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4
大光明云 09:41:28
今天学习肺经的五俞穴配五行的作用。
大光明云 09:42:07
大光明云 09:42:46
大光明云 09:43:17
肺经正经走向(自主循环理论)
大光明云 09:44:27
起于中焦上过胃连肺,然后出胸,手臂外缘下行至大拇指尖
大光明云 09:45:05
而五俞穴的肺经走向,则是反过来,从大拇指开始沿手臂外缘上行,入胸。
大光明云 09:45:53
1,肺经的井/木穴
大光明云 09:46:00
少商
大光明云 09:46:14
双击查看原图上午好
大光明云 09:47:46
针刺:0.1-0.2寸
大光明云 09:48:37
作用:醒昏迷,清热利咽,
大光明云 10:07:06
主治: 咽喉肿痛, 咳嗽,鼻衄, 发热,昏迷,癫狂。
大光明云 10:08:49
井穴,强行气学,颇一切淤滞
大光明云 10:09:10
然后治疗的就是肺经系的症状。
大光明云 10:09:57
2 荥/火穴,鱼际穴
大光明云 10:10:09
大光明云 10:11:08
这个图很清楚地说明了鱼际穴的位置
大光明云 10:11:48
针刺:直刺0.5-1寸
大光明云 10:12:43
作用:有利于拇指,清肺热,降逆气,调和胃心
大光明云 10:15:32
调和胃心的功能,说得很牵强
大光明云 10:17:25
它讲咳嗽导致了气短,血瘀,心痛,针刺刺穴,导致肺气肃降,胸中淤滞解除,则心痛减少
大光明云 10:25:22
牵连性的讲解,五脏六腑都能扯到一块
大光明云 10:26:05
从肺的正经,经别,经筋,皮部来讲,没有经过心经的通道
大光明云 10:26:56
但从脏腑学说的邻居讲,有涉及到,但你找不到详细地联结处的
大光明云 10:27:54
鱼际穴主治: 咳嗽,咳血,咽喉肿胀,失音,发热
大光明云 10:28:50
荥主身上热,五行穴属火, 行气泄热是它的主要作用。
大光明云 10:29:40
3 俞/土/原穴,太渊
大光明云 10:29:52
大光明云 10:30:22
你摸脉的那个寸脉的位置
大光明云 10:31:04
在这个肌肉:abductor pollicis longus肌肉的内缘
大光明云 10:31:46
叫做“指长伸肌”
大光明云 10:39:54
针刺:0.3--0.5寸
大光明云 10:41:04
作用:补肺气祛痰;宣降肺气。 调理百脉,通脉止痛。
大光明云 10:41:56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
大光明云 10:42:38
俞/土/原--补益作用,所以第一条就是补肺。
大光明云 10:47:13
它也提及到这是两吐血, 呕血等, 与心痛相连的涩脉
大光明云 10:47:40
但关于治疗心痛的问题,你应该知道是肺病转心所导致的。
大光明云 10:56:37
4 经/金穴,经渠
大光明云 10:58:13
大光明云 10:58:26
在太渊穴后一寸
大光明云 10:59:23
针刺,斜刺,或者直刺0.3--0.5寸
大光明云 11:00:10
作用:降肺气, 止咳平喘
大光明云 11:00:32
那么这个降肺气怎么来的
大光明云 11:01:05
从五行的金来的,
大光明云 11:01:21
金行--肃降
大光明云 11:06:34
主治,咳嗽,气喘,胸痛,咽喉肿痛,手腕痛等
大光明云 11:07:20
这个肺经的金穴很有意思
大光明云 11:07:40
这里有大五行,小五行两个系统
大光明云 11:07:58
从大五行讲是指诸经之间的关系
大光明云 11:08:35
比如说,肝经,心经,脾经,肺经,肾经,这叫大五行
大光明云 11:09:14
而现在所讲的单经的五俞穴配五行,叫做小五行。
大光明云 11:10:16
现在说的这个经渠穴,就是大为肺金经,小为肺经的“经/金”的金穴
大光明云 11:10:23
为二金穴。
大光明云 11:10:55
后代的许多医家用这个大五行,小五行来创编治疗理论
大光明云 11:11:59
比如说,肝经五行属于木;而肝经的五俞穴的第一穴位点的井穴大敦穴,又是木穴
大光明云 11:12:09
这叫木经+木穴。
大光明云 11:13:16
心经--火经---火穴少府穴。又是二火
大光明云 11:13:24
这里的变化很多
大光明云 11:13:45
现在我们只是简单地介绍,五俞穴穴位点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14:40
5合/水穴, 尺泽
大光明云 11:14:58
大光明云 11:15:51
针刺:直刺0.5--1寸
大光明云 11:17:21
作用:清肺热,降气,通调水道, 行经, 解除肘臂的孪痛。
大光明云 11:17:34
为什么清肺热?
大光明云 11:18:18
因为合穴是海穴,这里的水穴代表入海的意思,而经气的输送的力量在这个地方最低
大光明云 11:18:35
所以,主要是调理阴血津液的这个地方
大光明云 11:19:07
针刺补阴补血,补津液则可以清肺热,可以通调水道
大光明云 11:19:38
肘臂的疼痛那是穴位的局部的功能。
大光明云 11:19:54
任何穴位的针刺,都有治疗局部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20:46
下面学习肾经的五俞穴的穴位功能,主治。
大光明云 11:21:18
1 井/木穴;涌泉
大光明云 11:21:30
大光明云 11:22:29
从第二脚趾的屈遮处到脚后跟位,分三等分
大光明云 11:24:21
然后在第二,第三脚趾骨的缝隙交接处,与上面的三等分之三分之一处,形成十字交错点,就是涌泉穴
大光明云 11:27:22
针刺:0.5--1寸
大光明云 11:29:32
作用:开窍,苏厥,泄热,降逆。
大光明云 11:30:08
开窍,苏厥--这又是第一压力点作用。
大光明云 11:44:17
降逆这个作用呢?
大光明云 11:44:20
怎么理解,
大光明云 11:44:49
从五俞穴的角度看,井穴作为重压力点,它的方向是向上输送的
大光明云 11:46:02
但因为是最下的点,在刺激此穴位的时候,有其局部的作用,相比于最顶部,比如说头部,咽喉部,有相应的引下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46:50
如同脚上扎个刺, 那么你的注意力,会到脚上,那种亢上的作用,会下移
大光明云 11:49:33
主治: 头痛目眩, 头昏, 失音,大便难, 小便不利,小儿惊风,足心热痛等
大光明云 11:50:39
穴位的作用还有治疗:癫痫,偏瘫等
大光明云 11:50:50
那么关于大便难的问题,怎么理解
大光明云 11:51:08
大便难下,与肾脏有关系吗
大光明云 11:51:24
为何涌泉治疗大便难呢
大光明云 11:51:47
一般来讲针刺的作用,在于调理阴阳。
大光明云 11:52:00
尽管我们说用针灸来补,来泄。
大光明云 11:52:30
这种补,其实是从人体的其他部分获取能量,转移到这个部位来
大光明云 11:52:50
它与你用药直接从口腔进入的补,不太一样。
大光明云 11:53:03
针灸的作用,更像是平衡作用
大光明云 11:54:05
这也是极弱者,不能多针穴位的原因
大光明云 11:55:15
下焦有郁热的,感觉部位过肾经的,针刺涌泉有清热的作用,那么热燥形成的大便干燥,就有缓解,治疗的作用
大光明云 11:56:16
小便不利的,涌泉穴调理淤滞,小便有序而利,则可以反过来调理大便
大光明云 11:56:56
2 荥/火穴,然谷
大光明云 11:57:07
大光明云 11:57:33
针刺:直刺0.5--1寸
大光明云 11:58:39
作用:清虚热, 调理肾, 调理下焦。
大光明云 11:59:35
主治:月经不调, 阴痒,阴挺, 遗精,咳血,黄疸, 泄泻,足跗肿痛等
大光明云 12:00:13
荥火--清热穴, 肾有虚热,导致的病都可以治疗
大光明云 12:00:57
阴挺--就是子宫脱出的意思
大光明云 12:01:21
荥穴以治疗热病为主
大光明云 12:02:00
3 俞/土/原穴,太溪
大光明云 12:02:07
大光明云 12:03:10
作用:补肾之阴阳, 清虚热, 纳气助肺,强化脊椎
大光明云 12:03:28
到了原穴的这个点---就涉及了补
大光明云 12:03:44
肾经过脊椎,当然具有补强脊椎的作用
大光明云 12:05:11
主治:咽喉痛,耳聋,咳血,气喘, 月经不调, 遗精,阳痿,小便频数,腰背痛等
大光明云 12:05:34
咳血,咽喉痛,这是症状,可以是肾阴虚火热而来
大光明云 12:05:41
也可以是其它脏腑病变而来
大光明云 12:06:03
所以考虑作用的时候,要跳出具有肾功能作用的特点治疗作用
大光明云 12:06:37
比如说,耳聋--肾主耳。 遗精,阳痿,腰背痛的,这都是与肾直接相关的
大光明云 12:06:48
记忆作用要记忆这些,或者推理这些才行
大光明云 12:07:29
4 经/金穴,复溜
大光明云 12:07:41
大光明云 12:07:55
在太溪穴上两寸
大光明云 12:08:07
针刺:直刺0.5--1寸
大光明云 12:35:57
功能:清热利尿,滋阴补肾
大光明云 12:36:40
通调水道,消肿,去湿。 强健腰部
大光明云 12:38:40
此穴位的解释是从五行角度解释的,此为肾金穴
大光明云 12:38:54
肾经金穴,下面的是肾经肾穴。
大光明云 12:39:06
就是肾经水穴的意思
大光明云 12:39:39
从五行的角度讲,金生水,所以针刺此肾经金穴,能够补肾水
大光明云 12:40:18
补肾水的这个部分,既补阴,又去水湿, 是从这个角度谈的
大光明云 12:41:26
5 合/水穴,阴谷
大光明云 12:43:02
功能作用:清下焦湿热。 益肾, 行经气止痛
大光明云 12:44:04
用于治疗,阳痿,疝痛,崩漏,小便不利,膝膕酸痛
大光明云 12:44:38
合穴,调理阴血津液的穴位。
大光明云 12:44:56
昨天静静问针灸的补泻的问题
大光明云 12:45:44
从五俞穴的角度讲,凡是针尖指向手脚指趾端的,逆五俞穴流入的,为泻
大光明云 12:45:54
指向躯干的为补
大光明云 12:46:09
直刺的,为平补平泻,身体自己去自动调节
大光明云 12:47:10
我们慢慢地把这十二经的五俞穴介绍完,然后再说其它的特点的穴位功能
大光明云 12:47:26
以及用五行针法的看病方式
大光明云 12:47:29
今天到这里
静静 12:59:15
老师,那个针灸时捻动提插是什么意思
大光明云 13:00:43
那是另外一套的补泻手法
大光明云 13:00:58
不是现在说五俞穴的这个理论
浙江-和小禾(2324801469) 14:14:06
@白鸟烟没 井穴,为什么是向心论,而不是离心论?
玉米 14:29:09
井,为民间百姓取水之处,用于取地下之水,为源头所出之处,为水之初出。以此说明经气发于五输,并以此来形容经脉气血犹如水流自源而出,即脉气初发之时浅而小,似井水之出,即所出之意
玉米 14:33:27
引项氏之说:所出为井,井象水之泉
浙江-和小禾(2324801469) 14:43:58
我问的意思是,井穴与心的关系,为啥是向心而不是离心,心脏搏动,向外输布血液,
静静 14:58:01
这个很深奥了
静静 14:58:36
双击查看原图待你学完可以仔细研究研究
白鸟烟没(362341590) 15:01:13
向心系统的心不是讲心脏啊
静静 15:01:54
那是什么?
白鸟烟没(362341590) 15:02:17
宇宙的气流通过手脚向内在的身体中心流动
静静 15:05:31
老师也是这样讲的
静静 15:05:51
具体的还是不是很理解
静静 15:06:42
和西医有区别吧
大光明云 16:13:40
向心理论就是能量由四肢肢端向躯干流入的通路
大光明云 16:13:51
不是指向心脏的意思
大光明云 16:14:19
因为早期出土的文献,所画的经脉图示,都是 这样的方向
大光明云 16:14:50
那么,早期出土的经脉图从哪来的,无从考证
大光明云 16:15:14
后期的自主循环,它是一个封闭的经络走向
大光明云 16:16:38
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
大光明云 16:16:55
一个反复的循环过程
大光明云 16:17:21
你问这个循环过程出自哪里,出自黄帝内经的讲授
大光明云 16:18:08
西方根据这个自主循环,创造出“管道衔接论”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