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02
大光明云 06:35:43
今天我们学习脾经五俞穴
大光明云 06:36:26
大光明云 06:37:45
脾经的井/木穴,隐白
大光明云 06:38:16
大光明云 06:40:25
位置与肝经的大敦穴相对,为大脚趾的另一侧
大光明云 06:41:55
针刺:直刺,或斜刺0.1–0.2寸
大光明云 06:44:05
功能:统血,健脾,宁神;醒昏厥。
大光明云 06:44:50
脾经的井穴,也是压力点穴
大光明云 06:45:03
针刺此穴,主要是疏通的作用
大光明云 06:45:34
因此醒神,对治昏厥是它的重要作用。
大光明云 06:46:12
置于健脾,统血则是脾经的共通作用。
大光明云 06:47:03
治疗:腹胀,呕恶,泄泻,便血等
大光明云 06:48:07
大光明云 06:49:23
荥/火穴,大都穴
大光明云 06:49:41
针刺:直刺0.3-0.5寸
大光明云 06:56:47
功能:调脾健胃,邪热和中
大光明云 06:57:33
主治:腹胀,胃痛,食不化,便秘,热病武汉,肢体沉重,心烦不得卧
大光明云 06:58:00
五俞穴的荥穴的本义“荥主身上热”
大光明云 06:58:34
就是细流力大,针刺此点具有疏通解郁的功能,
大光明云 06:58:46
由此功能而推出,清热,健脾等作用
大光明云 06:59:22
所以不要把穴位的功能死记,尽可能地争取从原理上解释。
大光明云 06:59:58
那么你把大都穴解释成健脾祛湿可不可以呢
大光明云 07:00:10
脾的功能就是运化水湿
大光明云 07:00:44
既然能健脾,当然就能运化水湿, 从这个角度看,这样的功能,也没什么问题
大光明云 09:13:48
大光明云 09:14:14
俞/土/原穴,脾经之太白穴
大光明云 09:14:36
针刺:直刺0.5--1寸
大光明云 09:15:26
作用:补脾祛湿,调和脾胃
大光明云 09:16:31
主治:脾胃虚弱, 身体沉重,肠鸣腹泻,便秘
大光明云 09:17:37
下腹刺痛, 胀满; 心膈处胀痛, 食欲低下, 手脚冰凉
大光明云 09:18:20
腰膝关节疼痛等
大光明云 09:18:36
太白原穴---自然是补气第一
大光明云 09:19:15
因此它讲补脾祛湿
大光明云 09:19:36
后面的一系列的症状是由脾虚演变出来的
大光明云 09:41:37
大光明云 09:41:47
经/金穴,商丘
大光明云 09:42:08
针刺:直刺0.2-0.3寸
大光明云 09:43:15
作用:健脾利湿,强筋骨,安神
大光明云 09:46:17
用于治疗脾虚引起的懒言疲惫。肠鸣腹泻,水样泻,小腹寒痛;舌根僵硬,言语不清,小儿惊风, 筋腱痉挛等
大光明云 09:47:01
脾经的五俞穴的第四号经穴,其性属金。 针刺以通降为主,
大光明云 09:48:04
具有1治疗脾经病,2 治疗局部病,3 为其性通降,故可以治疗脾虚淤滞的水湿,或食积证等。
大光明云 09:52:28
合/水穴,阴陵泉
大光明云 09:52:39
大光明云 09:53:50
针刺1--1.5寸
大光明云 09:55:38
作用:健脾利湿。 通调水道, 有益下焦
大光明云 09:57:37
前面 的穴位都有健脾利湿,此阴陵泉的津脾利湿疣什么特征
大光明云 09:58:49
阴陵泉水穴,又是合穴;如果用补法,那么就是补阴补血
大光明云 09:59:06
如果用泻法,则是泄水,泄湿。
大光明云 09:59:47
前面穴位的利湿,比如说太白穴,那是补脾而利湿
大光明云 10:00:09
而这个阴陵泉则是泄湿以利湿
大光明云 10:00:58
我们的经络学说的发展,落后于应用草药治疗的脏腑辨证理论
大光明云 10:08:16
以后谁能把这个理论完善一下,功德无量
大光明云 10:08:36
但你要完善理论,则必须知道诸多学说
大光明云 10:09:06
把这些个学说综合,结合实践,形成新的,清晰完整的框架理论。
大光明云 10:12:21
现在我们学习的是五俞,配五行,原
大光明云 10:13:00
还有络,郄穴,交会穴,四门穴,十三鬼穴等
大光明云 10:13:28
以后慢慢涉及
大光明云 10:13:38
你这个地方能大致的跟上,学习
大光明云 10:13:57
那么回头看黄帝内经的灵枢部分就容易了
大光明云 10:14:15
穴位点的定位问题,得自己联系,找穴位
大光明云 10:14:33
我这里提供的是穴位点的功能原理。
大光明云 10:14:50
没有基础的,你把资料备齐,
大光明云 10:15:16
以后学习针灸的时候,看着我们这里讲的内容,会有很大的提高
大光明云 10:15:29
否则你自己学习是相对困难的
大光明云 10:17:30
今天到这里,
大光明云 10:17:47
内容少,有利于初学。
大光明云讲针灸之四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针灸之四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