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2-22
大光明云 04:48:00
今天继续学习针灸学
大光明云 04:48:16
四种经验穴
大光明云 04:49:04
大光明云 04:49:24
既然是经验,那么原理方面的解释,我们就不进行了
大光明云 04:53:41
这个经验穴是明朝吴皋发明
大光明云 04:54:47
顺口溜为:肚腹三里留,腰部委中求,头项寻列缺,面口合谷收。
大光明云 04:55:06
这些地方的病,直接取相应的穴位就可以治疗
大光明云 04:55:15
后来有放入两个
大光明云 04:55:42
1 内关–用于治疗胸胁不舒,疼痛;
大光明云 04:56:11
2 人中–用于使人从昏迷中复苏
大光明云 05:39:29
四门穴
大光明云 05:40:16
大光明云 05:42:36
四门穴:又叫开四门,上腹部疾病,开合谷Li-4;下腹部疾病开太冲Liv-2。用于严重的气滞、腹痛,偏头痛,内风;也用于针对错误选穴的治疗,来加以矫正。
大光明云 05:43:32
就是指你在做针灸前,先扎这四个穴位来“开门”–激活整个身体的气血运行,然后再具体地选穴。
大光明云 05:43:44
某些针灸师喜欢用这个方法
大光明云 06:07:38
八脉交会穴
大光明云 06:08:12
八脉交会穴:
表象:奇经八脉与十二经之气相交会的8个腧穴。
功能:治疗各自相通的奇经病证。
治疗:(1) 公孙-内关:心、胸、肝、脾、胃诸疾病;(2) 列缺-照海:咽喉、胸、肺、隔、肝、肾诸疾病;(3) 后溪-申脉:目内眦、耳、颈项、肩膊、腰背诸病;(4) 外关-足临泣:目外眦、耳后、颊颈、肩、胁肋疾病。
大光明云 06:17:00
大光明云 06:20:19
八脉指的是奇经八脉,八脉交会穴是指奇经八脉与十二经脉脉气相通的八个腧穴。又称为八脉八穴。 通过这八个奇经八脉来调节十二经络。
大光明云 06:21:14
为什么具有这种相通的关系呢
大光明云 06:22:08
冲脉–公孙穴:公孙通过足太阴脾经入腹会于关元,与冲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23:58
阴维脉–内关: 内关通过手厥阴心包经起于胸中,与阴维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25:10
阳维脉–外关: 外关通过手少阳三焦经上肩循天髎,与阳维脉通。
大光明云 06:26:53
大光明云 06:27:53
带脉–足临泣:足临泣通过足少阳胆经过季胁与带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28:47
阳跷脉–申脉:什么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32:32
督脉–后溪:后溪通过手太阳小肠经交肩会于大椎穴, 与督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33:42
阴跷脉--照海:照海通过足少阴肾经循阴股入腹达胸,与阴跷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34:50
任脉--列缺: 列缺通过手太阴肺经循喉咙,与任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35:12
更正: 阳跷脉–申脉:申脉通过足太阳膀胱经,与阳跷脉相通;
大光明云 06:36:23
由于奇经与正经的经气以八穴相会通,所以此穴既治疗正经病又治疗奇经病
大光明云 06:42:34
这个八脉交会穴,也可以配属八卦系统,构成了八卦针法。
大光明云 06:46:02
八脉交会穴通常是条理奇经实滞,正经亏损,引奇经经气入正经的穴位。
大光明云 06:46:28
那么有没有引正经经气入奇经的穴位呢
大光明云 06:50:21
有人专门研究针灸大成,难经,针灸甲乙经等著作
大光明云 06:50:35
找到了一些穴位用于补奇经
大光明云 06:50:46
它们分别是
大光明云 06:51:14
督脉:命门, 气海俞,关元俞;
大光明云 06:51:29
任脉:关元,气海
大光明云 06:51:46
带脉:章门,带脉穴。
大光明云 06:52:36
阴跷脉:太溪,
大光明云 06:52:47
阳跷脉:京骨
大光明云 06:53:17
阴维脉:筑宾穴
大光明云 06:53:28
阳维脉:金门穴。
大光明云 06:54:06
冲脉:关元,气海
大光明云 06:54:37
大家如果想深入研究奇经八脉的,可以参考上述的书籍;
大光明云 06:55:10
另外老外,也作了深入的研究
大光明云 06:55:35
Kiiko Matsumoto & Stephen Birch
大光明云 06:56:12
研究奇经八脉后,专门作出了著作: Extraordinary Vessels
大光明云 06:57:01
并且他们创建了管道衔接论
大光明云 06:57:18
就是按子午流注的经气走向而来的
大光明云 06:58:01
子午流注的走向是属于自主循环理论类的
大光明云 06:59:14
经气的主要循行的时间段,肺-大肠-胃-脾-心-小肠-膀胱-肾-心包-三焦-胆-肝-肺。。。
大光明云 07:00:04
大光明云 07:00:44
如这个图,我们知道了这种走向了,
大光明云 07:12:24
如这个图,我们知道了这种走向了,
但是从什么穴位到什么穴位,并没有具体描述出来
西方学者,把这十二经想象成十二根管子,经气流动形成头尾相接
具体地描述了穴位点的衔接情况
大光明云 07:12:54
为什么要设这个管道衔接理论呢
大光明云 07:13:13
设想如果管道的两端的进出点,如果有阀门
大光明云 07:13:38
你就可以控制整个管道内的气血的流入,流出的量
大光明云 07:13:54
从而达到补,泄的作用
大光明云 07:14:05
比如说,肺-大肠。
大光明云 07:14:15
如果大肠经气虚
大光明云 07:15:40
那么肺接大肠的有两个穴位 肺的出穴:列缺穴—大肠的入穴商阳穴
大光明云 07:16:21
为什么非的出穴是列缺而不是少商穴呢,
大光明云 07:17:18
因为肺经的最后一个穴位是少商穴,但少商穴是指端,不能构成管路的回路
大光明云 07:17:48
因此从列缺开始可以直接拐点到大肠经的起始穴商阳穴上去
大光明云 07:18:14
所以,如果大肠经气虚的话,你要开两个穴位点,关闭一个
大光明云 07:19:41
就是说,列缺穴你要开, 商阳穴你要开,而大肠经的最后的一个出穴,连接胃经的迎香穴你要关闭, 不让它的经气跑向胃经过多。
大光明云 07:20:25
这样就变成为了不大肠经:肺经的出端-开; 大肠经的入端-开;大肠经的出端-闭。
大光明云 07:20:39
这样才够成了补大肠经的方法。
大光明云 07:21:17
下面我把子午流注穴位点相接给大家
大光明云 07:34:16
出列缺穴(肺经)—入(大肠经)商阳穴—出迎香穴—入(胃经)承泣穴—出冲阳穴—入(脾经)隐白穴—出大包穴—入(心经)极泉穴—出少冲穴—入(小肠经)少泽穴—出听宫穴—入(膀胱经)睛明穴—出至阴穴—入(肾经)涌泉穴—出布廊穴—入(心包经)天池穴—出劳宫穴–入(三焦经)关冲穴—出和髎穴—入(胆经)童子髎穴—出足临泣穴—入(肝经)大敦穴—出期门穴—入(肺经)中府穴—出列缺穴。
大光明云 07:34:51
这种进出口的穴位衔接,你应该作图的
大光明云 07:35:14
大光明云 07:35:33
看到没,这就是当年我做的图
大光明云 07:35:38
学什么都不简单
大光明云 07:35:42
都要下功夫的
大光明云 07:39:31
关于针灸理论这部分,我们学了1五输穴理论,2 原穴,3 络穴(以前学的), 4 背俞穴,5 前募穴,6 郄穴,7 下合穴, 8 交会穴,9四海穴, 10 四门穴,11 十三鬼穴,12 八脉交会穴,14 头尾相接阀门穴。
大光明云 07:40:08
有这些理论,组合,配穴,构成了针刺的原理,治则
大光明云 07:41:04
所以针灸是一大块学问,可以独立地不使用草药来进行治疗
大光明云 07:41:39
所以古时有针灸专家的出现,应该针法来治疗大多数疾病
大光明云 07:42:10
我们今天说这些理论原理,就是给你一个路子,立志于学习针灸的朋友,有路可寻,可循。
秋吉(28110024) 07:42:22
这个高明,可惜现在很少有医生可以这么用针
大光明云 07:44:48
嗯
大光明云 07:45:07
针灸者块还差点东西没学
大光明云 07:45:11
但我们不讲了
大光明云 07:45:27
就是每条经的走向,所有的穴位点
大光明云 07:45:36
这个在一般性的书籍上都有
大光明云 07:45:42
我们不重复了
大光明云 07:46:03
另外有朋友看到我发的带英文字的图,就去翻译那个英文
大光明云 07:46:05
没必要了
大光明云 07:46:24
因为后续的:定位,针刺,功能,主治,都相应的解释了
大光明云 07:46:38
那里的英文说明就是定位的说明你
大光明云 07:47:06
比如说百会,它讲的定位法就费劲
大光明云 07:47:37
而我用的就是两耳尖垂直向上形成连线的中点,就是百会
大光明云 07:48:09
为什么用英文教材版的图,
大光明云 07:48:31
因为清楚,而且有相应的解剖位置,便于记忆掌握
大光明云 07:48:51
针灸学这个部分,就学到这里。
大光明云讲针灸之十六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大光明云讲针灸之十六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