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11-15
大光明云 10:45:32
大家好
大光明云 10:46:00
今天学习祛湿剂
大光明云 10:46:11
凡以祛湿药为主组成,具有化湿利水、通淋泄浊作用,治疗水湿为病的方剂,称祛湿剂。湿邪为病,有外湿、内湿之分,又常与风、寒、暑、热相间。祛湿剂分为五类:芳香化湿剂,适用于外感风寒,内伤湿滞之证,以藿香正气散为代表方;苦温燥湿剂,适用于湿困脾胃之证,以平胃散为代表方;淡渗利湿剂,适用于水湿停留水肿等证,以五苓散为代表方;清热化湿剂,适用于湿热俱盛或湿从热化之证,以茵陈蒿汤、八正散为代表方;温阳化湿剂,适用于湿从寒化,阳不化水之证,以真武汤为代表方。
大光明云 10:48:27
1 芳香化湿剂
大光明云 10:48:38
藿香正气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藿香9g 紫苏6g 白术9g 白芷6g 茯苓9g 大腹皮9g 厚朴6g 半夏9g 陈皮6g 桔梗9g 炙甘草6g
[用法] 水煎服。药丸剂,每服6~9g,每日2次;口服液,每次1支,每日3次。
[功用] 解表化湿,理气和中。
[主治] 外感风寒,内伤湿滞证。恶寒发热,头痛,恶心呕吐,腹痛腹泻,舌苔白腻,脉浮缓。
[方解] 方中藿香解表散寒,芳香化湿,理气和中,为君药。紫苏、白芷辛温发散,助藿香解表散寒;半夏、陈皮燥湿和胃,降逆止呕;白术、茯苓健脾运湿;厚朴、大腹皮行气化湿除满;桔梗宣肺利膈,共为臣佐药。甘草调和诸药为使药。
[方歌] 藿香正气大腹苏,甘桔陈皮苓术朴,夏曲白芷加姜枣,风寒暑湿并驱除。
大光明云 10:50:01
大家还记得小青龙汤吗
大光明云 10:51:04
小青龙汤治疗的是,风寒客表,水饮内停。无汗咳喘;
大光明云 10:51:34
这个藿香正气散呢,也是外感风寒,内伤湿滞
大光明云 10:51:44
二者怎么鉴别?
白鸟烟没(362341590) 10:52:58
脉不同,小青龙是有紧脉,而这个是浮缓
大光明云 10:53:12
小青龙汤的湿是在胸部, 以咳喘,不得平卧的上焦症为主。
大光明云 10:53:56
所以它治疗的以汗法祛风湿寒为主。
大光明云 10:54:38
而这个藿香正气散所致的,内伤湿, 恶心,呕吐,腹泻,这个湿是以中下焦为主的病证
大光明云 10:55:43
藿香,紫苏,白芷,以祛风寒湿解表—脉浮。 是不是缓脉未必,说它是滑脉也可以。
大光明云 10:56:19
白术,茯苓,健脾利湿。
大光明云 11:09:52
厚朴,大腹皮,陈皮,半夏这四味药是温燥下行药,对应的是恶心,呕的胃气上逆挟湿。
大光明云 11:11:01
这里的桔梗当作开胸利咽
大光明云 11:11:15
不能当作引药上行来看待
大光明云 11:12:24
炙甘草6克,作为一个调和药,这几乎是个习惯了
大光明云 11:12:43
究竟是不是能起到调和作用,要临床多体会
大光明云 11:12:57
有的人惯用甘草,称为甘草医生。
大光明云 11:13:21
有的人不喜欢加一点,认为它把药的锋利性给磨没了
【活跃】玉米 11:13:39
据说这个小青龙汤治疗鼻炎效果也不错
大光明云 11:14:14
嗯,我很少用它,除非喘的眼中,不得不用麻黄
大光明云 11:15:21
藿香正气散从用药看它治疗的是外有风湿袭表,内有水湿
大光明云 11:15:32
二湿相攻。
【活跃】玉米 11:16:01
嗯,小青龙汤也可以加减吧,光明兄
大光明云 11:16:23
可以,但其中的两味药我不太喜欢, 麻黄, 细辛。
大光明云 11:16:37
所以治疗鼻炎,我不用小青龙汤
大光明云 11:17:13
另一个类比于藿香正气散的方子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17:16
自己组方吗?
大光明云 11:18:07
六和汤:砂仁3,半夏,杏仁,人参,白术,藿香,扁豆,赤茯苓各6克,木瓜5,厚朴3,甘草2
【活跃】玉米 11:18:54
哦,那么小青龙汤的湿随汗排还是随尿排?
大光明云 11:19:03
治疗的是夏月饮食不调, 湿伤脾胃。胸膈痞满,吐泻,舌苔白滑。
大光明云 11:19:15
随汗排
【活跃】玉米 11:19:33
要是没汗怎么办呢?
大光明云 11:20:01
看方子组成就知道了。麻黄,芍药, 细辛,干姜,桂枝,半夏,五味子
【活跃】玉米 11:20:24
嗯,辛性药
大光明云 11:20:33
一般来讲,麻黄9克属于重剂,没有不发汗的
大光明云 11:20:55
如果不发汗,可以+鲜姜50克,以助汗
【活跃】玉米 11:21:07
哦,难怪
大光明云 11:21:38
古代的服用发汗解表的,都喝热汤,然后盖被子的
大光明云 11:21:57
而且汤药是热的,热服。
【活跃】玉米 11:22:40
@大光明云 兄,麻黄和灸麻黄药性一样不?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1:23:00
不一样
【活跃】玉米 11:23:58
哦,那么这个小青龙汤用的是生的麻黄?
大光明云 11:24:00
炙–减轻辛味
大光明云 11:24:16
是生的
【活跃】玉米 11:24:37
哦,。。谢谢
大光明云 11:24:53
夏月伤脾—夏暑都是由于过热后,饮食寒凉所导致的伤脾。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25:06
发汗济是有辅汗之法,像盖被子,热粥等
大光明云 11:25:37
六和汤中:人参,藿香,白术,这都是补脾,健脾药。
大光明云 11:26:34
半夏, 扁豆,厚朴,这是降气燥湿的,杏仁–为润下的。
大光明云 11:26:58
木瓜—治疗转筋的药
大光明云 11:27:32
它与续断有些相似,引阴血入下焦腿部的筋腱。
大光明云 11:28:33
方子是在药的基础上建立的,对于单味药的认识,把握非常重要
大光明云 11:29:05
只要你用的药对机,那就是方子,治疗好用,时间长了,就成了名方。
【活跃】玉米 11:29:51
中医重方不重药,西医重药不重方
大光明云 11:29:58
所以,分析方子的药物组成,以方测病,就是说,你看到这个方子,就知道它是治疗什么病的,要有这个本事。
【活跃】玉米 11:30:07
这说法不对?@大光明云
大光明云 11:30:33
嗯,许多人这样,以为背个方子,加碱就行了
大光明云 11:30:47
可是那个加碱,是个功夫
大光明云 11:31:13
你要是能加减,就知道哪个不对应该去掉,哪个应该加上。
【活跃】玉米 11:31:24
哦,确实如此,那是个大功夫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32:16
@大光明云 这个是本事啊
大光明云 11:32:19
当然,你要是练成了独孤九剑,无招胜有招,那是极高手了。
大光明云 11:32:36
平胃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苍术12g 厚朴9g 陈皮6g 甘草3g 生姜3片 大枣3枚
大光明云 11:32:49
看看这个方子治疗什么的?
大光明云 11:33:15
谁能说说,
光明喜悦(312465581) 11:33:36
去脾胃湿的
大光明云 11:33:39
不看下面的解释,直接看这个方子,说出它所治的病?〉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1:33:46
脾湿
平衡前所未有 11:33:56
去湿,行气,温中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1:33:58
而且气滞。估计肚子胀还比较厉害
光明喜悦(312465581) 11:33:59
寒湿
大光明云 11:34:16
脾湿:白术,茯苓,也治疗
大光明云 11:34:21
为什么不用?
静静 11:34:35
去痰?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34:41
像是降气止呕
大光明云 11:34:44
所以,你一句脾湿说的太随便
大光明云 11:34:53
你得把症状说的具体些
【活跃】已注学员35-云南蔡俊 11:35:08
苍术燥脾升清,因此脾湿而且不能升
秋尘(383078884) 11:35:12
燥湿健脾
大光明云 11:35:38
你要这样解释:陈皮–厚朴,干什么用的?
大光明云 11:37:19
陈皮--降中焦的痰湿的--所以它治疗的是呕恶。
大光明云 11:37:44
厚朴--降下焦的湿邪的--所以它治疗的是泄泻。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38:26
还没这个本事这样分析,我还差很远
大光明云 11:39:08
剩下的苍术呢---芳香燥湿的,以中焦为主,说明湿邪胀满,甚至有臭气。
大光明云 11:39:36
这个药方的治疗是寒湿困脾
大光明云 11:39:53
是不是脾虚呢?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40:24
不一定脾虚
大光明云 11:40:26
寒湿困脾,于脾虚有什么不同
大光明云 11:41:14
二者的不同在于,脉无力否?
大光明云 11:41:20
个人的感觉疲劳否
大光明云 11:41:24
以脉来定
大光明云 11:41:40
所以你看这个方子,基本上没有补益的药
大光明云 11:41:52
这样分析后,完全可以知道这个药方是干什么的
大光明云 11:42:19
如果你明了药物的作用,而看不出药方的用意,那么这个药方就有问题
大光明云 11:42:35
一定是不懂医的人开出的药方。
大光明云 11:42:49
我们看看下面怎么解释的
大光明云 11:43:03
[用法] 原方为散剂,现通常用水煎服。
[功用] 燥湿运脾,行气和胃。
[主治] 湿困脾胃证。脘腹胀满,恶心呕吐,食欲不振,肢体沉重,或有腹泻,舌苔白厚腻,脉缓。
[方解] 方中苍术味苦性温,燥湿健脾,为君药。厚朴辛苦温,宽中除满,为臣药。陈皮理气和胃,与苍术、厚朴同用,可增强其作用,为佐药。甘草、生姜、大枣调和脾胃,共为使药。
[方歌] 平胃厚朴与陈皮,苍术甘草姜枣齐,燥湿运脾除胀满,调胃和中此方宜。
大光明云 11:44:39
2 清热利湿药
大光明云 11:45:18
适用于湿温外感,或者湿热内盛,湿热下注等症。
大光明云 11:46:06
三仁汤 《温病条辨》
[组成] 杏仁12g 生苡仁15g 白蔻仁6g 滑石12g 厚朴6g 半夏9g 竹叶6g 通草6g
[用法] 水煎服。
[功用] 宣畅气机,清利湿热。
[主治] 湿热留恋气分。头胀而重,面色淡黄,胸闷不饥,或泛泛欲呕,或渴不欲饮,舌苔白腻或厚腻,脉濡。
[方解] 方中杏仁宣通上焦肺气;蔻仁化湿行气,畅中焦湿滞;苡仁利湿清热健脾,可疏导下焦,共为君药。半夏、厚朴行气化湿,散结除痞,助杏仁、蔻仁宣畅上、中二焦;滑石、通草、竹叶利湿清热,助苡仁利下焦湿热,共为臣佐。
[方歌] 三仁杏蔻薏苡仁,朴夏通草滑竹存,身重不饥胸痹闷,湿温初起法堪遵。
大光明云 11:53:21
我们看看解释, 杏仁宣通上焦肺气—–谁能说说为什么
大光明云 11:55:09
白豆蔻的药属性是归到芳香化湿类的
大光明云 11:55:56
记得以前我们说的:草果〉草豆蔻,苍术〉白豆蔻吗
大光明云 11:56:10
白豆蔻的芳香燥湿比较轻
白鸟烟没(362341590) 11:56:10
大光明云 11:56:15
味淡
大光明云 11:57:16
白豆蔻味辛而淡
大光明云 12:11:45
真正的解表是这个白豆蔻
大光明云 12:12:00
杏仁是润下的,通降肺气的
大光明云 12:12:28
肺气的气机是宣降而达到平衡
大光明云 12:13:18
如果是肺的肃降有问题导致的宣不好,那么这个杏仁的降要是顺利,另一方面宣通也可以顺利
大光明云 12:14:06
淡竹叶:性寒,味甘,淡。
大光明云 12:14:44
它是植物的叶部,尽管归为甘寒药,就其形态来讲,仍然有解表的功能。
大光明云 12:15:17
药性的归类上,是药物的某一功能的所偏的比较大而来的
大光明云 12:15:36
比如说,夏枯草,也有解表的作用
大光明云 12:15:54
而同类的药,知母,天花粉却没有解表作用
大光明云 12:16:09
所以,对于药的认识,还要进一步的提升,多思考
大光明云 12:17:09
薏苡仁,滑石归为一类, 利小便的作用。
大光明云 12:17:50
厚朴,半夏归一类,燥湿的
大光明云 12:18:58
这个三仁汤你要看方子,就是香轻的药,喝起来味道清香, 淡,渗,香的特点。
大光明云 12:19:46
由此特点,你就该知道忌口的内容是什么, 1 咸,2 腻,3 酸味
大光明云 12:20:58
从气机来看这个方子,上行的辛散,下行利小便,以及燥大肠之湿。
大光明云 12:21:41
所以对于,大便干燥的湿邪, 那个厚朴不用,或者少用。
大光明云 12:23:05
有人问,脾虚为什么会大便干燥, 如果这个人脾湿的话,觉得虚弱,却吃了一堆厚腻的食物,脾湿未解,郁滞增加,化成了痰,痰阻而导致大便不畅,粘腻的,这类病人也不是少数。
大光明云 12:23:31
所以药物的加减是根据症状而来的
大光明云 12:24:27
茵陈蒿汤 《伤寒论》
[组成] 茵陈18g 栀子9g 大黄6g
大光明云 12:24:38
看看这个又是治疗什么的?
大光明云 12:27:38
茵陈利湿退黄; 栀子呢,清热利小便除心烦,大黄呢,清热泻大便
大光明云 12:28:20
反推就是,湿热发黄,心烦难以入睡,大便干燥或者不爽。
大光明云 12:28:51
脉呢,滑数,后者沉数。
大光明云 12:29:16
滑主湿,沉主里,数主热
大光明云 12:29:40
临床上,这个方子剂量太小了,
大光明云 12:30:21
茵陈30,栀子20,大黄10,田基黄20,金钱草30。
大光明云 12:32:06
这个发黄的病,在中医里还分阴黄,阳黄。阳黄:一派的湿热症的热症明显,所以阳黄比较鲜艳, 病人烦躁,热盛,苔黄腻,舌质红。这个方子适应
大光明云 12:33:10
而阴黄的,以湿邪为主,黄色萎暗,伴随着食欲小,困重,甚至泄泻等脾运不好的现象
大光明云 12:33:28
这个时候,除了你用退黄的茵陈,金钱草外
大光明云 12:33:56
还要加健脾利湿的药来组合成方。
大光明云 12:38:12
连朴饮:制厚朴6,黄连,石菖蒲,制半夏各3,豆豉,焦山楂各9克,芦根60克。
大光明云 12:38:32
这个方子有意思在于芦根的用量
大光明云 12:39:29
芦根--我们曾经说过它是清热泻火的药
大光明云 12:39:55
主上焦的郁热,以入肺经为主,所以银翘散,桑菊饮都用到它
大光明云 12:40:55
郁热:郁滞不通,原因可以是湿热,气滞,热毒
大光明云 12:41:57
芦根节节贯通,中通畅而无阻,为其性寒,则对于郁滞三焦的热症,气分热等都可以治疗
大光明云 12:43:10
所以这个药方先以芦根清郁热; 山栀子助之。
大光明云 12:43:30
然后用燥药的厚朴,半夏来祛湿。
大光明云 12:43:45
所以它治疗的一定是湿热的病。
大光明云 12:43:58
石菖蒲开胸窍,解郁热
大光明云 12:44:13
黄连清心火,解郁热
大光明云 12:44:33
这里的石菖蒲+黄连---形成一对药
大光明云 12:45:50
而栀子,黄连,石菖蒲的清心胸郁热,也会清小肠的热所导致的小便短赤
大光明云 12:46:00
因此这个病的脉,必然是滑数的
大光明云 12:46:12
我们为什么要这么分析,
大光明云 12:46:26
主要是解释立方的原则,怎么去治病,
大光明云 12:46:51
只要你的立方的原则,丝丝入扣的对应病症,你的药可以不同
大光明云 12:47:01
因为常用药200-300种
大光明云 12:47:06
药典5000余种
大光明云 12:47:27
只要你的方义对,都可以做到疗效显著
大光明云 12:48:01
八正散 《太平惠民和剂局方》
[组成] 车前子9g 瞿麦9g 扁蓄9g 滑石12g 木通6g 甘草梢6g 栀子9g 大黄9g
[用法] 原方为散剂,每服6g,加灯芯草煎服。现多水煎服。
[功用] 清热泻火,利水通淋。
[主治] 湿热淋证。尿频尿急,尿道刺痛,淋沥不畅,尿色黄赤,口燥咽干,舌苔黄腻,脉滑数。
[方解] 方中车前子、木通、滑石、扁蓄、瞿麦清利湿热,利水通淋,共为君药;辅以栀子清三焦湿热,大黄泄热降火,为臣药;甘草梢和中解毒为佐使药。
[方歌] 八正木通与车前,扁蓄大黄滑石研,草梢瞿麦兼栀子,泻火通淋病自蠲。
大光明云 12:51:25
我们学淋证的时候,小便不利,甚则尿血它是个通症
大光明云 12:51:51
因为心火下移小肠的病症也会这样
大光明云 12:52:15
这样你的考虑就会全面,这样我们来看这个方子
大光明云 12:53:06
栀子,瞿麦,木通---清热泻火,即清心火,又清通小便。
大光明云 12:53:51
扁蓄,滑石,车前子---利小便,清下焦热
大光明云 12:55:52
大黄呢, 它是煎煮法,并没有强调后下
大光明云 12:56:31
大黄久煎煮后,泻大便能力下降,而清热泻火力强,通泄三焦火。
大光明云 12:57:20
甘草梢药典写治疗茎中痛。
【活跃】玉米 12:59:32
这个三仁汤我经常喝,觉得不错,当茶饮。
【活跃】玉米 13:03:50
@大光明云 兄,这东西喝喝没什么事情吧,我觉得挺好喝的
【活跃】玉米 13:05:29
他据说是唯一一个宣畅气机的汤剂
大光明云 13:09:15
嗯,药力不强的一个轻宣气机的药物
大光明云 13:09:27
但要知道,这个仍然是祛湿的
【活跃】玉米 13:09:49
嗯,知道。
大光明云 13:09:58
总喝祛湿汤料,它的结果是“伤血”
大光明云 13:10:09
所以,对于血虚病人不宜。
【活跃】玉米 13:10:16
我就是血多,
大光明云 13:10:31
血多也不是好事
【活跃】玉米 13:10:42
是的,
大光明云 13:10:46
比如说,红血球多的,预示糖尿病
大光明云 13:10:58
适中就好
【活跃】玉米 13:12:33
@大光明云 兄,这个三仁汤有点好处,喝了以后,心情很好
大光明云 13:12:35
3 利水渗湿药。
大光明云 13:13:25
适用于水湿壅盛, 小便不利,水肿淋浊,癃闭泄泻等证。
大光明云 13:14:14
主要以脾虚运化不好,膀胱气化不利为主因
大光明云 13:49:30
五苓散 《伤寒论》
[组成] 茯苓9g 猪苓9g 泽泻15g 白术9g 桂枝6g
[用法] 原方为散剂,现常水煎服。
[功用] 利水渗湿,通阳化气。
[主治] 水湿停聚,膀胱气化不利。小便不利,小腹胀满,水肿,腹泻。
[方解] 本方是治疗小便不利和水肿的常用方。方中重用泽泻利水渗湿,为君药。茯苓、猪苓淡渗利水,共为臣药。白术健脾运湿,使水精四布;桂枝辛温通阳,助膀胱气化,为佐药。
[方歌] 五苓散治太阳府,二苓泽泻与白术,温阳化气用桂枝,利水渗湿收效著。
大光明云 13:50:43
五苓散的泽泻,以前我们讲过,主要去水湿,油痰
大光明云 13:51:23
这种膀胱气化不利由于痰湿聚积于下焦
大光明云 13:51:50
而猪苓的作用,一方面利膀胱湿邪,一方面具有帮助膀胱气化的作用。
大光明云 13:52:19
茯苓白术,健脾利湿。
大光明云 13:52:41
桂枝通阳化气, 桂枝的量要是大了,目标就变了
大光明云 13:53:01
比如说,五苓散的桂枝要是用到了20克
大光明云 13:53:05
目的就变了
大光明云 13:53:57
为什么? 因为桂枝放在辛温解表药里,你要是把桂枝量增加,那么它的外托上行,作用于体表的力就强了。
大光明云 13:54:31
那么药物的集中力,就不在下焦了,而是上中下都有了
大光明云 13:55:30
比如说苓桂朮甘汤,治疗的是上焦,中焦的水湿。
大光明云 13:55:52
在此基础上, 如果加泽泻,猪苓,则成了三焦,
大光明云 13:56:07
目的不明确, 目标不集中
大光明云 13:56:51
五苓散少放桂枝,白术茯苓,多放猪苓,泽泻;则目标趋下
大光明云 13:58:14
猪苓汤: 猪苓,茯苓,泽泻,阿胶,滑石各9克
大光明云 14:00:21
主治:水热互结,阴液受损。小便不利,发热,口渴欲饮,或心烦不寐,火可是,呕恶,下利者,火小便涩痛,尿血,小腹胀满 ,舌红苔白,脉细数
大光明云 14:01:08
什么叫阴液受损?
大光明云 14:01:50
这个方子治疗水热互结在膀胱这个位置, 水就是湿, 气化不好自然小便不利,就要把这个水湿去掉,
大光明云 14:02:59
那么热邪,郁久生热,小便就会断赤,发烫,发痛,所以利尿药要选择凉的药, 滑石利尿而清热,当然你放点栀子也不错,黄柏也可以
大光明云 14:03:27
阴液受损,热伤阴,伤血。
大光明云 14:03:47
下焦的阴血受损, 我们不说血虚,而说阴虚,
大光明云 14:03:56
你从来没听说过肾血虚吧
大光明云 14:04:31
所以下焦的邪热伤的是阴,阴不足,那么它的用药呢,却是补血的阿胶
大光明云 14:04:52
所以看这个方子你要清楚两条;
大光明云 14:05:34
1 水湿的湿病是可以伴随着阴血虚的。2 补血药可以视为补阴药。
大光明云 14:06:13
这样这个方子的治则就变成了利湿清热补阴血。
大光明云 14:07:23
针对这猪苓汤,要是用五苓散呢 ,你就应该把桂枝去掉,把白术去掉
大光明云 14:08:07
为什么?桂枝辛温动血,有耗血之弊,白术香燥有伤血之弊。
大光明云 14:09:15
所以对于湿+血虚的,你用药必须是香燥,辛味的药不用,而是用淡滲利湿的+补血补阴药。
大光明云 14:09:36
淡滲利湿也伤阴,但没有辛香伤的厉害
大光明云 14:10:44
防己黄芪汤 《金匮要略》
[组成] 粉防己9g 黄芪15g 甘草6g 白术9g
[用法] 加生姜四片、大枣一枚,水煎服。
[功用] 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主治] 风水或风湿。汗出恶风,身重,小便不利,舌淡苔白,脉浮。
大光明云 14:21:56
防己这个药现在争议很大
大光明云 14:22:27
因为关防己曾经导致了许多治疗事故
大光明云 14:23:08
经研究认为其含有马兜铃酸,是导致肾衰的主要元凶
大光明云 14:23:26
但没有形成确凿的证据
大光明云 14:24:08
尽管没有确凿的证据,但多数国家都这样认为,所以马兜铃属的防己已经在国际上被禁用了
大光明云 14:25:31
少数的传统中医认为,是药三分毒,既是是马兜铃这个药本身用好了,也可以治病,问题是现在也没有几个医生愿意尝试了, 告诉病人,病人也不愿意当实验品
大光明云 14:25:59
另外金匮要略张仲景用的防己也不是现在马兜铃属的防己, 所以一定要注意
大光明云 14:26:05
防已片:除去杂质,稍浸,洗净,润透,切厚片,干燥。本品为类圆形或破碎的厚片,周边色较深,切面灰白色,粉性,有稀疏的放射状纹理。气微,味苦。
性味苦,寒。
归经归膀胱、肺经。
功能主治利水消肿,祛风止痛。用于水肿脚气,小便不利,湿疹疮毒,风湿痹痛;高血压。
用法用量4。5~9g。
白鸟烟没(362341590) 14:26:21
金匮要略张仲景用的防己,现在还有吗?
大光明云 14:26:48
应该有
白鸟烟没(362341590) 14:27:37
现在一般药房的防己都是马兜铃这个了
大光明云 14:27:42
买的时候,一定要记住,问它是什么科属的
大光明云 14:28:08
有的时候,尽管叫汉防己,也不能保证不是马兜铃属
大光明云 14:28:28
我们看看这个防己黄芪汤的方子
白鸟烟没(362341590) 14:29:00
那这个方子要小心使用了
大光明云 14:29:07
黄芪,白术,---这两味药,其性是燥的
大光明云 14:29:22
燥则阴少
大光明云 14:29:43
比如说,黄芪与党参比,党参多汁,不仅补气,而且补阴
大光明云 14:30:05
那么黄芪多补气,而且上行,白术补气健脾性燥
大光明云 14:30:40
所以这两个药组合,上行,利湿,黄芪且护表止汗。
大光明云 14:31:06
而防己呢,它入膀胱,肺经,是下行利湿消肿的药物
大光明云 14:31:58
所以这两个作用组合,就是益气祛风,健脾利水。
大光明云 14:32:42
为什么益气祛风;外有风邪入侵,汗出恶风。 脉浮
大光明云 14:33:07
这个外有风邪,而汗出,我们首先想到的是桂枝汤
大光明云 14:33:26
桂枝汤治疗的是风寒表虚证。
大光明云 14:33:52
但这个病人还有另外的一个病,就是腰下湿重,腿肿。
大光明云 14:34:37
我们看看这个桂枝汤:桂枝,白芍,生姜,大枣,炙甘草。
大光明云 14:35:23
桂枝汤的表虚的脉是浮缓-表虚。 用这个方子去强化卫气。
大光明云 14:37:00
而防己黄芪汤证的脉是浮而弱。
大光明云 14:37:36
都有汗出,都有怕风;但防己黄芪汤有水肿
大光明云 14:37:56
所以,防己黄芪汤的病症要重于桂枝汤的病症
大光明云 14:38:14
黄芪的补气固表这样,当然要强于桂枝。
大光明云 14:38:32
黄芪的补气固表作用,当然要强于桂枝。
大光明云 14:39:17
所以从这个方子我们要知道, 表虚自汗恶风的,除了桂枝外,也可以加黄芪来强化护表的作用
大光明云 14:39:39
那么临床上,你可以用桂枝汤+黄芪来强化卫气
大光明云 14:40:05
既然对于防己有较强的分辨要求
大光明云 14:42:05
我们把方子改变一下,黄芪,白术,甘草,姜,枣+杏仁,车前子,泽泻。怎么样
大光明云 14:42:47
刚才说的防己不是入肺经吗, 我这里杏仁入肺经,而且下气; 不是说防己入膀胱经吗,我这里车前子, 泽泻入膀胱经。
大光明云 14:43:09
不是说防己性寒吗,我这里用的利水药组合偏凉。
大光明云 14:43:38
如果说杏仁偏温不喜欢的话,我也可以用桑白皮
大光明云 14:43:57
都是帮助肺下气来通调水道的
大光明云 14:44:12
所以原理相同,这种化裁照样治病。
大光明云 14:44:47
今天到这里,明天继续这个祛湿剂讲解。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