足少阴经穴主治
《内经》曰:『肾者,作强之官,伎巧出焉。』
肾者,主蛰,封藏之本,精之处也。其华在发,其充在骨,为阴中之太阴,通于冬气。
北方黑色,入通于肾,开窍于耳,藏精于肾。故病在溪。其味咸,其类水,其畜彘,其谷豆,其应四时,上为辰星。是以知病之在骨也。其音羽,其数六,其臭腐,其液唾。
北方生寒,寒生水,水生咸,咸在肾,肾生骨髓。髓生肝,肾主耳,其在天为寒,在地为水,在体为骨,在脏为肾。在声为呻,在变动为栗,在志为恐,恐伤肾。思胜恐,寒伤血,燥胜寒,咸伤血,甘胜咸。
人病卒心痛,暴胀,胸胁支满。斯乃脉上贯肝膈,走于心内,故邪客于足少阴之络,而有是病。
可刺足少阴肾井涌泉,足心中。刺三分,行六阴数,见血出,令人立饥欲食,左取右,素有此病,新发,刺五日愈,灸三壮。