肉,形成了角弓反张。面色发白,出虚寒。 汗出更加伤气血,主亡。
大光明云10:39:07
少阳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耳聋,遍体骨节松懈,两目直视如惊,到了目珠不转,一日半便要死了;临死的时候,面色先见青色,再由青色变为白色,就死亡了。
大光明云10:43:08
足少阳胆经:手少阳三焦经。
大光明云10:43:44

大光明云10:43:57
可以看到,侧面的耳,眼部分
大光明云10:45:07
木色青色,白色金色; 青色现后,再现白色为金克木,死矣
大光明云10:46:04
阳明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口眼牵引歪斜而困动,时发惊惕,言语胡乱失常,面色发黄,其经脉上下所过的部分,都表现出盛燥的症状,由盛燥而渐至肌肉麻木不仁,便死亡了。
大光明云10:46:37
足阳明胃经与手阳明大肠经
大光明云10:47:37

大光明云10:48:31
口眼歪斜, 面目发黄,看这个面部就是前侧的病。 热盛伤血,到麻木不仁程度,死亡。
大光明云10:49:16
少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面色发黑,牙龈收削而牙齿似乎变长,并积满污垢,腹部胀闭,上下不相通,便死亡了
大光明云10:49:43
足少阴肾经和手少阴心经
大光明云10:50:41

大光明云10:51:57
少阴经本色黑, 肾主骨故骨髓空虚,牙齿脆弱,牙龈收缩。 肾居下腹,腹部闭脏阳气不通
大光明云10:52:44
此证心经论述不多
大光明云10:58:56
。太阴经脉气绝的时候,,腹胀闭塞,呼
吸不利,常欲嗳气,并且呕吐,呕则气上逆,气上逆则面赤,假如气不上逆,又变为上下不通,不通则面色发黑,皮毛枯樵而死了。
大光明云11:06:30
手太阴肺经,足太阴脾经
大光明云11:07:19

大光明云11:11:57
肺脾经正好是,呼吸消化系统, 肺主皮毛,脾主运化,所以上面的那些个症状都是
大光明云11:14:17
上面说的,木色青,金色白,形成相克而死; 这个地方太阴脾肝木来克; 而太阴肺金则有水来克; 所以颜色的表现问题,这个章节只是说了一个小片段而已
大光明云11:15:02
怎么看黄帝内经呢,它既有宏大的天人合一的构型,又有朴素的,简单的某些对应,缺陷很严重。
大光明云11:15:33
厥阴经脉气绝的时候,病人胸中发热,咽喉干燥,时时小便,心胸烦躁,渐至舌卷,睾丸上缩,便要死了。以上就是十二经脉气绝败坏的症候。
大光明云11:15:49
足厥阴肝经,手厥阴心包经。
大光明云11:16:37

大光明云11:18:01
我们再看看它的病症分析, 胸中发热(一定连及两胁);心胸烦躁,舌上卷这是心包经可以引发
大光明云11:18:21
睾丸上缩,肝经扰阴器。
大光明云11:18:47
我们能看到相符的很多地方,但也有许多没有涉及到的。
大光明云11:20:23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黄帝内经讲义之诊要经终论篇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