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祥银中医工作室
致力于中医药及针灸传承

孔祥银针灸随心讲第四

上次我们谈到了晕针。一般来说,引起晕针的最大原因在于病人过份紧张,其它多种原因,如体质虚弱,血管神经机能不稳定者(有晕厥史)者,或在病人飢饿、疲劳、剧泻、大汗、大出血后,针刺量过强,均易晕针,此外天气闷热,诊室拥挤,空气不畅也会引起晕针,此外,针刺时患者体位之舒适与否,对于晕针也有很大影响。比如站立位,坐位,极易引起患者晕针。卧位发生晕针的几率很低,除了一些极其虚弱之人以外,几门没有晕针的可能。所以大家针灸时,能卧位不坐位,能坐位不站立。这是基本原则。特别是对于初次针灸的患者,女性患者。老人,孩子,和一些体质比较虚弱的人群更应该注意。而医生呢,除了要注意患者体位等情况外,还有注意自己手法的轻重。对于容易发生晕针,或者可能会发生晕针的患者,针刺操作时要注意手法要轻柔,尽可能的减少针刺数量。

《素问刺禁论》说: 无刺大醉,令人气乱,无刺大怒,令人气逆,无刺大劳人,无刺新饱人,无刺犬饥人,无刺大渴人,无刺大惊人,新内无刺……

也就是说有以下之情况者应不予针治:

(1)过份疲劳者,(2)与人争吵,情绪不正常者,(3)醉酒者,(4)腹中饥饿未进饮食者,(5)餐后未超过半小时者,(6)运动后不满一小时尚未休息者,(7)新婚洞房花烛者。

下面讲讲晕针的处理。

如果患者出现晕针,或者有晕针倾向时,医生千万不能惊慌失措,你要知道,没有因为晕针导致患者死亡的,不要害怕不要惊慌,应该平心静气的将针全部拔出。让患者平卧,大部分晕针患者都会恢复。对于没能恢复的,可以采取头低脚高位,在脚部放置枕头,头部放低,让血液回流大脑,患者即可恢复。如果还不能恢复,可以针刺人中,素髎等穴位刺激患者恢复。这两个穴位对于呼吸、循环等都有很好的促进作用。对于针腰部以上出现的晕针,再针上面穴位的基础上,可以加针足三里。对于针腰部以下晕针的患者,可以针刺手上的少府。让患者饮用温开水或者糖水甚至是盐水可以有效避免晕针的发生,已经发生晕针的,也能够让患者迅速恢复。临床所见,患者双手寸脉虚弱的时候,非常容易发生晕针,一定要引起注意。对于多次发生的晕针患者,饮用糖盐水,饮用十全大补汤,补中益气汤等补气养血的中药可以治疗。

今天到这里。

 收藏 (0) 打赏

您可以选择一种方式赞助本站

支付宝扫一扫赞助

微信钱包扫描赞助

未经允许不得转载:孔祥银中医工作室_儒道中医网 » 孔祥银针灸随心讲第四

热门文章

  • 评论 抢沙发

    评论前必须登录!

    立即登录   注册

    登录

    忘记密码 ?

    切换登录

    注册

    我们将发送一封验证邮件至你的邮箱, 请正确填写以完成账号注册和激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